首页 > 国际

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全球农业粮食体系亟待转型

2023-11-10 03:31:48

来源:工人日报

  联合国报告指出全球农业粮食体系造成了巨大隐性成本,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全球农业粮食体系亟待转型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前全球农业粮食体系对人类健康、环境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隐性成本。报告敦促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积极促进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以应对气候危机、贫困、不平等和粮食不安全等问题。

  一

  在最新发布的这份《2023年粮食及农业状况》报告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全球154个国家的农业粮食体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前的农业粮食体系对人类健康、环境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隐性成本,每年高达10万亿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7.177元),相当于全球GDP的近10%。

  报告称,农业粮食体系的隐性成本对低收入国家影响最为严重,规模可达相关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以上,而中等收入国家受到的影响不及12%,高收入国家则低于8%。在低收入国家,与贫困和食物不足相关的隐性成本规模最为显著。

  与这份报告相呼应,联合国多个机构不久前联合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估计有6.91亿至7.83亿人面临饥饿,比2019年增加1.22亿人,其中西亚、加勒比地区和非洲的饥饿状况正在加剧。报告警告说,到2030年,全球预计有近6亿人长期食物不足,非洲形势尤为严峻。

  此外,据联合国估计,全球生产的几乎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失或浪费,近30亿人负担不起健康饮食。新冠疫情加剧了国家间与地区之间结构性和系统性的贫富差距,低收入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有进一步落后的风险。

  世界粮食计划署中东、北非和东欧地区主任弗莱舍此前警告,“全球正面临现代最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

  二

  当前,全球农业粮食体系受到极端气候、地缘冲突、经济衰退、化肥短缺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灾害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影响》报告,过去30年里,各类灾害给农牧业生产带来的损失约为3.8万亿美元,相当于平均每年损失1230亿美元,占全球每年农业总产值的5%。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全球一些农业主产区遭遇灾害天气,农作物生产受到影响。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当前全球粮食危机的另一主要症结在于全球粮食分配不均衡,粮食资源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存在巨大落差。

  过去几十年,全球近80%的谷物生产集中在十几个国家。这种粮食出口国相对集中、进口国则比较分散的供需格局,使得国际粮食市场极易受到疫情、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加大了粮食的不安全程度。

  去年以来,受地缘冲突影响,乌克兰、俄罗斯等“世界粮仓”的动荡打破了全球粮食供应链的脆弱平衡,俄乌两国粮食生产和出口受到阻碍,加剧了全球粮食供应链堵塞。此外,作为现代农业重要生产资料的化肥出口,也受到这场冲突的持续影响。

  在多重因素持续影响下,连接全球粮食生产与需求的供应链屡屡中断;再加上新冠疫情期间及其后美欧多国货币“放水”,使得全球通胀高企,共同造成全球粮食价格一路飙升,许多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遭遇愈发严重的粮食危机。

  三

  “全球粮食体系‘已崩溃’,弱势群体付出了代价,必须改变粮食生产和消费方式。”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不久前发出警告。

  古特雷斯列举了三个关键的行动领域:首先是对可持续粮食体系进行大规模投资,他呼吁各国政府响应联合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刺激计划,每年至少投入5000亿美元,为所有有需要的国家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其次,各国政府和企业展开合作,保持食品市场开放,消除贸易壁垒和出口限制;第三,减少粮食体系碳足迹。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强调,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迫在眉睫。各方应努力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和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

  他表示,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的努力涉及农业、气候危机、生物多样性、贸易和营养等多个部门,各国要加大协调力度,使治理流程和政策连贯协同,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的合力。

  科技创新对于加速全球农业与粮食体系转型非常重要,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科技创新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采取了设立首席科学家作为该组织的核心领导层,建立首个创新办公室,通过首个科学与创新战略、举办科学创新论坛等一系列行动。同时,利用生物技术支持育种技术创新,保护气候韧性作物和当地作物的多样性,力争使科学技术与创新发挥更重要作用。(梁凡)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迄今最遥远黑洞发现 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仅4.7亿年

      科技日报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科学家结合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数据,发现了一个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仅4.7亿年的黑洞的迹象,这是利用X射线发现的最遥远的黑洞。该黑洞正处于前所未见的早期生长阶段,其质量与宿主星系相似。这一结果可以解释宇宙中一些最早的超大质量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相关论...

    时间:11-10
  • 第16届经合组织峰会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

      中新社阿斯塔纳11月9日电 塔什干消息:当地时间9日,第16届经济合作组织(经合组织)峰会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  据乌总统府官网消息,阿塞拜疆、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出席峰会。乌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他指出,世界局...

    时间:11-10
  • 2023年,这些“友谊使者”回家了!

      中新网11月9日电(何路曼 岳杰羽)北京时间9日深夜,旅居美国的大熊猫“美香”“添添”和它们的雄性幼崽“小奇迹”抵达中国成都。  作为最新结束“出差”回国的大熊猫,它们的归家一方面令当地民众依依不舍,同时也受到了中国民众的热烈欢迎。  2023年即将过去,今年共有多少在外旅居的大熊猫回到家乡了?  时间:当地时间2月21...

    时间:11-09
  • 旅美“大明星”回家啦!美国民众:“舍不得”

      中新网11月9日电(甘甜)北京时间9日晚,旅美大熊猫“美香”“添添”带着它们的宝宝“小奇迹”,顺利到达成都。  一家三口,踏上归家之路  当地时间11月8日,旅美多年的“美香”一家,终于踏上了归家之路。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西北部的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弥漫着惜别与不舍之情。动物园为大熊猫举行了简短的仪式。  动物...

    时间:11-09
  • 乌总统签署法律草案 将战时状态和总动员令期限延长90天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当地时间11月9日报道,乌总统泽连斯基签署了关于延长战时状态和总动员令的法律草案,乌克兰的战时状态和总动员期限将从2023年11月16日起再延长90天至2024年2月14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董薇)...

    时间:11-09
  • 瓦努阿图附近海域发生5.1级地震

      据欧洲与地中海地震中心测定,当地时间11月10日1时12分在瓦努阿图附近海域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30公里,震中位于南纬15.333度,东经167.450度。(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姚瑞昕)...

    时间:11-09
  • 哈俄元首举行会谈 将加强战略伙伴关系

      中新社阿斯塔纳11月9日电 当地时间9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与到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首都阿斯塔纳举行会谈。  据哈总统府官网消息,会谈期间,两国元首确认了加强战略伙伴关系的共同愿望,并特别关注区域间和跨境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双方还讨论了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机械工程、能源、物流运输、医疗保健及文化和人道主义领...

    时间:11-09
  • 中巴两国高校推进多项中医交流合作

      中新社圣保罗11月9日电 (记者 林春茵)“巴西政府对传统医学的支持度、巴西民间对草药的接受度、中医疗法在巴西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都高于预期。”率团踏访巴西开展巡展、巡讲、巡诊系列活动的中国河北中医药大学校长高维娟9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如是说。  10月28日至11月10日,高维娟率七人专家团队在巴西展开中医“三巡...

    时间:11-09
  • 美国大学生四川崇州拜师学艺 感受纵横指尖竹编魅力

      中新网成都11月9日电 (王利文)“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我想把自己做的竹编作品当礼物,送给家人朋友。”9日,在四川崇州,美国卡尔顿学院学生金莉莉在道明竹编传承人杨隆梅的指导下,将一根根薄厚均匀的彩色竹条或纵或横穿叠,不一会,她用竹编为镂空画中的大熊猫工艺品“穿上”了衣服。11月9日,在四川崇州,美国明德学院学生乔舒亚一边编...

    时间:11-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