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小动作”,大决心!日美这笔导弹生意,细思极恐

2023-03-01 16:47: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日电 (记者 孟湘君)2月28日,在在野党与民众反对的情况下,凭借执政党等多数赞成,备受关注的日本2023年年度预算案,在国会众院全体会议上通过。

  预算案中,日本新一年防卫费约6.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445亿元),创下新高。而就在前一天,日本政府敲定,要向美国采购400枚“战斧”巡航导弹。

  日美这桩“大买卖”背后,究竟潜伏着怎样的危险信号?

  

资料图: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中新网记者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吕耀东、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进行深入分析。

  日本的“大决心”,不只是“小动作”

  首先来看,日本想买的美国导弹,有哪些性能,威力如何?以下是一些情况介绍:

  ·第五批美制“战斧”巡航导弹

  ·长程、全天候、短翼

  ·射程拓展至2414公里

  ·以亚音速低空飞行

  ·具备一定隐身能力,红外和雷达很难发现

  ·通用性强,可由各种平台发射,命中率高

  ·美国军械库中威力最强的“防控区外发射”导弹之一

  ·曾于1991年海湾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发挥关键作用

  

资料图:美国“战斧”巡航导弹。

  日本此前一直在想要购入的导弹数量上遮遮掩掩,不过此次终于透露,其有意以211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8亿元)采购费,于下一财政年度“一次性”购入400枚“战斧”导弹,计划2026年度起列装日本自卫队。

  花费不菲,时间很赶,显然,日本这次下了大决心,这可不是随便玩玩的“小动作”!

  吕耀东对记者表示,日本自身开发导弹的周期长,暂时生产不出来“战斧”这样的导弹,为加强自身所谓“对敌基地攻击能力”,以及配合2022年出炉的新“安保三文件”,日本决定直接购买美国导弹。

  他进一步指出,新“安保三文件”是日本的国家战略计划,包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防卫力整备计划》。2023年日本政府需要国会通过新计划以便购买武器,建设“对敌基地攻击能力”。

  从被动还击,变先发制人

  岸田政府强调的“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又是怎么一回事?

  对此,吕耀东指出,“对敌基地攻击能力”是基于2014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提出的集体自卫权,它的解释有几种可能性:

  一种是武力攻击事态;

  一种是存亡危机事态;

  一种是重要影响事态。

  其中的武力攻击事态,是指当日本受到别国攻击的情况下,要有还击。说到底,就是日本只有单独自卫权,“对方打我我还击”。

  这是日本作为战败国,二战后美国替日本出台的和平宪法所设定的。基于和平宪法第九条,日本不能拥有攻击性武器,不能拥有军队,不能以武力形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平宪法让日本失去了对外发动战争的权利。

  

资料图:日本自卫队举行军演时,自卫队队员进行机降演示。

  吕耀东提醒,但是现在,日本所指的“反击能力”(即“对敌基地攻击能力”)是说其预判到敌方很可能要发动攻击时,就要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

  陈洋也对记者表示,按照日本政府的设想,“反击能力”是指通过强化自身防御能力,形成一定威慑性,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包含军备能力更新和升级,增加防卫费等。

  日本加速建设“对敌基地攻击能力”,最初是为了应对朝鲜向日本海方向发射导弹等情况。

  但近年来,日本政府逐渐将“反击能力”的定位扩大至应对所谓“中国威胁”“俄罗斯威胁”,即通过强化防卫和威慑能力来对抗中俄。

  战略利益勾连,日美一拍即合

  吕耀东分析称,虽然日本嘴上不承认,但其事实上已抛弃从和平宪法延伸而来的概念——“专守防卫”。

  过去日本基于和平宪法、“专守防卫”原则的所有武器以及理念,都是防御性的,这个国家充其量是配合盟友或受到盟友保护。而且,在之前的同盟理念中,美国是“矛”,日本是“盾”。

  但如今,日本想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采购“战斧”导弹这样具备杀伤力的攻击性武器,试图增强威慑力,意味着日本已从战后走和平主义道路,变成开始武装自己,将自身变成“矛”,与美国联合形成“一体化威慑”。

  

当地时间2023年1月31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东京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握手。

  陈洋则分析称,日本放弃“专守防卫”,疯狂购买武器特别是远程导弹,意味着战后日本长期坚持的外交安保政策发生巨大转变,如同让和平宪法的精神和相关规制“形骸化”。

  他进一步指出,日本这样做,至少受两个原因驱动。

  一是,日本认为自身周边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二是,放弃“专守防卫”后,日本兼具了“矛”与“盾”的属性,将能更紧密地配合美国战略部署。

  陈洋指出,在综合实力相对衰退的背景下,美国更希望其在亚太地区的忠实盟友——日本,在遏制中国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希望日本的军事能力能有提升,以分担自身压力。

  

资料图:美国“战斧”巡航导弹发射瞬间。

  美国卖武器给日本,不仅能狠赚一笔,也能推进日美同盟进一步发展。日本买武器则既是向美国表忠心,也拉近了双方间的信赖。

  对此,吕耀东分析称,二战后,美国在亚洲形成了自己的既得利益,比如在日本、韩国驻军。它有维护自己既得利益的需要。而日本的诉求是要摆脱和平宪法限制,成为一个所谓“正常国家”,一个政治和军事大国。其还需要在美国“印太战略”里,有自己的话语权。

  在揣摩美国的意愿后,日本主动出台了带有攻击性的新“安保三文件”,试图武装自己。加上美日在东亚地区既得利益的共识,双方一拍即合,形成勾连。

  “东亚安全最大变量” 军备竞赛要来了?

  一个曾经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开始重新武装自己,意味着什么?

  俄罗斯科学院日本问题专家基斯坦诺夫向俄卫星通讯社表示,日本新“安保三文件”的公布意味着,该国正走上加速军事化的道路。而日本购买“战斧”导弹,将在亚太地区引发新的军备竞赛。

  实际上,日本除了买导弹,还打算买空中预警机、新型鱼雷,完善长程导弹保管库等。岸田内阁还计划到2027年,将日本防务开支增加一倍,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也就是北约国家的平均水平。

  

资料图:菲律宾马尼拉,二战“慰安妇”受害者及民众示威抗议,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赔偿。

  吕耀东指出,日本一系列“谋武”举动,使其自身成为东亚安全环境中一个最大的变量。亚洲很多国家,比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缅甸等,都曾受到过日本的侵略。基于历史记忆,大家都知道日本重新武装自己,对东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影响有多大。

  陈洋也表示,日本这样做,无疑会加剧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邻国以及地区国家的担忧与质疑。即日本如此发展军备力量,究竟是为了“保护”本国安全,还是要挑起地区紧张形势?(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世界最长地铁环线在俄罗斯莫斯科全线通车

    原标题:世界最长地铁环线在俄罗斯莫斯科全线通车当地时间3月1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铁大环线全线通车仪式举行。俄总统普京在线上出席了仪式。俄总统普京在线上出席了仪式莫斯科地铁大环线全长70公里,是目前全球最长的地铁环线。地铁大环线全线通车是莫斯科市城市交通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将大幅提高市民通勤的便捷性...

    时间:03-02
  • 阿富汗临时政府代理副总理批评美国冻结阿资产

    原标题:阿富汗临时政府代理副总理批评美国冻结阿资产当地时间3月1日,阿富汗临时政府代理副总理巴拉达尔批评美国冻结阿富汗资产,并称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违背了其承诺。巴拉达尔是在庆祝多哈和平协议签署三周年的活动上发表上述讲话的。巴拉达尔称,美国冻结阿富汗人民的资产是非法的。阿临时政府经济部也批评称,美国停...

    时间:03-02
  • 日本防卫预算创新高 民众在首相官邸前集会抗议

    原标题:日本防卫预算创新高抗议民众:政府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月28日,日本国会众议院全体会议通过2023财年预算案,其中防卫预算高达6.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400多亿元),创历史新高。3月1日,日本东京的民众和议员代表在首相官邸前举行集会,反对日本政府增加防卫预算的做法,呼吁日本政府应该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要重蹈战争...

    时间:03-02
  • 美方重提“实验室泄露”假说,有何用意?

    原标题:美方重提“实验室泄露”假说,有何用意?丨北京观察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近段时间,美方重提“实验室泄露”假说,又试图在新冠溯源问题上抹黑中国。继美国能源部宣称“疫情最有可能是由实验室泄漏引起”,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日前又妄称,“新冠疫情是中国实验室泄漏导致的”。在今日(3月1日...

    时间:03-02
  • 希腊列车相撞事故致大量伤亡 交通部长宣布辞职

    原标题:持续更新丨希腊发生列车相撞事故致大量人员伤亡交通部长宣布辞职北京时间3月1日22时15分希腊交通部长宣布辞职当地时间3月1日,因希腊发生严重列车相撞事故,希腊基础设施和交通部长卡拉曼利斯宣布辞职。北京时间3月1日20时56分希腊总统视察列车相撞事故现场当地时间1日,希腊总统萨克拉罗普卢前往列车相撞事故...

    时间:03-02
  • 希腊火车相撞事故死亡人数上升至36人

    这是3月1日在希腊中部城市拉里萨市附近拍摄的火车相撞事故现场。希腊消防部门3月1日发布消息说,发生在希腊中部城市拉里萨市附近的火车相撞事故已造成36人死亡,66人受伤。新华社发(列奥尼达·齐卡斯摄)这是3月1日在希腊中部城市拉里萨市附近拍摄的火车相撞事故现场(无人机照片)。3月1日,消防人员在希腊中部城市拉里萨市...

    时间:03-02
  • 俄外长称俄美正通过非公开渠道讨论《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议题

      国际文传电讯社3月1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在回答该社问题时表示,俄罗斯和美国正在通过非公开渠道讨论《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议题。里亚布科夫称,“俄方注意到美国官员此前宣布美俄双方通过非公开渠道讨论上述议题,可以确认情况确实如此”。同时,里亚布科夫未透露俄美代表是否有可能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期间接...

    时间:03-01
  • 西班牙专家谈“北溪”事件:越来越相信是美国所为

      新华社马德里3月1日电(记者胡加齐 谢宇智)“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至今仍疑云重重。西班牙俄罗斯问题专家何塞普·普伊格塞奇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越来越相信这一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是美国的手笔。”  普伊格塞奇目前在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教授历史。他指出,美国导演“北溪”事件,其目的是打破德国对俄罗斯天...

    时间:03-01
  • 瑞典立法会反对政府修订反恐法

      当地时间3月1日,瑞典电视台报道,瑞典立法会认为政府禁止参与恐怖组织的法案不应成为新法案。瑞典政府希望将参与恐怖组织定为刑事犯罪,并最早于6月1日制定新法律。此外,为恐怖组织保管设备、组织活动或负责运输也将构成刑事犯罪。  该法被视为土耳其批准瑞典加入北约的重要部分。但审议该法案的瑞典立法会否决了该法案。他...

    时间:03-01
  • 芬兰议会表决通过该国加入北约的法案

      中新网3月1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1日,芬兰议会投票表决,通过该国加入北约的法案。  据报道,在芬兰议会200个席位中,有184票支持芬兰加入北约。法新社称,此举“增加了芬兰先于其北欧邻国瑞典加入北约的可能性”。  2022年7月5日,北约30个成员国的代表签署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的议定书,正式启动北约北扩进程。按照规程,...

    时间:03-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