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蓝厅观察丨美国炒作“无人飞艇事件”是一场政治闹剧

2023-02-22 16:39:4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刚刚闭幕,中方面对国际社会,清晰明确指出,所谓“无人飞艇事件”是美国制造的一场政治闹剧,并奉劝美方不要再出于国内政治需要做出这种荒唐的事情。

  对于全球范围内并不鲜见的民用科研气球、无人飞艇等航空器,美方为何要如此过激反应?从武力击落到美国会通过有关决议案,美国制造这一场政治闹剧的背后打着什么样的算盘?《蓝厅观察》采访国际问题专家进行权威解读。

  美国在反华的动作上无所不用其极

  利用高空气球等方式进行科研是世界各国探索地球环境的普遍方式,然而近期美国政府对因不可抗力进入美国领空的中国民用飞艇出动战机,用导弹进行击落,是百分之百的滥用武力,明显违反国际惯例和有关国际公约。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苏晓晖:这样的一个事件很明显是一个偶发事件,中方也与美国进行了沟通,但是在美国其实对于事实有所认知的情况之下,美国刻意采取用导弹击落飞艇的方式,滥用武力,那背后有一系列的目标。美国在强调反华的态势,尤其是针对“飞艇事件”,美国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契机,是在对华战略当中可以利用的筹码。当美国以导弹击落飞艇的时候,是刻意放大事件的负面影响,把一个正常的或者是偶发的事件变成一个美国可以对中国进行追责,对所谓“中国威胁”进行描述的一个契机。所以当美国动用导弹击落飞艇之后,我们会看到美国进一步来推动相关的所谓的调查进程,似乎要在反华的动作上无所不用其极,强调中国对于美方构成的威胁,在近一时期在对华进行接触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心理优势,以及在长远的对华竞争战略当中,希望更多的盟友和伙伴加入美国的阵营,形成对华的围堵。

  美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 进行封堵打压

  这样一起意外偶发事件为何在中美关系中掀起轩然大波?正如中方在慕安会期间指出,深层原因是美国中国的错误认知和战略误判,美国中国为最严峻的地缘挑战和战略竞争对手。在这种错误的中国观主导下,美国正运用一切手段对中国进行封堵打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苏晓晖:近一时期美国国内反华动向进一步发酵,在美国的对华政策当中对抗的意味进一步上升,同时也反映出美国在处理中美关系的过程当中,刻意要获得优势,要迫使中方妥协,并非以一种平等的方式与中国来进行沟通。美国滥用武力之后还要倒打一耙,要把责任推向中方,要把中国打造成所谓的安全威胁,来进一步加强对华战略围堵。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刁大明:我们必须看到美国非常善于利用各种的这样一种议程设置,或者所谓的舆论引导来为自己的霸权私利进行服务。

  总台央视记者 吴汶倩:面对这样一起意外偶发事件,美方滥用武力,过度反应并进行渲染炒作,使中美关系维持稳定发展遭遇更多的挑战。对此,中方多次重申,美方要做的是拿出诚意,正视并解决这一事件给中美关系造成的阻碍,和中方一道,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轨道。

  制片人丨孙岩峰 章林 樊浩

  记者丨吴汶倩 赵超逸

  摄像丨梁治 聂继承 刘苏

  剪辑丨陆阔达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地球最内核是什么?国际最新研究称或为半径约650千米铁球

      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地球科学论文,研究人员通过这项研究对地球是否存在最内层地核的问题提出了新认知,认为地球最内核可能是位于内核内部一个半径约650千米的铁球。该研究结果或增进人们对地球形成与演化的理解。  据介绍,研究地球核心对于理解行星形...

    时间:02-22
  • 探测火星生命有何挑战?国际研究称当前部署科学仪器灵敏度不够

      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天文学论文指出,作为探测火星生命面临的一项挑战,当前火星上部署的科学仪器,可能达不到在火星环境下发现可能生命迹象的灵敏度。位于智利的“红石”检测地点1。 Armando Azua-Bustos 摄  该论文介绍,自1970年代启动“维京”(Vikin...

    时间:02-22
  • 俄国家杜马通过暂停执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法案

      中新网2月22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22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通过了俄总统普京提出的一项法案,暂停执行与美国签署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据报道,杜马公布的文件称,法律将在正式公布后生效,并指出俄恢复执行该条约的决定将由总统做出。资料图:俄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  当天早些时候,俄国家杜马主席沃...

    时间:02-22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西方破坏国际安全体系 拜登发表演讲支持乌克兰

      中新社北京2月22日电 综合消息:据俄媒22日报道,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评论称,是西方而非俄罗斯破坏了平等的国际安全体系。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21日在波兰华沙发表演讲,称将继续支持乌克兰。  俄称西方破坏国际安全体系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2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评论国际社会对俄暂停履行《新削减战...

    时间:02-22
  • 日本核监管机构通过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审查文件草案

      中新社东京2月22日电 (记者 朱晨曦)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22日通过了针对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审查书”草案。  据报道,在经过公开征集意见后,该文件将正式获批。报道称,针对排海计划,“审查书”草案写入了排放时放射性物质的标准值等内容。  据悉,日本政府1月13日单方面宣...

    时间:02-22
  • 美国记者赫什继续爆料“北溪”管道被炸原委

      爆料“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系美政府策划的美国知名记者西摩·赫什,近日在接受一家德国网络媒体的采访时表示,在俄乌冲突持续的情况下,美国担心冬天到来后,德国会出于能源需求放弃对“北溪”管道的制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美国在2022年9月炸毁“北溪”,哪怕这意味着欧洲很多民众会因此挨冻,这种行径令人发指。  美...

    时间:02-22
  • 菲律宾29名“邦萨摩洛伊斯兰自由战士组织”武装分子投降

      中新网马尼拉2月22日电 (记者 张兴龙)菲律宾一名陆军官员22日表示,29名“邦萨摩洛伊斯兰自由战士组织”(BIFF)武装分子在该国北马京达瑙省自愿向当局投降。  菲律宾陆军第一旅战斗队指挥官吉尼德说,这些投降者于21日下午在该旅上交了各种大威力步枪、自制爆炸装置、迫击炮弹以及弹药。  吉尼德在一份声明中说:“我赞扬...

    时间:02-22
  • 秦刚谈中印尼双边合作联委会第四次会议成果和共识

      中新社雅加达2月22日电 (记者 林永传)当地时间2月22日,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在雅加达同印尼外长蕾特诺共同主持中印尼双边合作联委会第四次会议后向记者介绍了会议成果和双方达成的共识:  双方一致认为,在两国元首战略擘画下,中国和印尼深度对接发展战略,携手应对风险挑战,政治、经济、人文、海上“四轮驱动”合作新格局持续深化...

    时间:02-22
  • 秦刚同印尼外长蕾特诺就东盟战略自主共同发声

      中新社雅加达2月22日电 (记者 林永传)当地时间2月22日,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在雅加达同印尼外长蕾特诺共同主持中印尼双边合作联委会第四次会议后共同会见记者。  蕾特诺表示,印尼坚定致力于地区和平稳定繁荣,主张东盟不能成为任何外部势力的代理人、不能陷入大国博弈的漩涡,将履行东盟轮值主席国职责,继续同中方加强合作,发挥东...

    时间:02-22
  • “我唱的就是事实!”她竟然把加拿大的国歌改了

      中新网2月22日电 “我唱的就是事实!我们切切实实地在这块(印第安人的)土地上行走、呼吸和生活着。”  日前,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举行的NBA全明星赛上,来自加拿大的非裔女歌手朱莉·布莱克(Jully Black)在赛前演唱加拿大国歌时,主动修改了一句歌词。  虽然她仅仅改动了一个单词,但这一细微的改动,意义巨大,饱含着她对生活在这...

    时间:0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