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在中国空间站培育成功的巴基斯坦种子回家了

2023-02-11 13:37:21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连线】

  2月上旬的伊斯兰堡,气温已经开始回暖。8日上午,近500名中巴各界嘉宾在这里共聚一堂,在融融暖意中见证了巴基斯坦植物种子自中国空间站科学试验成功回归移交仪式。

  会场内的主席台前,早到的记者和嘉宾们纷纷围拢在主办方特意布置的展示桌前,争相拍摄从中国空间站回归的种子。七种当地药用植物的种子被封装在一个塑料袋中,于2022年6月5日搭乘神舟十四号抵达中国空间站,在太空逗留六个月后,于12月4日返回地面。

  巴基斯坦科技部、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伊斯兰合作组织常设部长级科技合作委员会和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联合主办了此次活动。出席当日仪式的中方嘉宾有中国驻巴使馆临时代办庞春雪、中国驻巴使馆科技事务负责人曹周华,还有专程从国内赶来的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宁波大学新药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刘新民教授;巴方嘉宾包括计划发展部部长伊克巴尔、科技部常秘梅曼,卡拉奇大学教授、伊斯兰合作组织常设部长级科技合作委员会秘书长乔杜里,以及巴科学基金会主席拜格。

  巴方嘉宾先后致辞,盛赞巴中在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合作,表示巴中联合科学研究项目促成巴基斯坦植物历史上首次进入太空,开拓了巴太空育种的先河,也播下了两国友谊的种子,必将作为巴中科技合作里程碑事件载入巴中合作史册。

  中巴太空育种合作项目是由刘新民教授发起的。根据他的建议,巴著名战略科学家阿塔·雷曼院士和乔杜里教授联名向中国驻巴使馆递交了一份题为《基于中国空间站的巴基斯坦药用植物研发合作》的正式提案,并精心选取睡茄、蒺藜、辣木、树棉、刺果苏木、胡卢巴、指甲花七种巴基斯坦重要的药用植物种子,希望能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送往中国空间站。时任巴科技部部长随后发函支持,表示巴政府将全力支持该项目。中国驻巴使馆迅速行动促成此事,得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大力支持。

  曹周华将从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的种子郑重移交巴方。他向记者介绍,巴方提供的七种药用植物种子在中国空间站经过微重力同时具有宇宙射线的太空环境持续六个月的影响下,很有可能会悄然发生基因突变;而这些突变可能为药用植物带来生长特性、抵抗能力或活性成分等方面的提升。这些经过太空洗礼的种子交回到巴科学家手中以后,科研团队将同时种植其与正常种子,并跟踪生长过程,对两组种子进行基因、生长特性、成分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曹周华表示,此次中巴科学实验合作项目的成功实施意义重大。其一,习近平主席三个月前在北京会见夏巴兹总理时表示,中方愿同巴方深化发展战略对接,扎实推进农业、科技、民生等领域合作。该项目就是践行两国领导人共识的一个生动事例。其二,空间探索是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国坚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和包容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空间探索合作,中国空间站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开放。巴基斯坦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巴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该项目也是中国愿同巴方共享高科技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其三,科技合作是中巴双边关系的重要内容,两国自1976年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以来,双方已联合资助了近500项科研合作项目。两国学者2021年合著发表的国际论文已有8000多篇,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时的13倍。一批中巴联合实验室和技术转移中心建成,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巴科技创新合作格局业已形成。该科学实验合作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两国科技合作达到新高度。

  仪式上有一位抢眼的嘉宾,是当地一位17岁的十年级高中女生,名叫阿西娅·伊斯梅尔,她致中国航天员的一封信被巴科技部选中在仪式上宣读。信中说,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国年轻一代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巴中两国的传统友谊催生了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包括此次种子空间诱变改良生长特性的试验。她请航天员对比植物和种子在空间站和地面发芽生长的异同,并谈谈在空间站工作和生活6个月的感受。仪式现场播放了中国航天员刘伯明录制的视频,对她的问题一一作答,同时勉励她心怀山海,眼有星辰,坚持不懈勇攀科学高峰,梦想的种子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中国航天员告诉我勤奋是成功的关键,今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伊斯梅尔对记者说,她来自信德省拉卡纳的一个小镇,家里务农,种植水稻、小麦,饲养牲畜和家禽。她的父亲在巴基斯坦农业研究理事会工作,曾去中国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项目,给她讲了很多在华见闻。她也看过很多关于中国的纪录片,中国人民的勤劳和爱好和平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打算积攒零花钱做路费去中国看看。

  正如庞春雪在致辞中所言,巴青少年与中国航天员的隔空对话,将点亮他们的航天梦想,启迪其思维智慧,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心中深深播下中巴友谊的种子。她说,当前两国正在稳步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中巴命运共同体。我们坚信,只要两国持续深化合作,携手共谋发展,就一定会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两国绘制更加美好的发展蓝图。

  (光明日报伊斯兰堡2月10日电 光明日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戴 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亚美尼亚和土耳其重开陆路口岸运送人道救援物资

      新华社第比利斯2月11日电(记者李铭)埃里温消息:亚美尼亚外交部发言人胡纳扬11日说,亚美尼亚当天通过与土耳其的陆路口岸向土运送了一批人道主义救援物资。  胡纳扬在社交媒体上说,亚美尼亚11日向土耳其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载有人道救援物资的卡车已通过边境的玛加拉大桥,正在前往土耳其受地震影响的地区。  据亚美尼亚媒...

    时间:02-12
  • 土叙地震直击|万里驰援土耳其——生命至上 刻不容缓

      据土耳其和叙利亚政府及救援机构消息,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的强震已致土叙两国超过2.2万人遇难。  救援人员不足、重型设备短缺、道路坍塌损坏、天气寒冷、余震不断……遭受重大人员伤亡的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的震后救援工作面临重重困难。  ——— 土耳其争分夺秒开展救援 ———  当地时间2月7日,在土耳其...

    时间:02-12
  • 震中日记丨土耳其小伙阿斯穆和我们并肩战斗

      新华社土耳其安塔基亚2月11日电题:土耳其小伙阿斯穆和我们并肩战斗  新华社记者武思宇  24岁的土耳其小伙阿斯穆·埃尔多是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的大三学生。地震发生后,他立即报名参加志愿者救援工作。  中国救援队8日抵达土耳其地震重灾区哈塔伊省,阿斯穆成为了我们的随队志愿者司机,跟着救援队跑前跑后,任劳任怨。  ...

    时间:02-12
  • 中国旅行团在肯尼亚受到热烈欢迎

      新华社内罗毕2月11日电(记者李卓群)当地时间11日上午,搭载40名中国游客的中国南方航空公司CZ633航班降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这是中国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旅游后首批抵达肯尼亚的中国旅行团。  肯尼亚旅游部门多名官员为首批中国旅行团举行欢迎仪式。他们表示,中国旅行团的到来,标志着肯尼亚与世界最重要...

    时间:02-11
  • 最新动态:俄副外长说俄愿以既定现实为基础与乌方谈判 乌方称俄军向乌发射106枚导弹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俄罗斯副外长韦尔希宁在俄红星电视台11日播出的一档采访中表示,俄方愿与乌克兰以既定现实为基础举行谈判,前提是乌方无预设条件。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10日说,当地时间9日夜间和10日白天,俄军向乌克兰发射了106枚导弹,并使用7架自杀式无人机。  ——韦尔希宁说,俄罗斯准...

    时间:02-11
  • 蓝天救援队土耳其前方队员:连夜转战万人失联重灾区,争取营救更多人

      中新社北京2月11日电 题:蓝天救援队土耳其前方队员:连夜转战万人失联重灾区,争取营救更多人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地震灾区)大片、成片的高楼倒塌,全是混凝土,钢筋压得特别死。”当地时间2月10日晚,驰援土耳其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吴珍玉在救援间隙向中新社记者介绍了前方情况:“地震现场一片狼藉,特别可怕,(让人)特别伤感。”...

    时间:02-11
  • 原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逝世 享年95岁

      中新社柏林2月11日电 (记者 马秀秀)德国联邦议院左翼党11日发布公告称,原民主德国总理汉斯·莫德罗(Hans Modrow)于昨晚(10日)逝世,享年95岁。  “昨晚,汉斯·莫德罗离开了我们,享年95岁。我们党由此失去了一位重要人物。汉斯·莫德罗的亲属和朋友们亦是如此。我们对此表示深切哀悼。”公告称。  公告表示,在民主德国时期...

    时间:02-11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准备好进行“无先决条件”的谈判 穆迪下调对乌信用评级

      中新社北京2月11日电 综合消息:塔斯社当地时间11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韦尔希宁表示已准备好与乌克兰进行“无先决条件”的谈判。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下调对乌克兰的信用评级。  俄称准备好与乌进行“无先决条件”的谈判  据塔斯社11日报道,俄副外长谢尔盖·韦尔希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已准备好与...

    时间:02-11
  • 美国2021年自杀率上升至4年来最高水平 少数族裔自杀率均上升

      海外网2月11日电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月9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2021年自杀率上升至4年来的最高水平。  报告显示,2021年,48183名美国人死于自杀,每10万人中有14.1人自杀,这是自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美国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的自杀率最高,为每10万人28.1人。与2018年相比,这一群体的自杀率上...

    时间:02-11
  • 国际观察:中国绿色发展助力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

      近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报告(2022)》(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绿色贸易额达到11610.9亿美元,超过欧盟成为全球第一大绿色贸易经济体。  中国绿色贸易为何能够实现规模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含绿量”显著提升为疫后全球“绿色复苏”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

    时间:02-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