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述评:霸权、霸凌与霸道——论美式民主的三原色

2023-02-11 13:29:2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 题:霸权、霸凌与霸道——论美式民主的三原色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美国假民主之名行反民主之实。美国国内,金钱政治、党同伐异大行其道;美国之外,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大棒乱舞,所谓“美式民主”早已臭名昭著。近年来,为遏制打压中国美国又扯起“民主”大旗拼凑所谓“价值观联盟”,强化军事同盟,挑动阵营对抗,对国际秩序稳定和全球和平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事实证明,所谓“美式民主”不过是诓骗世人的幌子,霸权霸凌霸道才是美式民主三原色。

  所谓美式民主,霸权是其底色。民主意味着平等,霸权者眼中却只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谁要是不听话,轻则封锁禁运、煽动叛乱,重则直接军事干预、颠覆政权。美国作家威廉·布鲁姆在《民主:美国最致命的输出》中对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外干涉做如下统计:试图推翻50多个外国政府,其中大部分是选举产生的;粗暴干涉至少30个国家的民主选举;试图暗杀50余位外国领导人。在拉美,美国把“干涉”大棒挥得山响,不遗余力通过制裁封锁、扶植反对派等手段颠覆委内瑞拉政权,遭到国际社会谴责,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因美国军事干预持续数十年内战,导致数万人死于非命,至今仍未彻底走出阴霾;在中东,美国煽动“阿拉伯之春”等政治动荡,社会内乱不止,恐怖极端组织趁势坐大,数百万民众流离失所,引发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在欧亚,“颜色革命”对乌克兰造成巨大破坏,美国等外部势力介入导致地区地缘政治形势日益紧张,在俄乌冲突中拱火浇油……美国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煽动阵营对抗的霸权行径,让多个国家地区深受其害,早已为国际社会深恶痛绝。

  所谓美式民主,霸凌是其本色。民主意味着公平,霸凌者眼中却只有“美国优先”、赢家通吃。一切事情都要为美国利益让道,否则随时会有制裁大棒落下。美国大搞单边主义,完全无视国际规约,可以随时抛弃其所宣扬的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原则。美国对伊朗、叙利亚、古巴和委内瑞拉等国实施系统制裁,连带打压与之有贸易往来的第三方,不仅危害这些国家的国计民生,也严重扰乱国际经济秩序。为一己之私,美国对盟友也从不手软,对欧盟大型民用飞机和农产品加征关税,对加拿大铝产品等加征关税,乌克兰危机引发欧洲能源供应短缺,美国却坐地起价大发盟友横财,同时出台《通胀削减法案》,以“掏空”欧洲制造业的方式“保护”甚至壮大美国制造业,不计后果逼迫盟友搞对华“脱钩断链”……法国总统马克龙谴责这种“割韭菜”行为“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也不友好”。此外,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动辄将别国企业拉入“实体清单”,搞贸易禁运、长臂管辖,无论是《芯片和科学法案》还是所谓“友岸外包”,均违反世贸规则,严重破坏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遭到各方谴责乃至反制。英国《经济学人》刊文指出,美国为了维护其经济科技垄断地位,正从“跑得更快”转向“跑得更快、同时绊倒别人”。

  所谓美式民主,霸道是其原色。民主意味着规则,霸道者眼中却只有“美国例外”、唯我独尊。随意“退群”毁约,合则用,不合则弃,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不过是“基于美国制定的规则而其他国家只能顺从其规则”的国际秩序。美国长期无视禁止非法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一国际法基本原则,多次悍然对主权国家发动战争;美国独家反对《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议定书谈判,成为生物军控进程的“绊脚石”;美国组建外空军,成立外空司令部,加速开展外空武器试验和军事演习,严重悖离和平利用外空理念;关塔那摩虐囚丑闻是对《禁止酷刑公约》的践踏;对伊朗、叙利亚等国单边制裁违反联合国经社文权利委员会规定;美国肆意批评别国人权,却看不见自身“灯下黑”,从煽动种族歧视和仇恨到不顾疫情强制遣返非法移民,美国政府严重违反《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保护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员权利国际公约》《美洲人权公约》等一系列国际公约和规定。世贸组织争端裁决研究报告显示,美国是迄今为止最“不守规矩者”,世贸组织三分之二的违规由美国引起……《纽约时报》评论称,“如果说21世纪初有哪个国家在寻求称霸世界、胁迫他国、藐视规则的话,那就是美国”。

  谎言无法掩盖事实。满口“民主、人权、自由”,行动尽是霸权、霸凌、霸道,这样的美国有何资格谈论民主,又有什么国际公信力可言。正如美国《外交》杂志网站刊文指出:“从新冠大流行到全球贸易规则,从气候变化到经济发展美国正极力阻挠世界上大多数民主国家的优先事项。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外交政策借民主之名加剧了全球的民主危机,使美国的权力失去了合法性。”滥用武力、侵犯人权、长臂管辖、对外专制、唯我独尊、外交霸凌……一系列事实表明,所谓“民主”的标签已越来越难以掩饰美国的霸权本色,一个“假民主”的美国正在为自己贴上“真霸权”的标签。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震中日记丨土耳其小伙阿斯穆和我们并肩战斗

      新华社土耳其安塔基亚2月11日电题:土耳其小伙阿斯穆和我们并肩战斗  新华社记者武思宇  24岁的土耳其小伙阿斯穆·埃尔多是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的大三学生。地震发生后,他立即报名参加志愿者救援工作。  中国救援队8日抵达土耳其地震重灾区哈塔伊省,阿斯穆成为了我们的随队志愿者司机,跟着救援队跑前跑后,任劳任怨。  ...

    时间:02-12
  • 中国旅行团在肯尼亚受到热烈欢迎

      新华社内罗毕2月11日电(记者李卓群)当地时间11日上午,搭载40名中国游客的中国南方航空公司CZ633航班降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这是中国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旅游后首批抵达肯尼亚的中国旅行团。  肯尼亚旅游部门多名官员为首批中国旅行团举行欢迎仪式。他们表示,中国旅行团的到来,标志着肯尼亚与世界最重要...

    时间:02-11
  • 最新动态:俄副外长说俄愿以既定现实为基础与乌方谈判 乌方称俄军向乌发射106枚导弹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俄罗斯副外长韦尔希宁在俄红星电视台11日播出的一档采访中表示,俄方愿与乌克兰以既定现实为基础举行谈判,前提是乌方无预设条件。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10日说,当地时间9日夜间和10日白天,俄军向乌克兰发射了106枚导弹,并使用7架自杀式无人机。  ——韦尔希宁说,俄罗斯准...

    时间:02-11
  • 蓝天救援队土耳其前方队员:连夜转战万人失联重灾区,争取营救更多人

      中新社北京2月11日电 题:蓝天救援队土耳其前方队员:连夜转战万人失联重灾区,争取营救更多人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地震灾区)大片、成片的高楼倒塌,全是混凝土,钢筋压得特别死。”当地时间2月10日晚,驰援土耳其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吴珍玉在救援间隙向中新社记者介绍了前方情况:“地震现场一片狼藉,特别可怕,(让人)特别伤感。”...

    时间:02-11
  • 原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逝世 享年95岁

      中新社柏林2月11日电 (记者 马秀秀)德国联邦议院左翼党11日发布公告称,原民主德国总理汉斯·莫德罗(Hans Modrow)于昨晚(10日)逝世,享年95岁。  “昨晚,汉斯·莫德罗离开了我们,享年95岁。我们党由此失去了一位重要人物。汉斯·莫德罗的亲属和朋友们亦是如此。我们对此表示深切哀悼。”公告称。  公告表示,在民主德国时期...

    时间:02-11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准备好进行“无先决条件”的谈判 穆迪下调对乌信用评级

      中新社北京2月11日电 综合消息:塔斯社当地时间11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韦尔希宁表示已准备好与乌克兰进行“无先决条件”的谈判。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下调对乌克兰的信用评级。  俄称准备好与乌进行“无先决条件”的谈判  据塔斯社11日报道,俄副外长谢尔盖·韦尔希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已准备好与...

    时间:02-11
  • 美国2021年自杀率上升至4年来最高水平 少数族裔自杀率均上升

      海外网2月11日电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月9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2021年自杀率上升至4年来的最高水平。  报告显示,2021年,48183名美国人死于自杀,每10万人中有14.1人自杀,这是自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美国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的自杀率最高,为每10万人28.1人。与2018年相比,这一群体的自杀率上...

    时间:02-11
  • 国际观察:中国绿色发展助力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

      近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报告(2022)》(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绿色贸易额达到11610.9亿美元,超过欧盟成为全球第一大绿色贸易经济体。  中国绿色贸易为何能够实现规模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含绿量”显著提升为疫后全球“绿色复苏”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

    时间:02-11
  • 德国议员呼吁成立国际调查委员会 调查“北溪”遭袭事件

      近日,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揭露美国下令袭击“北溪”天然气管道。德国联邦议院议员塞维姆·达代伦10日呼吁成立国际调查委员会,彻查“北溪”管道遭袭事件。  10日,塞维姆·达代伦在联邦议院公开演讲时表示,袭击像“北溪”天然气管道这样重要的基础设施属于恐怖主义行径。西摩·赫什从揭露美国在越南的美莱村大屠杀开...

    时间:02-11
  • 英媒:英美两国存在普遍的种族仇恨 表现形式高度相似

      【世界说】英媒:英美两国存在普遍的种族仇恨 表现形式高度相似  中国日报网2月11日电 英国《卫报》2月7日刊发评论文章称,当前,英国和美国存在普遍的种族仇恨,表现形式高度相似。比如,英美两国的警察均随意践踏黑人的生命。  作者回忆称,30多年前,15岁的黑人罗兰·亚当斯(Rolan Adams)和他的弟弟在公交车站等车时,遇到一群高...

    时间:02-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