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面对“北溪”爆料 西方为何遮遮掩掩

2023-02-10 23:42:4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国际观察)面对“北溪”爆料 西方为何遮遮掩掩

  新华社记者

  针对美国知名记者西摩·赫什日前爆料美国和挪威军队共同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一事,美国白宫和挪威外交部均予以否认,丹麦首相府、国防部和司法部则表示“无可奉告”。一直被拒绝参与爆炸事件调查的俄罗斯对这一爆料未在西方国家广泛传播感到惊讶,抨击它们试图默默了结调查。不少专家认为,西方在这一问题上遮遮掩掩,是因为一旦承认将极大冲击美欧关系。

  美国记者爆料

  “北溪-1”号管道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卢布明,再经德国境内两条连接管道传输至德国各地及其他欧洲国家天然气管网,是俄罗斯对欧洲主要输气管道。“北溪-2”管道建成后与“北溪-1”基本平行,尚未投入使用。

  2022年9月底,“北溪-1”和“北溪-2”管道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部分出现四处泄漏点。瑞典测量站曾在管道发生泄漏海域探测到强烈的水下爆炸,各方普遍认为这一事件系“蓄意破坏”。俄罗斯曾多次呼吁共同调查,但遭西方国家拒绝。

  赫什8日在其博客文章中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2022年6月,北约举行“波罗的海行动”年度军事演习期间,美海军潜水员在“北溪”管道上安放远程遥控炸弹。同年9月26日,挪威军机投下声呐浮标引爆炸弹,破坏了“北溪-1”和“北溪-2”四条管线中的三条。

  按照赫什的说法,美国总统拜登在同其国安团队进行9个多月“高度机密的反复辩论”之后,决定破坏“北溪”管道。辩论的主要焦点并不在于是否实施破坏,而在于如何不留下指向美方的证据。

  2022年2月7日,拜登在白宫与到访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出席联合记者会时曾声称:“倘若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北溪-2’管道将不复存在。我们会令其完结。”对此,赫什引述知情人士的话说,拜登的言论让数名参与策划“北溪”事件的人感到震惊。因为按计划,炸毁“北溪”管道的行动不会事先公之于众。拜登根本没搞明白,或者忽略了这一点。

  赫什是资深调查记者,曾供职于《纽约时报》和《纽约人》周刊,因报道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制造美莱村屠杀获得1970年普利策新闻奖。

  瑞典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创始人奥贝里对赫什的结论表示认同。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赫什的精细分析说明了破坏是如何计划和完成的,结论并不令人意外,“美国在挪威提供的重要帮助下,对友好盟国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犯下了罪行”。“北溪”管道的破坏和经济制裁一道,对欧洲经济造成了巨大和不断累积的伤害,这是“美国对其顺从盟友展开的经济战”。

  西方遮遮掩掩

  赫什披露,在被要求发表评论时,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沃森和中情局发言人索普均通过电子邮件表示,这一说法是“虚构的”“错误的”。据挪威媒体报道,挪威外交部也否认赫什的说法,认为这是凭空猜测。新华社记者就此联系了丹麦首相府、国防部和司法部,但得到的答复均是“无可奉告”。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赫什的爆料,美国的主流媒体基本视而不见。在丹麦,仅TV2新闻频道对此事进行报道,并在报道中称赫什是个充满争议的记者。

  对于西方的此种反应,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9日表示,西方国家试图默默了结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赫什关于“北溪”的文章未在西方国家广泛传播,这令俄方感到惊讶,若不对破坏“北溪”的行为进行调查,类似事件可能还会重演。他指出:“世界上能做出这种破坏行为的国家并不多。”

  多名俄罗斯专家认为,赫什的爆料既不会引起西方广泛关注,也不会迫使西方国家公开他们对“北溪”事件的调查结果。俄国家能源安全基金会首席分析师尤什科夫说:“即使德国人、瑞典人或丹麦人自己发现了美国参与爆炸的某些证据,他们也未必敢说,因为他们无法承担后果。”

  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别洛夫表示,丹麦、瑞典和德国迄今都在隐瞒信息,因为公布现有事实可能会对它们与第三国以及爆炸“直接幕后国”间的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丹麦奥尔堡大学政治与社会系国际关系学教授李形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白宫和挪威政府的迅速否认毫不意外,因为如果报道属实,将对美欧关系造成剧烈冲击。首先,在西方媒体的一贯宣传中,欧洲的基础设施笼罩在所谓的“俄罗斯威胁”下,俄罗斯应该是炸毁“北溪”管道的“主谋”,一旦证实此事是美国所为将颠覆欧洲民众对这套西方叙事的认同。其次,欧洲将再次看到,乌克兰危机久拖不决的原因在于美国,是美国的利益集团不愿看到这场发生在欧洲的冲突结束。最后,欧洲战略自主的紧迫感将进一步增强,欧洲人将迎来不得不做出决定的时刻。(参与记者:邓仙来、华迪、林晶、和苗、付一鸣、刘恺)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球复苏的重要引擎”

      “应对新冠疫情冲击,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韧性。近期市场预期表明,国际社会普遍看好中国未来发展。”西班牙知名中国问题专家、中国政策观察网名誉顾问胡里奥·里奥斯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  里奥斯表示,面对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以非凡的经济治理经...

    时间:02-11
  • 拜登将于2月20至22日访问波兰

      中新社华盛顿2月10日电 (记者 陈孟统)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10日宣布,美国总统拜登将于2月20日至22日访问波兰。  让-皮埃尔在当天举行的白宫记者会上说,拜登此访将与波兰总统杜达举行双边会晤,讨论共同支持乌克兰以及加强北约等议题。同时,他还将与“布加勒斯特9国模式”(B9)成员国领导人会晤,重申美方对北约安全的坚定支...

    时间:02-11
  • 福建民间救援力量抵土耳其阿德亚曼 立即展开救援

      中新网福州2月11日电 (雷朝良)“在抵达阿德亚曼救援的途中,交通受堵,车子很长时间不能移动”,厦门蓝天救援队队长陈素珍告诉记者,在接近阿德亚曼的地区,所到之处建筑倒塌严重。阿德亚曼受灾现场。 陈素珍 摄阿德亚曼受灾现场。 陈素珍 摄阿德亚曼受灾现场。 陈素珍 摄救援队员查看受灾现场。 陈素珍 摄布置救援方案。 陈...

    时间:02-11
  • 美国联邦调查局搜查彭斯住所 发现新的涉密文件

      中新社纽约2月10日电 当地时间10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对美国前副总统彭斯位于印第安纳州的住所进行搜查,发现一份新的标有密级的文件。  彭斯的顾问德文·奥马利(Devin O'Malley)在搜查结束后发表声明说,美国司法部完成了一次长达5个小时的“彻底和不受限制的搜查”,并取走了一份标有密级的文件以及6页没有此类标记的文...

    时间:02-11
  • 美国加州发生枪击事件 致1人死亡2人受伤

      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枪击事件,致1人死亡,2人受伤,有1名嫌疑人已被圣地亚哥警方拘留。  据悉,枪击事件发生在圣地亚哥以北的福尔布鲁克村(Fallbrook),事发地点在一个农业苗圃附近。(央视记者 刘骁骞)  (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02-11
  • 联合国人权专家指美国制度化警务文化纵容警察实施犯罪攻击

      中新社日内瓦2月11日电 在1月初美国两名非洲裔男子遭警察暴力执法身亡后,联合国人权专家10日指出,美国制度化警务文化打着执法和维护公共安全的旗号,纵容警察实施犯罪攻击,美国当局应下决心反思并改革其警务文化。  联合国在执法工作中推进种族正义和平等专家机制成员当日发表声明,对1月3日美国非洲裔男子基南·安德森(Keen...

    时间:02-11
  • “美国官员可以撒谎,但叙利亚震区的照片不会说谎”

      受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的强震影响,叙利亚多地特别是叙北部地区受灾严重。  对于饱受战争摧残、深陷人道主义危机的叙利亚民众来说,震后救援刻不容缓。地震后,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呼吁为叙利亚灾民提供紧急援助,许多国家也纷纷伸出援手。然而,天天把“人权”“人道”挂在嘴上的美西方却以种种说辞...

    时间:02-11
  • 震中日记丨挽救生命的决心和信心不动摇

      新华社土耳其安塔基亚2月10日电 题:挽救生命的决心和信心不动摇  新华社记者武思宇  “避开那些倾斜的建筑,注意脚下道路缝隙,戴好头盔。”中国救援队副队长王墨在出发前提醒执行搜救任务的队员们。  土耳其南部地震重灾区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地处丘陵地带,房屋依山而建。地震发生后,市区几乎看不到完整的房屋,每座建筑物...

    时间:02-11
  • 通讯:“日内瓦欢迎您!”——瑞士迎来中瑞恢复直航后首批中国旅客

      新华社日内瓦2月10日电 通讯:“日内瓦欢迎您!”——瑞士迎来中瑞恢复直航后首批中国旅客  新华社记者姜雪兰 连漪  9日下午,一架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班缓缓降落在瑞士日内瓦国际机场。飞机轰鸣声中,机场地勤人员迅速就位,从旅客到工作人员,人人都面露喜悦。与此同时,机场值机柜台正有条不紊地为去北京的旅客办理值机。  ...

    时间:02-11
  • 美媒再爆料:乌军使用“海马斯”,全靠美国坐标?

      中新网2月11日电 当地时间9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披露乌军使用西方援乌武器细节,一位乌克兰官员表示,如没有美国方面提供的精准坐标,乌军几乎从不使用“海马斯”火箭炮(HIMARS)。  《华盛顿邮报》指出,这揭示了美国军方在乌克兰危机中更深层次的介入,其在行动上扮演了更积极的角色。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

    时间:02-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