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国际观察|“枪病”入髓折磨美国“病体”

2023-02-01 10:16:3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华盛顿1月31日电(记者孙丁)新年伊始,美国便笼罩在枪支暴力的血色阴影之中。2023年第一个月,美国接连发生造成严重伤亡的大规模枪击事件,成为近5年大规模枪击事件数量最多的一月份。

  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的统计数据,截至1月30日,美国2023年已经发生50起造成至少4人死伤的大规模枪击事件,近3500人死于涉枪事件,超过2600人因枪击事件受伤。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枪支暴力愈演愈烈,“枪病”深入骨髓,政治极化、利益集团作祟等因素导致“无药可医”,持续折磨美国“病体”。

  “美国特有的危机”

  “枪支暴力是一场美国特有的危机。”美国反枪支暴力活动人士约翰·罗森塔尔一语道破美国枪患的严峻现实。

  2023年第一天,美国宾夕法尼亚、北卡罗来纳等多州发生6起大规模枪击事件;第一个月,单是加利福尼亚州一地就发生7起恶性枪击事件,其中包括造成11死9伤的洛杉矶县蒙特雷帕克市舞厅枪击案。

  1月22日凌晨,警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蒙特雷帕克市的枪击事件现场工作。新华社发

  加州州长加文·纽瑟姆在社交媒体上说,当他在医院与一起大规模枪击案伤者见面时,又不得不前去听取另外一起枪击事件的汇报,“悲剧接踵而至”。加州大学戴维斯医疗中心枪支暴力问题专家加伦·温特穆特哀叹:“我们疲惫,我们害怕,我们愤怒。”

  美国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去年参与的一项全国性民调显示,四分之三的美国人认为枪支暴力是“重大问题”,八成表示枪支暴力日益严峻。此外,21%的美国人表示,过去5年中,自己、家人或朋友曾经历枪支暴力,超过四成担心未来5年自己会成为枪支暴力受害者。

  “在美国持枪太容易了”

  1791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赋予公民持枪权,从此持枪自由被视为美国人一项重要的个人权利。在这种“枪支文化”作用下,美国民间枪支保有量在世界上“一骑绝尘”。瑞士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轻武器调查项目”研究显示,美国民间持有至少3.93亿支枪,折合每百人手中约有120支枪。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枪支暴力解决方案中心联合主任乔希·霍维茨指出,美国枪支暴力问题同其他国家相比的一大区别是:在美国想有枪太容易了。

  虽然美国联邦法律要求对所有枪支销售进行背景审查,但难以约束私人间的枪支交易。美国倡导加强枪支监管组织“每个城市支持枪支安全”网站资料指出,由于这一漏洞,即便是有重罪史的人也可以轻易买到枪。

  在此条件下,工作和生活压力、经济困难、家庭不睦等因素都可能成为涉枪暴力事件的导火索。新冠疫情期间,美国经济、社会遭受严重冲击,枪支销售激增,大幅打破此前记录。霍维茨说,人们似乎想要购买枪支获得安全感,而暴力事件的增加又会进一步催化人们的恐惧感,以致更多人购买枪支。

  近些年,得克萨斯、印第安纳等州还放宽枪支限制。例如,印第安纳州去年出台法案,允许18岁以上的人在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携带手枪。去年6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违宪为由推翻了纽约州一项限制民众在外隐蔽携枪的法律,扩展了拥枪权。《大西洋》月刊网站文章评论说,在可预见的未来,枪支暴力将继续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美国枪支暴力问题是政治性的”

  美国枪击悲剧接连不断,谁之过?在美国控枪倡议团体“妈妈们要求采取行动”创始人香农·沃茨看来,“美国枪支暴力问题是政治性的”。

  最近,美国政治漫画网一幅漫画一针见血:画中,在一块块写有“大规模枪击案”的墓碑旁,象征美国国会的鸵鸟将头深深地埋入土里。

  多年来,控枪问题是美国两党政客博弈的一个焦点。每当枪击悲剧发生后,政客们上演的几乎是同样的剧本:民主党人呼吁加强枪支管理,共和党人指责是人之过而非枪之过。一番嘴仗后,政策未见推动,法案未见落实,新的枪击事件继续发生……

  去年6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一项旨在加强枪支监管的法案,但从结果上看并未缓解持续恶化的枪支暴力问题。加州近期几起枪击事件后,拜登又敦促国会通过一项民主党人发起的更为严格的枪支管控法案。不过,新一届国会众议院由共和党控制,这一法案“落地”前景并不乐观。

  美国《纽约时报》日前刊文说,大规模枪击事件接连发生凸显美国国会山的一个政治现实:即使发生了这一系列震惊美国上下的“屠杀”,国会也不太可能凝聚民主、共和两党共识,并推出任何新的枪支管控措施。

  美国势力强大的枪支游说团体也是问题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以全国步枪协会为代表的反控枪组织以及它们背后的枪械制造商向美国政客“慷慨”输送政治献金,以阻拦控枪立法。沃茨说:“全国步枪协会花钱让政客们不作为。”

  美国《纽约人》周刊网站文章指出,由于缺乏国家层面更有效的枪支法,美国几乎不可能阻止更多的大规模持枪杀人事件发生。美国南加州大学社会学家佩德罗·诺格拉也感叹,枪支暴力受害者之多与美国政治反应速度之迟缓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到无力和绝望。(新华社)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瓦努阿图一座海底火山喷发

    △图片来源:瓦努阿图气象和地质灾害部当地时间2月1日,瓦努阿图埃皮岛以东约6公里的东埃皮海底火山喷发,火山灰冲出海平面。据相关人士介绍,喷发活动使火山灰散落在火山周围约100公里远的地方,已提醒航空及海底从业人士远离该区域。据悉,该火山是当地众多活跃的海底火山之一,最近一次喷发是在2004年。(总台记者冯朗舒)...

    时间:02-01
  • 印度机车检查员卧轨自杀身亡乘客站台目睹全程

    印度机车检查员卧轨自杀(视频截图)海外网2月1日电据《今日印度》等印媒报道,当地时间1月26日,印度孟买一名首席机车检查员卧轨自杀身亡,乘客在站台上目睹了全程。火车站站台上的监控录像显示,这名检查员在火车行驶进站时,迅速从站台跑到了铁轨上。站台上的多名乘客看见检查员被火车碾压过的整个过程,他们感到非常震惊。...

    时间:02-01
  • 韩国女子在驻韩美军基地被性侵 逃出正门大喊救命

    韩媒报道截图(KBS电视台)海外网2月1日电在韩国,美军犯罪事件屡见不鲜。据韩媒《中央日报》报道,2022年7月,位于韩国全罗南道群山市的驻韩美军基地发生一起性侵案,涉嫌作案的美军至今拒不认罪。韩国警方1月31日表示,已扣押其手机进行取证。驻韩美军基地资料画面(KBS电视台)2022年7月24日上午9时左右,一名20多岁的韩国女子从...

    时间:02-01
  • 美国女子家中突然飞入巨石:砸穿墙壁,砸坏车辆

    美国女子家中突然飞入巨石(视频截图)海外网2月1日电据《每日邮报》1月31日报道,美国夏威夷州一名女子的家中突然飞入了一块巨石,家中的墙壁被砸穿。美国女子家中突然飞入巨石(视频截图)当地时间1月28日晚,65岁的卡罗琳·佐佐木正在看电视时,一块约1.6米宽的巨石从附近的山上滚了下来,撞穿了卡罗琳家外的围墙并滚入家中。...

    时间:02-01
  • 韩美结盟70周年之际,韩外长访美或重点谈这三件大事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外交部长官朴振1日启程赴美,他在登机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同美方讨论筹备结盟70周年纪念活动,共商韩美关系发展大计,使其朝着提振韩国经济、让国民安居乐业的方向发展。  报道称,被问及会否讨论韩国总统尹锡悦年内访美事宜时,朴振仅回答,将讨论共创韩美新未来的各种想法。  朴振美国之行...

    时间:02-01
  • 印度机车检查员卧轨自杀身亡 乘客站台上目睹全程

    印度机车检查员卧轨自杀(视频截图)海外网2月1日电 据《今日印度》等印媒报道,当地时间1月26日,印度孟买一名首席机车检查员卧轨自杀身亡,乘客在站台上目睹了全程。火车站站台上的监控录像显示,这名检查员在火车行驶进站时,迅速从站台跑到了铁轨上。站台上的多名乘客看见检查员被火车碾压过的整个过程,他们感到非常震惊。...

    时间:02-01
  • 美媒:美国大多数城市通胀率超过民众工资增速

    美国民众在超市购物(资料图)海外网2月1日电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1月31日报道,2022年最后三个月,美国大多数城市民众的工资和福利增速放缓,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仍超过民众的工资增速。美国劳工部1月3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就业成本指数在10月至12月期间上涨了1%,低于第三季度1.2%的数据,也低于经济学家此前的预测。这是美国2...

    时间:02-01
  • 美媒:警惕“山谷热”蔓延 咳嗽发热或需服药数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棕榈沙漠。(资料图)海外网2月1日电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等媒体1月31日报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通常在美国西南部地区出现的“山谷热”疾病似乎正在美国蔓延,并可能扩散至美加边境。“山谷热”患者会出现咳嗽、发烧等类似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而这种疾病很难治疗。NBC报道称,“山谷热”又叫球孢子菌病。球...

    时间:02-01
  • 史无前例的技术挑战!福岛核电站要大规模取出这类碎片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1日报道,日本原子能损害赔偿和反应堆报废等支援机构1月31日宣布,将设置专门委员会讨论大规模取出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的具体施工方式。图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储水罐。  报道称,考虑到3号机组的取出作业,将探讨施工方式的难题,力争大致在明年春季汇总报告。  专...

    时间:02-01
  • 巴西总统卢拉将于2月10日访美

      中新社华盛顿1月31日电 (记者 陈孟统)美国白宫1月31日发布消息称,巴西总统卢拉将于2月10日访美,并与美总统拜登举行会晤。  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在声明中称,卢拉此访将进一步加强美巴双边关系。在白宫会晤期间,两国领导人将讨论美国对巴西政治制度的坚定支持,以及如何继续合作。  今年1月8日,巴西发生前总统博索纳罗支持...

    时间:02-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