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拜登、特朗普、希拉里都栽了,密件为何总“惹祸”?

2023-01-17 09:32: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17日电 (记者 孟湘君)近来,美国政坛的“大新闻”不断发酵,现总统拜登在自家私宅和前办公室等地点存放多份涉密文件,消息陆续被披露。

  美国2022年中期选举后,拿到国会众议院控制权的共和党迫不及待对拜登发起一系列调查,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场美媒形容为“混乱而具有爆炸性的政治对决”,就这样开始了。

  从前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到前总统特朗普,再到如今总统拜登,因密件惹祸的历史,似乎一遍遍在美国轮回,而两党争斗,越来越激烈……

资料图:美国总统拜登。

  密件“放错地方”? 共和党紧咬白宫

  先来看美国现任总统拜登,近期,他已有多批“不该出现在那里”的机密文件被发现:

  第一批密件

  发现时间:2022年11月2日,美国中期选举前6天

  发现地点:距白宫仅1英里远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州拜登外交和全球参与中心”

  数量:约10份

  内容:美国情报备忘录及简报材料,涉乌克兰、伊朗、英国等

  第二、三、四批密件

  发现时间:2022年12月20日-2023年1月11、12日

  发现地点: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市拜登私宅

  数量:至少1份+5份,部分美媒还报道了未知数量的密件

  内容:奥巴马政府时期涉密文件

  随着机密文件一批批被发现,拜登的态度也不得不从“感到惊讶”,“不知为何”会这样,变为承认自己昔日办公室、私宅确实都存有密件。但他仍解释称,自己存放文件的私宅车库“是上了锁”的。

  但美联社道出事件关键,在于白宫出面承认此事时,距首批密件被发现已过了两个多月。白宫“知情不报”?这正是民主党的对头共和党,紧咬的重点之一。

白宫法律顾问承认,拜登私宅内发现更多机密文件。图片来源:CNBC报道截图

  至少,共和党深知,这件事上,美国有两部法“镇得住”总统:

  一是《总统记录法》。

  根据该法,美国总统、副总统的记录文件在当届政府任期结束后,需移交给国家档案馆,以保护文件机密性质。

  二是《反间谍法》。

  如有人未经授权故意保留国家安全机密,且未按规定提交有权保管机密的官员,按该法规定将构成犯罪,美国总统也不例外。

资料图:美国国会众议院。

  因此,在共和党人选出众议长麦卡锡,众院开始运转后,共和党便马不停蹄向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艾薇儿·海恩斯致信,称拜登可能违法,要求全面审查。

  就在拜登第四批“私藏”密件曝光的当天,美国司法部任命了特别检察官——前马里兰州地区检察官罗伯特·胡尔,调查此事。要知道,胡尔是共和党的前总统特朗普2017年任命的,这种情况下,拜登还能轻松过关吗?

  眼见纸包不住火了,索性老实承认。近日,白宫法律顾问索伯称,拜登和他的团队相信,调查将表明这些机密文件是“无意中放错了地方”,他们将与特别检察官密切合作。

  两任总统同遭调查,谁能全身而退?

  调查拜登,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举双手赞成。

  近日他在社交媒体上指出,拜登前办公室及私宅所放文件“肯定没解密”,并发问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何时会搜查拜登的众多住宅,甚至是白宫?”

资料图: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美媒认为,特朗普是在嘲讽其本人私宅海湖庄园,于2022年8月被FBI突击搜查,逾300份涉密文件被带走一事。

  在美国共和党人看来,特朗普的“待遇”完全不如拜登,他遭美国司法部发起刑事调查,罪名不仅包括违反《反间谍法》,还有妨碍司法公正、非法处理政府记录等。共和党人认为,同样是“总统级别”,一个是刑事调查,弄不好要坐牢;一个则是“无意为之,谨慎移交”,拜登政府如此“双标”,如何能善罢甘休?

  《华盛顿邮报》等美媒也对比了两任总统的态度,特朗普是“拒绝配合、阻挠移交文件”,拜登则第一时间将密件移交美国国家档案馆,态度对比鲜明;双方涉密文件的数量、内容等,也存在差异。

当地时间2022年8月26日,美国司法部公布FBI申请搜查海湖庄园时的书面证词,文件多页涂黑。

  无论共和党是不是在借题发挥,随着对拜登“文件门”调查的开启,美国政治又创造了历史——两任总统同一时期接受特别检察官调查,还都是密件问题惹的祸!

  因披露美国大规模监听计划“棱镜门”遭通缉的前防务承包商雇员斯诺登评论道,为获得党派优势,在中期选举前发现拜登密件一事的美国司法部,选择把事情压下去;而总统及一众高官带走多份密件,也不会坐牢,与因五份文件泄密被罚的前防务承包商,命运截然不同,这才是他眼中“真正的丑闻”。

  如今,难题给到了美国司法部这边。前总统和总统都被调查,共和党民主党争斗激烈,众目睽睽之下,司法部选择如何“办案”定论,还真是一场不小的考验。

  密件成揭短工具,美国政治有多乱?

  事实上,要谈“栽”在政治机密处理问题上的美国政客,就不得不提希拉里·克林顿。

  2016年,希拉里代表民主党角逐总统大选风头正盛之时,“维基解密”突然给了她致命一击,曝光她用私人邮箱处理公务,涉近600项机密信息,91起邮件传送违反安全规定。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6年11月9日,美国纽约,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在丈夫、前总统克林顿陪同下,发表败选演讲。

  “邮件门”让希拉里元气大伤,原本票数高于对手300万的她,最终在总统大选中败下阵来,成为美国史上首位女总统梦碎。

  而赢了希拉里的,正是特朗普。

  当年特朗普与希拉里的“世纪大战”,被美媒评为美国数十年来“最丑陋、最分裂”的总统选举。然而,未曾想,2021年,特朗普支持者冲击国会山,用更激烈的方式,书写了美国选举史上又一起“拍案惊奇”。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他从竞选总统之日起就遭遇民主党的“猎巫行动”,胜选后、卸任后都不得安生,不是被指与俄罗斯“串通”干预大选,就是因巨额避税丑闻和基金会善款运作问题饱受争议。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6年10月9日,华盛顿大学,特朗普与希拉里参加总统大选辩论。

  总之,从前总统候选人、前总统到现总统,机密信息的处理和储存问题,屡屡成为政治对手发动攻击的工具,这种似曾相识的恶性循环,揭示出美国政界正面临两个严重问题:

  一、安全问题,华盛顿的政治精英们处理机密文件如此随意,甚至不需要“黑客”、“间谍”,内部漏洞已足够让他们失去信任和选民。

  二、党争问题,虽然分析称特朗普和拜登都不会轻易被定罪,但美国两党在党争极化的牛角尖里越钻越深,对这个已经分裂的国家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在两党针锋相对的氛围当中,美国选民们不得不确认一件事,那就是2024年,他们把手中的选票投给谁,才算靠谱?(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美国军人在夜总会打伤德国警察

    德国警方16日说,数名驻德美国军人周末在德国南部城市纽伦堡攻击德国警察,致使一名警察受伤。据德新社援引德国警方消息报道,一些美国军人14日离开纽伦堡一家夜总会时彼此发生争执,数名德国警察见状上前干预,强制一名现年21岁的美国军人离开现场。这名军人的数名同伴因此攻击警察,导致一名警察受伤,被送往医院接受门诊治...

    时间:01-17
  • 美国两名女孩打架:一人掏枪误杀11岁男孩

    海外网1月17日电据美联社、美国合众国际社等媒体1月16日报道,当地时间1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发生枪击事件。一名14岁的女孩在与另一名女孩打架过程中拿起手枪,不料打死了一名旁观的11岁男孩。达拉斯警察局说,枪击事件在15日下午2时左右发生在达拉斯一处公寓大楼外。当时,2名女孩在停车场打架。其中一人拿起一把...

    时间:01-17
  • 日本放言:主导世界一年

    当地时间1月14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总结此次G7五国之行的记者会上表示,日本作为2023年全年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将在这一年里肩负起主导国际社会的责任”。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虽然日美同盟仍是日本外交战略的基石,日本也一直享受着美国的核保护伞,但日本仍然觉得“篮子不够多”。从联合澳大利亚到拉...

    时间:01-17
  • 美国前国务院顾问:美国和北约的错误导致乌克兰危机

      中新网1月17日电 综合报道,美国国务院前顾问戴维·L·菲利普斯 (David L. Phillips) 日前在《国家利益》杂志上撰文称,2022年2月,北约和美国有“很多选择”来阻止俄罗斯在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但他们未能利用好这些选择,在危机发生时反应迟钝、软弱。  据《国家利益》13日报道,菲利普斯称,俄罗斯总统普京“早在第一声枪响...

    时间:01-17
  • 一艘停泊在泰国的油轮发生爆炸 多人受伤

      当地时间17日9时15分,一艘停泊在泰国中部沙没颂堪府一座船坞内正在进行检修的油轮发生爆炸,已造成数十人受伤。爆炸造成的冲击波令附近多座房屋受损,10公里范围内都能听到爆炸声。  目前,当地消防部门正在灭火,火势仍未完全控制,爆炸原因尚不清楚。(总台记者 李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01-17
  • 中国马来西亚去年双边贸易额首度突破2000亿美元

      中新社吉隆坡1月17日电 (陈悦 魏源)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16日晚举行2023年新春招待会。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在招待会上介绍,中马双边贸易额在2022年达到创历史新高的2036亿美元。  欧阳玉靖在致辞中指出,2022年是中马关系承前启后的一年,2023年是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他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方愿同...

    时间:01-17
  • 英国公布援乌“大礼包”:14辆主战坦克、数百装甲防护车

      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16日详细说明了对乌克兰的进一步军事援助,除了确认将援乌14辆“挑战者2”主战坦克外,还列出了一些其他细节,包括向乌提供数百辆装甲防护车等。  据报道,华莱士当天在议会下院就乌克兰问题发表声明时称,“今天,我可以宣布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揽子对乌军事支持,以加强乌克兰的战...

    时间:01-17
  • 加拿大多伦多一小型飞机在机场旁的繁忙公路迫降

      中新网多伦多1月16日电 (记者 余瑞冬)一架小型飞机1月16日在加拿大大多伦多地区万锦市(Markham)迫降到一个机场外侧一条繁忙的公路上。  事发于当日约中午时分。一架正准备降落于巴顿维尔(Buttonville)机场的Slingsby T67C轻型飞机在降落时出现意外,最后在机场北侧的公路上迫降。出事飞机的起落架已损坏。 余瑞冬 摄 ...

    时间:01-17
  • 美国加州枪击事件致6人死:6个月大婴儿中弹身亡

      中新网1月17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6日凌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图莱里县发生一起大规模枪杀事件,造成至少6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17岁的母亲和她6个月大的婴儿。当局称这起事件与帮派仇杀有关。  据《纽约时报》报道,加州图莱里县警长办公室消息称,当天凌晨约4:00,该地发生一起大规模杀戮事件,造成至少6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母...

    时间:01-17
  • 珍惜纳税人的钱!美国众议长暗示要削减国防开支

      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在美国国会众议院共和党内部对即将到来的债务上限的争论日益激烈之际,共和党籍的众议长麦卡锡15日暗示,他支持削减部分国防开支。资料图: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 中新社记者 沙晗汀 摄  据报道,在接受福克斯新闻节目采访中,主持人玛丽亚•巴蒂罗姆问麦卡锡,作为共和党内部达成的...

    时间:01-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