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中非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示范样板

2023-01-16 10:51:15

来源:光明日报

  2023年是真实亲诚的中国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提出1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回望过去,中非双方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缔造了历久弥坚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展望未来,中非将在全球发展倡议引领下进一步创新思路理念、拓展合作领域、丰富交流载体、提升合作成效,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更好地造福中非人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示范样板。

  构筑起中非合作新格局

  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达喀尔行动计划》开局良好,“九项工程”稳步落实,构筑起中非合作新格局。

  元首外交领航定向。10年来,习近平主席四次访问非洲,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时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为新时代对非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8年,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同非洲领导人一致提出共同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2021年,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深刻指出中非双方缔造了历久弥坚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而这是中非友好关系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非关系迈向新台阶,有力推动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互信赖砥砺同行。非盟是推进中非友好合作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重要伙伴,中国不断充实与非盟关系的合作内涵,不断提升与非盟关系的战略性、示范性和实效性。双方建立了一系列代表性机制,包括中国驻非盟使团、非盟驻华代表处等实体化常驻机构,中国-非盟战略对话机制等常设性机制。其中,非盟驻华代表处是非盟在非洲大陆以外建立的第一个南南合作办事处,彰显了中非盟友好关系。中国重视了解非盟及非洲各国重点关注议题,推动中非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共同捍卫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中国坚定支持非盟在非洲一体化、非洲和平与安全以及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非盟在关系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给予中方理解和支持,双方始终是相互信赖的合作伙伴。

  合作层次提质升级。过去10年,中国积极推进与非洲国家的战略对接,积极拓展务实合作,支持非洲各国提升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中国连续13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22年前7个月中国自非洲进口商品额超过724亿美元,同比增长20.9%,比同期中国对非出口增速高出6.1个百分点。中非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浙江)成立,为中非建立良好合作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结算渠道。52个非洲国家和非盟委员会同中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非盟会议中心、蒙内铁路、亚吉铁路等标志性共建项目相继建成,中国帮助改善非洲人民健康福祉的标志性工程——非洲疾控中心即将正式投入使用。

  将中非合作推向新境界

  展望下一个十年,中国与非洲将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弘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全面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成果等双方合作路线图,将中非合作推向新境界。

  理念为先,加强中非知识共享与实践。长期的中非发展合作实践蕴藏了丰富的创新知识,双方提炼建构、研究阐释、实践传播中非发展知识体系,有利于增进思想共通和文化共兴,强化中国与不同非洲国家、不同次区域以及非洲联盟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中非深化传统友好、推进互利合作、维护共同利益。在全球安全倡议框架下,加强中非和平安全共同体建设,可以为中非合作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经济为基,推动中非经贸往来与产能合作协调发展。产业合作是推动中非务实合作提质升级的强劲动力。未来,中国将通过新模式、新动力与区域产业要素禀赋相结合,促进非洲本土产业的多元发展,使之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合力打造世界品牌。双方将把握产业合作发展新趋势,推动中非电子商务、数字经济、医疗卫生、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合作;研制中非贸易标准,增强中非“制造”“智造”“质造”的全球影响力;通过自贸试验区构建产业链与供应链,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企业加快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转型;推动中非国际贸易领域专业服务发展,提高通关物流效率,延伸非洲本土产业链,逐步实现中非共同富裕,构建利益与发展共同体,并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能力为重,拓展中非科技与创新创业领域合作。中非双方将依托《达喀尔行动计划》,打造科技人才“雁阵”,致力于基础研究、技术应用、教育培训;加大科研投入,聚焦数字化、航天合作等;深化“海洋十年”框架下的务实合作,推进中非海洋科学与蓝色经济合作中心建设发展。为拓展中非科技与创新创业合作,双方应推动建立完善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促进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有效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着力解决科技合作中的关键性科学问题,全面提升中非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

  民生为本,提升中非公共医疗与卫生健康服务合作水平。卫生健康工程为中非合作“九项工程”之首。2023年是中国医疗援非60周年,双方可针对新冠、埃博拉等疫情,进一步加大在医疗卫生产业、医疗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合作,鼓励中国企业积极拓展非洲药品准入、医院建造、医疗器械生产等产业化合作路径,稳步推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无偿援助与市场贸易双向互动、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援助成效和可持续性,强化民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树立国际医疗卫生合作新标杆,高质量构建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

  生态为继,推进中非绿色低碳与生态环保建设进程。针对粮食危机,可借助中非种业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和数字农业联合研究中心等平台,细化农业合作目标,促进绿色发展。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继续实施“中非绿色使者计划”“中非绿色创新计划”等项目,在荒漠化防治、海岸带土地利用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促进非洲生态复苏。搭建中非能源产业对接渠道,合作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扩大清洁能源产量,推动电气工程标准化。加大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大“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等绿色发展全球公共产品的建设力度,推进中非“绿色伙伴关系”,助力非洲绿色发展,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光明日报 作者:王珩、周星灿,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党委书记、科研助理)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日美研发延缓阿尔兹海默症新药 力争年内获批生产销售

      中新网1月16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16日报道,由美国渤健和日本卫材共同研发的药物“仑卡奈单抗”(Lecanemab)延缓阿尔兹海默症症状加剧的效果已经得到证实。目前,两家公司正力争在年内获批,实现药物的生产和销售。  报道称,这一药物适用于阿尔兹海默症早期患者。如果该药获批,它将成为日本国内第一款能够抑制病情恶化的认知障碍...

    时间:01-16
  • 日首相出访G7五国 拉帮结派刷“存在感”

      新华社东京1月15日电(国际观察)日首相出访G7五国 拉帮结派刷“存在感”  新华社记者姜俏梅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9日至15日对西方七国集团(G7)五个欧美成员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和美国——进行了开年访问。其间,岸田文雄与英国首相苏纳克签署了有关双边防务与安全合作的《互惠准入协定》,实现其上任以来首次...

    时间:01-16
  • 美媒:乌克兰已成为测试美国武器的试验场

      中新网1月16日电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5日在题为《乌克兰如何成为西方武器和战场创新的试验场》的文章中指出,乌克兰危机爆发为美国及其盟友提供了测试武器的机会,乌克兰成为了“所有意义上的武器试验场”。资料图: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军援。  该媒体援引熟悉西方情报的消息人士称,在乌克兰应用的设备“从未在两个工业...

    时间:01-16
  • 世界期盼在危机中看到曙光——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前瞻

      新华社瑞士达沃斯1月15日电(国际观察)世界期盼在危机中看到曙光——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前瞻  新华社记者陈俊侠 陈斌杰  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即将于1月16日至20日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办。作为全球最知名的经济论坛之一,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再次于冬季在达沃斯举办线下会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期盼在危机中看到曙...

    时间:01-16
  • 外媒:纽约2021年药物过量致死人数创新高

      参考消息网1月15日报道 据埃菲社1月13日报道,2021年,纽约市死于药物(包括酒精)使用过量的人数达到2668人,这是该市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数字,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500人,这一增幅令人吃惊。  这些数字12日由该市政府的卫生部门公布。数据显示,芬太尼(一种强效的阿片类药物)仍然是药物过量案例中最常见的药物,因为它出现在80%的死亡...

    时间:01-16
  • 这场美国重要选举,为何“10%的人控制了90%的人”?

      麦卡锡的“投降与胜选”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曹然  发于2023.1.16总第1077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当地时间2023年1月9日,第118届美国国会真正“开工”后完成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通过被戏称为“麦卡锡投降书”的一揽子规则。此前,历经四天、15轮漫长投票后,57岁的麦卡锡在1月6日深夜艰难赢得美国“三号人物”、众议院议...

    时间:01-16
  • 阿富汗气温骤降 已造成至少20人死亡

      当地时间16日,据阿富汗黎明新闻报道,近期阿富汗各地气温骤降,已造成至少20人死亡。据悉,当地贫困民众缺乏食物和用来取暖的木柴。(总台记者 李霜溪)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01-16
  • 美国疫情再现激增之势,疫苗口罩仍是预防良方

      中新网1月16日电 据英国《卫报》当地时间15日报道,近日,由于假期的到来、防疫心态的松懈和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新冠疫情再次席卷了美国,引起了病例数的激增。但佩戴口罩、注射疫苗等预防措施仍然行之有效。资料图:美国纽约曼哈顿14街一处新冠病毒检测站为居民做检测。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分析显示,美国本次的病例激增是整个...

    时间:01-16
  • 尼泊尔失事客机黑匣子已找到 或因技术原因坠毁

      中新网1月16日电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6日上午,尼泊尔当局已经找到了坠毁飞机的黑匣子,其中的数据可能对确定事故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据尼泊尔民航局发布的声明,一架载有68名乘客和4名机组人员的客机,于当地时间15日上午10时30分从尼首都加德满都起飞前往博克拉,10时50分与地面失去联系。  尼泊尔《共和报》报道称,坠毁事...

    时间:01-16
  • 美政府债务规模将触及上限 众议院共和党人再次敦促政府削减开支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13日通知国会,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将于19日触及上限,她呼吁国会尽快采取行动,再次提高债务上限,以避免出现债务违约。但控制国会众议院的共和党方面一直坚持将削减开支与提高债务上限挂钩,15日,众议院的共和党人再次敦促美国政府削减开支。  美国国会众议院监督和问责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科默15日敦促美国国会...

    时间:0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