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警惕!日本首相访美,释放多重危险信号

2023-01-13 00:05: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记者 甘甜) 当地时间1月1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开启任上首次访美行,将与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会晤,以求进一步深化日美同盟关系。

  但会谈还未开始,日媒却惦记上中国,字里行间不断鼓噪“抗衡中国”,谋求扩军备武。其背后所释放的“危险信号”,值得警惕。

资料图: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岸田访美,旨在“抗衡中国”?

  岸田文雄从9日起开始欧美五国访问。美国,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站。

  连日来,日媒频频“放风”,称拜登回应日方请求、决定与岸田举行会谈,是因为“与中国的竞争成为最优先课题”。

  日美外长、防长也于11日在华盛顿开会预热。日本共同社称,日美高级官员同意中国对“印太地区构成最大的战略挑战”,宣称要加强威慑,将两国安全条约的范围扩大到太空。

  在日美首脑会谈中,两国还可能聚焦哪些议题?

  据多家日媒消息,拜登与岸田将讨论俄乌局势、气候变化以及经济问题。岸田还将介绍在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提出的彻底强化防卫力和大幅增加防卫费。

  消息人士透露,双方拟就加强核能发电和液化天然气(LNG)等能源领域合作达成共识;为“抗衡中国”,在包括半导体、人工智能(AI)、量子等尖端技术在内的经济安保领域扩大合作。

  会谈后,双方预计将发表以安全保障为中心的联合声明,强调推动“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重要性,并再次确认《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第五条适用于所谓的“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记者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吕耀东认为,日本将借首相岸田此访进一步渲染“中国威胁”。从炒作南海问题,到宣称乌克兰危机可能会在东亚发生,如何应对这些所谓的“地区威胁论”,或将是此次会谈的主要内容。

资料图:停泊在日本横须贺美军基地的美国“里根号”核动力航母。

  日本想要“成为矛的一部分”

  近段时间以来,日本野心外露,不满足于过去自卫队作“盾”、美军作“矛”的分工,也想“成为矛的一部分”。

  2022年底,日本政府正式通过三份重磅安保政策文件。其中,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宣称,日本应拥有“反击能力”,即“对敌基地攻击能力”。

  日本政府2022年底还通过了2023财年政府预算草案,防卫预算达68219亿日元。其中,购买美制“战斧”巡航导弹预算为2113亿日元,获取远程攻击性导弹及相关预算高达1.4万亿日元。

  吕耀东表示,值得注意的是,继美国发布“国家安全战略”后,日本也敲定了三份安保政策文件。也就是说,“过去日本的安全由美国来保护,而现在日本也要保护其盟国美国,因此其自称需要攻击性武器。”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还指出,“日本拥有‘反击能力’后,等于过去所说的‘专守防卫’政策被抛弃,和平宪法也被架空,出现了和战后自我约束的军事战略完全不同的、没有任何约束的军事战略。”

  日本在军事“松绑”的路上越走越远,引发多方担忧和反对。

  从东京首相官邸门前到广岛市内,日本民众发起抗议行动,高呼“不准增加军费” “反对大增军备和大增税”,抨击三份安保政策文件是违反宪法的“暴行”。

  还有日本民众直言,“日本政府增加军费投入,这肯定威胁到我们的生存。这是绝对不应该做的政治行为。”

  近日,韩国外交部负责人重申政府既定立场,即日本的国防国安政策要“朝着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坚持和平宪法精神的方向,公开透明地运行”。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日前也强调,中方再次敦促日方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各项原则,切实将“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这一政治共识体现到政策上,落实到行动中,尊重亚洲邻国的安全关切,在军事安全领域谨言慎行。

1月11日,华盛顿,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左)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右)握手。

  岸田为何此时对美“投怀送抱”?

  就在岸田政府向美国“投怀送抱”之际,其国内执政却危机四伏。

  2022年底,日本内阁陷入“辞职多米诺”,多名成员因政治资金使用等问题相继辞职。岸田本人也被曝政治资金收支报告中有近百张“空白发票”,引发争议。自民党一些要扳倒岸田势力的反对派,还在利用他提出的“通过增税支撑防卫费”问题施压。

  丑闻不断,岸田内阁支持率持续走低。自1月7日起为期3天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岸田内阁的支持率仅为33%。另一项日本全国最新舆论调查则显示,46%的受访者认为岸田应在2023年上半年辞职。

  在此情况下岸田为何要外访,就不难判断了,周永生指出,“过去一旦内政出现问题、支持率下降,安倍就会借用外交手段,岸田也学会了这招,想寻求美国支持,减少内部压力,同时通过此次访问取得外交成果,挽回低迷的支持率。”

  但如今的日本物价高涨,经济数据表现疲软,民众叫苦不迭,岸田政府若不顾民众声音,执意制造分裂对抗,其谋算或许终难如愿。(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危险!中国这一邻国对北约军队敞开大门

      中新网1月13日电 (记者 孟湘君)120年前为对付同一个国家宣布结盟的两国,近日又历史性地走到了一起。其中一个是英国,另一个,是中国的邻国日本。  这一回,两国又有大动作,英日首相签了一项据媒体形容是“世纪协议”的军事协议,允许彼此在对方领土驻军。而促成协议签署背后,另一个西方大国的身影,悄然浮现……  英日两国这一动...

    时间:01-13
  • 泽连斯基:迅速给这两地乌军提供一切所需弹药物资!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乌通社报道,当地时间1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前线局势召开最高统帅部会议,指示迅速向顿涅茨克地区巴赫穆特和索列达尔方向的乌军提供一切所需。资料图:泽连斯基。  据报道,与会者详细讨论了巴赫穆特和索列达尔的前线情况,泽连斯基听取了报告,并强调必须“迅速、不间断地提供一切必要的物资和弹药,满足该方...

    时间:01-13
  • 斯诺登讽刺拜登住宅车库内发现机密文件:至少我加密了

      中新网1月13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近日,拜登被曝在其以前的私人办公室和住宅车库内发现了他任美国副总统时期的机密文件。对此,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斯诺登随后在社交媒体发文讽刺。  斯诺登发布了一张美媒报道截图,图片上称在拜登位于威尔明顿的住宅车库的储存空间内发现了他任副总统时期的机密文件。斯诺登还配文说,“哇,即使...

    时间:01-13
  • “坚持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带来机遇”

      “坚持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带来机遇”(大道之行)  “我有幸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他深邃的思想、开阔的思路和广阔的胸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忆起2017年访问中国并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时的情形,伊拉克共产党总书记拉伊德·法赫米记忆犹新。  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办的中国共产党...

    时间:01-13
  • 拜登“文件门”升级 共和党发起“爆炸性政治对决”?

      中新网1月13日电 综合报道,拜登“文件门”持续发酵,已先后有两批在其担任美国副总统时期的机密文件被曝分别出现在他的私人办公室和住宅中。  美国司法部宣布任命特别检察官,调查拜登可能存在的不当处理机密文件问题。共和党人更是火速对拜登发起调查,直言对拜登的调查是众议院共和党人的“首要任务”。资料图:美国总统拜登...

    时间:01-13
  • 美国两年报告UFO事件数量已超500起

    美国军方此前公布不明飞行物的视频影像画面。(资料图)海外网1月13日电据美国《国会山报》等媒体1月12日报道,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当天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过去两年里,美国报告或发现的UFO(不明飞行物)事件数量急剧增加,UFO报告总数多达510起。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在关于不明空中现象的年度报告中表示,涉及美国军事...

    时间:01-13
  • 俄称控制索列达尔西部 乌方回应:战斗仍持续

    顿涅茨克当地武装当地时间12日发布消息称,俄军已经控制索列达尔西部地区。乌克兰方面表示,当地的战斗仍在继续。顿涅茨克当地武装当地时间12日表示,俄军目前控制索列达尔西部地区,市内仍然有部分战斗。当地领导人普希林表示,俄军控制索列达尔后将集中力量控制巴赫穆特。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当地时间12日表示,乌军特...

    时间:01-13
  • 乌克兰立法允许外国人参加乌克兰军队

    当地时间12日,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通过一项法律,允许外国人在乌克兰武装力量和国民卫队中服役,其中包括“亚速营”组织,该组织被俄罗斯认定为非法恐怖组织。(总台记者张誉耀)...

    时间:01-13
  • 法国工会组织持续反对退休制度改革 威胁关闭炼油厂等设施

      中新社巴黎1月12日电 (记者 李洋)法国各大工会组织持续反对官方提出的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工会组织代表12日威胁关闭炼油厂等设施。法国总理博尔内呼吁相关行动“不应惩罚民众”。  法国工会组织12日透露,近期计划在石油产业领域展开三轮罢工,旨在反对退休制度改革。首轮罢工拟于本月19日展开,持续24小时;第二轮罢工拟于本月2...

    时间:01-13
  • 中国代表:在国际法治问题上要警惕双重标准和例外主义

      中新社联合国1月12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12日举行关于加强国际法治问题的公开辩论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会上指出,在国际法治问题上,要警惕双重标准和例外主义。  当天,针对美国代表在会上对中国进行无理指责,张军指出,美国违反公平竞争、市场经济原则和多边贸易规则,以各种莫须有名义打压别国高科技企业,人为干扰全球产业...

    时间:01-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