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麦卡锡当选众议院议长,美国之乱不会结束

2023-01-09 00:47:44

来源:新京报

  ■ 专栏

  从特朗普支持者攻占国会山,到十五轮选出众议院议长,国会山两次表现不同的“乱”,是美国政治周期性的轮回。

  当地时间1月7日,在历经4天辩论、15轮投票后,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终于获得足够选票,当选美国众议院议长。继1923年的议长选举之后,此次成为美国100年来最漫长的议长选举。

  巧合的是,几乎是相同的时间,两年前的美国国会山曾发生震惊美国朝野的骚乱。2021年1月6日,大批特朗普支持者用暴力方式闯入并占领国会大厦。

  两年后,国会山经过了漫长的投票和复杂的政治交易而产生众议院议长。在势均力敌的政治博弈中,“黑天鹅”几乎是必然。短短两年,国会山两次表现不同的“乱”,是美国政治周期性的轮回。

  共和党内部裂痕依旧很深

  2022年的中期选举,民主党没有输,共和党也谈不上赢。民主党凭借副总统的一票保持参议院微弱优势,而共和党在众议院拿到了222个席位,优势不明显,但跨过218票的门槛应不难。

  这几年,美国极化政治流行,否决政治成了通行规则,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界限分明。民主党212名议员都投给了本党候选人。而共和党议员要投给民主党人,也几乎不可能。

  因此,这次众议院议长选举成了共和党内部的博弈,麦卡锡一开始就遭到党内强硬派阻击,一度有20名议员不支持麦卡锡,其得票远低于民主党候选人。

  在共和党内别无有力竞争者的情况下,议长选举就变成了麦卡锡何时能说服,或者迫使共和党的强硬派转变态度,把票投给自己。

  共和党内的裂痕很深。议长选举变成了共和党内的强硬派人物麦卡锡,如何赢得超强硬派的支持,甚至可以说,议长选举变成了麦卡锡个人的“修炼”。因此,共和党内的温和派议员呼吁尽快结束“个人政治”。共和党内的裂痕至少包括温和派与强硬派、强势议员与普通议员,以及议员个人风格之间的层层叠叠的裂痕。

  麦卡锡一再向强硬派妥协

  这次议长选举与2020年的大选有相似之处。将整个选举过程都走了一遍,对选举政治是一次“极限施压”,包括选举细节的呈现,十几轮投票过程中,麦卡锡不得不一票一票去“攻克”。

  在此过程中,反对者的票价值被放大了很多倍。可以想象,在最后依然不支持麦卡锡的几名议员的议价地位会迅速提升,这也是极限的博弈过程。

  在通往议长的道路上,麦卡锡不得不作出了一系列的妥协以弥合现在共和党内的多条裂痕。

  不支持麦卡锡的共和党人认为应该削弱众议院议长办公室的权力,让普通议员在立法问题上有更大的影响力。麦卡锡作出的妥协包括,只要一名议员对他的立法政策或者管理众议院的方式不满,就可以推动提前内部选举以罢黜议长。

  这意味着议长的权力会受到比较大的限制。当然,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众议院政治的地方化,每个议员需要为自己的选区争取利益。如何将地方诉求变成国家意志,就是一个政治博弈的过程。麦卡锡的妥协显然赋予了普通议员,尤其是共和党内强硬派更多的话语权。

  除此之外,作为交易,麦卡锡还同意一些保守派议员进入众议院的关键委员会,并且承诺将他们的立法要务列入表决议程。

  这种政治交易也会刺激机会主义——不合作的强硬派可能获得更大的权势。尤其是,进入众议院关键委员会意味着可以得到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为自己连任众议员获得更多助力,从而成为资深议员,甚至问鼎议长。

  当然,麦卡锡与共和党强硬派之间的交易和妥协也引起了民主党以及共和党内温和派的批评,因“个人政治”而耗费政治资源以及众议院的政治声誉。

  从2021年的1月6日到2023年的1月6日,特朗普、佩洛西以及麦卡锡等“强势”政治人物的表演越来越没有观众了,他们舞台的帷幕正在渐渐落下。

  □孙兴杰(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示威者冲闯巴西联邦权力机构 中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加强防范

      中新网1月9日电 中国驻巴西大使馆1月9日发消息称,当地时间1月8日下午,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发生示威者冲闯总统府、国会和联邦最高法院等联邦权力机构事件。目前事态已得到初步控制,但仍有后续发酵风险。  中国驻巴西使馆提醒在巴中国公民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前往上述地点,远离示威。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向驻巴西使馆联系寻...

    时间:01-09
  • 海地本轮霍乱疫情已致457人死亡

    据海地公共卫生和人口部当地时间1月7日发布的报告,该国本轮霍乱疫情于2022年10月2日暴发,在截至2023年1月6日的三个月内,该国已报告1576例霍乱确诊病例和457例死亡病例。其中,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20岁,感染最多的年龄段是1岁至4岁,共有307例死亡病例。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霍乱疫情仍在海地蔓延,当地面临的不稳定局势、燃油...

    时间:01-09
  • 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支持者闯入国会 卢拉强烈谴责

      中新网1月9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8日,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支持者闯入国会大厦、总统府和最高法院,并与当地警方发生冲突。图片来源:路透社报道截图。  当天下午,成千上万的示威者在巴西利亚爆发骚乱。警方用催泪弹驱赶包围总统府、身披巴西国旗的示威者。  社交媒体平台的照片显示,巴西最高法院的窗户和安全监控摄像...

    时间:01-09
  • 白国防部宣布俄白联盟区域联合部队将举行飞行战术演习

      中新社莫斯科1月8日电 (记者 田冰)白俄罗斯国防部1月8日宣布,白俄罗斯和俄罗斯部署的联盟区域联合部队将于1月16日至2月1日举行联合飞行战术演习。  据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8日报道,白国防部当日宣布,1月16日至2月1日,联盟区域联合部队航空部队将举行联合飞行战术演习。白国防部同时表示,飞行战术演习期间将动用白空军及防空...

    时间:01-09
  • 美国总统拜登抵达美墨边境 大量抗议者聚集

      当地时间1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抵达位于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地区的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进行视察,并与得州州长及其他官员进行了会面。另据美媒报道称,在拜登访问之际,大量抗议者聚集在边境巡逻中心外,抗议拜登政府的移民政策。  据报道,拜登此行旨在了解边境移民情况。他随后还将访问墨西哥并出席北美领导人峰会,并与墨西哥及加拿大...

    时间:01-09
  • 巴西总统卢拉谴责冲击国会事件 签署法令加强首都安保

      当地时间1月8日傍晚,巴西总统卢拉针对在首都巴西利亚发生的冲击国会及其他政府机构事件发表讲话。讲话中,卢拉对相关事件予以强烈谴责,并称将尽快查明并严惩事件责任人。  此外,卢拉还签署一项安全法令,加强对首都巴西利亚联邦区的安全保卫,以期尽快结束非法闯入公共建筑物、破坏公共秩序等暴力行为,该法令将一直持续到1月31...

    时间:01-09
  • 美国重振经济难度不小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能够复制前主席“通胀斗士”沃尔克的成功吗?美国经济衰退是否可以避免?以芯片法案为代表的产业政策能否重振美国制造业?目前看来,这几个问题的答案都不乐观。积重难返的美国制造业,想依靠一部芯片法案获得重生并不轻松。多数预计美国经济将萎缩的经济学家预测这将是一场“浅度”或“温和”的衰退。  当2023...

    时间:01-09
  • 印度新德里遭遇今冬“最冷一天”

    印度北部地区近日连遭寒流侵袭,首都新德里8日最低气温降至1.9摄氏度,创今冬以来新低。当地气象部门向新德里等地区发布“橙色预警”,提醒人们注意防寒保暖。印度气象部门说,北部地区8日继续寒冷天气,多地最低气温降至接近零摄氏度。在新德里一处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降至1.9摄氏度。根据印度气象部门数据,这一温度比往年...

    时间:01-09
  • 希腊何时恢复“投资级”地位

      2009年10月,新组阁的希腊政府突然宣布2009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将高达12.5%(实际为15.6%),而不是上届政府宣布的6%,引起轩然大波。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希腊债务危机正式拉开序幕。伴随着国家主权信用体系的崩溃,资本恐慌性外逃,希腊国债一度被诟病为垃圾债券,无人问津,...

    时间:01-09
  • 谱写中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华章(大使随笔)

      今年是中国同土库曼斯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应习近平主席邀请,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近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举行会谈,全面谋划中土关系未来发展,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土库曼斯坦联合声明》,共同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土关系实现新跨越,元首外交发挥了重要...

    时间:01-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