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第十轮投票仍未果 美众议院议长选举混乱局面如何收场?

2023-01-06 09:01: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6日电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月5日,美国众院议长选举第十轮投票仍未果,尽管做出了巨大让步,共和党领袖麦卡锡反而一再丢票,未能赢下党内保守派的支持,议长之位持续“难产”。麦卡锡称,共和党人虽未能达成一致,但谈判已取得很大进展。不过,他的反对者则警告称,这场“议长之争”可能拖上数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在第十轮投票失败后,目前的众议院议长选举,已经成为了164年来投票次数最多的一次。此前最高纪录发生在1859年,当时的投票进行了四十四轮。如果无法选出众议长人选,所有众议员都无法宣誓就职,众议院的正常工作也无法推进。

资料图:麦卡锡。

  “谈判让麦卡锡显得软弱”

  继10轮投票后,众议院依然无人赢得当选议长所需的简单多数,即至少218票。共和党在新一届众议院占222席,其中200人把票投给麦卡锡、21人投给共和党众议员唐纳兹,一人投“缺席票”;民主党人的212票则一致投给了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

  据《纽约时报》援引三名知情人士报道称,在过去两天连续六轮投票未能胜出后,麦卡锡私下里同意了反对派提出的更多要求,包括允许一名议员在任何时候强制进行快速投票,把他从议长位置上“赶下来”,这将极大削弱议长权力。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麦卡锡还承诺允许右翼派系在强大的规则委员会中挑选该党三分之一的成员。此外,他还承诺将开支法案开放给自由辩论,任何议员都可以在辩论中提出修改,包括那些旨在破坏或否决法案的修改。

  “事实上,(麦卡锡)正在与共和党人谈判,这让他看起来非常、非常软弱,以至于到了绝望的地步。”一位共和党游说者说道。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共和党人虽然在11月以微弱优势赢得了众议院的控制权,但共和党内部的裂痕由来已久,一群强硬的保守派联合起来反对麦卡锡的提名。

  “麦卡锡有一段时间没有与核心小组的部分成员交朋友,他树敌很多,”另一位匿名的共和党游说者称。“出于政治原因或个人原因,有些人不喜欢他。”

资料图:麦卡锡。 中新社记者 沙晗汀 摄

  麦卡锡该何去何从?

  华盛顿的政治观察家已经开始就众议长选举该如何结束提出各种假设。他们预测可能的结果有:麦卡锡坚持并获胜,但做出了各种重大妥协,到完全可能退出选举,转而支持其副手路易斯安那州众议员史蒂夫·斯卡利斯。甚至有一个不太可能的结果是,5名共和党人决定投票给民主党人杰弗里斯,并让他控制众议院。

  芝加哥大学研究党派关系的政治学家露丝·布洛赫·鲁宾 (Ruth Bloch Rubin) 称,就目前而言,麦卡锡“基本上是党内一方的人质”。

  麦卡锡已承诺不再做出任何让步,但可能也别无选择。他可以尝试通过出色地完成委员会的任务或担任新的领导角色来赢得顽固派共和党众议员的支持。

  “他必须给那些反对他的人一些东西来挂在帽子上,”曾为前国会议员游说者的亚伦·卡特勒说道。然而,另一位共和党游说者认为“根本没有通往胜利的道路”。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共和党人在民主党人帮助下选出“折中人选”的可能似乎越来越大。进步派民主党众议员卡纳表明,可能支持一名温和派的共和党人成为议长,前提是对方同意与民主党共享传票权,并避免在政府资金和债务上限问题上采取边缘政策。

  英国《独立报》称,这并不是麦卡锡第一次角逐众议院议长一职,2015年时任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辞职后,麦卡锡曾参加竞选,但随后宣布退出并导致投票被推迟。

  众议院议长选举为何如此重要?

  在美国政坛,众议院议长是“三号人物”,地位仅次于总统和副总统。众议长是众议院的政治领袖,掌管着众议院议事日程。众议院掌握弹劾权和政府的“钱袋子”。

  据BBC介绍,众议院议长是美国政治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控制着众议院的立法议程和时间表,以及各委员会的席位。

  分析称,旷日持久的众议长选举可能会破坏众议院共和党人在优先事项上迅速取得进展的希望,其中包括调查拜登政府和其家人,以及关于美国经济、能源独立和边境安全的立法等。

  共和党内最激烈的反对来自右翼。《纽约时报》分析称,即便麦卡锡争取到了足够票数,他作为议长显然也会受到右翼的裹挟,因为他在拉票过程中不得不给他们一些承诺。但另一方面,一些共和党内反对派则表示,不相信麦卡锡在最后时刻给他们的承诺。

  第11轮众议长投票选举正在进行,尚不清楚僵局是否会打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日本茨城县发生JR列车与汽车相撞事故 两人重伤昏迷

      中新网1月6日电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日本茨城县发生JR列车与小型轿车相撞事故,导致两人重伤昏迷。  据报道,当地时间6日上午8点后,开往东京品川站的JR常磐线列车在茨城县笠间市的一处铁路道口,与一辆轻型家用车相撞。据悉,家用车被拖离铁路道口100多米,严重受损。  据警方透露,事故造成车上两人重伤,失去意识,情况危急。...

    时间:01-06
  • 拜登到访前,墨西哥毒枭之子落网引发冲突

      中新网1月6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在美国总统拜登到访墨西哥前,当地时间5日,墨西哥大毒枭古兹曼之子奥维迪奥·古兹曼(Ovidio Guzman)被捕,并被军用直升机转运到墨西哥最高安全级别监狱“高原监狱”进行关押。  据路透社报道,墨西哥安全部队5日夜间逮捕了奥维迪奥,并在墨西哥锡那罗亚州库利亚坎市(Culiacan)引发冲突,包括一名上校...

    时间:01-06
  • 境外媒体:马科斯访华开创中菲“黄金时代”

      参考消息网1月5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4日报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说,他希望通过上任以来的首次访华之行将与中国的关系提升到“更高层次”。  马科斯在启程前说:“在我动身前往北京时,我将为与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开启新的篇章……我期待着与习近平主席的会晤,因为我们正努力将两国关系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希望为我...

    时间:01-06
  • 美德领导人通话讨论乌克兰局势

      中新社华盛顿1月6日电 (记者 陈孟统)美国总统拜登5日与德国总理朔尔茨通话,就乌克兰局势交换意见。  双方在通话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重申,美德将继续为乌克兰提供必要的财政、人道主义、军事和外交支持。为此,美国计划向乌提供“布拉德利”步兵战车,德国则准备向乌提供“马德尔”步兵战车。两国将通过各自系统训练乌克兰军...

    时间:01-06
  • 尼日利亚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致18人死亡

      中新社北京1月6日电 阿布贾消息:据尼日利亚《每日邮报》报道,尼日利亚路政管理部门5日证实,尼日利亚东北部的包奇州4日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该事故造成18人死亡。  当地路政部门负责人优素福·阿卜杜拉希5日表示,事故发生于4日下午,在包奇州托罗区一条公路上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拖车正面相撞。撞击发生后,公共汽车起火,事故造...

    时间:01-06
  • 英国气象局:2022年是英国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

      中新网1月6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当地时间5日报道,英国气象局证实,2022年英国年平均气温首次突破10摄氏度,成为英国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据报道,英国过去12个月的平均气温为10.03摄氏度,打破了2014年9.88摄氏度的纪录。2022年英国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和苏格兰四个地区的平均气温均创下纪录,其中英格兰地区平均气...

    时间:01-06
  • 菲律宾总统访华:打造更加紧密的中菲关系

      中国网1月5日讯(记者 李智)新年伊始,中国迎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1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举行会谈,这也是两国元首自去年11月泰国曼谷会见之后的再相聚。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指出,这是马科斯去年6月就任菲律宾总统以来的首次访华,也是中国在2023年接待的首位...

    时间:01-06
  • 美众议长选举“僵局”持续 十一轮投票仍无结果

      中新社华盛顿1月5日电 (记者 沙晗汀)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选举5日进入第3天。继之前两天六轮投票后,5日再次举行五轮投票,仍未能选出众议长。十一轮投票打破了1923年九轮投票选出众议长的纪录。  新一届国会3日已经开幕,当天举行三轮投票未能选出议长,成为百年来众议院首次未能在首轮选举中产生议长。4日再次举行三轮投票,同...

    时间:01-06
  • 外媒:调查报告显示,2亿多推特用户的电子邮箱被黑客泄露

      一家网络安全监控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有黑客窃取了2亿多推特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并将这些地址发布在一个在线黑客论坛上。  据路透社1月5日报道,以色列网络安全监控公司Hudson Rock的联合创始人阿隆•加尔(Alon Gal)于2022年12月24日首次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份有关推特邮箱地址泄露的报告,并称黑客正将2亿多推特用户...

    时间:01-06
  • 巴西2022年汽车销售量较上一年下降0.72%

      中新社圣保罗1月6日电 (记者 莫成雄)巴西汽车销售商联合会(Fenabrave)当地时间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巴西汽车销售量为210.41万辆,比2021年下降0.72%。  数据显示,2022年,巴西轿车和轻型商用车销售量为195.77万辆,比2021年下降0.85%。卡车销售量为12.46万辆,比2021年下降2.12%。不过,大客车销售量为2.18万辆,比2021年增长23...

    时间:01-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