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2022年的中东:“去乱求治”新气象

2022-12-31 06:45:19

来源:光明日报

  【年终特稿】

  2022年,随着美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持续下降,中东国家政治自主性明显增强;“缓和与发展”成为中东地区新主题;中阿合作迎来历史新机遇。展望未来,中东国家仍面临政治转型尘埃未定、经济结构性与周期性问题叠加等困扰。

  政治自主性明显增强

  美国一直是塑造中东政治的最大外部力量。尤其是苏联解体后,美国一度将中东作为打造“世界新秩序”的试验田,战略重心长期驻足中东。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美国反恐战争陷入困境,以及中国崛起进程加快,美国急于从中东脱身,将战略重心转向应对中国崛起。因此,自奥巴马政府时期开始,美国就明显加大了在中东的战略收缩步伐。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看似处处与奥巴马唱反调,实则继续推动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2021年上台的拜登政府在中东问题上看似与特朗普政府截然相反,但其政策主调仍是战略收缩。这集中体现在美国最终在2021年先后完成从伊拉克、阿富汗的撤军。另外,拜登政府热衷于恢复伊朗核谈判进程,同样是为了避免伊朗核问题束缚美国手脚,以便其放心大胆地将战略重心从中东转向亚太。

  2022年7月,美国总统拜登曾出访沙特、以色列等中东国家,显示美国对中东地区的重视程度。但总体看,战略收缩仍是美国中东外交的主基调。拜登政府在中东持续加紧战略收缩,加之其热衷“价值观外交”,使其与中东传统盟友离心离德。尤其美国从阿富汗仓皇撤军,暴露出美国大中东政策全面溃败的本质,并使地区盟友深感美国“靠不住”。在此背景下,中东国家政治自主性明显增强,越来越敢于对美国说“不”。2022年这种趋向主要体现在对两个重大国际事件的态度上:第一,中东国家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拒绝听从美国谴责和制裁俄罗斯的号令;第二,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国家继续石油减产,拒绝美国要求增加石油产量的请求。这在过去十分罕见,它从侧面说明,美国在中东一言九鼎、颐指气使的时代正在过去,中东正进入中东国家当家做主的“后美国时代”。

  “缓和与发展”成为新主题

  长期以来,中东一直是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尤其2011年中东剧变后,中东原有地缘格局被彻底打碎,“权力真空”无处不在,地区大国一度竞相争夺地区霸主,由此导致中东国家间关系空前紧张,热点问题骤然增多。然而,这些中东国家毕竟国力有限,称霸扩张非但没有带来相应好处,反而出现实力透支、发展滞后等诸多后遗症。

  在此背景下,中东地区大国改弦易辙,使中东出现了罕见的“缓和潮”。如土耳其对埃及主动示好,对沙特主动宣布停止审理卡舒吉案件,与以色列恢复外交关系等。以色列作为中东的“异类”,过去长期被阿拉伯世界排斥和敌视。但2020年以来,阿联酋、巴林、摩洛哥、苏丹4个阿拉伯国家相继与以色列建交,以色列与沙特关系正常化也呼之欲出。2022年3月,以色列在境内举办包括四个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外长峰会,这种场景在以色列外交史上从未有过。

  中东地区“缓和潮”最典型的还是沙特对外政策的调整。2011年中东剧变后,沙特取代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新的“领头羊”,沙特地区政策一度非常咄咄逼人:与伊朗进行全方位对抗,谋求颠覆叙利亚政权,出兵也门打击胡塞武装,与卡塔尔断交,等等。但这种政策效果不彰,反而使沙特国力透支,因此沙特开始主动缓和与卡塔尔等邻国关系,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沙特主动谋求与伊朗改善关系。2021年4月,沙特王储穆罕默德·萨勒曼主动喊话伊朗示好,要建立“良好而积极的关系”。伊朗也积极回应。从2021年4月至今,双方在伊拉克斡旋下已进行多轮会谈,“接近”结束长期紧张关系。在沙特与伊朗关系缓和的带动下,伊朗与其他海湾国家的关系也日趋正常化。2022年八九月份,科威特和阿联酋相继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此外,在地区大国缓和潮的带动下,中东主要热点(如叙利亚危机、利比亚内战、也门战争等)降温趋势明显。

  与此同时,“拼经济”成为中东国家新共识。中东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中长期处于中低端位置,发展滞后已成为中东国家政局不稳的最大隐患和瓶颈。2011年中东剧变的爆发既是中东发展滞后的结果,同时也加剧了中东经济发展困境。这些年来,中东国家日益认识到,国内建设搞不好,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影响力就成了空话。在美国对中东影响力下降,中东地缘争夺烈度下降的背景下,中东国家的政策重点日趋从“求安全”转向“谋发展”。沙特早在2016年就推出“2030愿景”和“2020国家转型规划”,致力于实现经济多元化。2022年10月18日,沙特王储发布了国家工业战略。其他阿拉伯国家也纷纷提出自己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埃及2016年5月出台“2030愿景”,计划到2030年将埃及经济总量提升12%,财政赤字降低到2.28%。卡塔尔出台“2030国家愿景”。阿联酋2019年12月提出“面向未来50年国家发展战略”。科威特2010年提出“2035国家愿景”。此外,阿拉伯国家之间横向经济合作机制也日趋增多。2019年以来,伊拉克、埃及和约旦三国定期举行领导人会晤,重点就是加强三国间经贸合作。

  中阿合作迎来历史最好时期

  中东国家从“求安全”转向“谋发展”,同时也伴随着从“向西看”转向“向东看”,由此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深化合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数百年来,中东地区始终处在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之下,中东国家也主动或被动地效仿乃至照搬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照搬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给中东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多于正面影响:

  从地缘政治看,西式主权国家体系的建立,导致中东地缘版图碎片化和中东各国间的相互对抗;从经济角度看,中东国家融入西方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全球秩序,导致中东国家日趋贫困化和边缘化;从政治角度看,西方国家大力推销的西式民主制度,非但没有给中东国家带来繁荣稳定,反而导致中东国家动荡加剧、中央政府行动能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东国家日渐从“向西看”转向“向东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日益受到中东国家的关注。

  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进入2022年,中国与中东国家互动频繁。2022年1月,沙特、科威特、阿曼、巴林、土耳其、伊朗等中东国家外长及海合会秘书长“扎推”访华,为中国与中东国家深化合作营造了良好氛围。2022年12月7日至10日,习近平主席应邀赴利雅得出席首届中阿峰会、中海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面向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外交行动,也是阿盟首次集体同域外国家举行元首峰会。双方发表《利雅得宣言》等成果文件,并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中阿合作已提升至历史新高度。

  大变局蕴含多重挑战

  中东地区出现由乱到治迹象固然是好事,但中东国家要想将这种势头保持下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世俗化抑或伊斯兰化”的方向之争仍无定论。中东地区深受伊斯兰教影响,政教合一传统根深蒂固。近代以来受西方政教分离和世俗化思潮影响,实行世俗化和政教分离成为中东地区的大势所趋。但以“穆斯林兄弟会”为代表的政治伊斯兰势力始终如影随形,随时准备接管政权并实现“伊斯兰化”政策。2011年中东剧变后,埃及、突尼斯一度出现政治伊斯兰势力掌权局面。但政治伊斯兰势力掌权并未使国家摆脱政治和经济困境,由此使埃及等国再度出现世俗化力量上台景象。甚至连沙特这种传统君主制国家,也出现了淡化宗教氛围、放松宗教管制的倾向。但与此同时,长期奉行世俗化道路的土耳其却出现“伊斯兰化”倾向;长期奉行政教合一政体的伊朗也因2022年9月发生的“头巾事件”出现要求放松宗教管制呼声。中东国家在“世俗化抑或伊斯兰化”问题上举棋不定,各行其是,从侧面说明,中东国家仍未找到适合自身的治理模式。

  二是在“集权化抑或分权化”的转型方向上举棋不定。中东地区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解放运动胜利后,多数国家实行了中央集权政体,但由此也导致家族世袭、权力腐败等诸多问题。2011年中东剧变后,中东部分国家转而从中央集权转向西式民主政体,但“民主化”转型又导致权力内耗、政局不稳等多重新弊端。在此背景下,埃及、突尼斯乃至沙特、土耳其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出现“再集权化”趋势。中东国家在集权与分权问题上态度游移,从侧面说明中东国家仍面临“制度迷茫”。而中东政治转型“尘埃未定”,导致中东国家聚焦发展问题道阻且长。

  三是经济发展同时面临结构性问题与周期性问题困扰。一方面,困扰中东发展的结构性问题难以解决。中东经济发展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相关国家长期奉行新自由主义发展战略,导致相关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处于附庸地位。2011年中东剧变后,这种过度依赖外部世界经济路线一度愈演愈烈。以埃及为例:2011年,剧变后埃及为缓解资本短期问题,不得不频频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申请贷款援助(埃及已7次向IMF借债)。但这些国际金融机构向埃及等发展中国家贷款,条件就是该国要继续推行市场化、私有化、减少补贴等“结构调整方案”。但事实早已表明,当年埃及正是因为推行这种经济路线才使经济每况愈下。因此,只要中东国家继续奉行新自由主义药方,其经济很难有根本改善。

  另一方面,中东国家深受周期性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中东处在世界经济体系的边缘和外围,经济发展深受外因影响。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中东国家也深受影响,尤其是作为经济支柱的旅游业更是面临灭顶之灾。进入2022年后,俄乌冲突的爆发导致国际粮价和能源价格持续飙升,中东国家出现粮食短缺和食品价格上涨趋势。2008年国际粮价飙升曾导致48个国家发生骚乱,2022年粮价飙升同样可能威胁中东国家政局稳定。此外,俄乌冲突导致国际能源价格飙升。以沙特为代表的中东产油国因此赚得盆满钵满,财政状况明显好转。海湾国家2022年GDP增速预计可达6.5%,较2021年增长近一倍。而中东非产油国则面临燃料短缺和价格上涨问题,中东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

  政治转型“尘埃未定”,可持续发展面临隐患,如何找到适合自身的道路模式,仍然考验着诸多中东国家。

  (光明日报 作者:田文林,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泰国新年“危险七日”首二日交通事故致85人遇难

      中新社曼谷12月31日电 (记者 王国安)泰国内政部防灾减灾厅12月31日通报,新年“危险七日”的首二日(12月29日和30日),全泰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15起,造成85人遇难,714人受伤。  统计数据显示,这两天累计发生交通事故次数最多和受伤人数最多的均为位于泰国东北部的沙功那空府,共有26次事故和29人受伤;累计遇难人数最多的则是位...

    时间:12-31
  • 乌总理:乌克兰计划2024年底达到加入欧盟的标准

      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12月30日报道称,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当天表示,乌克兰要在2024年年底前达到加入欧盟的标准,这是一项战略任务。他表示,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乌克兰已经与欧盟达成了能源、运输、经济、海关和数字免签协议。(总台记者 王晋燕)  (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12-31
  • 美国在叙利亚非法军事基地遭火箭弹袭击

    据叙利亚电视台消息,当地时间12月30日晚,位于叙利亚代尔祖尔省东北部欧麦尔油田的美国非法军事基地遭数枚火箭弹袭击,随后,美军直升机在基地上空盘旋。(总台记者倪紫慧)...

    时间:12-31
  • 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枪击事件 2人死亡

      据美国媒体当地时间12月30日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波尔克县警方称,当地一家企业发生枪击事件,两名商业伙伴因在工作中发生争执后朝对方开枪,导致一名男子当场死亡,另一名男子在驾驶卡车逃跑时身亡。目前案件仍在调查。  (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12-31
  • 美国2022年对北约成员国军售几乎翻倍

      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当地时间12月29日报道,在美西方持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的情况下,2022年美国向北约成员国出售的武器数量与2021年相比,几乎翻倍。  根据美国五角大楼的数据,2021年,美国政府批准了14项对北约成员国的武器销售,总金额约为155亿美元;到了2022年,美国政府批准了24项对北约成员国的武器销售,总金额约280亿美元。...

    时间:12-31
  • 联合国机构:阿拉伯地区经济2023年预计增长4.5%

      新华社贝鲁特12月30日电(记者刘宗亚)联合国西亚经济社会委员会(西亚经社会)12月30日发布报告说,阿拉伯地区经济2023年有望增长4.5%,2024年预计增长3.4%。  西亚经社会发布的最新版《阿拉伯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报告》显示,阿拉伯地区2022年失业率为12%,2023年可能出现小幅度下降。该地区通货膨胀率2022年上升到14%,但在未...

    时间:12-31
  • 中国继续保持柬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来源国地位

      中新网金边12月31日电 (欧阳开宇 余湘珺)“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中方继续保持柬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来源国地位,双边务实合作展现强大韧性,迸发澎湃动能,普遍惠及两国民生福祉。”这是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邬国权在2023年新年致辞中传递的信息。  邬国权说,在中柬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和亲自推动下,中柬务...

    时间:12-31
  • 阿富汗塔利班不让女性上学 她坚持开“秘密学校”

      阿富汗塔利班的“女性入学禁令”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曹然  发于2023.1.2总第1075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2022年12月20日,阿富汗塔利班领导下的临时政府发布命令,暂停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此后,关于限制和暂停女性进入中学、培训学校及非政府组织学习、工作的政令陆续发出。  临时政府高等教育代理部长纳迪姆...

    时间:12-31
  • 特朗普回应税表被公开:“会给很多人带来可怕后果”

      中新网12月31日电 综合美媒消息,美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公布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纳税申报表后,特朗普于当地时间30日回应称,众议院民主党人不应该公布税表,并警告“这会给很多人带来可怕的后果”。资料图: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特朗普发布声明称,众议院民主党人“永远不应该”公开税务记录,且美国最高法院“永远不应该批准(公布)”...

    时间:12-31
  • 美专家:“30年来最重要控枪法案”实则充满缺陷

      今年6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被白宫和民主党称为“30年来最重要的”控枪法案。然而,很多美国民众却认为,这份法案的通过形式大于内容,连美国媒体都称之为“避重就轻的鸵鸟式控枪法”。  有美国专家表示,包括大容量弹匣、“幽灵枪”泛滥等关键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在美国两党在控枪问题上长期存在分歧的情况下,控枪将是一个美...

    时间:12-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