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联合国呼吁重视和支持改变世界的科研“她”力量

2022-12-27 18:37: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肖欣)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与联合国妇女署驻中国代表安思齐日前发表联合署名文章,呼吁重视女性为科学作出的贡献,并提出鼓励和支持女性参与科研的四项关键步骤。

  这篇题为《改变世界的科研“她”力量》的文章在开篇列举数据指明女性在参与科研时面临的“困境”:“在全球,工程专业毕业生中女性仅占28%,比例不到全球科研人员的三分之一,而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中也仅有3%为女性。”

  文章指出,科学领域女性占比严重不足,不仅可能导致性别偏见和不平等在新技术中延续,同时还将造成全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专业知识和人才短缺的局面,带来社会难以承受的后果。因此,要创建一个真正包容所有人的未来,就必须确保女性能够充分、平等地参与科学。

  文章以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事迹为例指出,“女性参与科学将产生巨大的效益,有助于人类发展取得突破。”

  不仅如此,在中国,女性为科学作出的贡献显而易见。比如,超过半数的专利申请者为女性,超过一半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创始人也是女性。

  但文章同时指出,尽管国内外女性为科学事业作出卓越贡献,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她们仍然面临“掉队”的风险。据估计,在清洁能源等绿色经济新兴部门,80%的新增高薪就业岗位将集中在目前由男性主导的领域。“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不支持女性进入科学领域,未来技术将忽视女性需求、缺乏女性视角。”

  文章呼吁,距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并为所有人创建和平、繁荣、可持续的未来还剩八年,因此,确保女性充分参与科学、扩充创新人才储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迫。

  文章提出实现该目标的四个“关键步骤”:

  首先,阻碍女性参与科学的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必须得到改变。文章指出,有研究显示,在欧洲,女孩从11岁左右开始对STEM学科产生兴趣,但在15岁时兴趣消退,影响她们未能进入STEM领域的很多是社会因素。即便能力够格,女性在科学领域承担领导角色的比例仍然不足,获聘的几率也低于男性。

  文章呼吁,要消除性别屏障,必须在职场各层级都采用性别配额制,防止歧视性招聘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学校、企业的性别平等教育,家庭、企业需为女性与女孩提供有利环境,让赋能女性蔚然成风。

  第二,消除科学领域的结构性不平等至关重要。文章指出,与男性相比,女性科研人员获得的资金、资源与机会往往更少,离开科研领域的时间更早。全球范围内,超过三分之一的女性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辞去全职STEM工作

  文章呼吁,研究机构、企业、政府以及所有利益相关方都应不断制定家庭友好型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包括完善育儿设施及服务、设立陪产假、实行弹性工作制等。文章列举中国近年来支持女性科研的系列举措指出,“结构性改革非一朝一夕之事,但为女性制定专门措施能提供见效更快的解决方案。”

  第三,无偿照料和家务劳动不仅影响女性的职业发展,还可能迫使其离开职场。文章指出,有调查显示,已婚女性科学家中,30%女性表示其承担了大部分家务,而男性仅为6%。新冠大流行加剧了这一不平等现象。

  文章呼吁,社会不应将女性的无偿劳动视为理所应当,而应将照料儿童的公共支出视为社会投资,共同承担照料的费用。照料工作及家务劳动应当得到认可,同时也应在男女性之间重新分配。例如,延长陪产假有助于重新分配男女参与育儿的比例。

  第四,应大力宣传杰出女性科学家榜样,并让她们激励、指引年轻一代的女性。文章指出,研究表明,没有导师的女性科研人员的职业乐观程度最低。激发年轻女性的科研兴趣,并安排导师指导其职业生涯发展,至关重要。导师制还有助于女性科研工作者建立人际网络,为她们的职业发展注入重要的社会资本。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妇女署(UN Women)及整个联合国系统坚持与多方合作,助力更多女性进入STEM领域。”文章在最后强调,“从居里夫人到屠呦呦,历史告诉我们,许多人类发展取得的巨大飞跃,离不开女性在科学领域的贡献。无数的女性都具有在科学领域作更多、更大贡献的潜能,我们要充分鼓励女性参与科学,帮助她们获取更多资源,为其营造职业发展有利环境。解锁女性的潜力,其意义不仅在于实现性别平等,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意识到,平等惠及所有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俄务实合作韧性强潜力足

      “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高水平发展。面对新冠疫情持续反复、国际形势复杂演变、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等多重考验,中俄务实合作始终保持前进动力,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为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近日举行的中俄工商界新年招待会上,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表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

    时间:12-28
  • 高度重视全球能源粮食危机

      受乌克兰危机、新冠疫情、极端天气频发等因素叠加影响,全球能源和粮食供需严重失衡。一方面,能源危机在地缘政治冲突下进一步恶化,演变成全球性风险,欧洲成为最大埋单者。另一方面,地缘冲突、贸易限制等潜在因素不断推动粮食价格走高,并无明显缓解迹象。对于欧洲各国而言,未来能否化解地缘冲突带来的能源危机,主要取决于自身经济...

    时间:12-28
  • 全球经贸变局五大趋势

      俄乌冲突迄今已经10个月有余,且呈旷日持久之势。作为21世纪以来最大的地缘冲突,俄乌冲突给世界带来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全球经贸处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其引发的系列连锁反应,使全球经贸格局发生了深层次变化。  第一,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发生改变,能源危机制约全球经贸复苏。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全球天然气最...

    时间:12-28
  • 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从动荡中涌起的全球通胀潮

      【年终特稿】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描述2022年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可能最合适的是“全球通胀”。乌克兰危机、疫情冲击和大国博弈等世界秩序中的动荡因素对全球通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各国经济都被全球通胀所扰动,许多主要经济体也都在探索如何治理通胀,而通胀和各国对通胀的应对又引发了新的世界经济动荡。到2022年底,一些...

    时间:12-28
  • 以色列抓获11月耶路撒冷两起爆炸案袭击者

      新华社耶路撒冷12月27日电(记者王卓伦 张天朗)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27日说,以安全部队抓获了11月耶路撒冷两起爆炸案的袭击者,该男子是东耶路撒冷的一名阿拉伯裔以色列公民。  辛贝特说,袭击制造者与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有关联。爆炸事件发生当日,他还试图引爆另一枚炸弹,但因技术问题未爆炸。  辛贝特...

    时间:12-28
  • 中国的成功激励发展中国家实现梦想

      中国的成功激励发展中国家实现梦想(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东帝汶愿意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中共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和路径,绘就中国未来发展宏伟蓝图,激...

    时间:12-28
  • 普京签署总统令 反制西方对俄石油实施限价

    原标题:普京签署总统令反制西方对俄石油实施限价据克里姆林宫当地时间12月27日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一项关于就西方对俄罗斯石油实施价格上限采取反制措施的总统令。总统令中指出,如供销合同中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使用价格上限机制,则禁止向外国法人和自然人供应俄罗斯石油和石油产品。该总统令自2023年2月1日起生...

    时间:12-28
  • 俄称拦截乌无人机 乌称击退俄多地进攻

    12月27日,俄国防部称,俄军在顿涅茨克等多地打击乌军火炮系统并拦截乌军无人机。乌克兰方面则称,击退了俄军在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8处定居点附近的进攻。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27日在战报中表示,俄军在库皮扬斯克、红利曼、顿涅茨克等方向打击了百余名乌军及其数十台军事车辆。在哈尔科夫、赫尔松和顿涅茨克打...

    时间:12-28
  • 美国冬季风暴已造成至少63人死亡

    原标题:美国冬季风暴已造成至少63人死亡根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当地时间12月27日报道,极端冬季风暴已在美国造成至少63人死亡。美国国家气象局称,纽约部分地区27日仍在经历大雪,给救援工作和道路清理工作造成困难。(总台记者张颖哲)...

    时间:12-28
  • 冬季风暴肆虐,白宫:拜登宣布纽约州进入紧急状态

    原标题:冬季风暴肆虐,白宫:拜登宣布纽约州进入紧急状态美国冬季风暴的影响仍在继续。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台26日报道,罕见暴风雪已经在美国造成57人死亡,其中27名死者来自纽约州西部的伊利县。随着救援工作开展,死亡人数可能进一步上升。严寒天气引发了一系列的混乱局面,许多居民家中停水停电,纽约州西部还发生一些零...

    时间:1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