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海外网评:枪支制造商被起诉,“枪支流行病”仍困扰美国

2022-12-22 16:38:58

来源:海外网

  面对日益泛滥的枪支暴力问题,美国地方政府终于出手了。当地时间12月20日,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政府宣布,已对美国多家枪支制造商和零售商发起诉讼,称这些公司“过度供应武器”和“不负责任的营销策略”助长了该市的枪支暴力。然而,在美国仍难以从根源上解决枪支暴力问题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努力往往显得杯水车薪。

  布法罗市政府的举动,是美国地方政府在涉及枪支暴力问题的诉讼中,首次直接将枪支制造商列为被告。根据美国媒体披露的起诉书内容,布法罗市政府称,枪支制造商将营销目标指向那些会使用武器犯罪的人,并过度强调弹匣的高容量和自己制造的枪支更易隐藏。布法罗市市长拜伦·布朗在一份声明中称,“某些枪支制造商的行为不合理地干涉了公众不受恐惧地使用开放空间的权利”。

  同时,枪支制造商还在营销过程中刻意弱化枪支暴力所带来的危害。比如,枪支制造商史密斯威森就在自己的广告中将使用真枪与在电子游戏“使命召唤:现代战争”中使用枪支相类比,美国“法院新闻”网站称,“枪支制造商的广告经常将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的承诺与暴力的暗示结合起来”。这些都表明,为了赢取商业利益,枪支制造商在营销过程中,有意模糊了枪支在真实世界制造暴力的危险。纽约州总检察长詹姆斯20日在一份支持布法罗市的声明中表示,自己“赞扬布法罗市的果断行动”,枪支制造商和经销商需要“对他们在我们社区造成的伤害负责”。

  然而,布法罗市的司法行动恐怕很难为解决美国当前愈演愈烈的枪支暴力问题提供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一方面,从法律层面本身来说,200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保护合法武器贸易法》(PLCAA)为枪支公司提供了对枪支犯罪诉讼的豁免权。南得克萨斯法学院教授德鲁·史蒂文森在写给彭博社的专栏文章中提到,尽管该法包含一些极为狭隘的例外,但在过去17年间,它有效地阻止了枪支暴力受害者对枪支制造商提起诉讼。史蒂文森指出,尽管最近有一些新的判例令枪支制造商对枪支暴力受害者做出了赔偿,但“很多法院仍在根据PLCAA驳回起诉”。

  同时,美国联邦及各州控枪法案在解决枪支泛滥和枪支暴力问题上堪称“聊胜于无”。比如,今年6月通过的枪支安全法案被白宫和民主党称为“30年来最重要的”枪支法案,但这份法案实际上充满缺陷,包括大容量弹匣、“幽灵枪”等关键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再比如,尽管联邦政府和不少“蓝州”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限制购枪者的购枪行为,但是始终未能阻止购枪者“合法地”拥有“非法的武器”,也未能阻止无法溯源的“幽灵枪”在美国社会日益泛滥。2017年10月1日发生的拉斯维加斯音乐节枪击案中,枪手就是通过各种合法渠道购买了枪支、弹匣和零件,最终制造了这起造成61人死亡、867人受伤的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规模枪击案。

  另一方面,一些美国政客持续为“持枪”推波助澜。2021年12月4日,美国肯塔基州共和党议员托马斯·马西在社交网络发布了一张“全家微笑持枪”庆祝圣诞节的合照,以宣扬自己支持持枪权的政治立场。这并不是美国政客首次在圣诞节前后发布这样“荷枪实弹”的大合照。2015年圣诞节前夕,美国内华达州的共和党女州议员菲奥里曾在社交网络贴出一张类似的合照,在这张照片中,除婴儿外的其他10个家庭成员全部持枪。这些议员之所以如此毫不避讳,无非是因为他们的基本盘都是“拥枪派”,根本就不会在乎反对者的批评之声。而在美国社会日益撕裂的当下,这些政治宣誓行为只会进一步刺激其支持者涌向枪支商店来充实自己的“武器库”。

  归根结底,只要“持枪权”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宪法权利,美国解决枪支暴力的前路就注定崎岖难行。美国世界4.2%的人口保有世界46%的民用枪支,总数量已经超过4亿支,美国的枪支暴力死亡率远超全球所有发达国家。CNN在一篇题为《为什么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都不能阻止大规模枪击事件》的文章中分析称,行政部门倾向于无所作为,最高法院则坚持“尊重持枪权”,国会陷入瘫痪,只要美国的枪支数量超过人口数量,“美国的枪支暴力循环就是可悲的、可预测的和永久的”。

  正如布朗所言,美国民众“长期以来因枪支暴力遭受了太多的痛苦”。然而,如果美国政客仍纠缠于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美国社会仍被束缚于所谓的“持枪文化”中,美国的“枪支流行病”终将无法治愈,美国“人权卫士”的假面也终将被鲜血掩盖。(海外网 聂舒翼)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热点透视:乌克兰危机造成的经济民生之患有多深?

      新华社莫斯科12月21日电 热点透视:乌克兰危机造成的经济民生之患有多深?  新华社记者黄河  欧洲理事会15日批准了欧盟委员会此前提出的第九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美国政府同一天也宣布新一轮对俄个人和实体制裁措施。自今年2月24日俄罗斯发起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以来,西方采取多轮制裁试图从经济上击垮俄罗斯。乌克兰...

    时间:12-22
  • 柬埔寨首相洪森:高度赞赏中国对东盟的不懈支持

      12月19日,马来西亚亚太战略研究在柬埔寨首相府和平大厦为2022年东盟轮值主席、柬埔寨首相洪森亲王颁发“杰出世界领袖终身成就奖”。洪森在颁奖典礼上表示,维护东盟在国际舞台的威望离不开东盟对话伙伴的参与和支持,尤其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他对中国坚持不懈维护东盟中心地位表示高度赞赏,并呼吁东盟与中国不断加...

    时间:12-22
  • 英国物价高涨经济复苏承压

      新华社伦敦12月22日电(国际观察)英国物价高涨经济复苏承压  新华社记者张亚东  在英国,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已经上涨到有些令人“望而却步”。在伦敦卡姆登区韦特罗斯超市,单个洋葱售价0.5英镑,折合人民币超过4元;单个西兰花售价超过1英镑,折合人民币约10元。  由于价格太高,打折蔬菜成为超市最畅销...

    时间:12-22
  • 新媒:美对华架设“芯片藩篱”遭遇阻力

      参考消息网12月22日报道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12月19日发表查丽萨·扬署名的文章称,美国对华架设“芯片藩篱”的努力遭遇阻力。  荷兰芯片设备制造商阿斯麦控股公司的负责人彼得·温宁克对美国推动荷兰实施限制对华芯片出口的新规定感到不太高兴。  这位首席执行官上周在接受荷兰《新鹿特丹商业报》采访时说:“我们已...

    时间:12-22
  • 日本新安保战略背离和平理念引担忧

      新华社东京12月21日电(国际观察)日本新安保战略背离和平理念引担忧  新华社记者沈红辉 姜俏梅 郭丹  日本政府16日正式通过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份安保政策文件,提出日本将致力于拥有对敌攻击能力等政策主张,并将在未来5年大幅增加军事开支。  分析人士指出,这三份文件出炉意味着日本战后安保理念和防务政...

    时间:12-22
  • 俄方:塞尔维亚在科索沃问题上可依靠俄罗斯

    塞尔维亚民众示威,抗议科索沃当局逮捕一名塞族前警察。(资料图)海外网12月22日电据塔斯社22日报道,俄罗斯驻塞尔维亚大使亚历山大·博灿-哈尔琴科21日刊文表示,塞尔维亚在捍卫其在科索沃地区合法利益方面可以依靠俄罗斯,两国将继续就此事协调立场。博灿-哈尔琴科在文中写道,塞尔维亚人民知道他们始终可以依靠俄罗斯,尽管...

    时间:12-22
  • “洋大爷”高天瑞:胡同也有“道法自然”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 题:“洋大爷”高天瑞:胡同也有“道法自然”  作者 赵丽 林勐男  在北京“西城大妈”的志愿队伍里,时常会有一位戴着红袖标的“洋大爷”。他在后海附近荷花市场前的志愿服务亭,用流利的中文为游客指路。街坊邻里,都亲切地叫他“老高”。  “老高”名为高天瑞,今年67岁,来自美国。他在北京生活了27年...

    时间:12-22
  • 中国如何让COP15达成“靠谱”共识?

      中新社蒙特利尔12月21日电 题:中国如何让COP15达成“靠谱”共识?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三十而立。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30周年之际,人类再次为拯救地球母亲、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定下新的目标。  这一共识有多重要?  当2022年进入告别倒数之时,“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作为一份公...

    时间:12-22
  • 《自然》最新论文:大鼠研究阐明人工耳蜗恢复听力的神经机制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神经科学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通过一项大鼠研究阐明了使人工耳蜗恢复听力的神经机制。此项研究提供了途径,有助于改善这些广泛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性能。  该论文介绍,人工耳蜗植入可帮助全聋患者恢复听力,但反应差异很大。有些接受植入的患者可以在植...

    时间:1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