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美《大西洋月刊》:美国进步的时代为什么终结?

2022-12-15 16:30:44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大西洋月刊》12月12日文章,原题:美国进步的时代为何终结?从理论上讲,进步的价值观构成了美国国家认同的核心。19世纪和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情况的确如此,几乎每一代美国人都比上一代更多产、更富有、更长寿。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技术进步停滞不前,尤其是在非虚拟世界中。近年来,美国人的预期寿命一直在下降,美国人也逐渐失去了进步的信心。

  发明之后的停滞

  决定进步速度的因素不仅仅只有发明,还有实施,这是美国过去几代人都没有吸取的经验教训。经济历史学家乔尔·莫凯尔说:“就像许多工程师在几十年里不断改进蒸汽机一样,大多数重大发明最初都不太好用,必须经过多次调整才能不断进步。而且这些发明必须形成一定规模、降低价格,才能带来更大不同。”

  几十年来,美国政府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而不是部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战时科学顾问万尼瓦尔·布什建议联邦政府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资,政府确实做到了。自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通过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在科学技术上的支出增长了40倍。但是,美国政府并没有在实施方面进行相应的投资。布什认为政客们不应精心挑选新兴技术将其转变为国家产业,更好的办法是发展基础科学技术,让私人公司进行选择。

  结果,许多发明在所谓“死亡之谷”中停滞不前,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企业,都没有在研发和商业化之间的阶段投入足够资金。以太阳能为例。1954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研究人员制造了第一台现代太阳能电池原型。到1980年,美国在太阳能研究上的投入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但最终美国在太阳能方面失去了技术优势,因为日本、德国等国家利用产业政策刺激生产,例如,鼓励住宅建筑商在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这些策略帮助建立了市场,并将太阳能的成本降低了几个数量级。

  多次“刹车”

  美国仍然是世界研发工厂,但在建设方面,美国明显在倒退。自21世纪初以来,美国关闭的核电站数量超过了新开的核电站数量;环境法规限制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场的建设;距离亚洲和欧洲建立第一个高速铁路系统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可笑的是,美国几乎没有能力将高铁建设带入21世纪。

  美国曾经相信可以在政府、私营企业和人民之间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以推动物质进步。然而,1980年左右,美国基本上停止了建设活动。普林斯顿大学能源政策研究员詹金斯说:“过去40年里,美国在建设方面采取了几次不同的‘刹车’措施。里根执政期间,公私伙伴关系被无视,人们倾向于将所有重大问题都交给政府。上世纪70年代,自由派鼓励政府通过新的环境法规阻止污染,美国中产阶级利用这些新规定减少了新住房、清洁能源项目的建设。当你把这些重大转变结合起来时,就发现什么都造不出来了。”

  文化羁绊与信任鸿沟

  美国还面临着一个障碍:文化接受。文化是进步的“最后一英里”,如果人们不愿接受,所有发现和发明都将没有价值。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千万美国人拒绝接受免费和有效的疫苗。

  在21世纪,精英普遍认可的领域越来越少。尽管历史上有这样的假设,即悲剧时刻会让一个国家团结起来,但新冠肺炎疫情却让美国更加分裂。美国的两极分化会使物质进步复杂化。这个国家面临的一大问题是,民主党和共和党虽然分歧严重,但两党都为国家退步提供了一些驱动力。要改变这一现状,美国不仅需要完善法律法规,还需要一种新的进步文化。

  美国曾以适应能力而闻名,当某些东西不起作用时,美国通常会勇敢地尝试新东西。2022年夏天,拜登签署了一系列法律,其中包括投入数千亿美元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等。没有人能确定拜登计划的成效,人们对各个机构的信任在直线下降。不到一半的共和党人表示对高等教育、大企业、科技公司和媒体有信心,民主党人对政府的信心也下降了。为什么社会信任对进步如此重要?因为在一个人们不相信政府诚实、不相信企业有道德的国家,很难快速有效地建立任何东西,或者相信它们能持久。

  总的来说,进步可以这样定义:一个相互联系的群体共同完成个人行动者无法完成的事情。全球进步的故事往往是科学、技术、政治和文化的结合。(环球时报 作者德里克·汤普森,陈欣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美专家:对待非洲,美国与中国的差别“发人深省”

      参考消息网12月16日报道 德国《每日镜报》网站12月12日刊发题为《与中国争夺非洲:超级大国美国在哪些方面遇到危险?》的文章,作者为尤利亚妮·朔伊布勒。全文摘编如下:  ...

    时间:12-16
  • 外媒:外企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参考消息网12月16日报道 据俄罗斯卫星社网站12月15日引述《澳大利亚人报》报道称,一项调查显示,在工党政府的领导下,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得到改善,而且随着中国优化疫情防...

    时间:12-16
  • 加强国际合作 守护地球家园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始终站在推动...

    时间:12-16
  • 漫评美《通胀削减法案》:欧洲盟友“很受伤”

      美国出台的《通胀削减法案》引发欧洲国家强烈不满。该法案打着“降通胀”的幌子,却充斥着“美国优先”的傲慢和保护主义的“私货”。  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此举意在鼓励...

    时间:12-16
  • 中新网评:10余天三度盗油,美国把叙利亚当殖民地了?

      中新网北京12月16日电(蒋鲤)进入12月以来,美国频频在叙利亚盗运石油资源。仅10余天内就盗运三次,近150余辆油罐车满载着该国东北部油田的石油资源前往伊拉克。2022年11月7...

    时间:12-16
  • 美参议院通过临时预算案避免政府“关门”

      中新社华盛顿12月16日电 (记者 沙晗汀)美国国会参议院当地时间15日晚表决通过一项临时预算案,以避免政府“关门”。  在当天的投票中,71票赞成、19票反对。该临时预算案...

    时间:12-16
  • 扎哈罗娃回应白宫发言人:若是有办法,美国会动手摧毁俄罗斯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回应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让-皮埃尔的言论时表示,如果有办法摧毁俄罗斯或占领全世界,美国便会立刻动手。...

    时间:12-16
  • 美《外交政策》杂志:为什么美国想干蠢事,拦也拦不住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12月13日文章,原题:美国想干蠢事,拦也拦不住 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捍卫者有时承认,华盛顿扩张过度,奉行愚蠢的政策,未能实现对外政策目标,违反了其公开...

    时间:12-16
  • 美中贸委会:2021年对华出口为美创造逾百万就业

      中新社华盛顿12月15日电 (记者 陈孟统)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15日在华盛顿发布最新数据称,美国对华出口贸易在2021年为美创造逾100万个就业岗位。这是该项数据自2017年以来...

    时间:12-16
  • 特朗普公布“重大声明”被批“幼稚”,拜登也发文讽刺

      中新网12月16日电 综合报道,当所有人猜测特朗普是否要公布与其2024年竞选活动有关的重磅消息时,他再次给了人们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发布一系列印有他肖像的NFT数字交易...

    时间:12-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