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湾

“我看到一个全新的、科技的、开放的内陆大省”

2023-11-01 05:2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画虎村农民画家现场演示画虎技法。

  两岸媒体人参观睢县鞋博馆。

  “时隔10年再访河南,我看到一个全新的、科技的、开放的内陆大省。”近日走访河南省多地的台湾商报社长黄义雄感慨地说。8天时间里,他和来自两岸21家媒体的30余名媒体人在“最美河南”联合采访中,奔赴郑州、漯河、周口、商丘、开封等地市,进企业、走乡村、访古览胜,一窥素来“以古闻名”的河南今天如何“以新出彩”。

  认识河南之“最”

  “此次活动以‘强信心’为主题,以河南之‘最’为主线。”河南省台办主任崔兴莉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说。

  行程第一站,两岸媒体人就体会到了何谓河南之“最”。眼前,郑州东站巨大的候车厅一眼望不到头,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火车站之一,占地超过40万平方米。在这里,两岸媒体人看到了郑州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作为全国“米”字形高铁枢纽的核心中枢,以郑州东站为中心1小时覆盖全省地市,2小时连通周边省会城市,4至6小时通达长三角、成渝等主要经济区。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郑州东站今年以来客流已恢复到日均12万人次,“十一”期间达18万人次。

  在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两岸媒体人看到了河南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郑州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朱召龙介绍,自2017年成立以来,郑州片区在跨境电商领域形成26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11例,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截至8月,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超7500列,国际物流网络覆盖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中国千万消费者因此有了“买全球,退无忧”的购物体验。

  在宇通客车厂区内,两岸媒体人乘坐没装方向盘的小巴“小宇”,感受L4级别无人驾驶老司机般的丝滑。一辆辆宇通大客车在漏斗形测试路段盘旋呼啸而过,在漫过底盘的水池中做涉水试验,同样让参观者印象深刻。今天,宇通客车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下不少“之最”,比如卡塔尔最大新能源客车供应商,沙特阿拉伯最早引入的新能源客车品牌等。

  台青自媒体人王裕庆是河南女婿。“我经常来河南,但以前一直以为河南只是个农业大省,这次才知道河南也是工业、科技和开放大省。宇通国际化的产业链,郑州自贸区的RCEP企业服务中心,都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他说。

  触摸经济脉动

  河南丰富的产业形态和深厚的产业积淀,让许多两岸媒体人直呼超出预想。

  参观郑州市的三全和漯河市的卫龙两家食品企业时,台湾和和融媒总经理张先鹏惊讶地表示:“原来我在台湾吃过的龙凤水饺,现在是三全旗下品牌!”厂房内,一长串食品检测和自动化处理设备可以测食品的金属含量、弹性、黏度、蛋白质含量、农药残留,连蔬菜都是超声波清洗。“每一颗水饺、每一根辣条都蕴含科技的力量。”有台湾媒体人说。

  在漯河市的双汇集团,两岸媒体人见识了这一中国最大肉类加工基地的规模之巨。双汇已在全国18个省市建好工业布局,建成150多万个销售网点,品牌价值高达789.85亿元,连续多年居中国肉类行业第一位。看到全自动屠宰流水线如同“机械庖丁”般有条不紊地工作时,台青自媒体人陈靖绅表示,“没见过规模这么大的屠宰工厂,很震撼!”了解到双汇拥有50多个专业检测室和2000多套专业设备,接着又在中原食品实验室参观产品质量监测和研发系统,他感叹:“大陆非常重视食品安全。”

  在商丘市民权县,两岸媒体人走进民权葡萄酒厂。这是新中国第一家国有葡萄酒厂,成立于1958年。如今,民权县已被列为全国优质葡萄商品生产基地县,民权葡萄酒也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同时,民权县还是中国有名的“冷谷”,全国每10个冰箱冷柜中,就有1个产自民权,大江南北的冷链物流线上,每10辆冷藏车有6台产自民权。

  有“千年古城、百年州府”之称的商丘市睢县,今天已成为继浙江温州、福建晋江等之后的又一个“鞋都”,目前拥有制鞋及鞋材配套工贸企业近600家,产能达3.5亿双,年产值近200亿元。在中乔(河南)体育有限公司,两岸媒体人走进现代化生产车间,看鞋底、冲裁、高频、印花、针车、成型、包装一条龙的自动化运动鞋生产流水线。“连这些设备也是睢县生产的!”现场工作人员说。

  嘉鸿鞋业的台籍董事赖建宏为记者介绍了该企业如何将台湾制鞋经验引入河南。“我在越南等不少地方办过厂。睢县是个好地方,政府很容易沟通,甚至会派帮辅小组入驻企业,扩产投资非常顺畅。”他说,中国制鞋业往内陆尤其是河南转移,是水到渠成的事。

  张先鹏表示,睢县的鞋业让他看到传统企业的科技转型,“很多工序都已经使用机器人、AI设备,正朝向全自动化发展。”他为当地政府抓住机遇发展特色产业并给企业足够支持点赞,“台商在这里发展到这样的规模,与有荣焉”。

  感受文化魅力

  两岸媒体人一路走来日益发现,河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绝不只是停留于太昊陵、太清宫、老君台等古迹或博物馆中,而是体现在社会生活各层面,为当地发展提供充沛底劲。

  在位于郑州市纬五路的第二小学校园阅读中心,两岸媒体人领略了“河南最美书店”的风采。书店有两扇门,大门对着马路,小门直通第二小学,孩子们不论是上阅读课还是放学后,都可直接从小门进入书店徜徉书海。正值放学时分,接送孩子的父母在书店外排成长队,足见书店的受欢迎程度。

  “这里是孩子的读书乐园,也是家长的温馨港湾。”大河书局董事长李建峰说,孩子可在店内免费看书或用自习室写作业,书店员工对孩子们都很熟悉,“学生家长打电话问孩子到了吗,我们都知道是谁。这很好地解决了孩子放学后去哪儿和家长接送难的问题。”目前,作为河南日报子公司的大河书局在河南省“书香河南建设实施方案”的指导支持下,已经在郑州建成了15家校园阅读中心。

  台青自媒体人、任教于湖北理工学院的陈晋卿教授说:“我在这里看到了经济民生和文化的齐头并进,觉得很欣慰。”

  在有“中国画虎第一村”之称的民权县王公庄村,两岸记者目睹了一个全村人靠画老虎发家致富的传奇故事。农民画家王建民单手执两支毛笔,现场展示独创的“撕毛法”,笔下的老虎皮毛呈现出逼真的茸茸厚密之感。王建民介绍,上世纪60年代,他的父亲出于爱好,试着在赶集时卖自己的画,从一开始一两块钱一张,到后来10块20块一张,慢慢发现虎画特别受欢迎。村中孩子于是纷纷来学习画虎,虎越画越多,订单也越来越多。政府关注到这一现象,开始为村里修路、做宣传、帮忙找市场,画虎村的生意越做越大,“全村1000多人,现在好几百人在画画。跑市场的经纪人就有17个。”如今,画虎村最贵的画可以拍到100多万元一幅,村民住上了雕梁画栋的中式大房,家家户户开好车。

  画虎村设有网上直播工作室,负责直播带货,一些农民画家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甚至拥有数十万粉丝。台湾东森新媒体ETtoday记者任以芳在采访中发现,网络进一步打开了画虎村的销售市场,“他们的作品因此被很多人看到,连外国客户也来下单。”

  在“八朝古都”开封,两岸媒体人走进清明上河园,看着周围身着古装的贩夫走卒、古色古香的特色小店,仿佛置身北宋都城的闹市街头、步入张择端那幅传世画卷。园区内人流如织,真人马战剧“岳飞枪挑小梁王”一座难求。“从这里的旅游观光人潮,就可以看出经济景气。”台湾农民时报特派记者冀敏说。

  任以芳注意到,清明上河园里的观光配套和服务做得好,这里租到的汉服是“洗过的、香香的,完全没有味道。”工作人员告诉她,这些衣服穿过一次就得送洗。“价格我觉得也很实惠,100元人民币租一整天,大概花300元就可以有一套非常精致的妆容。”她认为,这里寓教于乐,好像在眼前展开一本活的历史课本,其中有“非常棒的观光商机”。

  参观开封府并与“包大人”合影后,台湾电报社长江文宾说,黄河自古水患多,开封古城曾被淹没,河南居然通过考古研究,把古城整个还原出来,非常难得,“以前都在教科书上了解河南文化,现在身临其境,感受更加深刻。”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茶马古道纪实摄影展在台北开展

      本报台北11月4日电(记者程龙)2023茶马古道纪实摄影展4日在台北开展,展出的约80幅作品体现了两岸青年摄影者对茶马古道沿线地区的观察与记录,呈现古道上的生活故事与历史记忆。  茶马古道纪实摄影活动自2017年举办以来,已有逾百名两岸青年通过脚步及镜头记录新时代茶马古道地区的变化,共同见证了进入雨崩村的骡子...

    时间:11-06
  • 纸纤维艺术双年展台北登场

      据新华社台北电(记者刘斐、石龙洪)2023/24国际纸纤维艺术双年展11月3日在台北开展,以“地球说话:给纸发声”为主题,展出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44位艺术家的54件作品。  本次展览内容强调纸张迷人的演变和多样性,把纤维转化成雕塑、装置、影像和表演,从创作者的视角亲近、模拟自然,表达与自然相遇的时刻、对环境的担忧...

    时间:11-06
  • 两岸青年用镜头记录茶马古道故事

    新华社台北11月4日电(记者刘斐 石龙洪)2023茶马古道纪实摄影展4日在台北开展,展出的约80幅作品体现了两岸青年摄影者对古道沿线地区的观察与记录,呈现古道上的生活故事与历史记忆。 11月4日,观众在台北参观2023茶马古道纪实摄影展。新华社记者 刘斐 摄 茶马古道纪实摄影活动自2017年举办以来,已有逾百名两岸青年...

    时间:11-05
  • 两岸新闻界百余幅书画作品在厦门展览

    新华社厦门11月3日电(记者付敏)2023年华人新闻界艺术创作联展3日在厦门市美术馆拉开帷幕。来自两岸近130位新闻界人士创作的133幅书法、中国画作品参加联展。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田玉红表示,中国的书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时间:11-04
  • 台北旅展登场 岛内旅游业界盼尽快恢复开放大陆游客来台

    新华社台北11月3日电(记者石龙洪、刘斐)2023台北旅展3日在台北登场。岛内多个县市观光部门、旅游业者等受访表示,大陆游客对岛内旅游业至关重要,希望当局尽快恢复开放大陆游客来台,热忱欢迎大陆同胞来台观光旅游。 据介绍,本次旅展设置1300个摊位,为6年来最多的一次,岛内各县市、饭店、旅行社等参展,推出诸多旅游产品和...

    时间:11-04
  • 纸纤维艺术双年展台北开展

    新华社台北11月3日电(记者刘斐 石龙洪)2023/24国际纸纤维艺术双年展3日在台北开展,以“地球说话:给纸发声”为主题,展出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44位艺术家的54件作品。 本次展览内容强调纸张迷人的演变和多样性,把纤维转化成雕塑、装置、影像和表演,从创作者的视角亲近、模拟自然,表达与自然相遇的时刻、对环境的担忧、对...

    时间:11-04
  • 一缕茶香意韵悠长

      两岸嘉宾共同品茗,交流茶文化。   茶艺师冲泡茶叶。  两岸嘉宾共同执壶,将清水注入盛有茉莉花茶的容器,现场顿时清香四溢。别开生面的启动仪式蕴含着两岸文化融合的醇厚与温度,拉开了“情系福建茗香两岸——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的帷幕。  在为期一周左右的时间里,两岸百余名文化、旅游、传媒业界人士参访...

    时间:11-04
  • 两岸企业家、少数民族人士在云南共商融合发展

      新华社昆明11月2日电 第11届云台会主题日活动2日在云南昆明举办,活动以“共享RCEP新机遇 开创云台融合新局面”为主题,300余位台胞台商出席。少数民族台胞台商身着民族服装出席,与大陆企业家、少数民族人士畅叙亲情,共商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在昆明与出席活动的台商代...

    时间:11-03
  • 抓机遇 谋发展 促融合

      “来西安发展已经10年了。在这次大会上,我遇到许多新朋旧友,也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第四届海峡两岸(陕西)经贸科技合作大会(以下简称“陕台会”)近日在陕西西安举办,参会的陕西台商黄洁如这样说道。    打造投资热土  本届陕台会以“抢抓新机遇共享新发展”为主题,通过举办专项推介会、产业对接会、两岸青年...

    时间:11-03
  • 沉浸式戏剧《一村喜事》讲述台湾眷村故事

    11月1日,《一村喜事》监制王伟忠在戏剧《一村喜事》新闻发布会上分享感受。新华社记者 刘斐 摄 新华社台北11月1日电(记者刘斐 石龙洪)沉浸式戏剧《一村喜事》将于12月在新北市三重一村连演十场,以眷村嫁女的故事搭配台湾“办桌”,带观众“穿越时空”体验眷村生活。 《一村喜事》主创团队1日在演出地举办新闻...

    时间:11-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