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湾

一缕茶香意韵悠长

2023-11-04 05:0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两岸嘉宾共同品茗,交流茶文化。

  茶艺师冲泡茶叶。

  两岸嘉宾共同执壶,将清水注入盛有茉莉花茶的容器,现场顿时清香四溢。别开生面的启动仪式蕴含着两岸文化融合的醇厚与温度,拉开了“情系福建茗香两岸——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的帷幕。

  在为期一周左右的时间里,两岸百余名文化、旅游、传媒业界人士参访福州、南平、龙岩、泉州等地,以茶为媒开展寻根之旅,共论如何以茶文化为载体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品茗交友感受亲情

  “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请大家细细品尝,感受不同冲泡阶段的香气和味道”。在古典音乐的伴奏声中,茶艺师们熟练地冲茶、倒茶,邀请参加活动的嘉宾一同品茗。两岸各界人士围桌而坐,一起闻香、喝茶、吃点心,交流各自的饮茶习惯和见闻。不论在福建何地,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多次出现。大家表示,两岸茶同根、种同源、艺同师、技同门,渊源深厚。

  “福建的茶又好又多。福州有茉莉花茶,南平武夷山有大红袍、正山小种,龙岩漳平有水仙茶,泉州安溪有铁观音。这几天里,我们品尝着不同风味的茶,和福建的茶艺师分享品茗心得和对茶文化的认识,很开心也很有收获。”来自台湾的作曲家蔡介诚是一名茶文化爱好者,他告诉记者,喝茶是一件让人放松、愉悦的事情,两岸的朋友坐在一起品茶,更能互动交心,感受“两岸一家亲”的氛围。

  福建是中国茶文化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2022年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1500亿元。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等项目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组成部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史料记载,福建茶是台湾乌龙茶的源头。而今,不少台湾茶人来闽创业,为丰富发展中华茶文化注入新动能。“欢迎台湾各界朋友跨越海峡来泡茶!”活动中,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肖长培向台湾嘉宾发出了诚挚邀请。

  加强合作优势互补

  武夷山是福建重要的产茶区域。在当地的武夷星茶坊,嘉宾们跟随讲解员的介绍,一同了解种茶和制茶的过程。得知武夷山的茶园在种植过程中较多利用空中挂灯、以性诱虫、以虫治虫等可持续发展方式来防控害虫时,不少台湾嘉宾连连称赞,表达对当地生态有机茶园体系建设的认可。同时,他们也向福建的茶企茶农介绍了台湾用有机肥、豆渣等生态种植的方式,共同阐述茶产业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分享茶产业发展经验,寻找机遇加强合作是此次活动两岸嘉宾的共同心声。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傅天甫讲述企业发展经历时说,多年前在台湾专家的帮助下,企业研发了茶叶溯源管理系统,让消费者可以了解茶叶的生长环境、生产过程、加工方式等信息,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这正是两岸在茶产业合作方面的一个缩影。

  “两岸茶文化一脉相承而各有特色。”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科技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杨江帆回顾了多年来与台湾茶产业人士的交流经历。他表示,福建的茶产业有历史、规模、品种等优势,而台湾茶产业的主要特色在于营销、文创、品牌建设等方面。大家应加强合作,共同打造“两岸福茶”品牌。

  “茶是让人心绪平和的饮料,未来以茶为主题的康养产业将大有可为。我们要让两岸的现代茶业更好地‘走出去’,让世界看到中国的茶文化。”台湾茶协会常务副会长邱国雄认为,从茶叶的智慧种植到加工的卫生工厂建设,再到茶文化的研学、体验,茶园的观光和文创产品开发,茶产业覆盖面广、可挖掘性强,需要两岸之间共同合作,一起推动。

  扎根大陆融合发展

  “嘟嘟嘟……”伴着汽笛声,小火车缓缓向前行驶,缓坡上的茶园、道旁的樱花树、远处的山峦组合式地展现在嘉宾们面前,充满层次感,如同一幅风景画。两岸嘉宾所在的便是富有“大陆阿里山”之称的漳平市永福镇。樱花茶园的主人谢东庆是漳平市永福镇的第一位台农。

  “我祖籍就在福建,所以一直想在这里找一片合适的地方投资茶园。1995年,我来到永福,发现永福的纬度、海拔、气候、土壤等条件与台湾阿里山相似,非常适宜高山乌龙茶生长。”谢东庆说,自己从此在永福扎根,一干就是20多年。如今,他的茶园不只是种茶,还大力发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农业,茶园成为倍受欢迎的打卡地。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旺季时单日游客能达数万人。“等到樱花盛开时,漫山遍野一片粉红,希望到时候大家再来”。

  受到谢东庆的鼓舞,一批又一批台农来此投资创业。统计显示,目前共有600多名台农扎根福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经营台湾高山茶种植基地48个,种植高山茶面积5万余亩,年产茶5800余吨,实现产值10亿元。

  “在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两岸茶人对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两岸茶文化内涵有了更切身的感受,两岸茶产业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全国台联副会长符之冠表示,希望广大台湾乡亲与大陆同胞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建设两岸同胞和平安宁的幸福家园,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茶马古道纪实摄影展在台北开展

      本报台北11月4日电(记者程龙)2023茶马古道纪实摄影展4日在台北开展,展出的约80幅作品体现了两岸青年摄影者对茶马古道沿线地区的观察与记录,呈现古道上的生活故事与历史记忆。  茶马古道纪实摄影活动自2017年举办以来,已有逾百名两岸青年通过脚步及镜头记录新时代茶马古道地区的变化,共同见证了进入雨崩村的骡子...

    时间:11-06
  • 纸纤维艺术双年展台北登场

      据新华社台北电(记者刘斐、石龙洪)2023/24国际纸纤维艺术双年展11月3日在台北开展,以“地球说话:给纸发声”为主题,展出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44位艺术家的54件作品。  本次展览内容强调纸张迷人的演变和多样性,把纤维转化成雕塑、装置、影像和表演,从创作者的视角亲近、模拟自然,表达与自然相遇的时刻、对环境的担忧...

    时间:11-06
  • 两岸青年用镜头记录茶马古道故事

    新华社台北11月4日电(记者刘斐 石龙洪)2023茶马古道纪实摄影展4日在台北开展,展出的约80幅作品体现了两岸青年摄影者对古道沿线地区的观察与记录,呈现古道上的生活故事与历史记忆。 11月4日,观众在台北参观2023茶马古道纪实摄影展。新华社记者 刘斐 摄 茶马古道纪实摄影活动自2017年举办以来,已有逾百名两岸青年...

    时间:11-05
  • 两岸新闻界百余幅书画作品在厦门展览

    新华社厦门11月3日电(记者付敏)2023年华人新闻界艺术创作联展3日在厦门市美术馆拉开帷幕。来自两岸近130位新闻界人士创作的133幅书法、中国画作品参加联展。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田玉红表示,中国的书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时间:11-04
  • 台北旅展登场 岛内旅游业界盼尽快恢复开放大陆游客来台

    新华社台北11月3日电(记者石龙洪、刘斐)2023台北旅展3日在台北登场。岛内多个县市观光部门、旅游业者等受访表示,大陆游客对岛内旅游业至关重要,希望当局尽快恢复开放大陆游客来台,热忱欢迎大陆同胞来台观光旅游。 据介绍,本次旅展设置1300个摊位,为6年来最多的一次,岛内各县市、饭店、旅行社等参展,推出诸多旅游产品和...

    时间:11-04
  • 纸纤维艺术双年展台北开展

    新华社台北11月3日电(记者刘斐 石龙洪)2023/24国际纸纤维艺术双年展3日在台北开展,以“地球说话:给纸发声”为主题,展出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44位艺术家的54件作品。 本次展览内容强调纸张迷人的演变和多样性,把纤维转化成雕塑、装置、影像和表演,从创作者的视角亲近、模拟自然,表达与自然相遇的时刻、对环境的担忧、对...

    时间:11-04
  • 两岸企业家、少数民族人士在云南共商融合发展

      新华社昆明11月2日电 第11届云台会主题日活动2日在云南昆明举办,活动以“共享RCEP新机遇 开创云台融合新局面”为主题,300余位台胞台商出席。少数民族台胞台商身着民族服装出席,与大陆企业家、少数民族人士畅叙亲情,共商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在昆明与出席活动的台商代...

    时间:11-03
  • 抓机遇 谋发展 促融合

      “来西安发展已经10年了。在这次大会上,我遇到许多新朋旧友,也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第四届海峡两岸(陕西)经贸科技合作大会(以下简称“陕台会”)近日在陕西西安举办,参会的陕西台商黄洁如这样说道。    打造投资热土  本届陕台会以“抢抓新机遇共享新发展”为主题,通过举办专项推介会、产业对接会、两岸青年...

    时间:11-03
  • 沉浸式戏剧《一村喜事》讲述台湾眷村故事

    11月1日,《一村喜事》监制王伟忠在戏剧《一村喜事》新闻发布会上分享感受。新华社记者 刘斐 摄 新华社台北11月1日电(记者刘斐 石龙洪)沉浸式戏剧《一村喜事》将于12月在新北市三重一村连演十场,以眷村嫁女的故事搭配台湾“办桌”,带观众“穿越时空”体验眷村生活。 《一村喜事》主创团队1日在演出地举办新闻...

    时间:11-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