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湾

一盏清茶里的“家园香”与“融合气”

2023-10-31 15:11:0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福州10月30日电 题:一盏清茶里的“家园香”与“融合气”

  新华社记者刘畅

  秋日一场细雨过后,福建漳平的茶山笼罩在薄雾中。台品樱花茶园里,成畦的茶树青翠碧绿。新泡的清茶香气氤氲,呼应着黛青色的远山。

  “是台湾高山茶的味道!”捧着白瓷茶盅的几位台湾“老茶客”边回味边赞叹。日前,参加“情系福建 茗香两岸——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的两岸嘉宾到访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把阿里山搬到大陆”的台湾茶种植传奇,在这里眼见为实。

  20世纪90年代,家住台湾南投县的谢东庆发现漳平永福镇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与阿里山相似,于是投资开辟了千亩茶场,将台湾高山茶茶苗移植到这片群山秀水间。此后,台农纷至沓来,漳平有了“大陆阿里山”的美誉。

  乘坐观光小火车穿梭于千亩茶园中,台湾乡亲们寻找着台品樱花茶园与阿里山高山茶园的“同与不同”。

  茶园绿波翻滚,蜿蜒曲折的茶畦上萦绕着枝繁叶茂的樱花树。据了解,每到春天,伴随着千亩茶园的清香,樱花漫天飞舞,台品樱花茶园成为热门的赏春胜地。

  “在台湾,一个茶园的面积通常只有十几亩。台湾茶农以工匠精神精耕细作,用全产业链概念经营茶园,不只做田间管理、生产加工,还精心设计包装文创、营销思路,把茶园做成观光体验园区。”联谊行成员、台湾茶协会常务副会长邱国雄认为,台品樱花茶园把台湾茶农经营之道移植大陆,与大陆丰富的土地资源及广阔市场结合,是非常智慧的选择。

  台湾茶道老师赵崑秀为茶园20多年来坚持使用台湾传统的黄豆、花生等高蛋白有机肥点赞。她表示,肥料不仅是茶叶出口的门槛,更直接影响茶汤的味道。

  作为台品樱花茶园的董事长,谢东庆已在漳平永福镇生活20多年。他坦言自己很幸运,不仅因为在大陆找到了“家乡”,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来大陆接连出台惠台利民政策措施,让他这样的“台湾小农”变成“闽台大农”。谢东庆今年1月当选2022年度“三农人物”,成为该奖项颁发18年来首度获此荣誉的台胞。

  2006年,漳平成立了以永福镇为核心的台湾农民创业园,2008年升格为“国家级”。这里是台商个体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区域、大陆最大的高山乌龙茶生产基地。

  在鸿鼎农场开发有限公司制茶车间,来自台湾的技术总监林志纯向两岸嘉宾展示“国礼茶”制作标准与复杂工序。这里是两岸规模最大的高山乌龙茶现代化茶厂之一。

  这家台湾茶企扎根漳平十余年,发展业绩突出。但林志纯更愿意分享一次难忘的“教训”:几年前鸿鼎与北京一家茶企签约成为供货商,但对方发现产品中存在杂草。于是公司立刻购置最先进的静电除毛机,用来百分之百去除杂质和灰尘。

  “跟第一名做生意,就是要跟上第一名。”林志纯说,与大陆企业在合作中相互带动与提升,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情系福建 茗香两岸——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24日在福州拉开帷幕,两岸百余名文化、旅游、传媒业界人士以茶为媒开展寻根之旅。

  福州茉莉花茶、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漳平水仙茶……一路走来,两岸同胞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中寻找共同的文化记忆;茗香甘醇,以团结、实干为底色的融合发展故事,成为“爱拼才会赢”的生动注释。

  台湾嘉宾团团长、台湾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董事长林中森表示,行程中,一个个两岸茶文化和茶产业互补融合的案例,让我们更加认定两岸融合发展正当其时,定会把这些经验和收获带回台湾。

  “欣欣向荣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写满了数十年来耕耘于斯的台湾同胞对土地的经验与理解,两岸同胞共同创造的辉煌成就铺就了后人继续走下去的坦途。”台南艺术大学前校长黄碧端说。

  已参加十余次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的台湾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陈春霖表示,这次联谊行活动让来自台湾文学、美术、音乐、美食、文化遗产等各领域人士,共同聚焦茶文化这一两岸具有共通性的话题,必将在大家各自的领域产生“茶文化+”的艺术创新灵感和两岸交流新创意。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茶马古道纪实摄影展在台北开展

      本报台北11月4日电(记者程龙)2023茶马古道纪实摄影展4日在台北开展,展出的约80幅作品体现了两岸青年摄影者对茶马古道沿线地区的观察与记录,呈现古道上的生活故事与历史记忆。  茶马古道纪实摄影活动自2017年举办以来,已有逾百名两岸青年通过脚步及镜头记录新时代茶马古道地区的变化,共同见证了进入雨崩村的骡子...

    时间:11-06
  • 纸纤维艺术双年展台北登场

      据新华社台北电(记者刘斐、石龙洪)2023/24国际纸纤维艺术双年展11月3日在台北开展,以“地球说话:给纸发声”为主题,展出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44位艺术家的54件作品。  本次展览内容强调纸张迷人的演变和多样性,把纤维转化成雕塑、装置、影像和表演,从创作者的视角亲近、模拟自然,表达与自然相遇的时刻、对环境的担忧...

    时间:11-06
  • 两岸青年用镜头记录茶马古道故事

    新华社台北11月4日电(记者刘斐 石龙洪)2023茶马古道纪实摄影展4日在台北开展,展出的约80幅作品体现了两岸青年摄影者对古道沿线地区的观察与记录,呈现古道上的生活故事与历史记忆。 11月4日,观众在台北参观2023茶马古道纪实摄影展。新华社记者 刘斐 摄 茶马古道纪实摄影活动自2017年举办以来,已有逾百名两岸青年...

    时间:11-05
  • 两岸新闻界百余幅书画作品在厦门展览

    新华社厦门11月3日电(记者付敏)2023年华人新闻界艺术创作联展3日在厦门市美术馆拉开帷幕。来自两岸近130位新闻界人士创作的133幅书法、中国画作品参加联展。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田玉红表示,中国的书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时间:11-04
  • 台北旅展登场 岛内旅游业界盼尽快恢复开放大陆游客来台

    新华社台北11月3日电(记者石龙洪、刘斐)2023台北旅展3日在台北登场。岛内多个县市观光部门、旅游业者等受访表示,大陆游客对岛内旅游业至关重要,希望当局尽快恢复开放大陆游客来台,热忱欢迎大陆同胞来台观光旅游。 据介绍,本次旅展设置1300个摊位,为6年来最多的一次,岛内各县市、饭店、旅行社等参展,推出诸多旅游产品和...

    时间:11-04
  • 纸纤维艺术双年展台北开展

    新华社台北11月3日电(记者刘斐 石龙洪)2023/24国际纸纤维艺术双年展3日在台北开展,以“地球说话:给纸发声”为主题,展出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44位艺术家的54件作品。 本次展览内容强调纸张迷人的演变和多样性,把纤维转化成雕塑、装置、影像和表演,从创作者的视角亲近、模拟自然,表达与自然相遇的时刻、对环境的担忧、对...

    时间:11-04
  • 一缕茶香意韵悠长

      两岸嘉宾共同品茗,交流茶文化。   茶艺师冲泡茶叶。  两岸嘉宾共同执壶,将清水注入盛有茉莉花茶的容器,现场顿时清香四溢。别开生面的启动仪式蕴含着两岸文化融合的醇厚与温度,拉开了“情系福建茗香两岸——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的帷幕。  在为期一周左右的时间里,两岸百余名文化、旅游、传媒业界人士参访...

    时间:11-04
  • 两岸企业家、少数民族人士在云南共商融合发展

      新华社昆明11月2日电 第11届云台会主题日活动2日在云南昆明举办,活动以“共享RCEP新机遇 开创云台融合新局面”为主题,300余位台胞台商出席。少数民族台胞台商身着民族服装出席,与大陆企业家、少数民族人士畅叙亲情,共商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在昆明与出席活动的台商代...

    时间:11-03
  • 抓机遇 谋发展 促融合

      “来西安发展已经10年了。在这次大会上,我遇到许多新朋旧友,也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第四届海峡两岸(陕西)经贸科技合作大会(以下简称“陕台会”)近日在陕西西安举办,参会的陕西台商黄洁如这样说道。    打造投资热土  本届陕台会以“抢抓新机遇共享新发展”为主题,通过举办专项推介会、产业对接会、两岸青年...

    时间:11-03
  • 沉浸式戏剧《一村喜事》讲述台湾眷村故事

    11月1日,《一村喜事》监制王伟忠在戏剧《一村喜事》新闻发布会上分享感受。新华社记者 刘斐 摄 新华社台北11月1日电(记者刘斐 石龙洪)沉浸式戏剧《一村喜事》将于12月在新北市三重一村连演十场,以眷村嫁女的故事搭配台湾“办桌”,带观众“穿越时空”体验眷村生活。 《一村喜事》主创团队1日在演出地举办新闻...

    时间:11-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