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体育

亚运测试赛激战正酣 老场馆“微改造”焕发“新活力”

2023-07-04 20:57:4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韵味杭州·第一届亚洲U16女子排球锦标赛正在杭州、湖州、绍兴三个城市的四个场馆里分批上演精彩对决。此次锦标赛作为杭州亚运会排球项目的重要测试赛,比赛期间各场馆也将按照亚运正赛的标准要求进行全要素测试。记者发现,一些老场馆经过“微改造”焕发了“新活力”。

  7月3日,中国U16女排国家队来到了湖州德清体育中心体育馆。经过简单的场地熟悉,队员们便即刻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的赛前训练中。眼前的德清体育中心体育馆,曾举办2015-2019赛季中国职业排球联赛、2017年全运会男子排球预赛。但作为杭州亚运会排球项目的比赛场地,如今场馆里的运动地板、扩声系统、照明系统等都进行了提升改造,全面对标亚运标准。

  中国U16女排国家队教练 刘晓彤:这个场馆从整体构建和现在这个布置来说,从我的印象来说是非常好的,看得出大家的保障做得也是非常用心。

  而位于绍兴柯桥区的中国轻纺城体育中心体育馆原本是一个篮球场馆。考虑到排球运动需要时不时抬头做扣球、发球动作,阳光会比较刺眼。改造时,在穹顶处新增了一层黑色膜布。

  韵味杭州·第一届亚洲U16女子排球锦标赛绍兴柯桥赛区工作人员 朱君莲:过去上面是有透光的,因为打排球比赛它有一个向上的动作,包括我们抬头过去它是不能有光的,所以后来改造的时候在上面全都贴上了膜布。

  改造后的中国轻纺城体育中心体育馆,随处可见不同类型的标准时钟,它们都以北斗系统中的时标信号作为标准时间源,可以保证72小时内误差为1毫秒。在运动员出入口,记者发现,“无卡人脸识别系统”,让运动员进入场馆更有序、更便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U16女排国家队浙江德清训练 奥运冠军点赞场馆

      中新网湖州7月3日电(胡丰盛)7月3日,“韵味杭州”第一届亚洲U16女子排球锦标赛进入第三天,浙江湖州德清体育中心体育馆也迎来了第三个训练日。  上午十一点,中国U16女排国家队来到了湖州德清体育中心体育馆。经过简单的场地熟悉,队员们便即刻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的赛前训练中。发球、传球、垫球、扣球、拦网......队员们并没有...

    时间:07-03
  • 业主只能“刷脸”乘电梯 律师:物业无权自行决定人脸识别

      业主乘坐小区电梯只能“刷脸”  律师:物业无权自行决定在电梯内使用人脸识别万松九里小区业主反映,小区电梯只能靠“刷脸”乘坐。记者孙笑天 摄  武汉晚报讯(记者孙笑天 邓小龙)代先生进入电梯轿厢,把脸凑近轿厢内的一处显示屏,随着“嘟”一声响,代先生家对应的楼层按键自动亮起,电梯开始上升。5...

    时间:05-26
  • 未成年人偷玩游戏 专家建议进网游时强化人脸识别

      未成年人频频绕过防沉迷系统该如何破局 专家建议  进网游时强化人脸识别检测  调查动机  近日,来自天津的读者向记者反映称,她上初中的儿子竟然通过租号的方式绕开防沉迷系统,每天晚上偷偷打网络游戏,导致成绩一落千丈。其儿子称,身边不少同学都是如此,通过租号玩游戏,畅玩无阻。  这位读者还...

    时间:05-16
  • 未成年人偷玩游戏 专家建议进网游时强化人脸识别

      未成年人频频绕过防沉迷系统该如何破局 专家建议  进网游时强化人脸识别检测  调查动机  近日,来自天津的读者向记者反映称,她上初中的儿子竟然通过租号的方式绕开防沉迷系统,每天晚上偷偷打网络游戏,导致成绩一落千丈。其儿子称,身边不少同学都是如此,通过租号玩游戏,畅玩无阻。  这位读者还...

    时间:05-16
  • 超市擅用人脸识别防小偷,僭越了隐私边界

    罗志华  2022年年末,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公益检察部门发现区内多家超市为应对物品失窃、恶意索赔等情况,在超市出入口安装采集消费者人脸信息的摄像头及相关技术设备。调查发现,这套人脸采集设备的单日采集量超3000条,累计采集人脸图片已超20万张,而消费者对此浑然不知。近日,普陀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执...

    时间:03-23
  • 人脸识别要在车头前半蹲?第三方应用上车亟待加强规范

      作者:魏文  近日,一段小鹏汽车人脸识别的视频引起热议。该事件起因是一位小鹏汽车的车主在车机端更新了某个App,下载后需完成人脸认证。但在人脸认证环节,软件调用了车外摄像头,致使车主只能去车头前半蹲进行人脸识别。  针对此情况,小鹏汽车方面回应,经查验发现,个别用户在大屏登录第三方App时会触发风控策略,需进行人脸识别...

    时间:03-06
  • “一天下来被扫十几次”,如何防止人脸识别技术滥用?

      打开手机,上海市民陈宽发现,每天需要进行人脸识别的App太多。“从手机银行App到购物软件,从化妆类App到游戏防沉迷……一天下来,脸要被扫十几次。”  对此,陈宽感到颇为担忧:“虽然有些App使用人脸识别是出于使用需求和安全考虑,但也并没给我们拒绝使用的权利,这是否属于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随着人脸识...

    时间:01-28
  • “一天下来被扫十几次”,如何防止人脸识别技术滥用?

      打开手机,上海市民陈宽发现,每天需要进行人脸识别的App太多。“从手机银行App到购物软件,从化妆类App到游戏防沉迷……一天下来,脸要被扫十几次。”  对此,陈宽感到颇为担忧:“虽然有些App使用人脸识别是出于使用需求和安全考虑,但也并没给我们拒绝使用的权利,这是否属于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随着人脸识...

    时间:01-28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5批指导性案例 涉人脸识别、社交媒体账号等

      中新网12月28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28日消息,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5批共4件指导性案例,均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刑事案例。该批案例分别涉及人脸识别信息、居民身份证信息、微信等社交媒体账号、手机验证码等刑法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范围、性质,对于明确类案裁判规则,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指导...

    时间:1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