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晚7时,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戏曲折子戏展演的一场演出,即将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方林村文化礼堂上演。很多观众来到文化礼堂,没有进入剧场,而是举着手机扫描起演出海报上的直播链接二维码。“回家边看直播边吃饭,两不耽误”“现场位置太靠后,不如看直播效果更好”,观众纷纷表示。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戏曲折子戏展演,持续三天,共有20多家平台进行了线上直播,观众达几百万人次,大大满足了观演需求。
之前曾有人预计,随着线下演出的复苏,线上演出将逐渐淡出。如今,线上演出不仅没有淡出,还成为很多演出的“标配”。当下的线上演出,如何与线下演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又如何不断出新出奇出彩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线上线下“双演融合”加速推进
线下演出恢复了,线上演出还会持续吗?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近日的一项调研给出了答案:60%的从业机构表示线下市场恢复后依然会尝试线上演出。“这说明演出行业的数字化拓展,是个不可逆转的方向。”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燕说。
疫情期间,线下演出近乎停摆,而线上演出为演员和文艺机构开辟了“第二舞台”,增加了收入渠道。比如,2022年各类文艺表演团体线上演出直播和录播达1.21万场,线上观众人数达57.3亿人次,线上演播收入超过2.43亿元。中央民族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等国家级文艺院团均已启动线上演播。
除此之外,个人进行的线上演播活动更多。以抖音为例,2022年该平台上演艺类直播超过3200万场,场均观看人次突破3900人,相当于每天都有近9万场中等观众规模的演出上演。演艺类直播打赏收入同比增长46%,超过6万名主播月均直播收入过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