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报告称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正在持续上升

2023-11-19 18:41: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1月19日电  “持续攀升的气候变化健康风险,正在敲响气候警钟,应对气候危机,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2023年度《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于11月19日正式发布。

  报告由设在清华大学地学系的柳叶刀倒计时亚洲区域中心领衔撰写,来自国内外26个主要机构的76位专家共同完成。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教授,“柳叶刀倒计时”共同主席、香港大学副校长宫鹏教,《柳叶刀》杂志亚洲高级执行主编王辉(Helena Wang)女士以及部分报告合作者出席本次活动。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副主任张弛教授主持发布会。

  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造成了多重威胁,可能会加剧已经存在的全球健康不平等,相比历史基准(1986-2005),2022年全球老人和婴儿的热浪暴露天数增加了超过一倍,如果不及时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在当前和未来都会造成极大的健康代价。

  报告强调全球低碳转型进展缓慢,但目前能源系统转型带来了显著的健康协同效益,2022年,可再生能源占电力装机容量增长的90%,由化石燃料引起的空气污染死亡率自2005年以来下降了16.7%,其中80%的减少归因于煤炭污染的减少。并且公众对气候健康领域的关注度提升2022年,有28%的气候变化主题的报纸报道提到了健康议题,这一比例创下了新高。

  与过往三年发布的《中国版柳叶刀倒计时报告》不同,2023年的中国报告不仅改进了许多评估指标,还注重灾害预警的适应措施以及健康影响归因的问题,增加了健康风险早期预警系统,以及基于生产和消费端的CO2和PM2.5排放归因两个指标。

  2023年度《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发布会现场 韦香惠 摄

  健康风险,上升的趋势仍在持续。

  根据报告内容,中国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正在持续上升,2022年破纪录的热浪导致中国人均热浪天数达到21.0天。健康风险不容忽视的同时,增速也远超预期,相比历史基准,2022年平均干旱暴露的人口事件数上升906%,热浪相关死亡人数上升342%,年平均极端降水的人口事件数上升129%。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人都可能是脆弱人群,承受热射病、洪涝灾害、气候因素诱发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心理疾病和粮食安全等带来的风险。

  减缓适应,与健康的关联需加强。

  近两年来,政府部门重视气候变化与健康问题适应措施覆盖人群逐渐扩大。28个省份的气象部门在2022向卫生部门共享了气候数据,18个省份监测、预备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在2021年的得分相比2020年有增长,2022年热浪和寒潮预警信号覆盖人数达到3185万。

  与此同时,低碳能源转型继续推进,中国能源系统碳强度下降4.4%,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新增投资增长11.1%。但是,当前气候行动与健康的关联度仍有待提升,早期预警系统对健康信号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复合级联健康影响关注仍需加强。

  面向未来,以健康为核心是关键。

  积极推动以健康为核心的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行动,既可以降低未来气候风险,有效保护民众免受气候变化的健康威胁,又可以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向绿色复苏之路。

  报告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与研发,避免对煤炭的锁定效应,充分利用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加大减缓措施力度;二是建立健康导向的气象风险早期预警系统;三是加强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复合级联效应及应对措施的研究;四是出台面向不同主体的适应措施指南,以提升脆弱人群对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适应能力。(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四下基层”在宁德:光伏+菇棚,古田脱贫的“菌”秘诀

      中新网宁德11月19日电(张钰惠)近日,“四下基层”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中国食用菌之乡——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大朵的菌菇在光伏菇棚中绽放,村民们在菇棚架之间穿梭忙碌,精心养育着自己的劳动果实。棚上发“绿色电”,棚下种“品质菇”,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光伏菇棚下,古田人书写着独树一帜的致富故事。 古田...

    时间:11-19
  • 福州市儿童友好城市LOGO标志及IP形象发布

      中新网福州11月19日电 (叶艺琳)在世界儿童日到来之际,福州儿童友好城市LOGO标志及IP形象发布会19日上午在福州举行。红领巾讲解员与福州儿童友好城市LOGO标志设计师蔡坤城携IP形象“茉茉”“榕榕”和“福精灵”一齐亮相舞台,把童趣开放的活力的注入福州。福州儿童友好城市LOGO标志及IP形象发布会...

    时间:11-19
  •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首次尝试卫星遥感实时监测林火

      中新网内蒙古大兴安岭11月19日电 (记者 张玮)19日,记者从内蒙古森工集团获悉,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首次尝试卫星遥感实时监测林火。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是中国最北、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地域最冷的泰加林原始林区。这里是大兴安岭的北起点,黑龙江的源头,生态功能区总面积947702公...

    时间:11-19
  • 告别驯鹿和山林 鄂温克驯鹿文化的守护者柳霞逝世

      中新网呼伦贝尔11月19日电 (记者 张玮)19日,纪录片《雨果的假期》主人公雨果发布讣告称,其母柳霞因病逝世,享年61岁。  讣告称,柳霞女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1月18日17时30分,在根河市与世长辞,享年61岁。资料图。图为2023年4月29日,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柳霞在雪中怀抱一头刚出生不久的驯鹿幼崽。 王...

    时间:11-19
  • 鹏城实验室等开展合作 突破国产算力大模型长窗口技术

      中新网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 张素)上下文窗口长度,对于模型理解和生成与特定上下文相关文本极为重要,是大模型核心技术之一。记者近日采访获悉,鹏城实验室等相关机构开展合作,在国产算力大模型长窗口技术方面有所突破。  通常来说,更长的上下文窗口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语义信息,并且能够让模型生成的内...

    时间:11-19
  • 万亩沙地变良田!新疆兵团一单位获誉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

      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19日电 (李华北 樊守成 杨超)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全国防沙治沙英雄群体、先进集体、标兵及先进个人表彰名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3团蔡家湖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获得“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称号。这个集体创造了将万亩沙地变为良田的生态奇迹。103团蔡家湖镇沙漠生...

    时间:11-19
  • 第三届东吴国际人道论坛举行 专家吁深化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中新网苏州11月19日电 (侯力新)以“气候变化与人道行动”为主题的第三届东吴国际人道论坛,18日在苏州举行。与会的中外专家呼吁深化合作,共同探寻人类社会诸多挑战的解决之道。  本次论坛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苏州大学主办,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红十字国际学院承办。来自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

    时间:11-19
  • 摩洛哥“中国通”:共建“一带一路”要重视跨文化人才培养

      中新网广州11月19日电 题:摩洛哥“中国通”:共建“一带一路”要重视跨文化人才培养  作者 程景伟 朱英豪  中非合作专家、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18日来到广州珠江公园湾区书屋,举办《摩中合作60年》图书分享会。纳赛尔亮相分享会。朱英豪摄  早在1995年,纳赛尔怀着...

    时间:11-19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战略联盟成立 全国10地加入

      中新网杭州11月19日电(钱晨菲)19日,首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千岛湖大会于杭州淳安千岛湖畔启幕,会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战略联盟成立,首批10个联盟成员被授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实践基地。  据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战略联盟是由积极开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

    时间:11-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