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解码温州城市“绿肾”:三垟湿地保护与建设有何内涵?

2023-11-17 15:01: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温州11月17日电 (张益聪 许航)河流、漫滩和森林纵横交织;古风建筑、古韵地名、古代农耕、古意榕亭等乡土文化扎根;“鸥鹭翔集、野鸭戏水、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野趣带动乡愁……走进浙江省温州生态园三垟湿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此生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生态保护,绵延出文化自信的传承与接续。

  作为温州“城市绿肾”,三垟湿地持续厚植生态环境底色,立足保护谋建设,在算好“子孙账”的同时,如何造化“子孙福”?

温州生态园三垟湿地全景。温州生态园管委会 供图

  保护:水生态和生物多样性

  2021年11月,温州生态园管委会与温州大学共建“温州大学三垟湿地生态环境研究院”,为三垟湿地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愈发重要的位置上,城市湿地的生态‘绿肾’作用被进一步激活。”温州大学三垟湿地生态环境研究院副院长肖德荣表示,“水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三垟湿地保护核心。”

  湿地保护,水是生态源头。以三垟湿地为例,一方面,紧抓污染源回溯水生态,根除污染产业粗放发展;另一方面,从五水共治延伸美丽河湖幸福源流,解锁生态湿地“水密码”。

  多年前,三垟湿地的电镀作坊林立,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让这里变成了“污水坑”,45条小微水体处于劣V类水质。三垟湿地通过整村搬迁、关闭污染企业等措施,深化重点污染行业整治,全面剿灭劣V类水。截至目前,三垟湿地关停拆除20.2万升电镀容量的黄屿电镀基地,涉及59户230条拉丝生产线的黄屿拉丝基地,关停“四无”生产经营企业(作坊)381家,封堵旧村排污口820多个,并累计清淤约200余万方,彻底解放三垟湿地“水空间”。

  自2018年以来,三垟湿地坚持“标本兼治,水岸同建”原则,全域推进三垟湿地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功能恢复“加速度”逐年攀升。

  从更长跨度看,据2003年调查显示,三垟湿地生态价值仅剩16.4%,这个数字无疑是三垟湿地生态保护需要翻越的高山。然而,20年后的今天,三垟湿地总体水质大幅改善,全域水质Ⅲ类水占比达到60%,局部区域水质指标接近Ⅱ类水,水体最高透明度达到1.4米,标志着三垟湿地水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至此,三垟湿地开始长跨度开展水体生态修复和林相改造等工程,构建平衡、稳定的水生态环境和适宜三垟湿地生长的动植物生态系统。乌桕、苦楝、水松等“相看两相宜”的生态植物扎根岸上,根植水下,构成水岸共建美丽画卷的崭新生态圈。

  水是万物之源,从水出发,三垟湿地水陆空三域生物倍数级复苏:鱼类22种,比治理前翻了两番;浮游动物70种,比治理前翻了三番;记录鸟类142种,增加91种;维管束植物690种,增加530种……2023年,三垟湿地入选首批12家“浙江省观鸟胜地”之一,成就“神话鸟”飞“核心城”的温州现象。

温州生态园水岸白鹭栖息。温州生态园管委会 供图

  建设:资源产业和记忆体验

  当前,“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成为生态资源配置,以及多元产业发展的新态势,尤其是湿地保护建设方面。“生态产业化”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揭示着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而“产业生态化”则深刻反映着产业发展理念的绿色转向。

  2018年以来,三垟湿地保护建设按下快进键,“大建大美”“精建精美”项目建成已72个,实现“倚绿生金”的华丽蝶变。

  从建设之初,三垟湿地便着眼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以生态环境为本底,依托历史文化,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强化旅游与各产业互动提升,打造集生态保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于一体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温州生态园三垟湿地水空间。温州生态园管委会 供图

  生态资源的配置,人是第一要素。通过生态湿地这一“毛细血管”,绿色发展理念与所有人相互链接,生态环境保护的文化自信感由此生发:民众清楚地知道,环保所守护的,是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当下的记忆留存。

  这种记忆还在传递中延伸。今年,三垟湿地创新推出“榕树自然学堂”生态教育特色品牌,把课堂搬进自然,打造“游中有学、学中有游”沉浸式研学新体验,还通过“文旅+市集”“文旅+传习”“文旅+展览”等活动,实现旅游资源和文化场景互动,进一步强化文化记忆传承和当下生活体验的反复交互。

  目前,三垟湿地已举办全民云上跳绳、宋韵文化周、安野夏市集等文旅活动,并且三垟漫滩、南仙榕园、花溪花岛等三处被评为“美丽温州体验地”。据统计,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三垟湿地累计接待游客约974万人,文旅营收约2298.69万元。

  此外,三垟湿地还积极推进《浙江三垟湿地稻柑菱农业耕作系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打造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瓯柑品牌,让“活态湿地标识化,标杆湿地活态化”,形成具有感召力的生态文明符号,融入温州城市有机更新的肌理,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当中。

  温州生态园管委会主任陈朝明表示,近年来,温州生态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三垟湿地生态文明建设。今后,温州生态园还将持续做好生态文章,为浙江提供湿地“温州样板”,不断擦亮温州城市生态底色。(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馆开馆 重现城市历史记忆

      中新网上海11月17日电 (记者 陈静)长白228街坊是上海现存唯一的成套“两万户”历史风貌住宅,它不仅是上海杨浦“百年工业”历史的见证,也是上海城市更新发展历程的缩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总工会主席郑钢淼与杨浦区委书记薛侃17日共同按下启动装置,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馆正式开...

    时间:11-17
  • 福建漳州消防五年来抢救保护财产价值9.6亿余元

      中新网漳州11月17日电 (记者 张金川)福建省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李大祖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对外披露,五年来,该市消防救援支队共接警出动22068次其中火警9483起,抢救疏散被困人员2970人,抢救保护财产价值9.6亿余元。  当天上午,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召开全市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五周年新闻发布会...

    时间:11-17
  • 好评中国·大国工匠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一个焊工,一只手被机器截断了,他还能继续工作吗?他的人生还会幸福吗?  大家好,我是中工网评论员卢仁峰,我为中国工人阶级发声,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奋斗。  开头提到的这个焊工其实就是我本人。30多年前的那场事故,对于我来说当然是不幸的,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都受到极大的影响。但后来的事很多人也知道,我...

    时间:11-17
  • 中国入境旅游政策发布会在云南昆明举办

      11月17日,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召开中国入境旅游政策发布会,外交部领事司、国家移民管理局外国人管理司向海外旅行商和中外媒体介绍近期采取的优化签证和提高入境旅游便利化政策措施。  外交部领事司介绍,为外国人来华旅游等提供更多渠道和便利,外交部积极调整外国人来华签证和入境...

    时间:11-17
  • 不能用助学金为生活“贴金”

      李霞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中山大学一领助学金的特困学生用苹果四件套,而且还买价值1517元的演唱会门票。该帖发出后,引发热议。11月15日,中山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情况通报,经核查,涉事学生赵某某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程序规范、材料齐全,符合相关规定。但其存在生活不节俭、过度消费的...

    时间:11-17
  •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塔台封顶

      11月17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塔台封顶,空管工程计划于明年底完成行业验收。目前,飞行区工程、航站区工程、其他配套工程也在加速建设,配套区工程中的货站工程已部分投用。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工程总投资约209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额约79亿元。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工程预计在2026年完...

    时间:11-17
  • 新疆喀什“00后”跑酷青年:因为热爱所以无所畏惧

      中新网新疆喀什11月17日电 题:新疆喀什“00后”跑酷青年:因为热爱所以无所畏惧  作者 马晓东 贾志鹏 赵广越  “我觉得跑酷,是世界上最帅气的运动。”新疆喀什“00后”跑酷青年阿卜杜萨拉木表示,喀什古城的环境非常适合跑酷,他喜欢来这里表演。  11月的喀什市,天已渐凉,但喀什古城景区内,游客仍络...

    时间:11-17
  • 南岭国家公园(拟设)十大生物名片出炉

      中新网韶关11月17日电 (程景伟 林荫)以“探秘岭南精灵,共享绿美保护地”为主题的第五届穿越北回归线风景带——广东自然保护地探秘主会场活动,17日在南岭国家公园(拟设)——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片区启动。活动首次发布了南岭国家公园(拟设)十大生物名片,中华穿山甲、黄腹角雉、鳄蜥等国家一级保...

    时间:11-17
  • 中国发布地球系统模式2.0版 开源约270万行程序代码

      中新网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地球系统模式——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模式升级2.0版(CAS-ESM2.0),11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科学大会上正式面向全球开源发布。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地球系统模式——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模...

    时间:11-17
  • 从“九治”到“久安” 重庆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中新网重庆11月17日电 (梁钦卿)记者17日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贯彻二十大 建设新重庆”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重庆市将迭代升级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等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从“九治”到“久安”,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时间:11-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