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甘肃临夏乡村如何在“山水间”寻到致富“蜜”方?

2023-11-15 17:05: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11月15日电(艾庆龙 周宏珍)随着冬季到来,西北山区寒气渐浓,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尹集镇新发村养蜂人王存德穿梭在蜂箱间,小心地打开蜂箱检查,关注着越冬蜂群情况。

  民间有俗话,“蜜好吃,蜂难养,挖浆更是功夫活。”在乡村第五代养蜂人王存德看来,亦是如此。王存德举例说,山区昼夜温差大,天冷的时候,需要在蜂箱的周围铺上棉垫子驱寒,天热的时候,就需要及时通风放热。且蜜蜂繁殖没有规律,需要每日观察,以防新蜂王长大后排挤老蜂王,导致老蜂王带着一群蜜蜂飞走……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尹集镇新发村养蜂人王存德穿梭在蜂箱间,小心地打开蜂箱检查,关注着越冬蜂群情况。(资料图)高展 摄

  聊起养蜂这件事,王存德总能滔滔不绝,举手投足间都能感受到对养蜂事业的热爱。其实,养蜂这件事,在新发村并不是新鲜事,这里群山起伏、植被茂盛、山花烂漫、四季有景,风光优美的太子山自然风景区、甲滩自然风景区与神秘的槐树关河交相辉映,蜜源植物十分丰富,花期长达6个月之久,是纯天然有机“百花蜂”的绝佳生产场。

  在王存德看来,相比“追花人”,在村子养蜂,“蜂”景独好,这便属于“老天爷赏饭吃”。其实,早些年,新发村还被称为“景色天下奇,贫困数第一”,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尹集镇纪委书记、新发村包村干部林鹏分析说,新发村处于“山水间”,农民大多外出谋生,都不愿意种地,因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山里的好东西走不出大山。

  林鹏表示,村庄养蜂历史悠久,蜂农也有着丰富的养蜂经验,他们熟悉蜜蜂的生活习性,但蜂蜜产业却始终不温不火,究其原因,还是分散饲养,不仅无法保证产品质量,而且销售渠道不畅,造成蜂蜜滞销等。

图为夏日太子山临夏县段。(资料图)邱静言 摄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新发村的蜂蜜产业正在逐步走出大山,换挡升级。

  新发村在帮扶单位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支持下,修建了集蜜蜂养殖、加工包装、收购销售为一体的加工车间,成立了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分散养殖农户都抱团发展,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效应,还注册了“新发朴农”商标,走上了品牌化发展之路。

  80多岁的王富海是名“老养蜂人”,他说,小时候交通条件差,父亲得走几十里山路,好不容易才把蜜卖出去。如今,坐在家里,就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买蜜。

  王存德,昔日将养蜂看作副业,经历了从“土养法”到科学养蜂的转变。悄然间,生活水平的提升让他看到了致富的“蜜”方,如今他已成为蜜蜂养殖合作社的理事长。

  “2017年7月,作为帮扶临夏县的省直组长单位和唯一的省级帮扶单位,省高院承担着尹集镇、刁祁镇8个村的帮扶任务。”该院四级调研员、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温永亮表示,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协调社会力量参与捐赠蜜蜂,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授课等,引导村民把传统的土蜂养殖产业打造成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的特色产业。

  蜂蜜的口感与花源质量息息相关,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产出好蜂蜜。温永亮说,他们利用生态优势打造了云水涧田园综合体。

  走进临夏县云水涧田园综合体,一座座古朴的小套房集吃住为一体,一个个草棚凉亭供游客休憩闲话,瓜果蔬菜种植区、鸡鸭养殖区是亲子体验田园生活的好地方。

  “东边有座关坡林,牛头岭上能观景;南边有座黑沟山,山高林密保水源;西边窑沟沙藏山,依林依亩发财山。太子山下第一村,山环水绕天地平;拥抱民族汉回藏,千里生息农牧耕;茶马古道槐树关,千亩良田银滩川。”这首民谣诉说新发村的新活力。(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保护高原植被 拉萨拉鲁湿地、南山公园成立森林消防站

      中新网拉萨11月15日电 (罗士鑫 杨晓菲 田硕硕)为有效防范化解森林火灾风险,按照“共建联创、队站联建”的工作思路,提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自防自救能力,近日,西藏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拉萨市大队联合拉萨市林草局、拉鲁湿地管理局以及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管委会等,先后成立了拉鲁湿地森林消防站...

    时间:11-15
  • 内蒙古成立第二家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医院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15日电 (记者 张玮)15日,内蒙古自治区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医院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揭牌,至此,内蒙古拥有两家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医院。图为内蒙古自治区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医院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揭牌。 李博 摄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始建...

    时间:11-15
  • 三明泰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保护开发焕发光彩

      11月12日至13日,“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三明泰宁,考察明清文化产业园、泰宁古城、九龙潭、大金湖等地,深入了解当地古建筑保护修复工作成果,感受文旅发展活力。  建筑保护 留存历史足迹  明清文化产业园仿佛是古建筑大观园。该产业园占地330亩,数十栋不同流派的珍贵古建筑、数万...

    时间:11-15
  • 10年惠及6800万人口 这渠清水价值“连城”

      10年来,长江水、淮河水、黄河水等水系构筑起的纵横水网,由一渠清水串连,铺陈在东方大地上,连接起江苏、安徽、山东3省的23个地级市和其辖内的101个县(市、区)用水需求,惠及沿线超6800万人。  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通水10年来,东线一期工程累计抽引江水400多亿立方米,调入山...

    时间:11-15
  • 江山如画|在“豆腐”上筑堤的水利工程,如何让这座城更名新生

      人民网莆田11月15日电 (林盈、谢星宇)壶山八闽苍翠,兰水一泓涟漪,这是文献名邦福建莆田广为人知的自然风貌。“兰水”指的就是莆田的母亲河——木兰溪。在木兰溪距入海口26公里处,有一座200多米长、形如钢琴的拦河坝,名为“木兰陂”。这座世界级的古代水利工程曾让莆田城更名新生。  14日,由中央网...

    时间:11-15
  • 吉林省持续推进婚俗改革 大力倡导传承好家风

      中新网长春11月15日电 (李丹)吉林省首届“简约新婚尚 传承好家风”主题晚会新闻发布会暨好家风故事征集活动15日在长春举行。当天,吉林省好家风家庭的代表分享了他们的家风故事。吉林省首届“简约新婚尚 传承好家风”主题晚会新闻发布会暨好家风故事征集活动15日在长春举行。杨明龙 摄  家风是...

    时间:11-15
  • 全力以“复” 北京灾后重建按下“加速键”

      中新网北京11月15日电 题:全力以“复”  北京灾后重建按下“加速键”  中新网记者 吕少威  2023年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7时,北京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特大暴雨,门头沟、房山、昌平等地受灾较为严重。当前,寒冬已至,受灾地区重建工作已到何进度?记者14日来到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流村镇漆园村等多地...

    时间:11-15
  • 美国艺术家“沉醉异域”艺术展杭州闭幕 从画作中探索自然

      中新网杭州11月15日电 (谢盼盼)11月14日,由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支持,杭州英蓝中心主办的“沉醉异域——奥古丝汀娜·德罗兹”艺术展在杭州市拱墅区英蓝中心画廊街落幕。  展览集中展出美国艺术家奥古丝汀娜·德罗兹Augustina Droze过去三年来创作的三十幅画作,以及特别为本次展览创作的两组艺术装...

    时间:11-15
  •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发病趋势如何?权威专家解读

      中新网北京11月15日电(韦香惠)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成为中国居民健康的最大威胁。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发病趋势如何?如何降低发病率?1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和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举行发布会。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存在年轻化趋势  国家心...

    时间:1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