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不可复制”的乌镇,可以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2023-11-15 10:21:07

来源:农民日报

  乌镇真的“不可复制”吗?

  当下,游客更加注重旅游体验,倘若无视自身承载量,一味追求“流量”,服务品质就很可能会打折扣,不利于古镇的长远发展。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性,抓住“关键少数”,才能让游客来了一次还想再来。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才刚刚落下帷幕,浙江乌镇又马不停蹄地进入了“文学时间”,迎接“茅盾文学周”的到来。二十多年来,从“旅游小镇”到“文化小镇”再到“会展小镇”,乌镇如今已是名副其实的古镇“顶流”。这期间,全国各地也涌现出不少号称“小乌镇”的古镇景区,有如乌镇一样成功的例子却不多见,即便是开发乌镇的公司亲自下场打造的其他旅游古镇,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乌镇模式不可复制”,有人如此断言。

  的确,乌镇有其独特的先天优势,不是每个古镇都有乌镇这样处于长三角地区核心地带、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也不是每个古镇都能走出茅盾、木心这样的文学大家,能成为世界级峰会的永久会址。不过,能成为古镇“顶流”的乌镇,真的只有“幸运”二字可以解释吗?“不可复制”的乌镇,可以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提到乌镇,不少人会首先联想到“戏剧”“互联网”“文艺”等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也命中了乌镇难以被复制的一个重要原因——独特性。一部分人因此认为,乌镇的走红得益于不可多得的机遇。其实,戏剧也好,互联网也好,这些看似不可被复制的特色,本质上是几乎每个古镇都在出的“文化牌”。如果单论江南水乡的建筑风貌,乌镇不见得是独一份。手握相似的牌,怎么才能打出自己的内容?乌镇首先瞄准了一个不算大众的群体——戏剧从业者和爱好者。从第一届乌镇戏剧节开始,乌镇就走上了一条小而精的路线。办戏剧节的地方很多,乌镇的独特之处一方面在于其有别于城市的古镇韵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一群专业的人,将这里打造成为戏剧爱好者心中的精神家园,先让一批人对这里产生了归属感。当乌镇拥有一批年年都会去的“铁粉”之后,“破圈”、让更多人看到乌镇,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事实上,古镇往往容量有限,大而全的发展模式不见得适合。文旅行业归根结底仍是服务业。古镇要服务于谁?如果只是笼统地回答为“游客”,无异于大海捞针,很难精准匹配游客的需求。考虑到古镇的承载量,其服务定位应当有所偏好,文艺青年心中的“乌托邦”与老年人理想中的“长寿之乡”显然不同,从服务的角度而言,这两种需求也难以兼顾。尤其在当下,游客更加注重旅游体验,倘若无视自身承载量,一味追求“流量”,服务品质就很可能会打折扣,导致游客来得快也散得快,雁过无痕,不利于古镇的长远发展。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性,抓住“关键少数”,才能让游客来了一次还想再来。

  乌镇“不可复制”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对商业开发度的精准把握。当下,一些古镇景区的商业化开发进入了修门面、甚至是“无中生有”造仿古建筑的误区,规划开发缺乏秩序性,也让这些古镇“看起来都一个样”,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沼。而乌镇却是在“做减法”,东栅在规划之初,就拿着百年前的照片作对比,拆新房、迁工厂,古镇的历史风貌得以恢复,文化遗存得以传承。在以“减法”做保护的基础上,乌镇商业化的“加法”做在了内里:管线地埋、分支供水,早在2003年乌镇西栅景区规划建设初期,整个西栅景区范围内就完成了主干光缆的覆盖。如此,不管是古镇居民还是来往游客,在享受现代生活的舒适便捷时,也难以发现“不和谐”之处。其实,古镇的商业化开发与农业生产有着相似之处:从栽下果树苗到进入盛果期,往往要花费三五年的时间,要付出心血、耐得住寂寞,才等得到未来。在保护中做好古镇的开发利用要有耐心,做好当下投入或许要用五年十年才能得到回报的准备,想赚快钱“捞一笔就走”,只会适得其反。

  乌镇在度量商业开发程度时的一个前置假设也值得仔细品味。在不少游客心中,古镇就是“诗和远方”,承载着逃离钢筋森林的渴望。但向往着“诗和远方”的游客,或许只看见了“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却不见得能真正接受沾着泥的菊花和带着毛刺的篱笆。乌镇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的“加减法”,多是基于这样一种认知展开的。“旧瓶装新酒”,对现代游客的吸引力大大增强。在优化游客日常起居中的便利性与体验感方面,乌镇甚至做到了引领现代潮流。不必特意走进展厅场馆,也无需特别的说明和展示,从古镇的生活日常中,就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处在互联网科技前沿的古镇。世界互联网大会能够落户于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有必然性。

  当然,即便是乌镇也会遇到瓶颈。拿上个月闭幕的第十届乌镇戏剧节来说,就有人觉得乌镇“变了”:住宿价格涨了、街道变拥挤了、明星多了……文艺青年心中的“乌托邦”不那么“纯粹”了。乌镇要想对游客产生新的吸引力,同样不能原原本本复制自己过去走过的路。我们期待,“不可复制”的乌镇能带来新的惊喜。(赵宇恒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河北涿州东冯村:洪灾后抢种白菜进入收获季

      中新社保定11月15日电 题:河北涿州东冯村:洪灾后抢种白菜进入收获季  中新社记者 陈林 崔涛 李晓伟  “霜降萝卜、立冬白菜”。北方入冬之际,涿州市东冯村成片饱满青翠的大白菜,进入收获季节。今年汛期,这里曾被洪水围困,受灾严重。  白菜收获,对于依靠“土里刨食儿”为生的张学芬是件大事。一大...

    时间:11-15
  • 珍稀动物频现 卷羽鹈鹕首现石家庄

      中新网石家庄11月15日电 (赵丹媚 姚伟强)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在石家庄滹沱河岗南水库西段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卷羽鹈鹕,这也是滹沱河湿地首次发现该种鸟类。  据拍摄到卷羽鹈鹕的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秋冬季水鸟调查监测成员、鸟类摄影师王京华回忆,这次共发现3只卷羽鹈鹕,两大一小,初...

    时间:11-15
  • 把美景留给行人:杭州部分道路再次开启“落叶不扫”模式

      黄叶缤纷,步入初冬的杭州即将迎来最有韵味的季节。为了最大限度留住落叶景观的风韵和意境,杭州市城管委决定,从11月17日起至12月底,市区湖滨路、南山路、虎跑路、北山街、孤山路等23条道路(街巷)及13条河道园路将开启“落叶不扫”模式,供行人取景拍照。  让市民、游客能在一地金黄里感受如诗如画的...

    时间:11-15
  • 援外医疗题材电影《无界》在河南郑州首映

      中新网郑州11月15日电 (记者 韩章云)“故乡明月他乡照,无影灯下柳叶刀”。当援外医疗题材电影《无界》的主题曲响起,曾赴非洲参与援外医疗工作的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刘贺红了眼眶,“那段经历也将是我宝贵的回忆”。援外医疗题材电影《无界》首映仪式在郑州举行。韩章云 摄  11月14日下午,援...

    时间:11-15
  • 菜农架网捕鸟被判刑 必要知识应尽快普及

      近日,某地两位农民为保护自家菜园不被鸟啄,私自架网致132只鸟死亡被判处缓刑,引发关注。许多人对此表示惊讶,农民为保护自己种植的蔬菜而捕鸟,为啥会被判刑?  这是因为,两名农民架设了5张捕鸟网,被发现时鸟类尸体已经达到了132只。其中有红嘴相思鸟33只、斑头鸺鹠1只,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重要的科...

    时间:11-15
  • “下腰伤童”不可再上演

      石佳  “下腰瘫”是指儿童在练习舞蹈下腰动作时,因训练不当造成的急性脊髓损伤,后果严重时会导致截瘫。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中小学生舞蹈等体育艺术类校外培训安全提醒》,提出“五不要”。其中提到,“不要过早对孩子进行过强柔韧训练”,这无疑给校外体育艺术培训机构和家长敲响了警钟(据11月13日...

    时间:11-15
  • 核雕非遗传承人王春晖:方寸间展现大千世界

      中新网潍坊11月15日电 题:核雕非遗传承人王春晖:方寸间展现大千世界  作者 吕妍 任宁  左手捏住一个桃核,右手不断更换各式各样的刻刀,在辗转腾挪间,桃核褪去原有的模样,变成了花鸟鱼虫、人物肖像等各种核雕作品。15日,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核雕非遗传承人王春晖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一枚枚原本被弃...

    时间:11-15
  • 爱上内蒙古的台湾少数民族青年:大草原和太平洋“距离很近”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爱上内蒙古的台湾少数民族青年:大草原和太平洋“距离很近”  作者 徐雪莹 杨程晨 陈晨  北京二环边的五道营胡同里,以两岸少数民族为主题的酒吧VA即将步入经营的第八年。驻唱的少数民族歌手、不同族群的图腾呈现,加以台湾风情特色餐饮,成为这家店在酒吧林立的五道营别具...

    时间:11-15
  • (神州写真)中国多地“青年夜校”一课难求 “无用之用”受职场人追捧

      中新社广州11月15日电 题:中国多地“青年夜校”一课难求  “无用之用”受职场人追捧  中新社记者 蔡敏婕  “抢到民族舞,500元(人民币,下同)12节课,锻炼身体也是划算的!”“啥都没抢到,我明明定了闹钟!”“深圳中医养生课太吃香”......“夜校”这个原本自带年代感的概念最近火热出圈,记者打开社交...

    时间:1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