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黄河口国际观鸟季在东营启幕 探索生态与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2023-11-12 15:59: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东营11月12日电 (记者 梁犇)“沿着黄河遇见海”黄河口国际观鸟季开幕式12日在山东东营举行。联合国组织、国内外观鸟组织、候鸟迁飞路线涉及国家及鸟类摄影爱好者代表等300余人相聚黄河口,共商合作、共绘愿景,共同见证具有东营特色的生态文化,探索生态与文旅融合发展有效路径。

11月11日,航拍黄河口湿地。(无人机照片)记者 梁犇 摄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监测到的野生动物达1630种,其中鸟类由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373种,是全球两条鸟类迁徙路线的重要中转站,每年有600余万只鸟类在这里越冬、栖息和繁殖,有“鸟类国际机场”的美誉。东营城市河道水系、湖泊湿地众多,湿地率达44.7%,塑成“舒朗大气、生态宜居”的鲜明特色,成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沿着黄河遇见海”黄河口国际观鸟季开幕式12日在山东东营举行。记者 梁犇 摄

  “加强鸟类保护,维持生态多样性,这不仅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之一,也是全人类共同责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局局长坎尼·维格纳拉贾出席开幕式并表示,中国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部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推动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共识,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局局长坎尼·维格纳拉贾致辞。记者 梁犇 摄

  坎尼·维格纳拉贾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护航候鸟迁飞项目四个示范区之一,东营市在鸟类和湿地保护中做了大量工作,探索出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湿地修复模式,有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展望未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有关部门将继续与各方携手共同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二级巡视员梅山在致辞中说,“沿着黄河遇见海”黄河口国际观鸟季活动,是东营突出城市生态特色、彰显生态优势,以水为景、以鸟为媒,精心打造的生态文明与文旅深度融合的一张靓丽名片。希望东营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挖掘沿黄文化旅游资源,继续探索文化旅游与生态保护的深度融合路径,让浓郁厚重的黄河文化历久弥香,让生态保护成为文旅鲜艳动人的底色。

11月11日,夕阳西下,一群天鹅正在黄河口湿地栖息觅食。记者 梁犇 摄

  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武明录介绍,中国现有鸟类1507种,约占世界鸟类总种数的六分之一,其中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达800多种。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中,有4条途经中国。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和“西太平洋”两条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东营市把湿地与鸟类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取得显著成绩。”武明录说,当前,正值候鸟迁徙的关键时期,希望大家在欣赏群鸟齐飞的壮观美景,体会自然生命美丽神奇的同时,做鸟类的保护者、建设者,不做旁观者、局外人,让保护鸟类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共同打造“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11月11日,山东东营,各种鸟类在黄河口湿地越冬。记者 梁犇 摄

  “东营是一座战略机遇叠加的城市,一座生态特色鲜明的城市,一座文化多元厚重的城市。”东营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必昌表示,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黄河入海口城市,该市正以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为引领,加快推动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两大工程”,并围绕“黄蓝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聚力打造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希望各界嘉宾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走进东营、了解东营,加强在生态、经贸、文旅等各领域合作,共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开幕式上,同时启动首届黄河口国际观鸟季摄影大赛,发布“黄河口护鸟使者”名单。会议为期3天,设置“沿着黄河遇见海”旅游渠道商大会、候鸟迁飞区及栖息地保护国际交流会、黄河口湿地教育CEPA国际交流会、“科技守护自然,共护鸟类翱翔”智能护鸟研讨会等活动,为与会嘉宾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天津举办

      中新网天津11月12日电 (王在御)11月10日至1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天津举办。年会主题为“多语种复合型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外语教育体系建设”。本次年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承办。11月10日至1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

    时间:11-12
  •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专家钟万勰在大连逝世

      中新网大连11月12日电 (记者 杨毅)大连理工大学12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钟万勰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1月12日7时05分在大连逝世,享年89岁。  钟万勰,1934年2月24日出生于上海。1956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专业,同...

    时间:11-12
  • “南国药都”药香飘四海

      中新社邵阳11月12日电 题:“南国药都”药香飘四海  作者 付敬懿 刘昭云  紧邻320国道的湖南邵东市廉桥中药材专业市场,各种药材琳琅满目、香气扑鼻,南来北往的客商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药材经营户赵俊烨这几天更是忙得“脚不落地”,每天要接待数百位询价验货的药企客商。  “10日开幕的首届湖...

    时间:11-12
  • 共促神经科学发展 第十六届三博神经科学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11月12日电 (骆礼波)由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举办的第十六届三博神经科学论坛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本论坛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首次于线下举行的重要论坛,以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论坛汇聚国内知名神经科学专家、学者,围绕神经科学...

    时间:11-12
  • 湖南怀化通报“一小学被曝食堂中吃出疑似鼠头异物”:为兔头唇部

      中新网怀化11月12日电 (付敬懿)针对“一小学被曝食堂中吃出疑似鼠头异物?”的网络视频,湖南怀化市鹤城区联合调查组12日发布调查情况通报称,依据调查及检测结果,确定视频中的疑似异物为兔头唇部。调查发现,因学校管理漏洞和食堂工作人员对兔肉加工过程中的操作问题,导致兔唇边的白色兔毛和兔齿没有除...

    时间:11-12
  • “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首届链博会摄影暨短视频征集大赛启动

      11月12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首届链博会摄影暨短视频征集大赛在500px摄影社区启动。该大赛是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的系列宣传活动之一,旨在带动更多人了解链博会,记录、分享身边的供应链。  链博会是中国贸促会主办的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

    时间:11-12
  • 涉嫌贩卖出生医学证明 南宁涉事医院责任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中新网南宁11月12日电(记者 黄艳梅)记者12日从广西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关于群众举报南宁某医院涉嫌贩卖出生医学证明的情况,涉事医院妇产科已停业整顿,医院相关责任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经当地卫健、公安等部门联合调查,涉事医院为南宁城和医院,调查取证等有关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中。...

    时间:11-12
  • 外籍友人黄浦江畔看“秀带”新貌 体验非遗魅力

      中新网上海11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打卡世界技能博物馆,体验中国传统非遗香囊制作……记者12日获悉,来自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的20位外籍友人来到上海杨浦,参加在主题活动中“赏百年之美,看秀带新貌”,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外国友人走进工业遗存林立的杨浦滨江。(杨浦区新闻办供图)  一路上,City N...

    时间:11-12
  • “中国科学家用科学回应《科学》”获2023菠萝科学奖科学事件奖

      中新社温州11月12日电 (鲍梦妮)11月11日晚,2023菠萝科学奖在浙江温州揭晓,由中外15所大学100多位师生共同完成的“中国科学家用科学回应《科学》”获本届菠萝科学奖科学事件奖。麦家(右)向张若彤(左)所在团队颁发2023菠萝科学奖科学事件奖。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2019年,《科学》杂志曾刊登过一篇...

    时间:11-12
  • 寒潮下的流感高发期 如何正确预防?

      央视网消息:近几天,随着全国大面积开始降温,流感高发期也随之而至。冬季,人们面临流感、肺炎支原体等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流行的风险,哪些重点人群、哪些重点场所需要格外关注?又该如何多病共防?   来自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0月30至11月5日,我国流感病毒...

    时间:11-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