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走进中国乡村)“破译”生态“密码”,秦岭小山村缘何获联合国“认证”?

2023-11-12 15:09: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西安11月12日电 题:“破译”生态“密码”,秦岭小山村缘何获联合国“认证”?

  中新社记者 张一辰

  秋冬之交的秦岭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随着山势的连绵起伏,红叶、黄叶、绿叶交织在一起,美不胜收。在秦岭山间的朱家湾村,“95后”吴旺如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从城市回到家乡开办客栈,除了一份乡愁之外,这个小山村对他到底有着怎样的吸引力?

  2023年10月,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召开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上,中国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荣获第三批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称号。

图为11月1日航拍的朱家湾村村貌。 (柞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曾一心想要走出大山。”吴旺坦言,在西安的一家烧烤店工作了几年后,他感到山外面的世界并不如自己当初所想,反倒是每次回乡休假时,此间的变化和发展让他逐渐萌生了在家门口创业的想法。

  “如今,我开办的乡村客栈,一年收入20万元(人民币)左右,也买了新车,幸福感很强。”吴旺给自己的客栈取名“旺旺堂”,寓意生意兴旺、日子红火。生活条件的改善,让吴旺想得更多也做得更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朱家湾村的一分子,我经常会向来此的游客做一些保护环境、文明旅游的宣传,为朱家湾村的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朱家湾村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地处秦岭腹地,拥有高山、潭瀑、溪流等自然景观,以及羚牛、秦岭冷杉等珍稀动植物,素有“天然基因库”之称,朱家湾村民俗文化丰富,秦岭老屋、古道遗迹、柞水渔鼓、民间社火、古法酿酒等文化遗产分布于其间。

  曾几何时,“九山半水半分田”是秦岭腹地朱家湾村的真实写照。当地民谣这样形容过去的朱家湾村:“老林头,穷山沟,吃的石蜡菜,点的松树油。”

图为11月1日拍摄的朱家湾村终南山寨景区。 (柞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柞水县副县长王茂荣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朱家湾村入选“最佳旅游乡村”后,乡村旅游品牌进一步凸显,将对当地旅游综合收入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吸引了大批企业进村投资、大批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增收,旅游主导产业的效应将进一步凸显,并带动该村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80后”郑传家从家乡多年来的生态发展中觅得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他辞掉了西安一家通信企业工作,回到故土从零开始。

  “有一年春节回来,发现这里的游客虽然不少,但就餐、住宿等配套设施并不完善,于是我就想这是一个开办‘农家乐’的好机会。”谈及返乡的初衷,郑传家如是说。

  “旺季时,要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11点。有一次仅是在‘农家乐’里迎来送往,我手机的记步数已达到了4万步。”郑传家告诉中新社记者,过去,朱家湾村交通不便,是无人问津的“落后村”,如今,依靠绿水青山涵养出的优良生态,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漫步于朱家湾村,此间树林茂密,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光影。青砖灰瓦的传统农家院落和古老的建筑与秦岭的色彩相得益彰。道路两旁的民宿、农家乐餐厅鳞次栉比。山间的溪水穿过古香古色的终南山寨,土墙篱笆、石磨瓦罐、柴垛耕具……田园式的“诗和远方”跃然眼前。

  “要发展就要先把好自身的‘脉’。朱家湾村按照‘旅游业态为主、农旅融合并举’的经济发展思路,盘活自然资源资产,实现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朱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毛家锋表示,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的贯通,村子被纳入了“西安一小时都市圈”,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走进朱家湾村。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是毛家锋对朱家湾村最大的期许,随着当地旅游环境打造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步提升,这份期许与实现的距离越来越近。(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涉嫌贩卖出生医学证明 广西南宁相关医院责任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广西南宁市卫健委消息,关于群众举报南宁某医院涉嫌贩卖出生医学证明的情况,涉事医院妇产科已停业整顿,医院相关责任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经卫健、公安等部门联合调查,涉事医院为南宁城和医院,调查取证等有关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中。南宁市卫健委表示,对存在违法...

    时间:11-12
  • 多位诺奖得主齐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 聚焦可持续发展

      中新社温州11月12日电 (鲍梦妮 孙自法)11月11日至12日,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温州举行,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参会并就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培养、各国国际合作等接受媒体采访。11月11日,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温州开幕。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此前欧洲联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公布...

    时间:11-12
  • 云南西双版纳“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吸引老挝大学生“逆生长”留学

      中新社西双版纳11月12日电 (记者 缪超 刘冉阳)23岁的老挝姑娘提达拉,今年刚从越南一所大学毕业,却选择来到中国一所中学继续留学生涯。  从大学生变为中学生,像提达拉这样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逆生长”老挝留学生,在西双版纳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并不罕见。近日,中新社记者探访与老挝接壤的云南西双...

    时间:11-12
  • 中国警方公开通缉缅北果敢自治区电诈集团4名重要头目

      【东盟专线】中国警方公开通缉缅北果敢自治区电诈集团4名重要头目  中新社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 郭超凯)记者12日从中国公安部获悉,公安机关公开通缉缅北果敢自治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重要头目明学昌、明国平、明菊兰、明珍珍。对提供有效线索和协助抓捕的有功人员,公安机关将给予10万元至50...

    时间:11-12
  • 贵州医生张毅:一个为“生命的馈赠与延续”的“嫁接者”

      中新网贵阳11月12日电 题:贵州医生张毅:一个为“生命的馈赠与延续”的“嫁接者”  作者周燕玲  45岁的张梅(化名)是幸运的,肾衰竭的她在等待1年零2个月后,等到了“重启生命”的机会。躺在贵州省人民医院病床上的她,刚接受完肾移植手术不久,腹部有一条十来公分缝合好的伤口。图为张毅在病房与病患...

    时间:11-12
  • 乌兹别克斯坦青年伊穆的译者人生:学海无涯,编舟渡之

      中新网西安11月12日电 题:乌兹别克斯坦青年伊穆的译者人生:学海无涯,编舟渡之  中新网记者 张一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乌兹别克斯坦“80后”伊穆对于中华文化的经典早已烂熟于胸。他常说,“每天能学到一些汉语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伊穆介绍其翻译出版的乌兹别克语版《...

    时间:11-12
  • 青海多地降温降雪导致多路段交通管制

      中新网西宁11月12日电 (孙睿 金泉才)受冷空气影响,11月11日至12日,青海省大部地区出现吹风降温降雪天气,省会西宁市也迎来2023年入冬首场降雪天气。图为西宁市降温降雪,市民穿厚棉衣出行。 马铭言 摄  气象监测资料显示,此次青海省共有82个气象测站出现降水,降水中心出现在玛多县,降水量为5.9毫米,积...

    时间:11-12
  • 重庆兴手付传销案始末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刘向南  发于2023.11.13总第111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回溯自2018年以来5年多时间里的经历,来自河南省孟州市的张洁就如同坐了一次过山车。  孟州市是河南省辖县级市,由焦作市代管,位于河南省北部。生活在这座小城里的张洁原本是一名警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2018年经人介绍...

    时间:11-12
  • 中山医学院学术节在穗举行:聚焦加强国际合作 加速肿瘤防治

      中新网广州11月12日电 (记者 蔡敏婕)国际合作有助于抗击癌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日宣布计划与哈佛医学院附属教学医院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开启新的合作“五年计划”,其中包括共同建设肿瘤研究中心,在更深的层面、更广的维度上加强在肿瘤前沿与创新研究、人才培...

    时间:11-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