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旧楼装电梯需要“法治模板”

2023-11-10 05:06:43

来源:广州日报

  庹亚男

  评论员观察

  最高人民法院和住房城乡建设部8日联合发布第一批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典型案例,共11件。(11月8日新华网)

  老旧小区装电梯,是件好事,也是件难事。装好了,可以方便老幼妇弱上下楼,是一件改善老百姓居住条件的惠民事;装不好,电梯就有可能“导火”,引爆矛盾,变成一桩影响邻里关系的闹心事。所以这电梯怎么装,有大学问。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已累计加装电梯近10万部,具体到每一步都有可能牵扯出千头万绪的繁琐。就拿申报这一个程序来说,很多牵头人的直观感受是——手续太繁琐,太“劝退”了。虽然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态度很好、很支持,但有许多手续不能免,有些材料也很难获取,比如要业主提供相关的设计图纸,这就很有难度;还有些政策,群众不了解,千辛万苦说服他们加装电梯,还得继续用千言万语向他们解读政策,这就很耗耐心。对大部分居民来说,沟通成本、材料准备成本、时间成本高只是一方面,棘手的是“不懂行”,不了解操作流程、不清楚申报手续、不理解政策规定,结果自然是“盲人摸象”。

  不过,既是学问,就有方法可循。本次两部门联合发布11个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案例,个个都是典型。如果能深入研究这些典例,归纳总结经验做法,比如怎么统一邻里意见,怎么申报加装材料,怎么保障运行使用……把这些琐碎难题琢磨透、复杂机制理明白,总结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法论,就能更有效地指导旧楼装电梯,把事情办实办细办到位,让老百姓获得“上上下下”的幸福。

  一方面,要明确规则,为老百姓提供具体指引。本次案例有个巨大的亮点值得关注。两部门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旧楼装电梯的规则,具体包括加装电梯、有序施工、不得违法拆除依法建成电梯、电梯使用等多个方面。对小区业主来说,这都是鲜活可参考的行为规范,既涉及电梯加装阶段的行为规范,也涉及电梯使用阶段的行为规范;既涉及支持加装电梯业主的行为规范,也涉及反对加装电梯业主的行为规范。有了这些规范,就有了明确方向和一定保障

  另一方面,要及时介入,化矛盾于“未病”之时。万般道理不如给个案例。在一起纠纷中,有关部门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优化施工工艺、安排安全监测,打消了其他业主对加装电梯的安全顾虑,化解了群众心结。对于这样一起邻里纠纷,相关部门的可贵之处在于及时干预,从法律和施工的专业角度释法答疑,促进业主达成加装电梯共识,将矛盾化解在了基层,如此执法可供借鉴。

  民生事,说到底就是千家万户的琐碎事,如何把这些千头万绪的事处理好,把民生实事办到千家万户的心坎上,是一门大学问。唯有浸润其间、不断钻研、反复总结,才能获得个中真意,切切实实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社交反刍:我们如何走出“过度思考”陷阱

      你有没有类似的时刻:白天刚结束和朋友的聚会,睡前脑子里却在不停闪回相处的画面、说过的话语,甚至开始思考——他那个反应,是不是我说错了什么?抑或是在某次吵架后,对刚刚说过的话捶胸顿足,久久不能入眠……  “反刍”,这个原本形容动物把吃下去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细细咀嚼的词汇,如今被人们用到了社...

    时间:11-10
  • 选择还是逃离?年轻人的“大厂”之惑

      通向“大厂”的路上,两个方向的年轻人都行色匆匆,有人心向往之,有人正在逃离。  ——————————  2022年6月,王大陆刚从英国留学回来,就碰上了“秋招地狱模式”。没有任何实习经历的他听说有实习经历才能拿到“大厂”(网络用语,指大型互联网公司——记者注)offer(录用通知),便在暑假紧急找了...

    时间:11-10
  • 防范AI诈骗需有新解

      皇甫思逸、练洪洋  今年上半年,有媒体曝光了一起诈骗案件,受害人遭遇AI换脸诈骗,10分钟被“好友”骗走430万元。近年来,AI换脸、换声视频在网络上流行起来,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其实施新型网络诈骗。(11月8日中国新闻网)  新闻里提到的AI诈骗并非首例。AI视频诈骗、AI合成不雅视频勒索……各式新...

    时间:11-10
  • 打造学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正当其时

      11月1日是中国科学院建院74周年,也是在这一天,PubScholar公益学术平台正式发布。这个全新的公益学术平台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为主建设。上线首日,访问量即达876万次,11月3日的单日访问量达到2141万次。  PubSchola...

    时间:11-10
  • 开挂靠车辆的司机是公司员工吗?

      明明在运输公司上班,却被告知车辆属于个人而非公司  开挂靠车辆的司机是公司员工吗?  法院认为,不能只以车辆挂靠关系推断司机与公司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本报讯 (记者吴铎思 通讯员马安妮)有人购买车辆后将车辆挂靠在运输公司、汽车租赁公司、出租车公司,导致很多货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等聘用...

    时间:1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