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暑假孩子们有了新去处 工会、社区暑期托管班开课…

2023-07-14 05:33:32

来源:广州日报

  暑假开启,“暑期孩子谁来管?”困扰着部分的双职工家庭。记者近日了解到,依托工会服务阵地已有的场所、课程培训资源,广州市工人文化宫今年首次开办暑期托管班,日均收费150元;由街道提供免费场地、链接志愿者资源,一场童心夏令营(暑期托管班)本周在梅花村街正式开课,日均收费百元上下。两种类型的暑期托管班做法如何为“职工家庭暑期带娃难题”提供解法?记者近日展开了采访。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邓潇丽

  难题

  双职工家庭暑假带娃难

  工作日早上8点多,梅花村街党群服务中心,陆续有家长将孩子带到二楼教室后,便匆匆离去。记者了解到,暑假已经开始,针对职工家庭白天没时间带孩子的现实难题,梅花村街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童心同行Tong成长”2023年的夏令营活动(以下简称“童心夏令营”)。而在广州市工人文化宫暑期托管班,家长和孩子可以来得更早一些,早上8点当日的托管时间就开始了,符合大部分家长工作9点到岗的需求。

  家长云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个双职工家庭,现在孩子的奶奶身体不好,暑假里照顾不了孩子。经朋友介绍,云先生选择了把孩子放到梅花村街道这里的童心夏令营,下了班再过来接。

  家长黄女士是梅花村街附近的居民,孩子马上要上二年级了。比较过其他机构后,她最终选择了在街道场所上课的托管班。她表示,这样的暑期托管班帮她解决了大难题,“不然,我就上不了班了。”

  家长杜女士表示,孩子在家由老人家带,孩子的作息管控不了,“孩子在家里中午不休息,从早上一直玩到晚上,小孩下午五六点就睡觉,凌晨三四点起床,他的整个生活作息都是乱的。”

  安全

  研发监管平台

  保证孩子安全

  托管班安全管理不容忽视,这也是采访中家长提及最多的话题。

  在童心夏令营,记者看到,一堂有20名孩子参与的课程,由1名社工以及4名志愿者陪同,以便可以更好地看护到每个孩子的安全情况。

  此外,在广州市工人文化宫暑期托管班,为了保障安全性,更加智能的手段被运用起来。

  每日18时前后,家长陆续来接孩子。记者看到,每个来接孩子的家长都静待在走廊拐角处的一台设备前。当孩子由老师陪同从教室走出来后,老师先确认家长身份,孩子和家长对着设备完成脸部识别后,家长才可以接走孩子。

  广州市工人文化宫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由他们自主研发的智能托管监管平台,该平台包括有管理人员、学生和监护人的人脸识别、学生安全路径定位与预警、系统安全信息推送等功能。点开托管监管平台后台,记者看到,“托管详情”详细记录下了一天中孩子的动态——托管学生的基本信息、上课时段托管老师的姓名和头像、接走孩子的人员姓名和头像等,孩子签入签出的信息会时时推送给家长。

  记者还留意到,广州市工人文化宫暑期托管班单独设置在二楼,孩子们大部分的室内活动都集中在这一层,借由活动教室的物理集中一定程度提升了托管班的安全性。

  课程

  日均费用百余元

  暑期托管班的费用是家长非常关心的话题。童心夏令营每周(周一到周五)收费400多元,并特别注明收取的费用全部用于志愿者补贴、老师课酬以及夏令营的运营开支。该活动一共举行三周,持续到7月底,连报三周费用为1280元,加上每日一顿午餐15元,平均算下来日均花费在百元上下。广州市工人文化宫暑期托管班收费标准为1500元/10天,平均算下来每日收费150元。采访过程中,记者就价格问题询问了多名家长,家长普遍表示,上述价格可以接受。

  课程内容设置是家长选择暑期托管班的另外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希望孩子能锻炼身体,学点知识。”这是邝先生希望女儿在暑期托管班中得到的。杜女士比较看重暑期托管班的课程内容,她期待孩子能在托管班拓展兴趣爱好,而不是埋头学习。

  记者留意到,童心夏令营和广州市工人文化宫暑期托管班在课程设置上均有暑假作业辅导、体育锻炼、看电影等共通的内容。两者不同的是,童心夏令营侧重“动”起来的课程,比如街舞、手势舞、美食制作等,开营的第一天就给孩子上舞蹈课程,还组织孩子体验包饺子,提升劳动技能。而广州市工人文化宫的暑期托管班一周有多节兴趣班,并有红色研学、编程课等课程。

  善用资源 探索解决托管难题

  “暑期托管难”是摆在不少双职工家庭的现实难题。童心夏令营和广州市工人文化宫的暑期托管班正在尝试和探索,它们或是盘活社区已有的场所、志愿者资源,或是依托工会服务阵地和课程培训资源、文化资源,为“双职工家庭暑期托管难题”提供解法。

  童心夏令营的社工表示,这次的活动是“五社”联动,由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以及社区自治组织共同推动。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活动的场地在梅花村街党群服务中心,由街道免费提供使用。此外,社工和志愿者也参与其中。记者看到,劳动课中,参与的4名志愿者有大一的学生,也有60多岁的老人,而教授街舞的老师则是一名中学生志愿者。

  今年是广州市工人文化宫首次推出暑期托管服务,其尝试有效整合工人文化宫已有的场所和培训课程资源。记者看到,在体育锻炼课程中,孩子们能走出教室,来到工人文化宫一楼的空旷场地跳绳;舞蹈、非洲鼓、编程等课程以及观影活动可以直接利用工人文化宫已有的课程资源和场所;而在每周一次的红色研学活动中,孩子能直接走入越秀区的红色景点学习。

  此外,期待获得价格更优惠的托管班服务是一些双职工家庭的诉求。“短期托管的话,经济上还能承受,如果长期托管,还是会有压力,所以最期待的还是价格能更优惠。”家长杜女士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杭州发现真菌新物种半圆形胶孔菌

      中新网杭州7月14日电 (钱晨菲)14日,记者从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该市发现真菌新物种半圆形胶孔菌(拉丁学名为Favolaschia semicircularis)。  真菌学国际权威期刊《Mycosphere》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到了上述物种——一种形似小蜂巢的半圆形胶质孔状真菌新物种在杭州被发现。因其形状多为半圆...

    时间:07-14
  • 观察丨因为走“新”,所以大“行”

      观察·新媒体大会丨因为走“新”,所以大“行”  又是十年。  十年前,新媒体方“新”未艾。十年后,新媒体大“行”其道。  时光荏苒,大势已定。从“相加”到“相融”,再到“深融”,“融合十年,笃行致远”。7月12日,汇聚业界大咖的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在长沙举行。  “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媒体...

    时间:07-14
  • 保护湿地珍禽 江苏盐城人工孵育丹顶鹤数量创新高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来喜讯,一只人工孵育丹顶鹤幼鸟顺利破壳。这是保护区今年人工孵育出的第55只丹顶鹤宝宝,创下历年保护区人工孵育丹顶鹤数量新高。  刚出壳的丹顶鹤宝宝浑身毛茸茸,毛色为黄褐色,乍一看像只小鸭子,但嘴巴细尖,双腿较长。由于还不能长时间站立,小鹤...

    时间:07-14
  • 社会责任这门“必修课”,媒体如何学以致用?

      编者按: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媒体的“必修课”,既能加大正能量输出,也能为媒体提升公信力和传播价值赋能。  7月12日至13日,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在长沙举行,令这座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再次站在聚光灯下。  此次大会,恰逢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十周年。如何让正...

    时间:07-14
  • 野生东北虎“完达山一号”再亮相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央视网消息:近日,工作人员在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穆棱园区内布设的野外红外线相机中,再次发现了野生东北虎“完达山一号”今年4月份在该区域活动的清晰影像。  视频中,一只体形健硕的东北虎迈着矫健的步伐,悠然地从镜头前走过。经过比对,这只东北虎就是此前在穆棱林...

    时间:07-14
  • 访企拓岗 精准帮扶 护航毕业生就业路

      央视网消息: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参加培训,求职能力提升了,但一天没找到工作,心里就没法踏实。对于学校来说,不仅要做好培训计划、就业指导,还要帮未就业的毕业生做好更多的服务。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华莉:这是我们未就业学生一人一册的台账,在这个里面我们设置几个菜单。后面...

    时间:07-14
  • 重庆16个区县出现大暴雨 万州再现超200毫米降雨

      中新网重庆7月14日电 (刘相琳 文奕)记者14日从重庆市水利局获悉,13日8时至14日8时,重庆16个区县出现大暴雨。最大日降雨量出现在万州区陈家坝街道翠屏村,为215毫米。重庆市水利局已将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  据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监测,13日8时至14日8时,重庆中西部和东北部大部地区...

    时间:07-14
  • 托熟人、走关系可以让孩子上名校?警惕升学诈骗

      让孩子升入名校是不少家长的心愿。而一些不法分子就盯上了这一点,打着能让孩子进入名校的幌子实施诈骗。近日,重庆市南岸区警方就公布了一起这样的诈骗案。  今年3月,重庆南岸区公安分局花园路派出所接到市民吕先生报警,称因孩子升学问题被人诈骗四十多万元。经询问得知,吕先生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太...

    时间:07-14
  • 重庆万州:暴雨致山洪暴发 各地开展抗洪抢险工作

      7月13日14时至14日5时,重庆市万州区再次迎来大雨到暴雨,部分乡镇大暴雨,最大累积雨量185.6毫米(翠屏山站),最大小时雨量90.6毫米(五桥街道,14日5时)。截至14日9时17分,降雨仍在持续中。  在陈家坝街道大石还房小区附近,山洪暴发,带着石头泥土倾斜而下,地下通道积水,多辆汽车被淹。  在万州陈家坝街道,...

    时间:07-14
  • 一刻钟的时间尺度 也是身边的舒适感受

      社区附近的“小修小补”又回归了,步行15分钟能买菜、健身、看病等等……身边的细微变化,成为居民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7月12日,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下称《三年行动计划》),对“圈”内的美好生活有了更详尽的规划。此前两年,多地已经...

    时间:07-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