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孩子暑假玩网游家长宜“疏”不宜“禁”

2023-07-14 05:26:55

来源:广州日报

  暑假到了,最让家长们头疼的手机、平板“争夺战”又开始了。“早上看视频,晚上打游戏,还不如不让孩子放假。”家住广州市越秀区的家长张女士(化名)为此感到很苦恼。到了暑假,自己仍要上班,在读初二的儿子则常常自己在家,沉浸在网络中,一整天盯着屏幕,和同伴一起玩网络游戏。对此,老师提醒,在孩子沉浸于网络游戏时,家长应担起监护人责任,科学引导孩子在合理范围内玩电子游戏,做好陪伴与疏导,让孩子摆脱过度沉迷,避免假期生活“失衡”。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欣潼、魏丽娜

  反映:可多途径绕开“防沉迷系统”

  近日,在广州某小学,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对记者表示,自己暑假里经常会玩《我的世界》,这是一款以第一人称为视角的沙盒游戏,在电脑和手机上均可进行。暑假来临之际,多家国内游戏厂商发布“暑期未成年人限玩日历”,表示未成年用户只能在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每周五、六、日晚20点至21点之间登录体验游戏,其余时段皆为禁玩时段。

  此外,有游戏厂商表示针对冒用账号问题,率先加码采用人脸识别验证进行拦截,运用AI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判定疑似未成年用户账号,拒绝或未通过验证的用户将被纳入防沉迷监管。

  尽管如此,少数未成年人还是想方设法“钻漏洞”。刘洋(化名)是一名中职学校一年级学生,15岁的他“游戏年龄”已有7年。小学至今,他的游戏经验十分丰富,从网页单机小游戏到PC端、手机端网游,他尝试过不同类型的游戏,而现在他最常体验的,是“在峡谷中冲刺攻占水晶”。

  刘洋介绍,放假后,爸妈对他使用手机的管理较上学时宽松。周一至周五父母外出上班后,除了部分时间他自行外出上街舞兴趣班,其余时间都为自由支配。“看到游戏图标总是手痒,忍不住想打开”,刘洋说,自己之前悄悄用爸爸的身份证绑定了游戏账号,和他一起“守卫水晶”的同伴,大多也是使用了家中长辈的身份证注册账号,而目前自己尚未遇到过人脸识别的检测。

  高一学生李想(化名)暑期的娱乐活动之一,则是和同学约好去小区附近的游戏厅玩游戏机,“游戏厅里有PS4、Switch,可以玩很多游戏,平时上学我们不会来这里,只有放假了才来体验一下。”

  如何将长达两个月的假期安排得有趣、有料、有味,真正发挥“充电”功效?这个困惑总是等待着“更优解”。假期中,有家长给孩子安排暑期托管、兴趣班、夏令营、社区活动等多元活动,也有家长紧张于孩子的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广州日报特别策划推出“暑假充电站”系列专栏,记者深入探访,带来“暑期档”系列报道,为家长的“急难愁盼”带来专家妙招,为育儿的“鸡毛蒜皮”带来多元观点。本期专栏,记者带你聚焦暑假的“时间管理”,面对网络游戏,如何帮助孩子提升自控能力,把握假期娱乐、学习、生活之间的平衡。

  经验:网络游戏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这一代未成年人成长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与网络保持着紧密联系。网络游戏的新奇性、娱乐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契合青少年好玩、好奇心强、社交需求强的年龄特征,加之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因此在接触网络游戏的过程中,他们较容易沉迷其中。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广受关注,游戏行业积极落实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充值消费额度等要求,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也取得显著效果。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的《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超七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3小时以内。

  “游戏年龄”长达13年的小温(化名)已从大学毕业三年。在他看来,适度地玩网络游戏能够起到娱乐、放松与情绪释放的作用,玩游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迷”。

  “刚开始玩游戏是因为某款游戏在同学之间风靡,大家在班里交流‘加好友’,我很想融入进去。”小温介绍,因社交需求刚开始接触游戏时,他放学回家便会立即奔向电脑,一头扎进虚拟世界,那段时间成绩明显下降,甚至曾尝试用网络游戏“逃避”现实中学习成绩下降带来的失落感,但在中考失利上了一所不合心意的高中后,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开始加强自我约束。

  “中小学生缺乏思考和自制力,但当我们有了目标追求,就会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长时间‘泡’在虚拟世界,要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小温表示,他也从过往游戏经历中汲取了很多知识,例如部分网游拥有庞大丰富的“剧情和世界观”,作为中文系学生,他从中获取了很多文学灵感。同时,小温观察到,如今家长担心的,除了手机网络游戏,更有孩子对各类短视频的沉迷。要引导孩子合理“畅游”网络,家长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支招: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以身作则科学引导

  不可否认的是,适度地玩网络游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若不加以引导,游戏也很容易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在越秀区雅荷塘小学副校长徐凤娆看来,不能把电子游戏“视为洪水猛兽一刀切”。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难不接触到电子游戏。家长首要任务是平衡孩子和电子游戏的关系,科学引导孩子在合理范围内玩电子游戏,做好时间管理,学会自律。例如提前约定游戏时间,时间一到就要停止。

  同时,家长要思考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不能单纯责怪孩子无心向学,而要考虑到他们玩游戏的心理需求。“孩子本性活泼好动,有倾诉欲,需要有效陪伴,有时家长做不到。但很多游戏中的升级和互动机制,可以满足孩子的分享欲、成功欲等心理需求,因此他们容易沉迷游戏。如果家长了解这些心理需求,做好心理疏导,可以避免孩子沉迷游戏。”徐凤娆说道。

  徐凤娆强调,家长应在行动上多做榜样,让孩子了解沉迷电子游戏的不良后果,及时“悬崖勒马”。也可以与孩子进行有效的和充满爱的互动和陪伴,例如饭后散步、周末去户外运动,让孩子感受到除了电子游戏外,原来还有很多方式可以获得快乐。“不用整日面对冰冷的机器,而是和有血有肉的人进行互动。”

  广州市第三中学德育处副主任吴逸新同样呼吁家长做好榜样,在家时能做到放下手机,做一些真正能增进亲子关系的活动。他介绍,很多家长普遍反映,假期对孩子的手机管控处于“失控”状态。吴逸新提醒,个别学生也许会利用漏洞,用家长的身份证登录游戏,家长可及时检查,看身份证是否捆绑了一些网络游戏账号。

  如何让网络游戏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缀或亮点,让真正对游戏有兴趣的孩子,在游戏这一领域拓展知识、爱好、创造力?吴逸新介绍,广州三中有信息学奥赛队,学校会选拔一些有此类特长的学生入队。而另一些不擅长编程,只是玩游戏很厉害的学生,班主任则会给予特别关注,学校和社区、家长联动,通过街道社工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和网络,并适时将学生带出户外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三中正在推进与大学的电竞专业合作,计划于下学期带学生前往大学的电竞专业参观,让他们全方位了解电竞专业,打破认知误区,“不要认为电竞专业就是一天到晚都在打游戏,实际上还要学习很多理论和专业性知识。此外,也让学生了解到电竞对身体素质有很高要求,容易造成眼睛、颈椎等方面的劳损。”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整体而言,这需要政府、学校、平台、家庭多方协同合力,织牢保护网。从家长角度而言,比起指责孩子“天天就知道玩游戏”甚至一刀切地禁止,家长更应该以“不扫兴父母”的姿态,积极提供引导,提高孩子对网游的科学认知,也学会把握学习、娱乐及日常生活的平衡点,在虚拟网络和现实生活中都能享受其鲜活多彩一面。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杭州发现真菌新物种半圆形胶孔菌

      中新网杭州7月14日电 (钱晨菲)14日,记者从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该市发现真菌新物种半圆形胶孔菌(拉丁学名为Favolaschia semicircularis)。  真菌学国际权威期刊《Mycosphere》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到了上述物种——一种形似小蜂巢的半圆形胶质孔状真菌新物种在杭州被发现。因其形状多为半圆...

    时间:07-14
  • 观察丨因为走“新”,所以大“行”

      观察·新媒体大会丨因为走“新”,所以大“行”  又是十年。  十年前,新媒体方“新”未艾。十年后,新媒体大“行”其道。  时光荏苒,大势已定。从“相加”到“相融”,再到“深融”,“融合十年,笃行致远”。7月12日,汇聚业界大咖的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在长沙举行。  “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媒体...

    时间:07-14
  • 保护湿地珍禽 江苏盐城人工孵育丹顶鹤数量创新高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来喜讯,一只人工孵育丹顶鹤幼鸟顺利破壳。这是保护区今年人工孵育出的第55只丹顶鹤宝宝,创下历年保护区人工孵育丹顶鹤数量新高。  刚出壳的丹顶鹤宝宝浑身毛茸茸,毛色为黄褐色,乍一看像只小鸭子,但嘴巴细尖,双腿较长。由于还不能长时间站立,小鹤...

    时间:07-14
  • 社会责任这门“必修课”,媒体如何学以致用?

      编者按: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媒体的“必修课”,既能加大正能量输出,也能为媒体提升公信力和传播价值赋能。  7月12日至13日,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在长沙举行,令这座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再次站在聚光灯下。  此次大会,恰逢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十周年。如何让正...

    时间:07-14
  • 野生东北虎“完达山一号”再亮相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央视网消息:近日,工作人员在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穆棱园区内布设的野外红外线相机中,再次发现了野生东北虎“完达山一号”今年4月份在该区域活动的清晰影像。  视频中,一只体形健硕的东北虎迈着矫健的步伐,悠然地从镜头前走过。经过比对,这只东北虎就是此前在穆棱林...

    时间:07-14
  • 访企拓岗 精准帮扶 护航毕业生就业路

      央视网消息: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参加培训,求职能力提升了,但一天没找到工作,心里就没法踏实。对于学校来说,不仅要做好培训计划、就业指导,还要帮未就业的毕业生做好更多的服务。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华莉:这是我们未就业学生一人一册的台账,在这个里面我们设置几个菜单。后面...

    时间:07-14
  • 重庆16个区县出现大暴雨 万州再现超200毫米降雨

      中新网重庆7月14日电 (刘相琳 文奕)记者14日从重庆市水利局获悉,13日8时至14日8时,重庆16个区县出现大暴雨。最大日降雨量出现在万州区陈家坝街道翠屏村,为215毫米。重庆市水利局已将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  据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监测,13日8时至14日8时,重庆中西部和东北部大部地区...

    时间:07-14
  • 托熟人、走关系可以让孩子上名校?警惕升学诈骗

      让孩子升入名校是不少家长的心愿。而一些不法分子就盯上了这一点,打着能让孩子进入名校的幌子实施诈骗。近日,重庆市南岸区警方就公布了一起这样的诈骗案。  今年3月,重庆南岸区公安分局花园路派出所接到市民吕先生报警,称因孩子升学问题被人诈骗四十多万元。经询问得知,吕先生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太...

    时间:07-14
  • 重庆万州:暴雨致山洪暴发 各地开展抗洪抢险工作

      7月13日14时至14日5时,重庆市万州区再次迎来大雨到暴雨,部分乡镇大暴雨,最大累积雨量185.6毫米(翠屏山站),最大小时雨量90.6毫米(五桥街道,14日5时)。截至14日9时17分,降雨仍在持续中。  在陈家坝街道大石还房小区附近,山洪暴发,带着石头泥土倾斜而下,地下通道积水,多辆汽车被淹。  在万州陈家坝街道,...

    时间:07-14
  • 一刻钟的时间尺度 也是身边的舒适感受

      社区附近的“小修小补”又回归了,步行15分钟能买菜、健身、看病等等……身边的细微变化,成为居民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7月12日,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下称《三年行动计划》),对“圈”内的美好生活有了更详尽的规划。此前两年,多地已经...

    时间:07-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