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追记因公牺牲民警许树林:从警23年,他像大树一样把根扎进基层

2023-07-13 16:09: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7月13日电 题:追记因公牺牲民警许树林:从警23年,他像大树一样把根扎进基层

  作者 莱易 刘洋

  “艳艳,最近单位比较忙,我这几天就不回去了,你照顾好自己……”7月3日5时36分,像往常一样,江苏省连云港市公安局徐圩新区分局刑警大队教导员、一级警长许树林在单位值班宿舍给妻子金艳打了个电话,但谁也没有想到,这1分多钟的通话,竟是他们夫妻间的最后一次通话。

  几小时后,许树林突发疾病,倒在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生命定格在54岁。

  从警23载,许树林像一棵大树一样把根深深地扎进基层一线,将自己的足迹“根植”于辖区的每寸土地,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万家灯火,用坚守和奉献诠释着职业荣光。

民警送别许树林。 江苏警方 供图

  走进许树林的办公室,椅背上蓝色警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办公桌兼书桌上的物品干净整洁、摆放有序。2000年,经过部队12年淬炼的许树林成为一名公安民警。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在基层派出所还是到分局,他始终保持着敢打敢拼的血性担当,“拼命三郎”是同事们对他的共同评价。

  作为刑警大队教导员,他既带队伍又抓业务。他说:“破案要不怕危险冲在战友前头,加班要不辞辛劳守在战友身边。”2022年8月,辖区有人被骗了30万元,确定了犯罪嫌疑人身份后,许树林带队到福州市实施抓捕。

  时值三伏天,他们蹲守至深夜,最终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年过半百的许树林一直审讯到犯罪嫌疑人供述了全部犯罪事实才去休息。

图为许树林生前在辖区内走访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和宣讲。 江苏警方 供图

  由于刑侦工作的特殊性,加班熬夜是常态。“‘今天能干完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是他的口头禅。”在徐圩新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一级警长赵广富的回忆里,许树林像个陀螺一直不停地转。

  无论是在派出所还是在刑警大队,许树林先后参与侦办各类刑事案件50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00余名,从平安社区到平安新区,从一个个身边的民生案件到一桩桩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要案件,鲜活的数字背后是他从警以来忠诚为民的一份份平安“答卷”。

  许树林的身体亮起了红灯。2022年10月,头晕头痛的他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医生建议住院,家人同事劝他及早治疗,他却说“等忙过这阵子再说。”

图为许树林生前在辖区内宣传禁毒。 江苏警方 供图

  今年,许树林牵头组建公共安全监管服务大队。挑起辖区危化品监管工作的重担后,他奔波在化工园区内,一家家走访,面对面为企业解决运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个个查,不放过危化品监管的任何隐患,以他的“铁脚板”,丈量着偌大的石化产业基地,守护着这片园区的安全。

  他牺牲后,工作人员整理他遗物时发现,在他办公室银灰色的办公柜顶上,4面卷着的锦旗静静放置。“做企业坚强后盾,为企业保驾护航”“勇于担当作为,助力企业发展”……这些锦旗都是近两个月辖区企业送到许树林办公室的。(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外籍媒体人打卡内蒙古博物院 感受中华民族发展史

      中国日报网7月13日电(记者齐磊 陈昕钰)7月12日,“2023年中国有约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内蒙古站火热开启。中外记者首站打卡内蒙古博物院,参观展陈的馆藏珍品,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形成的历史脉络。  内蒙古博物院展陈的件件珍品背后都有悠久的历史,吸引着外籍媒体人时时驻足,得以窥见这片...

    时间:07-13
  • 中国有约|敕勒川草原焕新颜 生态“数智”变富民“药方”

      中国网7月12日讯(记者 刘桢珂)盛夏,雨雾蒙蒙的敕勒川草原,花香、草香扑面而来,翻滚着的绿色波浪和各色特色花朵勾绘出一幅壮丽的草原图景。  敕勒川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北部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麓。据史料记载,过去这里曾分布着茂密的森林、肥美的草原,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条件所限,加之无...

    时间:07-13
  • “2023年中国有约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内蒙古站启动

      中国日报网7月12日呼和浩特电 7月12日上午,“2023年中国有约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内蒙古站在内蒙古博物院启动。本次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传播局指导,主题为“文明交流互鉴 经济互利共赢”。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日报网等负责同志,以及采访团的中外媒体记者、“中国故事...

    时间:07-13
  • 高温下的劳动者│无惧“烤”验 用汗水“筑就”城市之美

      央广网合肥7月13日消息(记者鲍玉婵)7月11日,入伏的第一天,在合肥市包河区南二环与西递路的交口的一处施工现场,建设者们顶着烈日坚守一线,挥汗如雨,努力确保当日工作计划的完成。  9时许,当记者到达建设工地上时,木工师傅谭林正准备从工地楼顶下来。  头戴安全帽,手提大水壶。这样的配置,在工地上属...

    时间:07-13
  • “10+3青年科学家”南宁共话国际卫生健康合作

      中新社南宁7月13日电 (韦佳秀)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司长戴钢13日表示,该部将坚持推动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营造开放合作创新生态,促进各国青年科学家加深了解,互相学习,激发创新灵感。  当天,第5届10+3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戴钢在该论坛上作上述表示。本届论坛是第1...

    时间:07-13
  • 拓宽渠道 完善服务 各地方各高校推出务实举措促就业

      央视网消息:除了专门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宏志助航培训,面对青年就业压力,各地方、各高校近期都在加强促就业的力度。  北京市教育部门牵头制定66项工作措施,通过开展就业指导系列直播活动、走访企业等,开拓就业岗位4.1万个 。  宁夏开发学前教育、城乡社区、司法协理、乡村医生等岗位,并将岗位补助...

    时间:07-13
  • 11国青少年上海体验中医文化

      中新社上海7月13日电 (记者 陈静)品茶、用六神丸粉末制作精油皂、体验针灸……正在此间参加第17届上海国际青少年互动友谊营的近70名中外青少年,13日走进东方绿舟,感受海派中医文化的魅力。  在当日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旅中,茶艺师通过茶艺表演和解说,带着青少年们了解茶的泡饮过程、品茶的礼仪。新...

    时间:07-13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打造首都文化新名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盛夏午后,走进位于前门西河沿街的正乙祠戏楼,昆曲《牡丹亭》正在上演。百年戏楼曲调悠悠,仿若昔时繁华重现眼前。  “这里原是明代的寺庙,康熙年间,浙江银号商人集资建了祠堂。”胡同里的老人家,对正乙祠的过往如数家珍。  祠堂里藏着的二层...

    时间:07-13
  • 甘肃夏河泥石流灾害失联人员遗体均已找到 搜救工作结束

      记者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委宣传部了解到,7月13日18时许,夏河县“7·10”山洪泥石流灾害失联人员遗体均已找到。至此,夏河县“7·10”山洪泥石流灾害人员搜救工作已结束。本次灾害共导致4人遇难,7人受伤。  目前清淤和灾后重建工作正有序推进。  (总台记者 张磊 马凌峰)...

    时间:07-13
  • 11国青少年上海体验中医非遗 感受千年传承中医妙法

      中新网上海7月13日电 (记者 陈静)品茶、用六神丸粉末制作精油皂、体验针灸……正在此间参加第17届上海国际青少年互动友谊营的近70名中外青少年,13日走进东方绿舟,在非遗体验中,感受海派中医文化的魅力。中外营员在制作六神丸粉末精油皂。 陈静 摄  上海国际青少年互动友谊营是由上海市人民对外...

    时间:07-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