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黄骅港:昔日“煤黑子” 今朝“绿色港”

2023-07-10 20:30: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沧州7月10日电 题:黄骅港:昔日“煤黑子” 今朝“绿色港”

  中新网记者 刘文文

  7月的黄骅港已是热浪扑面,在煤炭港区装船码头,可以看到巨轮穿梭、波涌如画。

  7月11日是我国第19个航海日。在中国航海日活动周期间,记者来到河北沧州,探访中国煤炭第一大下水港——黄骅港,如何从昔日“煤黑子”变身如今的“绿色大港”。

  煤港变“美”港

  港在海中建,人在画中行。来到黄骅港,记者观察到,码头干净、整洁,作业现场也清洁有序。煤炭港区运营方国能黄骅港务公司介绍,以前的煤码头可不是这样,那时到处都是煤灰,连树都是黑的。

  解决煤尘问题是清洁化生产的关键之一。国能黄骅港务公司建有世界上最大的储煤筒仓群,将煤装进“口袋”里,以物理方式从根源上防止煤尘外溢,但筒仓工艺的建设成本高不说,对于煤品质和安全性均有较高的要求,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煤堆场,煤港转型发展还要另辟蹊径。

7月,黄骅港的煤炭堆场井然有序地作业中。 刘文文 摄

  “想要解决煤尘问题,还要从煤炭的含水量上下功夫”,国能黄骅港务公司设备管理中心的汪大春介绍,“经过实验,我们得出煤炭外含水量达到千分之七左右既不起尘又不会对煤质产生影响,当然不同煤种还有细微差距。”

  然而,水往哪儿加?如何控制流量?怎么均匀补水?经过团队的反复研讨实验,最终选择了在翻车机底部加装自动洒水装置。翻车机是煤炭通过火车进入港区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港口作业的源头。从源头上治理煤尘无疑是对港口环境保护最有利的。翻车机底层本身就有振动给料装置,配合高压水雾可为煤炭均匀补水,避免污水外流。

  翻车机房内一列列运煤火车缓缓驶入,每4节车厢为一循环,随着翻车机的旋转翻转至160度左右,320吨煤炭瞬间被卸入底层漏斗,这里看不到煤尘升腾,一列车翻卸完成,翻车机房依然如初,该技术被命名为本质长效抑尘技术。据悉,本质长效抑尘系统建成后,生产现场粉尘排放和煤泥、煤污水无序排放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粉尘抑制率达到98%,较传统露天料场苫盖防尘工艺生产效率提升10%,每年节约相关成本近4000万元。

  做活“水文章”

  港区中一个风景秀丽、湖水清澈的小园子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据悉,这是国能黄骅港务公司建设的莲园,其主要功能是储水,而这些水是雨水、港区停靠货轮里的压舱水和处理后的污水。

  黄骅港地处盐碱之地,淡水资源极度匮乏。而生产抑尘、绿化又少不了大量淡水资源。过去淡水来源主要依靠购买市政水,企业用水成本高不说,珍贵的淡水资源用的着实心疼,为此必须做活“水文章”。

  “港区内有三种中水可以利用,也就是含煤污水、雨水和船舶来港的压舱水。将这些中水充分收集储存,再应用到生产中,可实现生产用水九成的自给自足。”国能黄骅港务公司生产保障中心经理怀全介绍。

  生产用水过程中,除尘装置本身会产生一部分含煤污水,这些含煤污水被收集到污水站处理回用,每年可处理205余万立方米。同时沉淀下来的煤泥还可以加工成煤饼出售,每年可增加1000万元收益。

  过去,煤炭露天堆放,遇到暴雨天气,除了初期雨水外,部分含煤污水会沿雨水系统外排入海,造成污染。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和标准越来越严,含煤污水一律禁止排海。但雨水排放不及时,又容易造成堆场内涝,影响生产。为此,国能黄骅港务公司将生产区域内的建筑垃圾场、空闲空地建设成景观湖和湿地,将处理后的污水、夏季的雨水全部收集到湖与湿地中,再回用于生产,真正将水的“文章”做活了。

  至于压舱水,黄骅港常有长江流域船舶来港,压舱水均为优质淡水,一艘5万吨级的船舶大概有1.5万吨压舱水,压舱水直接排海既浪费又破坏海洋环境。而且对于每年2亿吨下水量的大港,压舱水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国能黄骅港务公司利用管道将淡水压舱水应收尽收到储水水系中,仅此一项每年可获取淡水110万至150万立方米。

  据介绍,黄骅港已经实现煤炭作业全流程自动化,且煤港污染问题也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这里俨然已告别荒芜之地的命运,不仅成了经济发展的隆起带和战略资源,更是中国煤港建设的标杆和国家能源运输通道的保障。(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航一航班遭遇强烈颠簸,亲历者:事发降落前三四十分钟,有乘客和空姐被甩到天花板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 李贤诚  7月10日,多名网友反映,国航CA1524上海虹桥至北京首都航班,在空中遭遇强烈颠簸。有乘坐该航班的旅客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事发时,一名女乘客和一位空姐被抛到天花板上,安全出口的指示灯也被撞坏。  7月10日,有网友发布消息称,其在乘坐国航CA1524航班时,遭遇惊险一刻,飞机发生剧...

    时间:07-11
  • 中国年轻人兴起穿街走巷 Citywalk催生文旅消费新时尚

      (神州写真)中国年轻人兴起穿街走巷 Citywalk催生文旅消费新时尚  中新社长沙7月11日电 (记者 唐小晴)利用周末时间,在长沙工作八年的李陵花108元(人民币,下同)报名参加了长沙一社群组织开展的Citywalk(“城市漫步”)活动。  避开人头攒动的网红打卡点,这位30岁的河南小伙和参与者深入行走长沙...

    时间:07-11
  • 旅韩大熊猫“华妮”喜诞双胞胎

      图片来源: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中新网7月11日电 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消息,7月7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旅居韩国爱宝乐园的雌性大熊猫“华妮”(韩国呼名:爱宝)产下一对雌性幼崽,这是今年在海外出生的首对大熊猫幼崽,也是在韩国诞生的首对大熊猫双胞胎。图片来源:中国大熊猫保护...

    时间:07-11
  • 华北黄淮迎来降温雨退出高温群聊 南方多地桑拿天超长待机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7月11日)正式入伏!预计今年三伏仍为40天,也是我国连续第9年迎来加长版三伏天。明天开始,北方降水增多,华北、黄淮等地将短暂退出高温行列。但南方的高温将持续待机,且湿度较大,外出如进桑拿房。  华北黄淮明天将退出高温群聊 江南华南多地桑拿天超长待机  昨天,我国中东部地区遭...

    时间:07-11
  • 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北京等地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

      中新网7月11日电 中央气象台7月11日06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预计7月11日08时至12日08时,辽宁东部、山西北部、河北中部、北京北部和西南部、山东中南部、河南东部和西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北部、四川东部和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内蒙古南部、黑龙江东...

    时间:07-11
  • 中东部地区有大范围高温天气 黄淮和四川盆地等地有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

      中新网7月11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11日消息,预计7月11日白天,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和西部、江汉、江淮中西部、江南、华南大部以及四川盆地、陕西中南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7月11日至14日,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有较强降雨过程。7月中旬末,华南、江南南部等地...

    时间:07-11
  • 今日入伏!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中新网7月11日电 中央气象台7月11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7月11日白天,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和西部、江汉、江淮中西部、江南、华南大部以及四川盆地、陕西中南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陕西关中、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河南北部、安徽南部、湖北东部和西部、湖南中东部、江西大部...

    时间:07-11
  • 高温橙色预警!河北河南四川等5省份局地可达40℃以上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7月11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7月11日白天,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和西部、江汉、江淮中西部、江南、华南大部以及四川盆地、陕西中南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陕西关中、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河南北部、安徽南部、湖北东部和西部、湖南中东部、江西大部、...

    时间:07-11
  • 强对流天气预警!北京山东等10省市部分地区将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7月11日06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预计7月11日08时至12日08时,辽宁东部、山西北部、河北中部、北京北部和西南部、山东中南部、河南东部和西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北部、四川东部和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内蒙古南部、黑龙江东北...

    时间:07-11
  •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4.2级地震 震源深度50千米

      中新网7月11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7月11日6时49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北纬40.05度,东经83.28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完)...

    时间:07-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