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这群红马甲,对峙溺水悲剧13年

2023-07-05 05:31:2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下午6点半,郭慧仁和队友们陆续到达日常集合地点——广西南宁市邕江一桥江滨休闲公园的江岸边,换上红色的志愿者外套,支起南宁市红十字水上志愿队的队旗,便开始当天的巡逻和防溺水宣传。

  每年5月1日至10月底,这群“红马甲”都会准时出现在邕江边,他们是南宁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水上分队队员。副队长郭慧仁从1985年至今,在这片水域救起轻生及溺水者共40余人。

  “没有救生衣和救生圈不要下水,因为你不知道水的深浅,先备好救生衣和救生圈再下水。”看到一家四口来到岸边,正准备下河游泳,郭慧仁和队员们立马上前劝阻。

  夏季是溺水伤亡事件的高发期,今年6月初,一名17岁的少年在邕江夜游,不幸溺亡。6月13日晚,在同一片水域,两名游到江心的市民因体力不支,无法游回岸边,听到呼救声后,在岸边值守的郭慧仁立刻划着桨板飞速来到他们身边,救起他们。

  “南宁的城市精神是‘能帮就帮,敢做善成’。”郭慧仁说,这支队伍从刚开始的8人,慢慢扩充到20人,到如今发展到近200人跟溺水悲剧战斗。

  与“邕江救援”的不解之缘

  郭慧仁是土生土长的南宁人,家门口的邕江是伴随他成长并带给他畅游之乐的母亲河。1985年的一天,正在邕江游泳的郭慧仁,救起了一名轻生的女孩。后来,女孩的父母打听到他的工作单位,给他送来一封红艳艳的感谢信,郭慧仁救人的事迹不胫而走,还登上了南宁的报纸。

  “当时,我在团市委工作的朋友看见后,拿着报纸来问我‘你觉得这小伙子可以吗’,我当时就觉得他很靠谱。”郭慧仁的妻子蒙瑞珍回忆往事,脸上浮起笑容。

  这段救人的经历不仅促成了一桩姻缘,还让郭慧仁的生活从此与“邕江救援”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从那以后,他只要到邕江游泳,就会不由自主地观察周边是否有出现危险的征兆,以便在第一时间去营救。

  每年,邕江流域都会发生溺水事故,每一条生命的逝去,对他和其他游泳爱好者的触动都很大。他们开始意识到,救人应该是一种集体行为,单靠一两个人的力量,非常困难。2010年,在郭慧仁的倡议下,“邕江水上安全救护队”成立了。2012年,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接受南宁市红十字会邀请,成为南宁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水上分队。

  近200名队员被分为7个小组,一周7天轮流值班。每天上午,救援队的微信群会开启新一天志愿服务报名的接龙,原本7人就可截止的报名,常常接龙至20人。每晚7点至10点,志愿者会在邕江大桥南岸至小码头附近巡逻并进行防溺水宣传,分发宣传资料。他们会劝说没有大人看护的小孩和没有救生装备的人不要下水、提醒游泳的人注意安全,发现危急情况他们会通过投掷救生圈或划桨板营救。此外,对受伤的泳者进行伤口包扎,帮市民寻找丢失的物品等琐事也时有发生。

  6月21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第一次在邕江一桥江滨休闲公园的亲水码头旁见到这群志愿者时,很快便被他们的热情和笑容所感染。“这位曾经参加过自卫反击战,这位蝶泳、仰泳、蛙泳全都不在话下,这位曾获得过‘南宁市能帮就帮十大模范人物’……”郭慧仁如数家珍地介绍着队友们。

  这些志愿者中有的年纪较大、身材也有些走形,但划起桨板、抛起救生圈来的身手一点不输年轻人。郭慧仁说,营救溺水者哪怕1秒的时间也要争抢。经过多年探索,他们发现抛掷救生圈能以最快的速度对江岸附近10多米范围内的溺水者展开施救,而营救江中间遇到溺水危险的人,桨板启动起来比充气救援艇还快。巡逻和宣传间隙,郭慧仁一声令下,两名志愿者从岸边一跃而上浆板,频频划动船桨向江中冲去,不到20秒,便到达近300米宽的江中心。

  现如今,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不少年轻市民和高校学生也纷纷加入。去年,从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的农梅花如今也成为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在护士工作之余,她跟着学习救援技能,开展宣传劝导。“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整天玩手机刷抖音上,我想做一些让我人生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他们都是我学习成长的榜样,跟他们在一起我能感受到一种很温暖的氛围。”

  青少年溺水事故频发背后是缺乏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随着暑期临近,这些天,郭慧仁和队友们变得格外忙碌。有时,他们一天会接到几所中小学校的邀请,到学校对师生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志愿者围绕“在什么样的水域与什么情况下不能游泳、哪些地方可以游泳、游泳时常见的突发情况、如何自救与预防溺水、遇见溺水者该如何施救”等知识内容,结合自身多年救援的经验,向学生讲解怎样防溺水,以及溺水后的自救与救援他人的科学方法。

  溺水是每年夏天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此前,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发布《2022中国青少年防溺水大数据报告》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据95%以上。对近5年来我国青少年溺水表现特征、溺水原因分析发现,事故发生地中,河道为近5年溺水高发地,且溺亡率高达91.6%。

  随着天气转热,来邕江边戏水消夏的市民逐渐增多。郭慧仁告诉记者,看似平静的江面,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危险,邕江一桥桥墩周围的水域是溺水事故多发区,“水流冲到桥墩会形成暗流漩涡,此外,江中间是航道,游船航行经过和水面形成对流,对于很多初来游泳的人都是容易忽视的危险”。

  “出事的百分之九十几都是青少年。”提起半个月前溺亡的一名青少年,郭慧仁仍有些痛心,那天晚上10点,志愿者都回家了,两名青少年夜里11点喝酒后相约来游泳,但没有带救生圈等防护装备,准备返回岸边时却少了一人,搜救了几天才找到尸体。

  因此,队员们在巡逻和发放溺水宣传资料时,会尤其注意劝阻没带任何游泳救生装备的人和没有家长看护的儿童,“我们巡逻时看到,有的家长虽然在岸边陪护,但光顾着看手机,小孩出事后我们把孩子救上来,家长都不懂得拉小孩一把,安全意识太薄弱了”。

  端午假期前的傍晚,邕江涌入成群青少年。蒙瑞珍和队友巡逻时发现几个外地口音的年轻男子,他们仅准备了一个救生圈就准备下水游泳,志愿者站在一旁劝阻他们注意安全,下河游泳要带齐救生设备。尽管有些不情愿,但在志愿者的坚持之下,小伙子返回到远离岸边的台阶之上。“我们虽然没有执法权,但是我们以这种方式宣传劝阻也会有一定的效果。”

  对于志愿者的劝导,大部分市民都会理解和配合,但偶尔也会有的人不高兴地说:“要你管,关你什么事!”但不管对方听不听,志愿者都会坚持用劝阻让下河游泳者远离危险。

  志愿服务队外联组组长雷文瑾说:“很多溺亡事故都是发生在收队以后,那些孩子偷偷跑进来,这个时候所有志愿队伍都收队了,江边没人管的时候就比较危险了,溺亡就是一瞬间的事,溺水者并不像大家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样会大声呼救,他们遇到溺水危险时往往体力耗尽,10个有9个是喊不出声的。”

  ”我们劝阻时,常常会说生命只有一次,父母养你们这么大不容易。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家人着想。“郭慧仁说,但每年仍会发生一些青少年溺亡的事件,这背后是因为青少年往往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敬畏,没有意识到自然界潜藏的危险,也没有为应对危险做好充足的准备。防溺水知识学校都讲过,可一旦掉以轻心,危险就会随之而来。

  救人是为了没有人需要我们救

  从2010年至今,郭慧仁已坚持在邕江边开展巡逻宣传13年。这些年来,他带领南宁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水上分队队员共救起300多名溺水者,被当地群众誉为“邕江边的生命守护者”。

  时至今日,他仍然很难忘记33年前的一个夜晚,与一名溺水者擦身而过的经历。

  “那天晚上,就是在那片水域。”蒙瑞珍指着东北方向靠近邕江一桥桥墩的江面说,当时有3名外地游客下河游泳,其中一名游客发生了危险,另外两名游客大呼救命,听见呼救声后正在江里游泳的郭慧仁立马朝他们游去,但由于距离较远,加上是夜里,水面上光线昏暗,等他游近后发现那名溺水者的位置时,溺水者已没入水中,郭慧仁赶紧伸手过去,却没能抓住那个溺水者,眼看着一条生命被江水吞噬。

  “只差了一巴掌的距离就可以救回那个人了。”蒙瑞珍说,那名游客不幸溺亡后的一个月里,郭慧仁每晚都会来到江边,久久地看着江水出神。

  经历这件事后,郭慧仁觉得自己的力量和知识有限,便去寻求专业学习,并如愿获得救生员证,“刚开始,我就凭自己会游泳便去救人,经过专业学习才知道,从事志愿服务不能仅凭热情,进行志愿劝导、开展水域救援也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工作。”

  从最初发自内心的个人情感,到逐渐形成了对志愿服务的理性认识,郭慧仁觉得自己改变了很多。他要求每名队员必须掌握游泳自救的技能,并在南宁市红十字会的指导下为队员们购买了集体意外保险。“我们作为合格的志愿者,要尽量避免同他人发生摩擦或争吵。我们进行溺水宣传是以宣传为主,如果市民听取我们的宣传和劝阻,不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下水游泳,也是我们救了他。”

  “从前提倡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现在经过学习后,大家了解到这是一种莽撞的做法,首先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力而为。”蒙瑞珍说。

  “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救人而救人,而是希望大家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从而采取相应行动。到时溺亡发生率非常低或者没有了,最终没有人需要我们救。”郭慧仁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实习生 金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湖北或将出现旱涝急转

      中新网武汉7月5日电(武一力)湖北省减灾委办公室近日发布7月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提醒,该省出梅后或将旱涝急转,市民游客出行须警惕未开发“网红区域”的安全风险。  今年,湖北预计在7月中旬后期出梅,梅雨量正常偏多,发生区域性、阶段性暴雨洪涝的可能性高,防汛压力局部加大。今年6月16日入梅后,受前...

    时间:07-05
  • 山西提高煤矿井下自救能力:遇瓦斯等事故30秒盲戴自救器

      中新网太原7月5日电(吴琼)每位入井人员能够正确熟练地佩戴和使用自救器,实现30秒内盲戴;每名入井人员每次下井携带符合矿用安全标准的自救器……记者5日从山西省应急管理厅获悉,山西加强自救器使用管理,保障煤矿入井人员生命安全。  近日,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山西省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出台《关...

    时间:07-05
  • 装置设备带“病”运行 山西介休两家企业被停产整顿

      中新网太原7月5日电(吴琼)记者5日从山西省应急管理厅获悉,装置设备带“病”运行,山西介休两家企业被责令全面停产整顿。  近日,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危化一处在介休市开展重大危险源专项检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装置设备带“病”运行省级抽查。介休市昌盛煤气化有限公司和山西茂胜煤化集团有限公司为4.3...

    时间:07-05
  • 他为何获颁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

      2023年6月2日,在意大利国庆日这一天,新任驻华大使安博思代表意大利政府授予民进中央委员,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  授勋词写道:“苏丹教授与意大利之间的紧密联系,不仅促进了中国对意大利设计的学习和理解,也推动了两国机构、研究者、设计师和艺术家之...

    时间:07-05
  • 国内多地发现猴痘病例,个人应如何防护?

      中新网7月5日电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国内多地监测发现猴痘病毒感染病例。目前全球已有111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猴痘病例,那么,猴痘有哪些临床表现?有哪些传染源?能自愈吗?  一、猴痘的传染源及传播方式  感染猴痘病毒的非洲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多种猴类和猿类)和人是主要...

    时间:07-05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三明:推动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

      中新网三明7月5日电 (雷朝良)“持续推动两校各项交流与合作,让两岸民间交流更加密切、和谐。”台湾岭东科技大学校长赵志扬近日在福建省三明学院202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如是说。  三明学院地处闽西北山区,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0年4月,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三明学院与台湾中国科技大学、岭...

    时间:07-05
  • 中国最北县城塔河:“组团式援边”提升了教师素养留住了孩子

      中新网大兴安岭7月5日电 题:中国最北县城塔河:“组团式援边”提升了教师素养留住了孩子  中新网记者 姜辉  仲夏时节,万物并秀,位于中国北疆的大兴安岭最低温刚过10℃。早晨5时许,随着火车停靠到塔河站,在车上晃荡了一宿的宋兴龙揉了揉泛红的双眼,急匆匆向站外赶去,再过2个多小时就该上课了。2022年...

    时间:07-05
  • 湖北一学生恶意篡改同学高考志愿,被行政拘留五日

      中新网7月5日电 据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消息,7月2日,群众报警称自己的高考志愿被篡改,且已经过了网报志愿的截止日期。受案后,荆州市沙市区公安分局西区派出所民警立即展开工作,锁定违法行为人并积极劝投。7月3日下午,违法行为人项某宇到派出所自首。据悉,项某宇因与同学关系不好,在学校拍下同学...

    时间:07-05
  • 重庆所有超警超保河流水位都已回落到警戒水位以下

      中新网重庆7月5日电(记者 刘相琳)记者5日从重庆市水利局获悉,连日来重庆遭遇今年入汛最强降雨过程,至5日8时,11条超警戒水位和超保证水位河流水位均已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  据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监测,4日8时至5日8时,重庆奉节、云阳、秀山等3个区县出现暴雨,其余地区小到中雨、局地大雨。最大日降...

    时间:07-05
  • 红腹角雉频现湖北竹山堵河源保护区

      中新网十堰7月5日电 (程平 陈泽涛)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竹山县)屏峰管理站工作人员近日对2023年红外线相机数据进行整理时,发现在该保护区境内多处监测点拍摄到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红腹角雉的影像资料。红腹角雉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陈泽涛 摄红腹角雉叫声听起来像小孩啼哭声,因此也...

    时间:07-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