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野鸡大学为何屡禁不止?

2023-07-04 14:34:50

来源:羊城晚报

  由2015年的210所激增到如今的391所 野鸡大学为何屡禁不止?

  羊城晚报记者 罗清峣 王隽杰 实习生 王伟

  近年来,每到高考志愿填报前夕,媒体都会曝光各地的“野鸡大学”名单,提醒考生和家长防骗。“野鸡大学”也称“学历工厂”“虚假大学”,其办学以营利为目的,通常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本身并不具备高等教育办学和招生资质,颁发的学历不被教育部承认。在近日媒体公布的名单中,391所“野鸡大学”榜上有名,其中包括北京151所、广东10所。

  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野鸡大学”会使用诸多伎俩使自己看似正规,如起一个“高大上”、近似名校的名称,建立虚假网站等,此外绝大多数无真实校址。一旦误入“野鸡大学”,学生浪费了青春和金钱,毕业后更面临就业困境。那么,“野鸡大学”为何屡禁不止?迷惑性强、市场需求不绝、考生和家长认知不足都是个中原因。不过,也有专家对未来持乐观态度,认为“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在提高,人们对‘野鸡大学’的需求必然会减少”。

  “山寨”正规大学,地址查无此校

  什么是“野鸡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介绍,“野鸡大学”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指没有经过官方认定的学校,其颁发的文凭通常不受社会认可。

  记者总结媒体曝光“野鸡大学”名单发现,这些学校首先在校名上使用了诸多伎俩,往往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山寨”正规高校,迷惑性极强。如,“中国邮电大学”仿冒“北京邮电大学”,“武汉科技学院”仿冒“武汉科技大学”。也有部分学校属冒名顶替,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就是正规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的曾用名;“北京兴华大学”本是经批准成立的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2016年《上大学网第六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显示,该校被虚假大学冒名,正规的“北京兴华大学”2018年因年检不通过被要求停止招生活动。

  一部分“野鸡大学”其实是民办培训学校,本身合法存在,但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不具备高等学历教育资格。如果这些培训机构单纯开展培训业务,也就不会被叫作“野鸡大学”,但一些机构谎称自己有高等教育办学资质可以颁发学历学位证书,招摇撞骗进行招生。

  记者搜索发现,大部分学校有一个共同点——没有真实的校址,只存在网络之中。记者在地图软件对公布的广东10所“野鸡大学”一一搜索,发现除了“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其他学校都无法搜索出具体的地址。

  随后,记者来到了“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在高德地图上登记的地址,该位置为广州市海珠区赤岗地铁站附近。记者围绕这片区域搜寻了一番,没有找到任何与该校相关的建筑和信息。记者向路过的居民和快递员打听,得到的回复都是:没在这附近听过有关这个学校的信息。

  4年换张“废纸”,高教秩序也被搅乱

  “‘野鸡大学’的教学质量很难保障,对学生的权利是一种侵害。”储朝晖表示。记者采访数名曾就读“野鸡大学”的学生发现,不少学生都是在进入社会找工作时,才发现自己读的是“假大学”,这不仅浪费了青春和金钱,更造成了就业困境。

  小禾告诉记者,自己高考后到了北京的一所学校读大学,“我2006年上的学,2010年毕业,4年花了差不多10万元学费。”毕业之后,他来到深圳的一家大企业工作,“面试和笔试都通过了,到了最后环节发现毕业证不行,查不到编号。垃圾学校毕业证就是一张废纸。”

  醒醒表示,自己的一位朋友去年太过大意,不小心上了“野鸡大学”,之后被学校告知没有学籍,只能又复读了一年,“今年填志愿的时候就吃一堑长一智,擦亮双眼。”

  小羽毕业后一直在做小本生意,不需要使用毕业证,他说自己是看到媒体曝光名单之后才知道自己读的是“野鸡大学”。

  “野鸡大学”乱象遭诟病已久,然而记者发现,媒体统计的“野鸡大学”数量由2015年的210所激增到了如今的391所。储朝晖表示,大规模存在的“野鸡大学”可能会对我国整体的高等教育秩序造成一定混乱。

  市场需求未根除,打假仍在路上

  如今,网络上形成了打击“野鸡大学”的氛围。记者在搜索引擎随机搜索了名单内的10所学校,发现每所学校的搜索结果页面上方都会出现温馨提示,告知考生填报志愿时请认准国家认可的正规高校,避免误入无证“野鸡大学”。并且,这些学校的百度百科上,都在显眼的位置标注“×××是一所位于××省份的虚假大学”。

  在这种打假的氛围下,为何还有学生和家长陷入“野鸡大学”骗局呢?储朝晖认为,这些学校的目标人群往往精准锁定高考分数不够理想的考生,学校以“交够学费包上大学”“分数不够可走单招”“内部名额”等话术,利用考生和家长分数不够但是又想读名校的侥幸心理进行诱骗。

  在网络上负责高考报考咨询的徐老师告诉记者,他前几天收到了一个咨询:一名历史类考生考了398分,没过本科线,但有个自称本科院校的“野鸡大学”联系上他,还说他已经被录取了,不能再填报其他志愿,否则会导致投档重复。这名考生疑惑不解,询问徐老师:“我现在查我的录取情况还是自由可投档,就想问一下我可不可以参加志愿填报?”徐老师接到咨询后,立马回复考生这是个骗子,让他赶紧正常填报志愿。如果该考生没有及时咨询,而是轻信了骗子的话放弃填报志愿,那他就彻底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野鸡大学”的骗局很可能就达成了。

  “野鸡大学”套路之深也是让一些学生和家长陷入骗局的原因之一。甚至,个别“野鸡大学”招生人员堂而皇之地走进高中课堂进行诈骗。小黄告诉记者,他上高三时,有“野鸡大学”的人直接进到教室里,声称提前批招生、交10元报名费就能上名校的分校,叫学生都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然后有老师过来了,那两个人赶紧跑了。”此外,有一名曾在“野鸡大学”兼职暑期工的网友透露,学生高考后,老板就会让他们拿着不知道从哪弄来的名单和电话一一拨打,用话术骗考生报读。

  此外,“野鸡大学”还会伪造假域名、假证书、假查询系统,多数虚假大学都有官网,但内容多抄袭篡改自正规大学网站,包括盗用正规大学的新闻和图片等。记者登录某“野鸡大学”网站发现,网页右侧有在线报名/咨询/留言的入口,访问者可留下姓名、电话等信息,或是直接通过QQ等即时通信软件和对方交流。

  除了这些客观因素,部分考生和家长主观认知上的不足也让“野鸡大学”有机可乘。“在考生和家长心目当中有些错误的认知。”储朝晖说,一些考生和家长可能也知道上的是“野鸡大学”、拿到的会是一个假的学历证书,“但他认为不管是真是假,有一个学历就行了”,却没考虑到用人单位要核验学历,只有真的学历才能通过验证。也不排除有用人单位的审核不够严格,“认为只要招进来的人基本能力水平达到我的岗位需求就行了,不在意你是真学历还是假学历。”

  志愿填报慎核查,避免入坑假大学

  要如何彻底杜绝“野鸡大学”存在呢?储朝晖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网络平台也应负起信息审核相关责任。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公安、教育、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对“野鸡大学”进行持续高强度打击。例如,2021年,北京市民政局依法对非法社会组织“中国国学院大学”及下设“中国国学院大学国医药生命科学院”“中国国学院大学国医药生命科学院量子医学研究院”等70家分支机构予以取缔。

  二是学生和家长增强自身判别能力。教育部也发布提醒,在报考高校或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时,务必做到“三核查”:一是核查学校。截至2023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名单已在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发布。二是核查志愿。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将具备高考招生资格且在本省招生的高校纳入了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考生必须且只能在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填报院校和专业志愿。三是核查录取。考生和家长收到高校发放的录取通知书后,可通过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官网查询核实录取情况。

  储朝晖提醒,学生和家长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认为假学历无所谓,即使能侥幸找到工作,但是从长远来说,假学历永远是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定时炸弹。”

  不过,储朝晖对未来持乐观的态度。2023年3月,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6%,预计2023年全国高考的录取率约为85.04%,普及化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在提高,人们对‘野鸡大学’的需求必然会减少。”储朝晖说。(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厦金航线往来两岸旅客破2000万人次

      中新社厦门7月4日电 (记者 李思源)从金门出发的“金瑞龙”号客轮4日抵达厦门五通客运码头,乘船抵达的金门同胞蔡弼凯成为厦(门)金(门)航线迎来的第2000万名旅客。  至此,历时23年的厦金航线实现出入境旅客突破2000万人次大关,成为两岸同胞往来的“黄金水道”。  “谢谢,谢谢,太幸运了。”得知自...

    时间:07-04
  • 中国—东盟青年分享亲历故事 手拉手促民心相通

      中新社桂林7月4日电 (陈秋霞 杨宗盛)“我和中国很有缘,因为学习中文,我获得了来广西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并且帮助妹妹也申请到中国上大学,还带着妈妈来中国治病。”广西民族大学缅甸籍留学生林德伟4日在分享会上如是说。  当天,“青春奋进 不负时代”——2023年中国(广西)—东盟青年手拉手活动在...

    时间:07-04
  • 沪青医院搭建“远程医疗协作网”为藏族民众带去优质医疗

      中新网上海7月4日电(陈静陈霞琼肖鑫)记者4日获悉,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人民医院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简称:上海四院)正式完成两地之间“远程医疗协作网”的搭建,并开展了跨越2700公里高质量的远程多学科会诊。  此举大力促进了沪青两地医疗资源共享,在为广大果洛藏族自治州玛...

    时间:07-04
  • 以“训”应“汛”,西藏林芝市森林消防夯实应急救援“硬实力”

      中新网林芝7月4日电 (西绕拉翁)针对近期藏东南地区降雨增大实际,为切实做好防汛工作,进一步提升救援人员水域救援能力。近日,巴宜区森林消防中队在林芝尼洋河和更章水库组织开展水域救援训练。图为消防员正在进行舟艇快速救援训练。 西绕拉翁 摄  水域救援是一项突发性强、技术要求高、救援难度...

    时间:07-04
  • 最新研究:SMA患儿症状前治疗有望实现同龄孩子的运动功能

      中新网上海7月4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4日获悉,最新NURTURE研究数据显示,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在症状前开始使用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在5年后能够保持并达成新的运动里程碑。经过两年的额外随访,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存活,且无需永久性通气辅助,25名受试患儿中有23人能够独立行走(大多数在正常...

    时间:07-04
  • 两岸夫妻携手走丝路:情牵两地 见证陇原巨变

      【港澳台专线】两岸夫妻携手走丝路:情牵两地 见证陇原巨变  中新社兰州7月4日电 题:两岸夫妻携手走丝路:情牵两地 见证陇原巨变  作者 丁思 王牧雨  甘肃兰州陇原巧手馆内,来自台湾台北的51岁“甘肃女婿”黄建勋,触摸着妻子老家的庆阳香包文创产品,思绪一下回到了18年前初到庆阳“被家人接力敬...

    时间:07-04
  • 浙江警方破获首例团伙制作虚假视频案

      中新网绍兴7月4日电(项菁)记者4日从浙江绍兴公安获悉,近日,当地警方摧毁一利用人工智能软件制作虚假视频的造谣团伙,该案系浙江首例团伙制作虚假视频案件。  6月2日,绍兴上虞警方在网上巡查时发现用户名为“舷忆解说”的网民发布“绍兴上虞化工厂发生重大火灾”的视频,短时间内该视频浏览量迅速攀...

    时间:07-04
  • 第九届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在湖北开幕

      【东盟专线】第九届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在湖北开幕  中新社湖北宜都7月4日电 (记者 郭晓莹 董晓斌)第九届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4日在湖北省宜都市开幕。东盟10国友好组织代表、青年学生代表及在鄂留学生代表,泰国、老挝驻华使节等70余人将在活动期间走读湖北,共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7月4日...

    时间:07-04
  • 台湾累计确诊猴痘病例破200例 将扩大疫苗接种范围

      中新社台北7月4日电 台湾当局卫生福利事务主管部门“疾管署”4日公布,新增23例猴痘病例、创单周新高,目前累计确诊病例突破200例。5日起,台湾将扩大猴痘疫苗接种对象范围。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疾管署”4日公布,新增23例猴痘病例,其中21例为本土病例、2例为境外移入病例,相关高...

    时间:07-04
  • 陕西举行消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近百名从业人员同台“炫”技

      中新网西安7月4日电 (记者 梅镱泷)2023“蓝焰工匠杯”陕西省消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4日在西安举行。来自全省12个地市指战员、政府(企业)专职消防员以及社会救援组织成员等近百名参赛队员将同台竞技。  据介绍,本次竞赛以“匠心报国 竭诚为民”为主题,竞赛共设置了灭火救援员、消防通信员、消防装...

    时间:07-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