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覆盖海外16个国家地区,这个烧饼靠什么逆袭?

2023-07-02 15:00:59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它流传了650多年,从“养在深山人未识”到行销全球;它土生土长,从街边小吃到在加拿大、米兰都开起了分店;它在浙江小吃界名气很大,政府还专门为它成立了“办公室”……

  它,被称为“桶饼”,也叫缙云烧饼。

缙云烧饼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就烧饼而言,浙江丽水的缙云烧饼,可谓闻名遐迩。

  浙江人对缙云烧饼有多推崇?就好像新疆人爱馕,山东人少不了吃煎饼,陕西人离不开锅盔一样……

  在人们的童年记忆里,那股略带咸香的梅干菜味儿,是街头巷尾的垂涎;外出远行后,那冒着热气满嘴软糯的味道,亦是游子对家乡的最深的记忆。

缙云烧饼

  缙云烧饼,满足了一代代人的味蕾,更是填充了一座城市的美食文化。

  缙云烧饼的传说

  源起轩辕黄帝时期

  追溯起缙云烧饼的历史,已有650余年了。

鼎湖峰

  传说,缙云烧饼还是上古时期轩辕黄帝发明并流传下来的。轩辕氏当年在缙云仙都鼎湖峰架炉炼丹,日夜值守,饿时就和个面团,贴于炼丹炉内壁烤着吃,美味可口,香飘四野。

  当地百姓闻香效仿,按照炼丹炉仿造出木制“土炉胆”桶形烤炉,久而久之,创造出了风味独特的缙云烧饼,且在民间广为流传。

  据典籍记载,传说当年朱元璋征战到缙云,吃了缙云烧饼,便对此味道念念不忘。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还专门派人到缙云,找到当年的师傅接到宫中,专做烧饼给他吃。

缙云烧饼

  而这个故事,有刘基的《烧饼歌》为证:

  “明太祖一日身居内殿食烧饼,方啖一口,内监忽报国师刘基进见,太祖以碗覆之,始召基入,礼毕。帝问基曰:先生深明理数,可知碗中是何对象?基乃捏指轮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开视果然。”

  刘基肯定吃过缙云烧饼,他早年在青田石门洞读书,便是离缙云不远。

  缙云烧饼的美味

  全在于“土”

  丽水缙云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极好。

缙云烧饼老照片

  当地民风淳朴,物产丰饶。烧饼的原料,或自给自足,或由左邻右舍供应;烧饼的手艺,精选好水、好面、好肉,成就其独特的风味,世代传承。

  土生土长的缙云烧饼,看似平平无奇,实际上每一道食材和工序都大有学问。首先,面粉拌和成发面要4-6个小时,按气温高低、季节不同,冬天和夏天的方法也不同,以此保证饼皮筋道的口感。

  而馅料和火候更是成败的关键。一般的烧饼,都有不同馅料的各种版本,但缙云烧饼的高配,是以鲜猪肉和缙云菜干为主要原料制作的。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菜干,缙云的菜干,经腌制、发酵、多次回卤、晒干等工序,配上完美比例的夹心肉,适当添加葱、辣粉,刷少许麦芽饴糖并撒上芝麻……一经高温烤制便把“鲜香”发挥到极致。

缙云烧饼

  常年做烧饼的师傅个个下手稳准狠,待烧饼桶芯壁温度达到200℃左右时,将未涂有糖油饼坯一面涂上水后迅速贴实炉壁。大约过三、五分钟,炉子里的饼香就往你的鼻孔里钻了。

  待至出炉,还冒着火气,饼皮金黄色,半焦的糖油闪着光亮。咬一口,表皮松脆,内质软糯,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真比轩辕黄帝还要享受!

  缙云烧饼的门店

  覆盖16个国家和地区

  千百年来,小小的烧饼不仅成为缙云当地的特色美食,也成为不少缙云人的谋生手段。

  当地老人们说,过去烧饼师傅是“一根扁担挑着两个桶”沿街叫卖的,跟着戏班子,戏唱到哪里,观众跟到哪里,缙云烧饼就卖到哪里。

缙云烧饼老照片

  而如今,它不仅是一种食物、一门手艺,更是依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起来,从当年的“路边摊”变成了火遍中国、走向世界的“大产业”。

  据烧饼协会介绍,当地2014年就成立了“烧饼办”(缙云烧饼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专门支持烧饼产业的发展

烧饼师傅培训

  在缙云,“烧饼师傅”们每年“扩招”,系统教学烧饼“专业课”。多年来,累计培训11219人次,成功培育中级缙云烧饼师傅273人、高级缙云烧饼师傅392人、缙云烧饼大师10人。

  “小烧饼”更是激发起了缙云人民创业创新的实干热潮。截至2022年底,缙云烧饼产值达到30.2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4万人;不仅在全国开张门店(点)8000多家,还在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阿联酋等16个国家和地区开了店铺。

  在美国,缙云烧饼作为餐厅特色中餐点心贩售;在加拿大,则是开启外卖模式,统一制作、外卖配送。为顺应海外市场,烧饼师傅们入乡随俗,澳大利亚厨师选择鱼肉等海鲜改良了馅料,米兰厨师还制作了披萨烧饼……

缙云烧饼到意大利参展

  近年来,缙云烧饼还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欧盟商标,相继获得“全国乡村特色食品”“中华名小吃”“首届中国旅游金牌小吃”等荣誉称号;2020年入选浙江省精准扶贫十大案例;2021年缙云烧饼制作技艺更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如此,在缙云,烧饼还带动了小麦、土猪肉、缙云菜干、烧饼桶、炉芯、产品包装等全产业链的发展。如缙云菜干产业,截至2022年带动了2万多人就业,单项产值近亿元。

  在缙云,农民研发的特制烧饼桶,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烧饼大师的培训课,引得俄罗斯友人、台胞、法国华侨、米兰商人都来拜师学艺……

缙云菜干产业

  产业振兴 乡愁富民

  回顾这一路走来,从13年缙云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把缙云烧饼产业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到次年先后成立“烧饼办”,组建“烧饼协会”,开办“烧饼班”,举办“烧饼节”。之后缙云烧饼还拥有了自己的专属LOGO、统一的注册商标、门店标准、制作工艺、原料标准、经营标准、培训内容……

  十年来,缙云烧饼不仅提升了师傅“技艺”,满足了食客“胃口”,还鼓起了农民“腰包”。“快马加鞭”的产业发展,让它成为了浙江特色餐饮龙头产业和助农增收典范。

  缙云烧饼的崛起,并不仅仅是挖掘具有特色的地方小吃,根本还是通过挖掘乡村特色元素,走乡村特质发展道路,为传统产业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转化成为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踏踏实实的民生幸福。

往届缙云烧饼节

  今年是浙江实施“八八战略”20周年。“八八战略”当中提到,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小烧饼”撬动“大产业”, 走出乡愁特色富民路。缙云烧饼的成功逆袭,也是浙江重塑城乡关系、唤醒乡村沉睡资源的一个缩影。

缙云烧饼

  如今在缙云,你可以看到:在城区,几乎每500米就能看到一家烧饼店,烧饼成为了外来游客们必要打卡的美食;在乡村,一个个“烧饼专业村”红红火火,富民产业让家家户户都住上了5层豪华小楼。此外,当地更多的“主力”,他们把店铺开进了各地景区,开进了各地高校、政府机关的食堂,开进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开进了全国甚至国外最热闹的商区……

  “干就干得最好、做就做到极致”,而他们,正在向更广阔的天地奔去!(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面对面|专访视障高考考生马奕菲:她把自己活成了光

      近日,宁夏的高考分数公布,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用小提琴演奏《雪花》的马奕菲考出了485分。马奕菲是个双眼全盲的孩子,此前她在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专业课考试中获得了广东省外生源第一名,这次她的文化课成绩也远超该校往年的录取分数,这意味着她的人生将开启新的旅程。本周,《面对面》专访马奕...

    时间:07-03
  • 起哄、怂恿他人自杀是否属于违法行为?该如何惩处?

      对轻生者起哄怂恿,不止诛心还违法  法律界人士解读#行人刺激跳楼者不跳不是人#话题  本报记者 张守坤  6月29日,#行人刺激跳楼者不跳不是人#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公开视频显示,江苏苏州吴中区某小区一男子站在楼顶欲轻生,推电动车路过的一名大爷对着楼顶男子喊骂:“跳,你不跳不是...

    时间:07-03
  • 一些用人单位为扩大宣传 强行征用员工朋友圈引热议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营销和扩大宣传,强制要求员工转发工作信息引发热议  “朋友圈”,公司怎能想占就占  前不久,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一则“职工不转发朋友圈被罚1万元并开除”案例,引发广泛关注。2017年,某妇产医院开展员工微信朋友圈推广活动,该医院驾驶员陈某因未按要求转发相关链接,被扣除工...

    时间:07-03
  • “小而美”的家庭托育点如何不负所“托”?

      利用居民住宅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托育服务,收托人数不超过5人  【解生育家庭后顾之忧④】“小而美”的家庭托育点如何不负所“托”?  本报记者 王维砚  阅读提示  家庭托育点为托育刚需家庭提供多元选择。相关政策推动下,家庭托育点向着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但目前在可持续发展、资质合...

    时间:07-03
  • “技能交换”网友互相匹配需求 进行线上线下不定期教学

      “技能交换”网友互相匹配需求 进行线上、线下不定期教学  老铁,交换你的“十八般武艺”不?  青春派潮流  “我会的:琵琶(十级)、游泳(蛙泳)、烘焙(面包、甜点)、串珠、滑冰(刀冰,带入门);我想学:粤语(或英语以外的其他外语)、小提琴、滑板、做陶器、滑翔伞……”在社交平台上以“技能交换”为...

    时间:07-03
  • 长江难渡,一个抵御草地贪夜蛾的中国故事

      进入6月,夏季季风一路北上,跨过长江,逐渐靠近黄河。伴随着季风,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轨迹,也在不断北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测报处的监测显示,6月下旬,陕西新增3个草地贪夜蛾发生县,湖北新增11个见虫县。  伴随着草地贪夜蛾的逐渐北迁,新一年的阻击...

    时间:07-03
  • 铁路推出“京津冀海滨之旅”计次票

      为期62天的2023年铁路暑运开启,北京南站暑运期间常态化开启地下快速进站厅  铁路推出“京津冀海滨之旅”计次票   随着学校暑期开始,这两天,北京各大火车站均迎来客流高峰,京沪、京九、京哈等线路客流需求旺盛,铁路部门还推出了“京津冀海滨之旅旅游计次票”产品。...

    时间:07-03
  • 云南罗平九龙瀑布景区沿线围挡已拆除

      总台记者从罗平县政府新闻办获悉,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九龙瀑布景区沿线遮挡视线的围挡已全部拆除,保留波形护栏、防撞墩等生命防护设施。  当地表示,九龙瀑布景区沿线遮挡视线围挡拆除以后,将采取在该路段增设相关标识、强化交通安全管理、增加交警巡逻等措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央视...

    时间:07-02
  • 汉江嘉陵江干支流普遍涨水 陕西汉中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7月2日,记者从汉中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根据《汉中市防汛应急预案》规定,汉中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7月2日15时启动汉中市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各县区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汉中市防汛应急预案》规定,要全力做好应急响应行动,着重落实好各项防汛措施。  7月1日至2日,汉中东部和中部普降大到...

    时间:07-02
  • 陕西镇巴县遭遇强降雨 当地紧急转移安置群众4533人

      7月1日20时—7月2日1时,陕西汉中市镇巴县境内普降暴雨、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其中,渔渡镇、仁村镇、赤南镇3小时降水超100毫米,河流沟溪暴发山洪,渔水河渔渡段、赤南段出现超警戒洪水过程,镇巴县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目前,全县80条道路受损中断;受损房屋66户148间,严重受损房屋3...

    时间:07-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