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湖南“山乡巨变”的产业密码:因地制宜遍开“致富花”

2023-07-01 12:48: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沙7月1日电 (记者 鲁毅)湘西十八洞村成为减贫名片,乡村特色产业脱颖而出,建成7500多个美丽乡村……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接续发力,十年间,湖南持续耕耘乡村产业空间,让万千山乡发生巨变,让万千农民生活蒸蒸日上。

  6月26日至7月1日,19国华文媒体高层走进“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在山水田园间寻觅诗意乡愁,在乡风民俗里品味文化守望,在特色产业中感受乡村的勃勃生机,探寻中国“山乡巨变”的振兴密码。

  做优“一桌饭”

“云雾中的苗寨”十八洞村。 杨华峰 摄

  “鱼米之乡”湖南,从来不缺美味。辣椒炒肉、剁椒鱼头、东安鸡、荷花虾……各地特色数不胜数。美食离不开优质的食材,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生猪养殖和调出大省、全国“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这些金字招牌见证了湖南的物产丰盛、农业发达。

  因地制宜,善用资源,是广大农民的田间智慧。张家界市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曾是典型的山区偏远村落,交通不便、声名不显。在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的指导下,该村主打生态牌,种植有机农产品,充分发挥耕地与山林资源优势。

  夏至时节,群山环绕、绿草盈盈的合群村,弥漫着稻花香、黄桃香,山林间不时传来羊儿的“咩咩”声。“能种则种,能养则养。”该村党支部书记钟白玉介绍,“合群村水质好、土壤条件优,形成了‘山下种稻子,山间养羊子,山上种果子’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起粮油加工厂,村集体收入在2019年就超过百万元,七眼泉生态香米还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市场供不应求。”

  一穷二白的山窝窝变成了产业兴旺的“金窝窝”,合群村的蝶变只是湖南特色农业带富万千乡村的缩影。在洞庭湖平原,拥有新技术、新理念的现代农人,因地制宜探索稻、菜、鱼、虾、蟹、鳖等多种组合的套种套养模式;湘南、湘东地区,农户们发挥林间优势,围绕柑橘桃李、油茶等开启品牌化之路。湖南美味香飘海内外,也鼓起农民口袋。

  围绕“餐桌”谋出路,湖南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沅陵县太安社区,托起了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幸福梦”。

  走进太安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满山坡的黄桃挂满枝头,一畦一畦的豆角、茄子生机勃勃。“春夏摘桃,秋冬收橘,一年四季有各种蔬菜,让搬迁户安了家定了心,也壮大了集体经济。”太安种养合作社负责人龙先勇介绍,总面积约1万亩的太安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正在打造蔬果种植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开发农贸批发市场,拉长产业链。

  从大食物观出发,湖南抓住消费者饮食结构变化趋势,在稳定粮食供给的同时,培育“一县一特”优势特色产业,加强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优质湘猪、早中熟柑橘、“五彩湘茶”“洞庭香米”“早熟油菜”等多个国家级农业产业集群在湖湘大地聚势勃发。

  绘美“山水田园画”

竹山村村民的日常生活成了旅游场景。 杨华峰 摄

  从浏阳河畔、洞庭湖边,到沅江旁、沱江两岸,再到武陵山脉腹地,此行一路走来,“震撼”二字一次次从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口中说出。

  “这些天,就像走进了一个又一个度假村,绿水青山,便利交通,别致的农家小院,美得像画,很震撼!”菲律宾《商报》编辑陈淳淳说,“走遍了欧洲、北美,没有哪里比得上中国发展之快,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实实在在让中国发展红利惠及每个角落。”

  走进武陵山脉腹地的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一条条青石板路串联起座座青瓦木屋,群山间绿意涌动。这里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到处都是绿水青山、高山峡谷、飞瀑溶洞,“云雾中的苗寨”美景尽显眼前。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拥有的第一大优势便是自然生态。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介绍,他们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因地制宜挖掘商业价值,开发绿色生态资源,加快建设田园综合体、溶洞开发等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业态。

  “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现实。”施金通介绍,十八洞村日子越过越好,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到2022年的23505元。目前,正在进行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红色、绿色和古色的乡村产业。

  位于浏阳河畔的小河乡乌石村又是另一番图景:蜿蜒穿境而过的小溪河两旁,阡陌纵横、田舍相望、花草茂盛,更为吸睛的是村中屋舍白墙上画满了水墨画。这里不仅用秀丽田园风光吸引游客,当地村民还拿起画笔将风光画在画板上、石头上、屋墙上,成就了一道新风景,一桩新生意。

  乌石村党总支书记赖平介绍,当地以生态绿为底色,涵养生态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农民画室,清秀、安静的小河乡变得更有“文艺范儿”,农民也将乡村生活“画”得绚烂多彩。

  三山环抱,四水交汇,潇湘自古多锦绣,浩浩荡荡的八百里洞庭、连绵巍峨的七十二峰衡岳、千岩竞秀的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崀山丹霞地貌、中国第一洲橘子洲头……而今,湖南更多乡村的小而美、独而特景观被发掘、被点亮,通过农旅融合,景村共美。

  擦亮文化名片

常德穿紫河夜色风光。 杨华峰 摄

  距离凤凰古城31公里的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是一个苗族聚居村。保存完好的160多栋苗族村寨,记录着湘西“半坡部落”原始堡寨的风光。

  以保护特色民居为基础,该村擦亮传统村落和苗族文化名片。在村中,苗家寨子变成乡居民宿;田地上,村民赶着耕牛犁田劳作,再现传统农耕的场景;石板路旁,苗族大姐用簸箕“簸”着稻谷,展现生产技艺;屋舍门口,老妇人熟练地打着草鞋,展示非遗编织技艺……竹山村的传统建筑、农耕器具、民间技艺、民间习俗等资源实现活化利用,村民的日常生活也成了旅游场景。2022年,该村接待海内外游客24.4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518.2万元。

  走进合群村,便像走进了云南的“小大理”。这座白族人口占97.52%的村子,沿袭白族风格建筑,传承仗鼓舞、霸王鞭、三道茶、游神等古老的白族文化习俗。品白族三道茶,看白族舞蹈,赏色彩斑斓的花海,已成为当地旅游特色。

  在常德,则以千年古运河穿紫河为纽带,“复活”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灵动的生活形态。穿紫河两岸,茶楼、客栈遍布。入夜,古风灯笼点亮河畔的非遗街区,折子戏、常德丝弦、常德汉剧等老常德的戏剧在两岸的露天舞台上纷纷亮相。

  乘着水上巴士游历其间,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新媒体社长章维佳不禁感叹:“宛如穿过一个文化长廊。”穿紫河俨然化身为一个旅游景区,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纷前来休闲度假,千年古运河变成一条名副其实的“金腰带”。

合群村白族民俗风情展示。 杨华峰 摄

  积极引导脱贫地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断放大文旅资源优势。近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部署了推动乡村非遗传承发展、推动乡村文旅科技深度融合等15项具体举措,将进一步助推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湖南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毛朝晖说,未来,湖南将继续以发展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根本举措,推动脱贫地区对接市场需求、开发乡土资源。“要积极在‘土’上做文章,在‘特’上下功夫,在‘产’上谋突破,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让群众增收更有支撑、县域经济更为活跃。”(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博爱残疾人陶艺作品拍卖会在京举行 单件最高成交价达一百万元

      中新网北京7月2日电 由景德镇博爱陶瓷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博爱残疾人陶艺作品拍卖会7月1日在北京举行。本场公益慈善拍卖会成交额逾200万元,其中单件拍品最高成交价达100万元。  “博艺有爱·助残无碍”——博爱残疾人陶艺作品拍卖会共汇集200余件作品,品类包括瓷板画、瓷瓶、茶具等等,汇集了全国...

    时间:07-02
  • 南宁举办劳务品牌技能大赛 比拼烧烤美食制作等8个赛项

      中新网南宁7月2日电 (记者 黄艳梅)广西南宁市首届乡村振兴暨邕城劳务品牌技能大赛1日在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举行,近300名选手围绕汽车维修工、育婴员、烧烤美食制作等8个竞赛项目展开技能比拼。  赛事由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通过竞赛引领、以赛促训培养选拔技能人才,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和...

    时间:07-02
  • 直击江西一化工企业火灾现场:浓烟渐消 善后处置工作进行中

      中新网鹰潭7月2日电 题:直击江西一化工企业火灾现场:浓烟渐消 善后处置工作进行中  作者 朱莹 姜涛 刘力鑫  “上午听见很大的响声,出来一看整个天空黑烟滚滚,好多人都被吓到了,我赶紧出来开车往外跑。”回忆起火灾刚发生时的场景,当时距离江西乾泰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乾泰新材料”)约700米远的...

    时间:07-02
  • 古城南京收获一群“Z世代”外国青年“迷弟”

      中新网7月2日电(苏亦瑜 荆雨昕 申冉)巍峨的城墙,古朴的老街,悠久的历史,有趣的传说,让南京充满了岁月赋予的独特魅力;繁忙的港口,热闹的商圈,入云的大厦,高速的发展又让它散发着现代化都市蓬勃的气息。当五位参加“‘Z世代’画像中国”网络互动活动的外国青年走近这座千年古城,不可避免地快速成为了它的...

    时间:07-02
  • 高温黄色预警持续:京津冀等地部分地区可达37℃至39℃

      中新网7月2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7月2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预计7月2日白天,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以及湖北南部、湖南中东部、江西、广西、广东西北部、福建北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北京、天津北部、河北、河南北部、辽...

    时间:07-02
  • 多地持续高温 各地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连日来,全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各地采取多种措施,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针对持续高温,北京朝阳区在一些小区、商场、超市等人流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置清凉点,为户外劳动人员提供免费饮用水、手机充电等服务,并且开发了小程序,能查询各个清凉点的具体位置。  面对高温,山东菏泽灵活...

    时间:07-02
  • 四川盆地至黄淮有强降雨 京津冀湘赣等地有高温

      中新网7月2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7月2日至5日,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黄淮中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北部、西藏东部以及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2日,华北、黄淮北部等地有35~39℃的高温天气。  国内天气实况  四川陕西重庆广东等地出现强降雨  昨08...

    时间:07-02
  • “减负”三令五申,是谁又在制造暑期焦虑?

      中新网北京7月2日电(韦香惠 实习生 王祎昕)暑期将至,部分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一系列“暑假最可怕”视频引发热议。“小学二年级的暑假很危险”“小升初的暑假是最可怕的”“开学就要初三的孩子们暑假别再玩了”……成为此类视频的惯用话术。是谁在制造这些暑假焦虑?会有人买单吗?网络视频截图  “...

    时间:07-02
  • 新一轮大范围强降雨来了 京津冀等地高温将短暂减弱

      热热热热热~一看这张图就感觉热到不行。  京津冀一带今天热得最突出,高温排行榜又是几乎霸榜的节奏。北京斋堂41.3℃再次热到破纪录。  华南、江南一带虽然没有热到排名靠前,但部分地区也遭遇了35℃的高温,而且闷热十分不好受。  随着高空槽东移,要给京津冀等地的朋友带来一个好消息!高温要减...

    时间:07-02
  • 今年上半年三峡过闸货运量8148万吨 同比增加9%

      记者从三峡集团得到消息,今年上半年,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发电、航运、补水、生态等综合效益显著发挥。  上半年,三峡水库总来水量达1236亿立方米,较初步设计多年均值偏少5.1%,较建库以来均值偏少9.7%,三峡集团统筹汛前消落、电网检修、库岸稳定等多方需求,稳步推进三峡水库消落工作。  上半年,三峡...

    时间:07-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