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初二娃单独关教室8天”调查 家委会要求“单独开班”

2023-06-30 05:33:24

来源:扬子晚报

  这两日,网传扬州一14岁学生被单独“关”进教室,8天不上课,家长担心对学生成长造成不好影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6月29日调查了解到,该男生来自宝应,读初二,因为经常在课堂上吵闹,引起班级同学及家长“公愤”。学校不得已给该生“开小灶”,安排专门教室、专门老师,为他编排专门的课程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家委会要求“单独开班”

  记者了解到,该生系宝应县一学校八年级(初二)学生,父母离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这个孩子特别调皮,上课吵闹,学老师说话,严重影响课堂秩序。包括他家孩子在内,很多孩子都回家吐槽课上不下去。为此,家长们多次向老师及学校反映过。

  该校一位老师表示,该生除了平时在校特别调皮、课堂上吵闹,老师和他谈话、给他讲道理也不听,还在老师办公室吐口水。“家长担心影响自己孩子,老师也打骂不得,学校很苦恼,毕竟也不能开除呀。再说,别的孩子要学习,这对别的孩子不公平。而且,他本人来学校也是要读书求知进步的。没办法才给他‘开小灶’的。”

  宝应县教育局相关人士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介绍,对于这样的学生,学校也向主管部门汇报过。学校多次和该生家长沟通,家长也多次承诺一定管理教育好孩子,不影响其他学生上课,但效果不明显。去年和今年,针对该生仍未改正、其他学生家长意见较大的实际情况,学校多次给予批评教育。期末考试临近,家长委员会要求学校给他单独开班,学校讨论后,本着对其他学生负责,也对该生负责的态度,全票通过。

  安排专门教室老师课程

  据介绍,学校给该生安排了专门的教室、专门的老师和专门的课程表,开齐了所有课程。每一节课,任课老师督促其在教室上课。课间休息后,保证其及时回到教室。午休时间,也有专门的老师值班管理。

  记者采访获悉,“开小灶”期间,该生的任课老师除了要进行正常班级教学,还要根据学校的安排,加班加点给他上课,工作量增加很多,非常辛苦。

  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该生“发生状况”频次很高,学校经常联系家长,并提出过请家长陪读的设想,家长未予认可。此前,学校也提出,该生如一直影响其他同学正常上课,会考虑对其单独授课。当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和该生的母亲联系多次,电话能正常打通,但对方一直未接。给其手机留言,也未予回复。

  孩子母亲:情绪有点激动

  当地相关部门表示,网传“家长举报学校将学生单独关教室8天不上课”一事,学校所在地及教育部门均高度重视,迅速介入,立即赴学校了解情况,并联系上相关学生家长。

  经了解,该生父母早年离异,一直随外公外婆生活。该生性格过于活泼,自小调皮多动,在学校中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导致所在班级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学校跟家长沟通多次,也对学生进行多次谈心谈话、批评教育,但收效甚微。班上其他同学及家长多次联合要求,学校为其单独开班教学,以保证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今年5月底,多名家长再次书面联名要求学校重视此事。自6月9日起,学校为其单独开班上课,单独编制课表,以保证其学习的正常进行。

  6月28日下午,由上级主管部门牵头,学校校长、主要学科任课老师与该生的母亲及外公再次进行了充分沟通,并就下一步如何加强家校互动,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达成了一致。该生母亲说,自己情绪有点激动,现在和学校已经沟通好,下一步多加强家校互通,让孩子好好学习,健康成长,感谢大家的关心。

  记者手记

  孩子“不安分”怎么办

  “开小灶”是长久之计吗

  记者随机采访发现,类似该未成年学生在课堂上“不安分”,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影响其他学生正常上课的情况,在很多学校并不鲜见。

  这其中,有学生自身性格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外界影响的因素。

  有家长反映,孩子遇到这样的同学,很郁闷;有教师表示,班上有这样的学生,既会干扰教学,也会影响心情,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

  业内人士提出,该学校的不得已做法,老师的工作量增加太多,“成本”似乎过高,客观上也很难一直维持下去。如何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引导措施和办法,值得学校、家庭和相关部门思考。

  真相时间线

  孩子父母早年离异,随外公外婆生活,自小调皮多动

  所在班级教学难以正常进行,学校跟家长沟通多次收效甚微

  班上其他学生和家长多次联合要求,学校为其单独开班教学

  今年5月底,多名家长再次书面联名要求学校重视此事

  6月9日起,学校为孩子单独开班上课,单独编制课表

  任课老师督促上课,课间休息后保证其回教室,午休也有老师值班

  6月28日,孩子母亲表示自己情绪有点激动,已和学校沟通好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年小麦成熟期连阴雨气象服务保障研讨会在河南召开

      中新网郑州6月30日电(记者 韩章云)6月29日,2023年小麦成熟期连阴雨气象服务保障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该研讨会由国家气象中心、河南省气象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方翔在会上指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复合型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国家气象中心将积极...

    时间:06-30
  • 探访临清贡砖烧制基地:赓续百年传承 振兴传统工艺

      中新网山东临清6月30日电 题:探访临清贡砖烧制基地:赓续百年传承 振兴传统工艺  作者 吕妍 吕盼盼  6月30日凌晨五点,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魏湾镇贡砖文化传播基地已是一番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砖窑冒着热气,熊熊的炉火尽情燃烧着,飙升起来的窑温达千度之高,热得临清贡砖烧制技艺传承人赵庆安浑身滚...

    时间:06-30
  • 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诞生地河北北庄:老布鞋的新故事

      中新网石家庄6月30日电 题: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诞生地河北北庄:老布鞋的新故事  记者 李晓伟 艾广德 翟羽佳  袼褙、剪鞋样、纳鞋底、上鞋……河北省平山县北庄村的“团结北庄”手工坊里,王亚梅正带着村里的婶子大娘们缝制千层底布鞋。一旁的展示柜上,各种样式、花色的布鞋琳琅满目,吸引一波波...

    时间:06-30
  • 档案袋不能私拆!关于个人档案你要知道这些

      近日,一则“母亲私自拆开女儿档案袋封条,女儿看后崩溃大哭”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据报道,相关部门已对这位女生的档案进行了重新审核封印,母亲也发文道歉,称希望各位家长引以为戒,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  不少网友表示,个人档案非常重要,即便本人都无权拆封自己的档案。  个人档案都有什么用?它为何...

    时间:06-30
  • “Z世代”画像中国|他那钢筋水泥味的梦想,在云南重新启航

      中新网北京6月30日电(刘越)这是小伙伊诺第一次见到这么高的菩提树。  在云南香格里拉大峡谷的入口,一棵三千多年的菩提古树默默伫立,枝繁叶茂,清幽的绿意让伊诺忘却了长时间乘坐大巴车的疲惫。  6月29日,“‘Z世代’画像中国”网络互动活动走进云南巴拉格宗景区。来自11个国家的青年们坐上大巴...

    时间:06-30
  • 暑期将至 青海两部门联合发布校外培训消费提示

      中新网西宁6月30日电(祁增蓓)记者30日从青海省消费者协会获悉,暑假将至,为整体提升学生家长消费保护意识,避免掉入校外教育培训消费陷阱,青海省消费者协会、青海省教育厅联合发布校外培训消费提示,提醒家长谨慎选择校外培训机构,要签订正规培训合同,缴纳培训费后要及时向培训机构索要正规发票。  消...

    时间:06-30
  • 青海消防开展石油化工灾害事故灭火救援实战演练

      中新网西宁6月30日电(祁增蓓 杨龙建)记者30日从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获悉,为筑牢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防线,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消企联勤联训效能,29日,青海省石油化工灾害事故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在该省西宁市湟源县举行,共调集西宁、海南、海北支队140名指战员、33台各类消防车,联合公安...

    时间:06-30
  • 北京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5月PM2.5月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

      中新网北京6月30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30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5月,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月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今年1月至5月,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北京市将深化“一微克”行动,持续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制定鼓...

    时间:06-30
  • 各地多措并举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2023届高校毕业生离校在即,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冲刺期。各地采取多种措施,拓展就业岗位,做好指导服务,助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北京持续开展“人社局长进校园”“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目前,已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00多场,70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12万余个。近日,...

    时间:06-30
  • 山西代县矿工死亡瞒报事件调查

      山西代县矿工死亡瞒报事件调查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刘向南  发于2023.7.3总第1098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现在前往山西代县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采矿区(以下简称精诚铁矿)非常不易。  精诚铁矿坐落在代县县城东北三十多公里外的大山里,坐车需要大约一个小时。在2022年9月1日发生...

    时间:06-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