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托底”守护28年 湖南桃江刘厚元让特殊教育成为爱的教育

2023-06-28 18:20: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益阳6月28日电 (刘美玲 刘幸治 汤立权)“爸爸,玩滑滑梯。”“爸爸,背我。”在湖南益阳市桃江县特殊教育学校,10岁的熊同学向爸爸撒娇的场景几乎是日常。她口中的“爸爸”是桃江县特殊教育学校业务副校长刘厚元,“来自星星的孩子”把他当成家人,最喜欢静静坐在沙发上陪刘厚元办公。

  特殊教育需要特殊的爱。20岁时,老前辈告诉刘厚元,“特殊教育就是坚守教育初心,托住文明底线。”这句话像一束光,照亮了他的特殊教育之路。

孩子们在制作手工艺品。 桃江特殊教育学校 供图

  刘厚元介绍,2003年,桃江县探索发展融合教育,坚持开门办特校,全面提升送教上门和随班就读质量,保障每一名适龄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你不能来学校,我们就上门教学!”刘厚元牺牲休息时间,坚持每月送教两次,一天送不完就跑两趟,常常是一早出发,晚上8时才能返程。2016年以来,刘厚元共为7名重度、极重度残疾孩子送教280余次。

  6岁的小彭因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第一次送教时,小彭向刘厚元吐口水、丢石头,拒绝与人交流。70多岁的奶奶想照顾好孩子,却是心有余力不足。刘厚元走访村干部、邻居,细细了解小彭的病史、个性品质、家庭教养情况,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从教小彭吃饭、洗脸、如厕开始,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看着刘厚元不厌其烦地送教,小彭的母亲被打动,放弃务工回家悉心照顾孩子。在家校协同努力下,小彭的生活自理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改善。2022年,小彭转入特校读书,成功适应寄宿生活。从需要专人护理、照看,到能够入校读书、独立生活,慢慢适应社会、回归社会,刘厚元为这个困难家庭托起了一份久违的希望。

  解决融合教育师资难题,才能加快“普特融合”速度。桃江县成立了湖南首个“特殊教育教师自主选学工作坊”,由刘厚元担任坊主,起草《桃江县随班就读工作指导意见》等15个政策文件,指导全县建立资源教室14个,下乡送课20余批次。为提升融合教育质量,让特殊孩子接受个别化教育,刘厚元先后组织4届县级“资源教师培训班”,培养合格资源教师112名,确保了5名以上随班就读学生的学校至少有1名专业资源教师。

  截至2023年春季,桃江县累计筛查鉴定适龄残疾儿童2750人次,科学合理安置864人,实现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全覆盖、零拒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因融合教育走在湖南前列,桃江县先后荣获“国家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县”“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两块金字招牌。

  20岁时,刘厚元就在特校工作,从聋教育到培智教育,从随班就读到送教上门,从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到校本课程建设,他参与、见证了桃江县特殊教育的发展蝶变,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出彩人生。近年来,他主持省、市级课题7个,其中融合教育案例获省特等奖、送教上门案例获省一等奖,先后11次在全国、全省特殊教育专题研讨会上推介桃江典型经验,收获了“全国特殊教育园丁奖”“湖南省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湖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

  殊荣背后是28年的执着。目前,桃江特殊教育学校共有学生221人,以智力障碍和精神障碍为主。刘厚元深有感触地说,“特殊教育是慢的教育,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才能让孩子不再‘特殊’,真正回归平凡生活。”

  谈及坚守背后的信念,刘厚元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5岁那年其父亲因重度颅脑损伤,导致中枢性视力障碍。小小年纪的刘厚元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虽饱受生活磨砺,却总想为别人点一盏灯,伸手拉一把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家庭。诚如长辈为他取名的寓意:“德积百年元气厚,读书三代善人多。”(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创新宣介 立体展示 “志愿填报季”高招直播引关注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高凯)又是一年高考志愿填报季,中国全国各地上千万考生,以及他们焦虑的家长们,都要在短短几天内进行一次人生的关键选择。  而对于当下的中国考生而言,目标大学已不仅仅是《高考填报志愿指南》上的几列代码编号,对比曾经不少学生报考时除了能参考往年分数外毫无头绪的状...

    时间:06-28
  •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举行古尔邦节招待会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李晗雪)6月28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举行招待会,庆祝古尔邦节。中央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陈小江,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陈瑞峰等到会祝贺。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在招待会上致辞,向全国穆斯林群众致以节日问候和良好祝...

    时间:06-28
  • 海内外36所宫庙逾千名信众福建泉州共祭关帝

      中新社泉州6月28日电 (记者 孙虹)在28日举办的2023癸卯年关帝诞辰1863周年祭祀典礼上,来自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尼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的36所宫庙、逾千名海内外信众,聚集泉州通淮关岳庙同祭关帝。6月28日,2023癸卯年关帝诞辰1863周年祭祀典礼在福建泉州举办。 中新社记者 孙虹 摄  福建泉州的...

    时间:06-28
  • 黄牛领“年薪”村民成“演员” 华媒点赞湖南古村落保护利用

      中新网湘西6月28日电 (记者 邓霞)年逾六旬的吴国安没想过自己会在家门口当起“演员”,连“老伙计”黄牛都能“领”到4000元的“年薪”。  “以前赶着老黄牛养家糊口,现在和老黄牛一起上班,没有比这更好的差事了。”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的稻田里,吴国安一手扶犁、一手扬...

    时间:06-28
  • 北京密云加快打造特色农业 努力实现“保水”与“富民”相统一、相促进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记者 刘文曦)持续提升密云水库鱼、金叵罗小米、大城子红肖梨等特色产业,擦亮“蜂盛蜜匀”“密云八珍”等特色品牌……北京市密云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打造特色农业,努力实现“保水”与“富民”相统一、相促进。  这是记者28日从“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

    时间:06-28
  • “世界的香格里拉”惊艳“Z世代”海内外青年

      中新网香格里拉6月28日电 (陈静 罗婕)盛夏6月,位于云南迪庆的香格里拉市生机勃勃,普达措国家公园莽莽群山的绿色喷薄而出,雄奇险峻的虎跳峡水石搏击、汹涌澎湃,夜幕降临,独克宗古城传出悠扬的歌声……一群不同肤色的“Z世代”青年穿梭其中,被“世界的香格里拉”深深打动。图为各国“Z世代”青年探访虎...

    时间:06-28
  • “村村旺·农服通”正式发布 解决涉农经营主体三大问题

      中新网重庆6月28日电 (刘贤 王婷婷)“‘村村旺’这4年的探索中,我们发现农产品要卖得多、卖得远、卖得好,首先要解决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这三个突出问题。”重庆供销电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裴惠宁介绍说,“村村旺·农服通”重点为广大涉农经营主体提供找市场、找服务、找资金三大服务,解决前...

    时间:06-28
  • 如何让青少年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业界探索传统文化青春化、创新化表达

      中新网上海6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如何守正创新,让青少年更好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开展文创工作、推出创意文化产品,让传统文化实现青春化、创新化表达,或是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上海博物馆文创中心副主任冯炜28日接受采访时指出,文创产品作为博物馆综合文化的转化与呈现,是辅助青...

    时间:06-28
  • “融情交流 文化传承”公益活动走进拉萨校园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徐婧)今天,记者从北京团市委了解到,作为助力民族地区发展的精准帮扶项目,“融情交流文化传承”拉萨行公益活动于26日至27日在拉萨市第一小学、德庆中心小学举办。活动为当地小学生送去航空航天科普体验,赠送冬奥主题书包和学习用品,并围绕青少年学习生活实际需求进行深入...

    时间:06-28
  • 北京市青少年暑期赴贵州研学旅行活动启动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潘旭临)“春晖行动·风筝计划”北京市青少年2023年暑期赴贵州研学旅行活动27日正式启动。该活动旨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暑期研学内容,在研学旅行中感受贵州山水文化魅力,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当日,由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教育厅...

    时间:06-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