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AI换脸诈骗潮”来了?

2023-06-28 15:25:50

来源:齐鲁晚报

  “AI换脸诈骗潮”来了?

  公安部门:全国爆发消息不实,但涉诈风险正在积聚

  记者 于梅君

  一张静态半身照,经过特殊软件处理,就能变成视频,而这样一段视频,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来诈骗。那么,“AI换脸”是如何实现的?目前全国真的爆发“AI诈骗潮”了吗?对普通公众而言,如何识别“AI假脸”?

  花钱就可“买脸” “AI换脸”暗藏黑产

  “AI换脸”技术,一直是网络安全监管的重点对象,许多换脸软件,不得不通过短视频平台、社交账号等私密渠道进行资源共享。

  某社交平台一位商家介绍,可以提供国内明星换脸服务,软件价格2000元一套,可送一个模型,“模型可以定制,另外加500元一个。”此外,该商家提供了多组套餐供选择:包括单图换脸、实时换脸、全自动换脸等,每套价格多集中在2000元至3000元。商家表示,可采用多个人脸混合的方式,将使用者本人的脸和明星的脸进行混合,以降低侵权风险。

  在某销售网站上,一名软件开发者则展示了如何将知名女星的眼睛和嘴巴拼接融合到一起,生成全新虚拟数字人的过程。该款软件提供了从初级到超级再到全套的不同版本。以初级套餐来说,付费499元可提供软件界面、视频指导、入门级模型、基础指导等。付费2888元,则可得到全套等级的视频换脸模型。

  软件不仅可以实现视频换脸,还支持直播换脸。“如果你有看中的脸,可以找到某个人的正面、侧面等各种角度视频拿来训练。”该软件开发者同样表示,“如果你想要明星脸,又怕侵权,不想那么像,就可以找几个人的脸放在一起训练,看上去又像又不像,达到明星脸的效果。”

  此外,网络上不乏AI换脸教程。在国内某知名App上输入“换脸”,弹出的高频检索记录显示,有“换脸软件”“换脸App免费”“换脸视频怎么做”“换脸算法”等。

  视频“大变活人” 是如何实现的

  “AI换脸”也叫“深度伪造技术”,堪称现代网络“易容术”,是比PS强大很多的动态换脸技术。这一方式被一些不法分子用于盗刷银行卡、非法办理手机卡等诈骗场景。除了欺骗机器外,还可以通过伪造电话语音、视频通话等欺骗真人,引诱转账、实施敲诈等。那么,“AI换脸”到底是如何实现的?

  “深度伪造技术主要分两部分:自动编码器和生成对抗网络。”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教授翁仲铭介绍,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生成对抗网络”等算法,将目标对象的面部,“嫁接”到被模仿对象上,一般可分四类:重现、替换、编辑和合成。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自动编码器、生成对抗网络等,逐渐被应用到“深度伪造”中。那么,什么是自动编码器?翁仲铭介绍,自动编码器是一种神经网络技术,就是把一个人的照片特征抓取出来,然后用数字代表。

  有编码器就需要解码器,解码器会把一串串数字再还原成照片。不同解码器,可以还原不同照片,比如朱茵的解码器可以还原朱茵的照片,而还原施瓦辛格照片,则需要施瓦辛格的解码器。

  “深度伪造技术,就是在设计、训练精准的编码器和解码器。”翁仲铭解释,因为编码器是抓取照片的特征,所以基本上只需要一套就可以了。但解码器就需要训练很久,以换成史泰龙的脸为例,这个过程需要输入史泰龙600—3000张照片,并经过48—72小时来训练深度模型。

  “自动编码器做出的照片是否自然真实,还需要判别把关,这就需要‘生成对抗网络’技术。”翁仲铭解释,这包括两个机器学习模型,分别为“生成网络”和“辨别网络”,这种网络包含两个相互博弈的神经网络,像“猫捉老鼠”一样对抗:一个尽力去忽悠另一个,让它相信自己生成的是真样本,而另一个则尽力去区分真假样本。

  生成网络扮演“造假者”,在模型训练后,产生伪造影片;而辨别网络则扮演“检测者”,不断地检视假影片,直至它再辨别不了结果是假的。数据越多,效果越理想,假影片越真实。

  AI进入快速迭代期,涉诈犯罪风险正在积聚

  通过AI换脸和拟声技术,10分钟骗430万元;AI虚拟人在聊天中筛选出受害者,人工接力实施诈骗……近期,多起宣称利用AI技术实施诈骗的案件引发关注。

  那么,“AI诈骗潮”是否真的到来了?近日,公安部门确认,“AI诈骗全国爆发”的消息不实,目前此类诈骗发案占比很低。但公安机关已注意到此犯罪新手法,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技术反制和宣传防范。

  专家表示,AI在技术上确实能做到换脸、拟音,但被用来进行“广撒网”式诈骗需要具备很多条件。

  这类诈骗如果得手必须做到:收集到被换脸对象的个人身份信息、大量人脸图片、语音素材,通过AI生成以假乱真的音视频;窃取被换脸对象的微信号;充分掌握诈骗对象个人身份信息,熟悉其与被换脸对象的社会关系,综合作案成本很高。

  公安机关研判,目前AI涉诈案件仍属零星发案状态,成熟的类型化诈骗犯罪,往往具有在全国多地集中爆发的特点,但当前没有成规模的AI诈骗类案件发生。

  所以,近期网上“AI换脸、换声诈骗在全国爆发”传言不实,目前全国此类案件发生不到10起,但该动向值得高度关注。网上一键换脸功能的App、小程序有技术滥用风险,需要加强技术防范反制等工作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特级专家赵建强表示,虽然AI诈骗类案件尚未大规模爆发,但AI技术正加速向网络诈骗、虚假信息、色情等领域渗透。“如假冒明星换脸直播、一键脱衣、造谣、制作色情视频等。虽然AI诈骗案件未成气候,但这一趋势值得关注,必须提早防范。”一位反诈民警说。

  用“白AI”对抗“黑AI”,及时画红线、踩刹车

  中国移动信息安全中心品质管理处副处长周晶表示,近年来,各界正在研判AI技术给社会带来的风险和潜在威胁,设法将AI技术发展纳入一定规则中,做到安全可控。

  业内人士建议,要加强AI反制技术研究,“以AI制AI”。一些科技公司正加强对图像、声音伪造技术的反制研究,在公安、金融的视频认证场景已有应用。有一线民警建议,要加强AI安全技术应用研发,将AI技术应用于犯罪识别、预警、对抗中,实现以“白”AI对抗“黑”AI。

  其次,加强源头治理和行业引导,及时更新、完善相关法律、标准、规则,为AI技术发展保驾护航。“数据是AI犯罪的源头,保护好公民的个人隐私数据安全,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AI违法犯罪的能力。”周晶说。

  中国互联网协会监管支撑部主任郝智超建议,AI技术发展还要有相关法律法规来画红线、踩刹车。对AI技术的研发、传播、使用做到有规可循,并根据技术发展实际情况,及时完善对技术服务商行为的规范引导。

  此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反诈宣传。郝智超表示,未来AI可根据大数据创造出无比接近真实的“真实”。“要通过不断的教育,改变大众观念,让人知道眼见不一定为实,有图不一定有真相,提升对网络信息的辨识力。”

  (一)合成声音

  骗子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提取某人声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

  (二)通过AI筛选受骗人群

  骗子不是漫无目的地全面撒网,而是别有用心地锁定特定对象。

  (三)AI换脸

  骗子首先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用AI技术换脸,可伪装成任何人。

  识别假脸

  多数假脸是使用睁眼照片合成,假脸极少甚至不会眨眼。还包括语音和嘴唇运动不同步、情绪不符合、模糊的痕迹、画面停顿或变色等。(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嗅树干、贴镜头、找水喝……四川平武野生大熊猫萌态十足

      中新网绵阳6月28日电 (唐雪梅 刘辉)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平武老河沟片区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时收集到两段野生大熊猫活动画面。  两段大熊猫视频均拍摄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平武老河沟片区赖肚子石处,这里海拔2900米左右,属于大熊猫活动较多的区域。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 大熊猫国家公园...

    时间:06-28
  • 罕见皮肤病靶向生物制剂广州首方开出

      中新网广州6月28日电 (记者 蔡敏婕)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一种罕见的、复发性或持续发作的皮肤疾病,该病创新靶向生物制剂圣利卓(佩索利单抗注射液)近日在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开出广州地区首张处方。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因其反复发作和对容貌造成的损害,不仅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更给患...

    时间:06-28
  • 达菲林六月剂型获批用于前列腺癌治疗 专家吁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近日,达菲林(注射用双羟萘酸曲普瑞林)六月超长效剂型经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  “前列腺癌是威胁中老年男性健康的重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医学部主任...

    时间:06-28
  • “Z世代”巡护员的理想: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推动者

      中新网吉林珲春6月28日电 (张瑶 吴林锡)“记得第一次上山巡护,我穿的是旅游鞋,同伴说得换鞋子,我没听,寻思旅游鞋不就是上山穿的吗?结果鞋底像涂了油,很滑很滑,根本踩不住。”1998年出生的于少鹏,是大荒沟林场最年轻的巡护员。生长在平原地区的他,从小对大山既陌生又充满幻想。  2022年7月,于少鹏考入珲...

    时间:06-28
  • 上海各方携手启动专项行动 营造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长网络环境

      中新网上海6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为期2个月的“清朗浦江·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28日正式启动。  该专项行动将重点聚焦有害内容隐形变异、网络欺凌、隔空猥亵、网络诈骗、不良内容、网络沉迷、新技术新应用风险等涉未成年人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拦截清理侵害未成年人身心...

    时间:06-28
  • 第十七个国际癫痫关爱日:癫痫病因复杂 需规范诊疗

      中新网广州6月28日电 (蔡敏婕 伍晓丹)今年的6月28日是“第十七个国际癫痫关爱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癫痫专病中心首席专家、小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宏表示,癫痫症状多样、病因复杂,涉及人的生命全周期,不同阶段发病状况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需要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多学科的共同诊治和管理。 ...

    时间:06-28
  • 让教师敢管能管愿管 江苏法院为教育惩戒权划“标尺”

      中新网南京6月28日电 (记者 申冉)教师对学生实施罚抄、罚站、停课等惩戒措施,合法合理合情吗?教师面对违规违纪学生敢管、能管、愿管吗?28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了一批行政审判典型案例。其中,近年来引发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教育惩戒权如何界定问题,司法机关也通过具体案例给出明确“标尺”,...

    时间:06-28
  • 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滁宁城铁正式通车

      中新网合肥6月28日电 (韩新亮 陶冶 许无疾)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滁宁城铁(滁州段)28日正式开通运营。滁宁城际铁路是长三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标志性项目、滁州开放发展的“一号工程”。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滁宁城铁正式通车 卢志永 摄  滁宁城际铁路西起安徽省滁州市滁州高铁站,止于...

    时间:06-28
  • 海口为外卖“小哥”等设置驿站提供暖心服务

      中新网海口6月28日电 (萧海山)海口市28日设置一处暖心驿站,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环卫工人等提供“冷可取暖 热可纳凉 渴可喝水 累可歇脚”的“避风港湾”。  该驿站位于海口龙华区金贸街道,由闲置核酸采样亭改造。走进驿站,入眼是缤纷活泼的蓝黄色彩,露天区域设有桌椅等供快递员歇脚的设施,并设...

    时间:06-28
  • 50年来中国(江西)援外医疗队累计提供临床服务780万人次

      中新网南昌6月28日电 (记者 吴鹏泉)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孙常翔28日下午在南昌表示,自1973年开展援外医疗工作,50年来,江西向突尼斯和乍得累计派出45批援外医疗队共1468名医疗队员,为非洲人民提供临床服务780万人次。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也是中国(江西)援外医疗队派遣50周年。...

    时间:06-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