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在故宫里,穿警服的他们,比导游更懂故宫历史

2023-06-28 05:04:25

来源:新京报

  在故宫执勤的民警,每一位脑海里都刻着一幅详尽的地图,他们对大小宫殿、偏僻巷道、商店、厕所甚至装饰陈设都了如指掌。

  “警察同志麻烦帮我找找孩子,就在从乾清宫去延禧宫的路上走散了,路过一处大门,不知道叫什么。”“警察同志,我手机丢在一处商店旁边的卫生间里了。”“孩子不见了,原本坐在从御花园西侧出来的台阶上。”电话那头往往语焉不详,当事人多数无法准确描述位置。

  王文彪接到过一起报警,报警人在电话里描述的孩子走失地点是,“铜狮子旁”。这难不倒他,故宫里共有七处地点摆放有铜狮,分别在太和门前、乾清门前、宁寿门前、养性门前、养心门前、存性门前和长春宫正殿前。再问一下狮子大小、颜色和周围环境,他心里就有了数。

  2021年底开始,天安门地区分局故宫派出所将故宫内外划分为8个“格区”,加强应急值守、指挥调度和巡逻防控工作,确保不管游客走到哪里,都会有民警在岗守护。

  “知识不够用了”

  王文彪“脑刻地图”的本事不是一日修炼成的。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紫禁城里有70余座大小宫殿、8700余间房,民警们每天都要在红墙黄瓦碧树间走上几万步,才能对它们的名字、故事了然于心。

  “知识不够用了。”这是王文彪调到故宫派出所的最初感受。做过巡警、治安警,2014年来到故宫派出所后他发现,在这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作是“服务”,“游客问路,除去中轴线、东西两侧宫殿外,很多地方我都不知道在哪。他们有的手里捧着书、地图,要找一个地方,我有时候甚至连地名里的字都不认识。”

  王文彪开始恶补知识,“如果只是问路还好说,万一有什么突发情况呢,游客需要帮助我却连位置都找不到,这绝对不行。”

  最开始他在网上搜索,哪碰钉子就搜哪。但是网络信息过于碎片化,后来他开始通过纪录片和书,深入系统地了解故宫。没事的时候,就在故宫里穿梭,把走过的每个角落都填补在脑海中的地图上。

  但多数时候,情绪是紧张的,尤其在周末、小长假和寒暑假这样的旅游旺季。民警便是移动的“求助站”“咨询台”,走不了几步他就会被游客团团围住,多数情况下事儿都不大,问路、咨询、找遗失物。

  也有急哭的游客,丢的不是东西,而是走散的人。一次,一对80多岁的夫妇走散,二人都没带手机,老太太找到民警寻求帮助。王文彪立刻通知园区其他同事和保安,一起寻找。一个多小时后,工作人员在北门发现一名老人徘徊了很久,说是在等老伴儿。王文彪让对方拍了照片给老太太辨认,这才对上号,焦急的老夫妻终于团聚。

  持导游证的人民警察

  2020年,王文彪做了一个让周围同事感到意外的决定,他报考了导游资格证考试。复习四个月后,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领取到了导游证,就连以往经常打交道、被他查处过的无证导游都竖起大拇指说:“太厉害了。”其实最初,正是这些人让他萌生了考试的想法。

  “和最初恶补故宫知识一样,是工作需要。” 王文彪说,在故宫,曾经时常有无证导游招揽游客提供讲解服务,有时候不免会因为服务质量、价格与游客产生纠纷,导致游客报警求助。调解中他发现,很多“黑导游”抱怨导游证太难考不下来,而且,因为没接受过正规学习和培训,他们自己的知识也经常漏洞百出,不遵守行业规范,服务意识差。

  自己持证后,王文彪更了解导游行业,面对这些纠纷时也更有底气和依据。尤其是复习考试时学了些旅游业政策、法律法规和导游从业规范,如果导游方存在过错,他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有一次,一名外地老人不慎和团队走散,导游疏于管理没有清点人数,等民警帮助老人联系上他时,他已经带着团队到了游览的下一站,奥林匹克公园。电话里,导游态度不好还推卸责任,抱怨老人没有跟紧,也不愿意来接老人,而是让他自己打车追赶队伍。老人被埋怨得像个犯错的孩子,满头大汗不知所措。

  王文彪安抚了老人,指出导游的问题,“你作为地陪导游,得负责每位团员安全,这么大岁数的老人在北京人生地不熟,走丢了怎么办?”一番教育下,导游最终来将老人接走。

  与景区工作人员“捆绑作战”

  除游客外,故宫内还有多个部门、数千名工作人员,要想让“故宫人”更好地融为一体、群策群力,就需要一个更合理的机制。

  2021年底开始,故宫派出所将故宫博物院内外划分为8个“格区”,并选派15名业务骨干组成“格警”队伍,进一步提升故宫重点地区的防范与服务力度。

  故宫的古建多为木质结构,消防安全是重中之重。格警每天都会“下格”“穿店”,不厌其烦地提示格区里的职工们,规范用电、安全用电,离开的时候锁门、人走了以后断电。他们还会和故宫消防部门的专业人员,联合开展检查和演练,记录下每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

  王文彪的同事刘培与故宫游客服务中心沟通联系创建了“皇城小警”物品遗失微信群,派出所格区民警与景区工作人员“捆绑作战”,了解遗失与捡拾物品信息,通过广播、问询、核查等方式,第一时间确认失主身份,登记归还。见到有游客带着小孩,刘培还会为孩子贴上精心设计的“宫喵贴纸”,如果孩子不小心走失,看到的人就能立即和派出所联系,帮助孩子找到家人。自2021年以来,他和同事共帮助游客找回遗失物品2000余件,收到感谢锦旗12面、感谢信20余封。

  “很多游客可能一辈子只来一次故宫,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难题,让他们开心地来,愉快地回。”刘培说。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江苏一公司发生火情 现场救援仍在继续

      今天上午,位于江苏常州新北区的同方机械油品有限公司发生火情,此刻救援仍在继续,目前无人员伤亡报告,总台记者正在赶往现场。(总台记者 汤涛 杨子清)...

    时间:06-28
  • 钟南山为毕业生讲授的“最后一课”,刷屏了!

      “我每个星期还坚持查房”  “查房也是在学习  我有很多东西还不懂”  近日,在广州医科大学  2023年毕业典礼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寄语青年学子  要有梦想、有追求、有激情  87岁的钟南山分享了  自己的人生经历  1971年他回到广州工作时  “坐在医院诊台的一张破凳子上...

    时间:06-28
  • 龙舟比赛后,龙舟藏哪儿?

      端午已过,经过激烈的龙舟赛、盛大的龙船景,热闹非凡的端午龙舟活动已走进尾声,各村开始进入藏龙酬神的环节。由于龙船的船头、船尾和船身是分离的,“藏龙”后船身一般藏在河道的泥下,龙头、龙尾则供奉在祠堂或者神庙。  6月27日,农历五月初十,广州天河石牌村的8条龙船藏入双岗龙船坊水下,车陂、珠村等...

    时间:06-28
  • 北京西城·首都高校发展联盟成立 与北大、清华等开展合作新模式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西城·首都高校发展联盟”27日在京成立。活动中,西城区发布了《北京西城·首都高校发展联盟章程》,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0所首都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同时,“西城区青训基地”揭牌,“北京西城·首都高校发展联盟志愿服务队”正...

    时间:06-28
  • 青海省红十字会开展2023年应急救援“大练兵”

      中新网西宁6月28日电 (记者 张添福)27日,青海省红十字会开展2023年“防灾减灾、救在身边”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本次演练涉及灾情统计和灾害救援需求评估、灾害现场指挥部搭建,地震、高山、水域被困人员现场搜救、救护、转运,灾区民众及救援队员心理疏导等内容,来自青海省内11支救援队的110名救援...

    时间:06-28
  • 游客自陷风险,救援费用谁来出

      游客自陷风险,救援费用谁来出  专家解读遇险救援费用承担问题  □本报记者 孙天骄  □本报见习记者 丁一  两名中国登山者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发现一名女性登山者遇险,他们在尚有体力冲击顶峰、距峰顶不到400米的时候,放弃登顶计划选择救援。然而,事后被救女子却表示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用。...

    时间:06-28
  • 保障灵活就业者“清凉权”需要“新解法”

      对于北京的外卖小哥李凡(化名)来说,今年夏天的送餐工作格外“有挑战性”,“拿上餐食走出商场大楼,就像走进了大火炉,感觉呼吸都不顺畅,电动车车座坐上去烫得人难受。”  高温天气持续不断,户外劳动者能否及时享受到高温津贴?灵活就业人员的高温“清凉权益”又如何维护?对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进行了采...

    时间:06-28
  • 北方强对流南方强降水 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再起

      中新网6月2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28日消息,6月28日至30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江汉、华北、黄淮南部、江淮、贵州及东北地区等地有小到中雨,部分地区大雨或暴雨,局地大暴雨,上述地区局地伴有明显强对流天气过程。7月1日至4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江汉、黄淮、江淮、江南北部及内蒙古东...

    时间:06-28
  • 强对流蓝色预警!京津冀等11省区市部分地区将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6月28日06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预计6月28日08时至29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南部、吉林中西部、辽宁南部、陕西东南部、河北东部、北京东部、天津、山东北部和东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局地风力可达11级;内蒙古...

    时间:06-28
  • 网暴“面具”背后,可能是缺乏媒介素养的孩子

      网络暴力是一种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对他人进行肆意人身攻击的狂热盲从行为。相比于传统暴力所造成的物理伤害,网络暴力主要通过线上的言语攻击、散布谣言、人肉搜索、恶意诽谤等形式,给受害者造成心理层面的消极影响。  网络暴力的发生固然与互联网技术特征有关联,但问题根源,还在于每一个“口无遮...

    时间:06-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