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有了安全风险咋办?长沙城区“禁鸣令”实施效果调查

2023-06-28 04:51:00

来源: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阮占江 帅标

  6月15日,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与长沙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发布的《关于长沙城区实施机动车禁止鸣喇叭措施的通告》(以下简称长沙城区“禁鸣令”)正式实施,长沙禁鸣区域扩大至“绕城高速+京港澳高速”的合围区域内。与此同时,长沙交警启动机动车在禁鸣区域鸣喇叭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现场查处+电子抓拍”的方式查处违法鸣笛行为,违反者将被罚款100元。

  网红城市长沙城区“禁鸣令”正式实施后,立即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议。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虽然长沙交警回应热议称“禁鸣”不是目的,其核心意义在于引导驾驶人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减少交通噪声污染,推动城市交通文明进步;虽然不少市民认为开车乱按喇叭确实很不文明,城区禁鸣喇叭很有必要,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很多时候按喇叭是因为有人占道或加塞,“一刀切”地禁按喇叭,又如何来解决这些道路问题?还有一些车主使出“花招”,用口哨、小黄鸭甚至直接吆喝等另类方式,发出各种声音替代鸣笛,引发围观。

  多位法学专家、学者和法律实务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对违反长沙城区“禁鸣令”的处罚切忌简单生硬,应在执法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建立科学化、人性化、精细化的配套管理措施,对突出安全需求情况下的鸣笛、安全警示性鸣笛等不予处罚。

  司机担忧习惯难改

  不让鸣笛或生风险

  “既然出台了禁按喇叭的规定,那肯定得遵守,但面对一些车绿灯亮起半天不动的情况,该怎么办?”

  “现在‘低头族’很多,一些行人过马路时低头看手机、闯红灯,一些车主在等红灯时经常低头玩手机,红灯变成绿灯也不走。如果不能鸣笛,只能看着干着急。”

  “在一些狭窄的小路开车,经过路口都会习惯性鸣笛示意,防止发生一些交通事故,在一些视野盲区往往也会鸣笛示警,不让鸣笛感觉有安全风险。”

  ……

  连日来,记者就“禁鸣令”在长沙街头走访,不少司机坦言,城区“禁鸣令”突然让喇叭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按喇叭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提醒路人注意车辆,让行人注意与车辆的距离。特别是在视野盲区,喇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禁止鸣笛之后,面对一些突发情况,该如何规避风险,不少司机也表达了担忧。

  “这个规定也太奇葩了,很多电动车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司机不按喇叭提醒一下,一不小心就蹭上来了。”车主李先生最近因为违规鸣笛领到一张罚单。

  “上下班时,车辆太多,交通环境太复杂,有时不按喇叭恐怕会引发交通事故。”车主王先生说,上下班高峰期,行驶路段车流量很大,一些电动车、行人常常横穿马路,面对这样复杂的路况,有时候会控制不住按几下喇叭。“要是不按喇叭,出了事故怎么办?”

  一位有着20多年驾龄的李师傅说,市区一些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随意行驶,加上一些出租车、网约车在路边违法上下客,如果完全不让鸣笛,很难提示安全风险。

  与此同时,不少驾驶员认为,有时鸣笛是迫不得已:“比如有行人、非机动车乱穿马路没有注意到车辆,按下喇叭是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采访中,不少司机向记者坦言,确实还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城区“禁鸣令”:“平时开车开得比较快,有时红灯变绿了前车还没走,或者是需要超车时,都习惯性鸣笛。而且还要鸣好几下,生怕对方听不到。”

  多位司机预测,改掉鸣笛的习惯,估计要交一些“学费”。

  此外,也有司机对违法行为的取证提出了一些看法:对于违法停车、违法变道等交通违法行为,使用电子警察或民警随身执法记录仪就能拍摄取证,而违法鸣笛,几乎只能靠交警在现场取证。

  记者注意到,一些车主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视频:通过吹哨子,或直接打开窗户对外大声催促吆喝,或手拿小黄鸭不断挤压发出刺耳声音的方式,调侃“禁鸣令”,有不少点赞和转发、评论。

  交警回应集中整治

  遇紧急情况可鸣笛

  禁鸣区域内是否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鸣笛?出现紧急情况怎么办?禁鸣会不会影响行车安全?针对这些较为集中的问题,记者近日专门采访了长沙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

  该负责人表示,在划定禁鸣区域时,充分考虑了长沙城区范围、交通流量以及便于群众理解掌握等情况,对允许鸣喇叭的情形进行规范。长沙城区“禁鸣令”于5月15日颁布,6月15日起施行,留出了一个月的宣传公示时间。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沙交警近期会在禁鸣区域内的学校、医院、客运站场、居民小区周边道路设置一批“机动车乱鸣执法设备”,对机动车鸣喇叭行为进行实时抓拍取证,并同步向车主发送违法提示短信。

  6月15日前为宣传教育阶段,只是向违法驾驶人发送提示短信,不进行处罚;6月15日长沙城区“禁鸣令”正式实施后,长沙公安交警同步启动机动车在禁鸣区域鸣喇叭专项整治行动,城区各勤务大队每天组织两次整治,在主次干道、学校、居民小区等机动车鸣喇叭多发区域开展整治行动。同时,运用路口机动车鸣喇叭抓拍设备进行执法。

  记者了解到,经过一个月的宣传教育,禁鸣区域内机动车鸣笛现象下降明显。据统计,5月15日至6月14日,长沙城区机动车禁鸣抓拍设备共抓拍机动车鸣喇叭11298起,对车主发送提示信息11298条。其中第一周(5月15日至21日)抓拍3335起,6月8日至14日一周内抓拍2217起,鸣喇叭总数下降33.5%。

  据介绍,目前交警对于禁鸣区域鸣喇叭的驾驶人将处以不记分、罚款100元的处罚。不过,机动车在禁鸣区域鸣喇叭属于适用“首违警告”的交通违法,只要该机动车和驾驶人在本次违法的前半年内,在本省没有交通违法记录,且在本次交通违法发生前,以往交通违法记录均已处理,将对本次违法行为予以警告处理,不予罚款和记分。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禁鸣喇叭并非简单的“一刀切”。通告中明确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机动车驶近急弯、坡道顶端等影响安全视距的路段以及超车或者遇有紧急情况时鸣喇叭示意的情形除外。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以及经部队车辆管理部门核准安装警报器并悬挂部队号牌的车辆,在执行紧急任务遇有交通受阻时可以使用符合规定的喇叭和警报器。

  这里的“紧急情况”是指:紧急避险或救助危难时,不鸣喇叭示意可能造成危险或损害的情况。

  长沙市交警支队处罚教育科负责人马超说,长沙交警始终坚持人性化执法,坚持法律效应和社会效应相统一,在执法过程中,针对驾驶人鸣喇叭的具体原因,民警会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诉和申辩,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判断和处理。目前,对于机动车在禁鸣区域鸣喇叭的行为,仍然是以批评教育和警告处罚为主。

  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对于驾驶人的陈诉和申辩,执法交警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判断和处理,驾驶人如果仍有异议的,可向所属的交警大队法制办进行申诉。

  长沙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说,交警会充分考虑到在特定情况下鸣笛的必要性,在交通安全和噪声控制方面寻求一个平衡点,兼顾各方的需求和利益,推出一系列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措施,为城市交通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带来更多福祉。

  记者了解到,“禁止机动车鸣喇叭”的规定并非长沙独有。湖南周边的省会城市,如贵阳、武汉、广州、南昌早就相继推出了禁鸣措施。上海、重庆、西安、深圳、杭州等多座城市,也早就推出了禁鸣规定,或全城禁鸣,或以绕城高速(外环线)合围区域禁鸣。只是,这些城市的“禁鸣令”,没有像网红城市长沙这样,引起如此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议。

  专家建议细化规则

  科学执法兼有温度

  “针对这一举措,社会议论较多,长沙城区‘禁鸣令’在出台前是否依法履行了民主程序,比如是否举行了听证会,征求专家与公众意见等。”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黄捷说,长沙城区常住人口相对密度较大、车辆密度亦较大,且道路交通系统较为复杂,经常出现拥堵路段,禁止鸣笛便无法发挥车辆喇叭功能效用以保持交通秩序安全。而且不同时段不同路段的噪声影响各不相同,防控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对不同时段和不同路段有所区别。

  黄捷告诉记者,长沙城区“禁鸣令”中的“除外情形”,需要结合长沙市道路交通网进行科学、合理设置,针对急弯、坡道顶端等影响安全视距的路段应设置显著标志,方便识别。执法亦应科学同时兼有温度,最大可能地避免偏颇,防止为片面追求生态环境效益而牺牲安全价值。同时,针对突出安全需求情况下的鸣笛不予处罚、安全警示性鸣笛不予处罚等,在执法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执法生硬简单。

  湖南万和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健说,市区禁止鸣笛对降低交通噪声,改善城市交通环境肯定是利好的。但鸣笛存在一定突发性、隐蔽性,甚至紧急情况下的必要性。车主是否构成违法,是否由其本人产生的违法,都需要相关部门完善声呐抓拍执法设备,这是保障这一制度得到有效贯彻实施的关键。

  湖南通程律师事务所律师彭震也提出,在禁鸣区鸣喇叭这一交通违法行为具有突发性和偶发性,因其违法状态具有瞬时性、不完全确定性,导致发现困难、取证困难、处罚困难,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

  同时,公路占道经营屡禁不绝。公路占道经营容易导致交通微循环梗塞,行车难、行路难,一些路段非交通占道十分严重,车辆不鸣喇叭难以通行,怎么办?

  “部分行人、非机动车乱穿乱行,横穿马路、占用机动车道行驶,机动车无法正常行驶,从而导致机动车驾驶人按喇叭。”彭震说,要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可加大宣传力度,对典型违法行为进行曝光,以此增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

  彭震提醒,在执法过程中不排除车主会提出相应异议,也希望执法机关提供相应客观证据的同时,予以全面的技术说明,这样才能让车主有效认识到违法错误。逐步通过个案处罚,从而对整个社会起到良好的警示功效。

  采访中,不少司机、市民说,城区“禁鸣”不能简单一禁了之,还需要一系列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的配套管理措施。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升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引导全社会形成更强的交通文明共识,促进城市文明进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江苏一公司发生火情 现场救援仍在继续

      今天上午,位于江苏常州新北区的同方机械油品有限公司发生火情,此刻救援仍在继续,目前无人员伤亡报告,总台记者正在赶往现场。(总台记者 汤涛 杨子清)...

    时间:06-28
  • 钟南山为毕业生讲授的“最后一课”,刷屏了!

      “我每个星期还坚持查房”  “查房也是在学习  我有很多东西还不懂”  近日,在广州医科大学  2023年毕业典礼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寄语青年学子  要有梦想、有追求、有激情  87岁的钟南山分享了  自己的人生经历  1971年他回到广州工作时  “坐在医院诊台的一张破凳子上...

    时间:06-28
  • 龙舟比赛后,龙舟藏哪儿?

      端午已过,经过激烈的龙舟赛、盛大的龙船景,热闹非凡的端午龙舟活动已走进尾声,各村开始进入藏龙酬神的环节。由于龙船的船头、船尾和船身是分离的,“藏龙”后船身一般藏在河道的泥下,龙头、龙尾则供奉在祠堂或者神庙。  6月27日,农历五月初十,广州天河石牌村的8条龙船藏入双岗龙船坊水下,车陂、珠村等...

    时间:06-28
  • 北京西城·首都高校发展联盟成立 与北大、清华等开展合作新模式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西城·首都高校发展联盟”27日在京成立。活动中,西城区发布了《北京西城·首都高校发展联盟章程》,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0所首都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同时,“西城区青训基地”揭牌,“北京西城·首都高校发展联盟志愿服务队”正...

    时间:06-28
  • 青海省红十字会开展2023年应急救援“大练兵”

      中新网西宁6月28日电 (记者 张添福)27日,青海省红十字会开展2023年“防灾减灾、救在身边”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本次演练涉及灾情统计和灾害救援需求评估、灾害现场指挥部搭建,地震、高山、水域被困人员现场搜救、救护、转运,灾区民众及救援队员心理疏导等内容,来自青海省内11支救援队的110名救援...

    时间:06-28
  • 游客自陷风险,救援费用谁来出

      游客自陷风险,救援费用谁来出  专家解读遇险救援费用承担问题  □本报记者 孙天骄  □本报见习记者 丁一  两名中国登山者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发现一名女性登山者遇险,他们在尚有体力冲击顶峰、距峰顶不到400米的时候,放弃登顶计划选择救援。然而,事后被救女子却表示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用。...

    时间:06-28
  • 保障灵活就业者“清凉权”需要“新解法”

      对于北京的外卖小哥李凡(化名)来说,今年夏天的送餐工作格外“有挑战性”,“拿上餐食走出商场大楼,就像走进了大火炉,感觉呼吸都不顺畅,电动车车座坐上去烫得人难受。”  高温天气持续不断,户外劳动者能否及时享受到高温津贴?灵活就业人员的高温“清凉权益”又如何维护?对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进行了采...

    时间:06-28
  • 北方强对流南方强降水 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再起

      中新网6月2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28日消息,6月28日至30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江汉、华北、黄淮南部、江淮、贵州及东北地区等地有小到中雨,部分地区大雨或暴雨,局地大暴雨,上述地区局地伴有明显强对流天气过程。7月1日至4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江汉、黄淮、江淮、江南北部及内蒙古东...

    时间:06-28
  • 强对流蓝色预警!京津冀等11省区市部分地区将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6月28日06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预计6月28日08时至29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南部、吉林中西部、辽宁南部、陕西东南部、河北东部、北京东部、天津、山东北部和东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局地风力可达11级;内蒙古...

    时间:06-28
  • 网暴“面具”背后,可能是缺乏媒介素养的孩子

      网络暴力是一种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对他人进行肆意人身攻击的狂热盲从行为。相比于传统暴力所造成的物理伤害,网络暴力主要通过线上的言语攻击、散布谣言、人肉搜索、恶意诽谤等形式,给受害者造成心理层面的消极影响。  网络暴力的发生固然与互联网技术特征有关联,但问题根源,还在于每一个“口无遮...

    时间:06-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