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演绎“中国的浪漫” 西湖“卖花姑娘”走红

2023-06-27 21:49: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杭州6月27日电 (王题题)近日,浙江杭州西湖边“卖花姑娘”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点赞——“好像画中人!”“变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了!”“看的第一眼,感觉自己入了古代。”

  视频中,卖花姑娘一身“宋制”传统服饰,摇着扇子,身后背着盛荷花的箩筐。她身畔的“卖花郎”则是唐时装扮,挑了个扁担,一头挑着一筐含苞待放的荷花,一头挑着雨伞、灯笼和杂物箱。

  记者联系到视频中的“卖花姑娘”陈喜悦。这位中国美术学院2022届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毕业生说,这是她和伙伴“一青”在毕业季时发起在西湖边做“挑一担夏天”公益活动。视频中的“卖花姑娘”,其实是送花姑娘。她和“一青”与路人问答,并赠送荷花,送祝福好运“莲莲”。

  此次公益活动,因为路人拍摄视频上传网络而走红。对此,陈喜悦称:“走红的不是我,而是传统文化。”

  她告诉记者,从西湖边做完公益活动到现在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她清晰感受到民众对中国传统审美的认同感在不断加深。“不管是我,还是‘一青’,都很开心能让更多人感受独属于西湖的浪漫,独属于中国的浪漫。”

  西湖“卖花姑娘”为何出圈?有评论认为,西湖“卖花姑娘”走红见证了“中国式浪漫”。在一个主要面向年轻群体的社交网站上,记者注意到,不少网友在视频下方点赞并留言:“创意和形式都不错,给西湖带来了人文景观。”“真是创意十足的行为艺术!”“真好,为这个景点增添了人文气息。”“再现临安市井生活,仿佛从《清明上河图》里走出来。”

  对于西湖“卖花姑娘”受到关注,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副所长周永广认为,如今的“90后”“00后”是玩着游戏长大的一代人。对他们而言,旅游本身就是一场线下游戏,因此“Cosplay”在旅游中非常流行。而西湖“卖花姑娘”所展示的是与杭州有密切关系的宋代文化,自然容易引起关注。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管婧婧分析说,一是大众对中国文化的喜爱,觉得美、有趣;二是让民众在游湖中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好像回到了宋韵年代;三是这个视频本身,或者两位表演者使用的道具比较精致。如果不是高品质的作品也不会让大家持续喜爱。

  在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长三角纪录片创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沈爱国看来,西湖“卖花姑娘”受到广泛关注,得益于传播形式的创新,不再拘泥于文献记载、教育、口传身授,而是以更多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让古画里的卖货郎形象走入现代都市中,形成了传统和现代的强烈反差,使情景画面深入人心,更有记忆点。“传统文化‘活’起来,才能火起来。”(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游客自陷风险,救援费用谁来出

      游客自陷风险,救援费用谁来出  专家解读遇险救援费用承担问题  □本报记者 孙天骄  □本报见习记者 丁一  两名中国登山者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发现一名女性登山者遇险,他们在尚有体力冲击顶峰、距峰顶不到400米的时候,放弃登顶计划选择救援。然而,事后被救女子却表示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用。...

    时间:06-28
  • 保障灵活就业者“清凉权”需要“新解法”

      对于北京的外卖小哥李凡(化名)来说,今年夏天的送餐工作格外“有挑战性”,“拿上餐食走出商场大楼,就像走进了大火炉,感觉呼吸都不顺畅,电动车车座坐上去烫得人难受。”  高温天气持续不断,户外劳动者能否及时享受到高温津贴?灵活就业人员的高温“清凉权益”又如何维护?对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进行了采...

    时间:06-28
  • 北方强对流南方强降水 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再起

      中新网6月2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28日消息,6月28日至30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江汉、华北、黄淮南部、江淮、贵州及东北地区等地有小到中雨,部分地区大雨或暴雨,局地大暴雨,上述地区局地伴有明显强对流天气过程。7月1日至4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江汉、黄淮、江淮、江南北部及内蒙古东...

    时间:06-28
  • 强对流蓝色预警!京津冀等11省区市部分地区将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6月28日06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预计6月28日08时至29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南部、吉林中西部、辽宁南部、陕西东南部、河北东部、北京东部、天津、山东北部和东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局地风力可达11级;内蒙古...

    时间:06-28
  • 网暴“面具”背后,可能是缺乏媒介素养的孩子

      网络暴力是一种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对他人进行肆意人身攻击的狂热盲从行为。相比于传统暴力所造成的物理伤害,网络暴力主要通过线上的言语攻击、散布谣言、人肉搜索、恶意诽谤等形式,给受害者造成心理层面的消极影响。  网络暴力的发生固然与互联网技术特征有关联,但问题根源,还在于每一个“口无遮...

    时间:06-28
  • 惩治“键盘伤人”要做到“法也责众”

      一个“人人都拥有麦克风”的时代,为网络暴力提供了滋生和蔓延的土壤。正如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所言,这个“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借由网络的魔力,一张图片、一段视频,就可能引发潮水般的指摘、谩骂、挖苦、讽刺、侮辱等。  ...

    时间:06-28
  • 网暴者的自我认知往往出了问题

      由多部门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已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也再次引起人们对网暴问题的关注。网络暴力行为,可谓几乎人人厌弃,它对受害者身心伤害巨大,对于社会秩序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看待网暴现象,我们不妨从网暴者的心理中寻找“问题根源”。在心理学视角...

    时间:06-28
  • 治理网暴并非“猫捉老鼠”的游戏

      网络暴力已经发展成为当代严重社会问题,其危害有目共睹,轻则造成受害人心理痛苦,重则导致受害人精神失常、轻生等严重后果。维护网络秩序,建设良好网络生态,必须严厉打击网络暴力。在有关遏制网络暴力的讨论中,常常有观点强调,网络暴力的发生源于平台管理不周,只要平台认真防范,就可以消除网络暴力。事实...

    时间:06-28
  • 越憎恨网暴越要反对“以暴制暴”

      近年来,由网络暴力所引发的社会性悲剧时有发生。桩桩件件之间,网络暴力之害早已人尽皆知。面对那些冷漠、自私、残忍、卑劣,怀着阴暗心理躲在屏幕背后“按键伤人”的网暴分子,任何怀有朴素正义感的网民,都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厌恶。而对善于共情的人而言,看着无辜的受害者因为网暴蒙受巨大创伤,甚至付出失...

    时间:06-28
  • 直播重启24岁的老天涯:脑袋一热,“这很天涯”

      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一间临时改装的直播间,不少人在干杂活儿,有打包发货的、有订盒饭的,这些打杂的,有国家博物馆某研究院的院长、小米公司的副总裁、某软件公司的高管。  这些行业大佬暂时放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回到了天涯的江湖。  成立于1999年3月的天涯社区,曾号称“全球华人网上家园”,...

    时间:06-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