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交换式旅游”保障安全不能全凭“信任”

2023-06-21 09:46:29

来源:工人日报

  省下食宿费的旅游方式固然吸引“游客”尝试,但保护个人隐私等问题尚需解决

  “交换式旅游”,保障安全不能全凭“信任”

  阅读提示

  对于即将来临的端午假期,不少人面对高昂的酒店费用望而兴叹。就在近期,一种“零成本”住宿的旅游形式在网络上悄然传播开来……“交换式旅游”能否在国内形成规模?参与者个人素质提高和监管都不可或缺,有关部门、相关平台应共同努力,加以规范。

  随着旅游市场复苏,不少新兴的旅游模式正逐渐兴起。其中,“交换式旅游”就是近期突然火起来的一种,其间,“免费住”“零成本”等字眼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除了能节省大笔费用外,还能扩大社交圈子。通过这种形式,让原本陌生的两家人彼此熟络起来,很可能建立深厚的友谊,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所谓“交换式旅游”,即两个陌生人之间达成一致,互相到对方家里免费居住,到对方所在城市旅游,省去住宿费用。这种互助式旅游体验现状如何?是否有发展前景?又有哪些亟待完善的地方?带着这些问题,《工人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主打节约的新式旅游

  查看一些社交平台,记者发现在4月下旬就已经有众多网友通过发帖寻找“交换式旅游”对象,端午假期来临,又有很多配对成功的案例。居住在北京的赵女士,就在6月15日与三亚的“旅友”成功交换,家住江西的张女士也成功与青岛的王先生约好6月22日交换旅行……

  张女士于6月中旬发布了一条短视频,公开征集一位愿意交换旅游的网友,很快就有人报名。张女士认为与青岛的王先生家境相仿,交流也顺畅,便选择与他交换旅游。“我和王先生都养狗,交换旅游可以互相照看对方的狗,家庭条件也差不多,我觉得谁也不占谁便宜。”

  “把一大家子省下来的食宿费,用去享受旅游,不是更好吗?”赵女士给网友回复道。在社交平台上通过浏览也能发现,大多发帖者寻找“交换者”的理由都和赵女士一样。

  据了解,“交换式旅游”目前有两种交换方法,一种是双方约定好时间同时交换,另一种是错开时间交换,某一方先接待另一方入住,过些时日,再由另一方负责接待。“我住你的,你住我的”,互相提供自己的住所免费居住,同时还能提供所在城市旅游的规划线路和建议,避免踩坑,能节约成本,还能更好地享受当地美景风光,结交异地好友,提高自身的旅游体验和质量。对喜欢旅游的人来说,这种方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对于市场来说,这样的体验为旅游带来了多样化,创造了活力。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耿松涛认为,“交换式旅游”是当前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新兴旅游方式之一,这种形式的旅游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交换双方可以借此机会降低旅游成本,扩大社交范围,还可以交换旅游攻略,以“本地人”的身份,更深入地体会当地的风土民情,提高旅游体验质量。

  火热背后隐患不少

  “第一次听说还有这样的旅游方式,安全吗?”“让陌生人住家里,我接受不了。”“万一对方的生活习惯不好,把家里弄脏了,或者有传染性疾病,那就麻烦了。”不少网友对“交换式旅游”表示质疑。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李龙表示,“交换式旅游”能够节省旅行开支,还能有不同的人生体验,这些都是年轻人追求个性化体验的需求,所以广受追捧,但“交换式旅游”也有客观存在的风险。“交换式旅游”涉及住宿,就会有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等敏感问题。“它是建立在纯粹的信任基础之上,实际上还是存在很多风险。物品被盗、损坏、人身安全等交换旅游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都亟待解决。”

  有专家认为,作为一个借助互联网发展经济型旅游模式,两人的一厢情愿很难维持,这会非常考验交换者的素质。交换者只是以口头约定的形式,没有合约的束缚同样会出现一方提供了服务,另一方毁约的情况。一方吃亏要如何解决,里面有太多说不清的理。交换旅游的对象大多是在网上互相挑选,网上交换者所发布的信息往往不能保障其真实性、准确性。“交换住处时,相当于向别人开放了你家隐私空间。”该专家说,如果别人再将你家的隐私外泄,问题会更大。假如别人利用你家违法犯罪,你不免要受牵连。“交换式旅游”现阶段伴有较大风险,应三思而行,以免“引狼入室”。

  据相关投票数据显示,有62%的人认为“交换式旅游”不靠谱,仅有30%的人认为可以试试。

  降低风险潜力大

  耿松涛指出,作为一种新生的互助式服务,“交换式旅游”不能只靠信任维持。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针对性保障措施,“交换式旅游”的市场还很小,但是只要旅游的成本持续上升,“交换式旅游”的热度就不会在短时间降温。

  “法律部门要跟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根据‘交换式旅游’的发展情况,制订出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对各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行为准则进行明确的界定,以保障游客和当地社会的权益,促进‘交换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耿松涛说,行政部门应加强对“交换式旅游”的监管,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和处罚;旅游协会应发挥服务、引导、宣传和监督的作用,鼓励“交换式旅游”行业建立自律机制,制定行业准则和标准,并联合各地旅游部门或景区通过官方网站、媒体渠道和教育活动等方式,向公众提供有关“交换式旅游”的信息。

  还有专家建议,应建立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交换式旅游”质量的不稳定性亟须建立一套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以此规范交换双方的行为规范,并与诚信网个人信用平台相关联,依此约束双方行为;加强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网络平台可以使用如微信、支付宝信用、银行信用等作为参照,从源头过滤失信人员。相关部门应对网络平台进行相应监管与备案,做到严格把关正规平台。而网络平台也不能当甩手掌柜不负责任,除了落实实名制,还应作为中间方对双方的合约、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

  本报记者 赖书闻 本报通讯员 王照《工人日报》(2023年06月21日 04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京城亮马河18公里滨水慢行系统贯通 尽览“1河2湖24桥18景”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杜燕)21日,随着五处断点全部打通,北京市亮马河18公里滨水慢行系统全线贯通,成为“全市最高品质、最具活力、最具商业氛围、全程贯通”的滨水绿道。今后,从东直门至红领巾湖,市民可沿着步道一走到底,沿途还可尽览“1河2湖24桥18景”。  沿河五处桥区断点全部打通  亮马...

    时间:06-21
  • 海内外艺术家“相遇”古都大同 寻找古城文化“新可能”

      中新网大同6月21日电 (记者 胡健)“寻邑·2023大同当代艺术季”21日晚在山西省大同市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开幕,来自中国、德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的80余位艺术家的近百件(组)作品与千年古城“相遇”。  展品分布在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4条街巷的7处修缮院落内,展览分为主单元+3个平行单元,涵盖...

    时间:06-21
  • 强降雨致闽北多河超警戒水位 转移1600多人

      中新网南平6月21日电 (记者 张丽君)受冷暖气流共同影响,6月20日至21日,福建南平市中北部县市普降大雨到暴雨,致闽北多条河流超警戒水位。  6月20日08时~21日18时,南平市光泽、武夷山、建阳的部分乡镇有大暴雨;南部县市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经统计,全市有8个县(市、区)共35个乡镇累积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

    时间:06-21
  • 桂林永福县“状元坊”揭牌开街 打造传统状元文化

      中新网桂林6月21日电(蒋丰慧 刘玉婷)6月21日8点,随着一声铜锣响,一出《王世则、李珙、龙启瑞、张建勋四“状元”打(骑)马过京街》的仿古演绎,打响了广西桂林市永福县端午传统佳节系列活动的“头炮”。四位身穿“状元服”的“状元郎”骑马巡街,重现了古代高中的状元衣锦还乡、起驾打马过京街场景。...

    时间:06-21
  • 浙江宁波举办别样杨梅音乐节 “梅”好与共畅叙同胞之情

      中新网宁波6月21日电(记者 林波)“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眼下正是杨梅成熟时节。  6月21日晚,“两岸一家亲,梅好云湖里”云湖谣杨梅音乐节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南联村云湖畔举行,两岸青年以美食为媒,以歌舞会友,通过味觉、听觉、视觉的多重感受,交流甬台两岸文化,畅叙同胞之情。  宁波与...

    时间:06-21
  • 中国—东盟国际皮划艇公开赛举办 300余名海内外选手竞速

      【东盟专线】中国—东盟国际皮划艇公开赛举办 300余名海内外选手竞速  中新社南宁6月21日电 (黄令妍 玉庚鑫)2023年中国—东盟国际皮划艇公开赛21日在广西南宁举办。来自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尼、印度、斯里兰卡、尼日利亚等国家的30余名外籍选手,以及中国云南、广东等地的专业运动员、业余...

    时间:06-21
  • 遇见福建:巧手做香包 多彩客家民俗迎端午

      中新网福建永定6月21日电 (黄秋萍 陈景彬 李长流)“五月五,过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21日,走进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镇的侨福楼大院,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桌上摆放着各色香包,当地村民们正忙着穿针引线缝制“香包”。村民在土楼内打糍粑。 永定土楼景区供图  在永定区...

    时间:06-21
  •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宋希斌受审 被控挪用公款5000万元

      中新社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从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6月21日,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宋希斌受贿、挪用公款一案。  检方起诉指控称,2005年至2021年,被告人宋希斌先后利用担任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林管局局...

    时间:06-21
  • 2023年安徽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招生计划:12个专业334人

      中新网合肥6月21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21日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在有关市、县(市、区)申报基础上,安徽审核确定该省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招生计划共12个专业334人,本科237人、专科97人。  其中,委托培养学校及专业包括:安徽农业大学培养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动物科...

    时间:06-21
  • 长春电影嘉年华开街 古今对话尽显传统文化魅力

      中新网长春6月21日电 (张沫涵)长春电影嘉年华21日晚间正式开街,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长春也被誉为“电影城”。作为东北地区首个电影主题沉浸式文化创意街区,长春电影嘉年华以长春电影文化为历史脉络,融合复古、国潮、科幻等主题元素,复刻了这座城市的...

    时间:06-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