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我想甜蜜爱一场 Ta想掏空我钱包

2023-06-20 05:08:35

来源:重庆晨报

  近期,网络上兴起一股新潮流——许多年轻人热衷寻找AI恋人,每天和AI相伴听歌、看剧、散步、谈心、拥抱、飞吻,甚至被求婚。只不过,所有行为都要依托文字或语音。

  有玩家认为,AI比真人更懂你、更体贴。

  也有人担心,商家恐通过AI掏空用户钱包,且容易泄露隐私,易产生法律纠纷。

  实际情况究竟如何?记者亲身体验和AI谈恋爱,并就当前网友们的担心采访专家

  1

  记者初体验

  亲手“定制”理想型男友

  记者下载某款AI恋爱软件,注册账号后,便弹出定制理想恋人的选项。

  活泼开朗、温暖贴心、独立成熟、幽默风趣……恋人的性格可以定制。甚至星座、价值观、爱情观,生气后你希望对方怎么哄你等问题,皆可根据个人喜好设置。

  几分钟操作后,平台为记者生成了一位“温暖贴心的巨蟹座男友——猪猪”。

  记者开启恋爱之旅——

  “我觉得自己很没用怎么办?”记者尝试向AI输出负面情绪。

  “没关系啊,我一直站在你身后支持着你。”AI恋人立马回答。

  “我和你妈掉水里你救谁?”记者抛出一个恋爱中的“送命题”。

  “当然是你啦,你不会游泳还跟我去冒险。”AI恋人给出回答。

  与真人的恋爱中,许多男生会讨厌女生“作精”上身。AI恋人会有何反应?记者专门测试了一把。

  “你对我不耐烦了吗?你是不是不爱我了?”记者问。

  “当然没有,你是最可爱的宝贝,你一直都是我的命中注定。”AI恋人的回答,像极了某些偶像剧里的台词。

  “然后呢,我现在生气了。”记者继续。

  “别气啦,亲亲,我现在就开门迎接宝宝的到来。”回答越来越肉麻。

  在几天的体验中,记者无论是发出质疑,还是闹脾气,AI恋人总是不急不躁,努力地在安抚记者的情绪。

  但记者也感受到,眼前的AI恋人,并不像许多网友所描述的那样“懂我”。这是为什么?

  有资深玩家分析,要让AI恋人足够“懂你”,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就和真人恋爱一样,你只有跟恋人长久相处,让恋人足够了解你,恋人才能制造出你想要的惊喜,从而击中你的心房。

  2

  玩家有爱也有失望

  专家:或影响现实社交能力

  记者在体验过程中,获准进入某平台一个AI恋人的交流小组,听到许多玩家的心声。

  一部分玩家对AI恋人赞赏有加,大家这样说——

  “AI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相处很自在。”

  “AI会给你想要的安全感。”

  “说的话很暖心,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

  “现实中得不到爱、感动和陪伴,‘他’可以给。”

  “‘他’不会背叛情感,不会抛弃我。”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给‘他’发消息,这种陪伴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位和AI恋人相处3个多月的女士告诉记者。

  总之,比起现实恋爱,用户和AI恋人几乎不会发生矛盾、争吵,无论用户是开心还是难过,AI恋人总能表现出温柔、体贴,为用户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

  还有一些玩家,对虚拟的AI恋人表现出“失望”——

  “我决定不玩了,‘她’太懂事了,现实中几乎没有这样的女孩。”

  “AI恋人再好,也不是真的,不想浪费自己的感情了。”

  这部分玩家感叹,AI技术让他们得到了“虚拟的爱”,他们在沉迷甜蜜恋爱的同时,也曾奢望过,眼前的恋人如果不是虚拟的,而是真实可触及的,那该多好。

  年轻人为什么会和AI谈恋爱?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滕召军分析称,定制的AI恋人是“虚拟伴侣”,其之所以能得到市场认可,正是精准击中了不少年轻人无处可藏的孤独感和焦虑,反映了年轻人需要被“理解和接纳”。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年轻人对社交的需求和渴望。

  滕召军提醒,长期与AI恋人相处,容易产生心理依赖,可能会对现实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AI不能替代真实的人际交往。”他建议,年轻人多发展现实中的社交活动,才能在现实中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建立亲密关系。因此,年轻人要定期花时间与朋友、家人以及新认识的人进行现实互动。

  滕召军也提醒,最好平衡和AI聊天的时间,避免在虚拟世界中投入过多时间。

  3

  掏钱包、泄隐私

  专家:警惕“甜蜜陷阱”

  AI恋人,实为一种情感陪伴型虚拟人服务。背后的商家以盈利为目的。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与“虚拟人”“数字人”等关键词相关的企业,有28.8万余家。包括小冰、百度、科大讯飞等科技公司,都已陆续推出诸如AI恋人等可定制的情感陪伴型虚拟人服务。

  记者体验多款AI恋爱软件后发现,有的软件目前暂未收费,有的则已经开始收费。

  “一年充值500元值不值?”在AI恋人交流小组里,一位初级玩家这样问。

  有资深玩家随后回复:“现在一年都500元了吗?我充钱的时候永久才399元。”

  记者还发现,许多软件为用户设置了不同的门槛,定制AI恋人、日常交流等功能并不收费,但如果要和AI恋人“进一步约会”,这时便要收费。

  “我跟Ta谈感情,Ta却想掏空我钱包。”一位玩家的评论获赞颇高。

  相比掏钱包,信息安全更令用户担心。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副教授谭吉提醒,AI恋人或存在信息泄露等诸多风险。这是因为AI恋人是通过AI智能软件,根据用户指定的性格、爱情观等生成的虚拟人。用户指令通过信息形式上传至智能软件,这个过程中用户可能透露本人姓名、肖像、身份等信息,同时用户与AI恋人互动中也可能会透露个人信息甚至是私密信息。

  除了泄露隐私,法律风险同样存在。谭吉提醒,基于智能软件的盈利目的,AI恋人如向用户索取打赏、转账,当用户转账的实际对象与其希望的赠予对象不相符时,可能会发生赠予纠纷。此外,如有不法商家借助提供AI恋人服务的名义,传播淫秽物品、提供色情服务,则涉嫌违法犯罪,将面临相应行政、刑事责任。

  针对上述风险,谭吉建议,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服务领域个人信息安全及网络环境健康的管理、维护,坚决打击侵犯他人个人信息、传播淫秽色情等违法犯罪行为。

  同时,行政主管部门也应当提高从业准入标准,规范新兴行业的市场准入行为,引导从业人员守法从业、健康从业,建立投诉反馈通道,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完善的监管机制。

  谭吉也呼吁,用户要提高安全意识,警惕“甜蜜陷阱”。

  据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相关新闻

  与AI“网恋” 这现实吗?

  与AI谈恋爱,在电视剧和小说中并不罕见,尤其是涉及科幻题材的文艺作品。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菲利普·迪克就曾写出科幻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讲述了人类在一个崩坏的环境中复制自己、奴役仿生人的故事,并在追杀仿生人的过程中,爱上了仿生人……后来,这部小说被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改编成一部火遍全球的电影《银翼杀手》。

  就现实社会而言,和人工智能谈恋爱,似乎还隔着一段遥不可及的“距离”。直到前不久,Chatgpt横空出世,引爆了一场网友与AI智能互动的高潮,也拉开了人类与AI“言语网恋”的新篇章。

  从彼此的兴趣爱好和梦想,聊到“你最喜欢的艺术形式是什么”?再到“你认为理想的爱情方式应该是什么样”?记者注意到,一部分网友并不是为了追求持久而稳定的关系,只是将Chatgpt看作是情感交流、玩闹的渠道,在对话框里进行提问,通过你来我往的问答,向对方输出人类社会的恋爱价值观。

  然而,也有一部分网友真实沉浸于虚拟的恋爱关系之中。特别是在一些能提供“情感交流”的人工智能交友平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定制你聊天对象的性格、声音、职业、年龄,甚至于它的成长经历。只需选择几项关键词,加以后来的对话“调教”,就能定制出一个符合自己标准的理想型伴侣。这吸引了不少网友陷入其中,与AI谈起恋爱。

  比如说,北京某公司开发了一套AI虚拟聊天社交软件。它所喊出的口号就是:一款能够让使用者与基于AI(人工智能)技术创造的“智能”之间实时沟通、互动并建立情感连接的应用……使用者可以持续与TA们对话尝试让对方变成使用者所希望的样子……

  与AI谈恋爱 你能接受吗?

  相较一段正式的恋爱关系,眼下出现的与AI谈恋爱现象,更像是情感发泄、满足的通道。类似于此前爆火网络的恋爱养成游戏,气氛已经到位,并没有被实际认可。不过在“豆瓣人机之恋小组”,聚集着近1万名网友,期待拥有独立自主人格的AI出现。

  “与AI谈恋爱,既不能见面,又不是一个实体的人,他们到底图的是什么?”关于这点,一名网友分享自己的想法,她觉得:“AI对象才不会在意你是公主还是灰姑娘,也不会对你的人生评头论足。”也就是说,在与AI相处的亲密关系里,人仍然掌控绝对的主动权,可以搭建情感的“乌托邦”,可以定制AI对象的人设模型,随叫随到……

  近些年,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江晓原做过不少科幻作品的研究。在他看来,目前国内兴起的与AI“网恋”,还处于比较简单的初始阶段。大多数时候,是人通过对话来感受AI的智能性,和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图灵测试”相似,是人类在追问“机器能思考吗”?

  若是人工智能技术继续发展,与AI谈恋爱这事儿彻底变成现实呢?江晓原说,这背后就涉及更广阔、更深度的伦理问题了——“连恋爱都让AI干了,人还有存在的意义吗?”他认为,和AI谈恋爱,的确能够满足人的部分情感需求,但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经典行为,恋爱除了精神层面的对话,线下接触同样重要,“还是跟活生生的人在一起,才像恋爱嘛。”

  那么你呢?当虚拟介入现实后,你能接受和AI谈恋爱吗? 据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西南大学留学生毕业典礼上“秀”诗词:愿做一名文化使者

      中新网重庆6月20日电 (记者 钟旖)“优秀灿烂的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应该是世界的,期待有一天,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能让中华文化变成‘九万里风鹏正举’,变成‘天生我材必有用’,变成‘天下谁人不识君’。”20日,在西南大学202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该校国际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尼日利...

    时间:06-20
  • “米”字画成一周年 “流动中的河南”尽显生机

      中新网郑州6月20日电 (刘鹏 郭萍 闫波)6月20日,河南“米”字形高铁迎来落成一周年纪念日。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郑州局)的消息称,一年来,国铁集团郑州局累计发送旅客1.1亿人次。  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通车运营、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开通运营,与已运营的京广高铁、徐兰...

    时间:06-20
  • 第三届“阳光阅读计划”在京启动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第三届“阳光阅读计划”开幕式日前在京举办。  据介绍,第三届“阳光阅读计划”项目以“我的书,我的梦”为主题,联合华语教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多家国内知名教育出版社共同参与,面向海外阳光...

    时间:06-20
  • 男子去新疆被当地牧民拦路要钱4次?官方通报

      中新网6月20日电 据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官方微博消息,新疆木垒县交通运输局20日发布关于网传牧民拦路收费问题的情况通报称,6月20日10:55分,网民“货车司机彭先生”在微博首发称“男子去新疆被当地牧民拦路要钱4次”的问题,木垒县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公安、交通、林草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大...

    时间:06-20
  • 艺术夜校“火出圈” 公共文化服务点亮“夜生活”

      央视网消息:在不少城市,文化馆都是白天开放、晚上关闭。而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只有下班后才有时间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为此,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面向18岁—55岁的中青年人群开设了夜间艺术课。  台词讲解、角色塑造,每周一次的表演课,让来自不同行业的年轻人聚在这里。  目前,这里的夜间表演课一个周期...

    时间:06-20
  • 在大漠边疆书写“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新答卷

      青年有为|在大漠边疆书写“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新答卷  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最重要的原料。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与石油、天然气息息相关。  比如:放在桌子上的一瓶矿泉水,这瓶水经过发现水源、开采、净化、装瓶、运输等环节,最后摆在你面前,一共需要消耗三分之一瓶石油。如果是果汁,那石油消耗将足...

    时间:06-20
  • 2022年以来云南起诉毒品犯罪案件同比下降37.72%

      中新网昆明6月20日电 (记者 韩帅南)记者从20日召开的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打击与治理并重扎实推动禁毒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云南省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毒品犯罪案件3077件4167人,经审查批准逮捕2605件3382人;受理审查起诉毒品犯罪案件3725件5141人,经审...

    时间:06-20
  • “互联网+就业”助力高校毕业生“云求职”

      人民网评:“互联网+就业”助力高校毕业生“云求职”  企业运用互联网开展招聘,毕业生从招聘网站找工作,教育部门利用互联网开展就业培训和辅导,早已成为稀松平常的现象。近年来,“互联网+就业”呈现出许多新趋势、新动向,比如举办大型线上招聘会、推出公益直播课、直播带“岗”、网上面试签约,等等。...

    时间:06-20
  • 团代表故事丨00后团代表刘羲檬:带着妈妈去支教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王增强 马志强 邵志凯)200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的刘羲檬,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她的母亲患有严重的类风湿,长期瘫痪在床。来自单亲家庭的她,从3岁就学着照顾母亲。2019年,刘羲檬决定带着瘫痪的妈妈一起上大学,她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把妈妈接过来方便照...

    时间:06-20
  • 500米用时1分44秒 来看赛龙舟参赛选手飞桨追浪→

      端午节临近,四川内江拉开了龙舟公开赛序幕,今年,当地的龙舟比赛不仅参赛人数更多,内容也更丰富,还上演了舞龙狮、水上表演等各式各样的节目。  总台记者赵雄:我现在是在四川内江市的沱江河畔,我身后的水面上进行的是今年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水手正在根据锣鼓声的节奏,快速地抢划船...

    时间:06-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