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北京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60% 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联防联治

2023-06-17 20:57: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记者 徐婧) 今年6月17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截至2022年底,北京昔日的五大风沙危害区全部得到治理,山区森林覆盖率达67%。据北京市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报告,全市沙化土地面积由5.62万公顷减少到2.23万公顷,减少近60%。

  北京历史上曾长期受风沙侵害。延庆康庄、昌平南口,以及潮白河、永定河、大沙河流域这五大风沙危害区沙尘肆虐,同时还面临着来自西部、北部等风廊带来的外省输入性风沙威胁。

  20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陆续开展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农田林网、重点风沙危害区绿化造林等工程,大规模防沙治沙成效明显。2000年6月,国家级生态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工程一期用12年累计实施造林营林708万亩,植树1.5亿株。

  2013启动的二期工程完成造林营林213.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1.9万亩,低效林改造41.1万亩、封山育林130.9万亩。20余年来,工程共完成造林营林922万亩,宜林荒山和沙化土地“应绿尽绿”,五大风沙危害区全部实现治理,有效逆转了沙化扩展势头。

  据北京市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报告,全市沙化土地面积由5.62万公顷减少到2.23万公顷,减少近60%。7个工程区实现了从沙化土地分布区到重要生态屏障区的转变,构建起了北京抵御风沙的绿色防线。

图为北京潮白河风沙危害区治理前。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当前,北京的造林治沙将提升森林质量作为“重头戏”,力求增加生物多样性,实现京郊森林从绿起来到“活起来”的重要跨越。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将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有机结合,让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逐年恢复,工程建设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近年来,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青头潜鸭出现在北京延庆的野鸭湖湿地,大量的苍鹭在野鸭湖湿地繁殖;密云水库上游地区水系相连、清流交汇,20只“国宝”白鹤成群到访密云水库;在房山十渡的黑鹳集中生活区,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在这里监测到一对黑鹳“夫妇”成功产下三只宝宝,北京房山区成功申报成为“中国黑鹳之乡”……北京已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京津风沙源工程的实施也改变了农村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及生产生活方式,初步实现了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就业的转变,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可持续发展。工程助力绿岗就业人数5万余人,工程区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2000余元增加到2022年的20000余元,平均年收入增长十倍。

  在工程带动下,山区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名特优果品生产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以生态观光、农事体验、民俗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成为郊区主导产业。工程区发展经济林果50万亩,果树、花卉、蜂业和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实现年产值近40亿元。

  2021年至2030年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北京将继续推进各项防沙治沙工作。全市将优化农林水土地利用结构,留足必要的生态空间,保护好永定河流域等五大风沙危害区沙化土地治理成果,守护首都生态安全。同时,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用好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协调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一对父子、两代医者:医心传承,爱亦如山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18日电 题:一对父子、两代医者:医心传承,爱亦如山  中新网记者 张玮  7时20分,高岩捷换上白大褂,风一样走进急诊抢救室,穿梭在病床间,与前一日上夜班的同事进行交接班,并开始一天的急诊抢救工作。  滴滴滴,滴滴……急诊病房里充斥着各种监测仪的声音,在工作岗位上高岩捷褪去平日里...

    时间:06-18
  • “点滴的变化”换来“稳稳的幸福” 瞄准基本民生 促进民族团结

      央视网消息:甘肃是多民族地区,也是民族工作重点省份。近年来,甘肃瞄准民族地区基本民生,加大倾斜支持力度,让“点滴的变化”换来“稳稳的幸福”。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在整体易地搬迁扶贫后,当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产业由立到兴,还促进了和周边乡镇的交流团结。...

    时间:06-18
  • 水稻夏种正在进行 多种种植模式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

      央视网消息:“三夏”时节,在安徽滁州天长市,96万亩小麦目前已经全部收割完成,水稻夏种正在进行,农户们放水灌田、栽种水稻,最大限度缩短农忙时间,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  在天长市广陵街道戴坝村,一株株翠绿的水稻秧苗在高速插秧机的运转下被整齐地移栽进稻田里。  农机...

    时间:06-18
  • 坚持生态恢复与发展并举 推进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消息:作为内蒙古重点牧业旗之一,阿鲁科尔沁旗把生态保护作为基本方略,坚持生态恢复与产业发展并举,逐步实现由传统牧业向现代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历史性转变,促进草地资源持续利用,推进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保护草场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举措。在阿...

    时间:06-18
  • 全国麦收进度过九成五 多地采取措施保障夏粮丰收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调度显示,截至昨天(6月17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超过2.97亿亩,收获进度过九成五。  今年“三夏”,各地主动应对天气影响,科学高效统筹调度农机、抢天夺时开展应急作业,有序推进抢收、抢烘、抢晒作业,四川、湖北、安徽、河南、江苏等地麦收...

    时间:06-18
  • 机械科技齐助力 各地秋粮作物播种和田间管理有序进行

      央视网消息:所谓“三夏”指的是夏收、夏种、夏管。在夏收进入尾声的时候,眼下也正是夏种夏管的关键期,各地抢抓农时做好秋粮作物的播种和田间管理。  春争日,夏争时。随着安徽天长市96万亩小麦全部收割完成,当地的水稻夏种也拉开序幕。天长农业部门组建农机服务小分队...

    时间:06-18
  • 广西父亲守护“星星的孩子”十余载 用父爱化解“孤独”

      中新网柳州6月18日电 题:广西父亲守护“星星的孩子”十余载用父爱化解“孤独”  作者 李娇阳 韦国政  6月18日,广西柳州市的罗璜莹迎来自己人生中的第十六个父亲节。他搜索记忆,却没有找到关于这个节日更多的印象。  罗璜莹的女儿是一名孤独症患者。提及父亲节,他仍能想起的画面,是女儿拿着一...

    时间:06-18
  • 江苏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 各地紧急待命排涝抢险

      中新网南京6月18日电 (记者 申冉)6月18日上午5时30分,江苏省南京市启动全市防汛IV级应急响应(蓝色)。当天上午9时起,江苏省启动全省沿江地区防汛IV级应急响应。自17日起,江苏多地遭遇大到暴雨,部分城市已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6月18日早晨5时06分,南京市气象台已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橙...

    时间:06-18
  • 前列腺癌疾病科普公益MV上线 呼吁男性“从早到晚”关爱“生命腺”

      中新网上海6月18日电(记者 陈静)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群体是前列腺癌的高发人群,因此前列腺癌又被叫做“退休癌”。  前列腺癌疾病科普公益MV《筑牢防“腺”,有你有我》18日正式上线,泌尿外科医生通过科普歌声,呼吁广大男性,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警惕...

    时间:06-18
  • 云南文山推动农旅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云南省文山州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山峦巍峨,碧波荡漾,这个风景如画的村庄是云南文山州的龙树脚村。凭借独特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龙树脚村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龙树脚村有83户400人,推进乡村振兴,村里发挥资源优势,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在...

    时间:06-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