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青海省自然文学协会正式成立

2023-06-17 20:34: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6月17日电 (记者 李江宁)“近年来,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大力发展自然文学,是我们培育生态文明价值取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初心,也是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讲好中国自然故事的历史使命。”17日,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局长李晓南表示。

  当日,青海省自然文学协会在西宁正式成立,将有助于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打造自然文学创作阵地,推动自然文学繁荣发展,充分展示青海重要生态价值和生态文化品质。

图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境内风光。 玉树州杂多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青海一大批作家矢志于生态文学创作,长期守望在雪域河源、戈壁草原、农村城乡,创作了许多具有思想高度和艺术深度的优秀作品,或向生态守护者致敬,或记录生态保护进程,或表达对生态的忧思,他们用优美的笔触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讲述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生动实践中的感人故事,极大地丰富了新时代青海生态文学样态。

  “青海省自然文学协会的成立,必将成为全省作家自然文学创作主阵地,在加强组织引领、推动自然文学创作,展现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和伟大实践中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青海省文联副主席、青海省作协主席梅卓表示。

  近年来,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也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自然文学作品,例如《大地上的事情》《相信自然》《山林笔记》《狐狸的微笑》等。“作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直属单位和重要的文化传播平台,我们将发挥自己在专业领域的优势,与青海省自然文学协会开展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期待出版更多兼具科学性、文学性与思想性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自然文学作品。”中国林业出版社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凤波表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坚持生态恢复与发展并举 推进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消息:作为内蒙古重点牧业旗之一,阿鲁科尔沁旗把生态保护作为基本方略,坚持生态恢复与产业发展并举,逐步实现由传统牧业向现代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历史性转变,促进草地资源持续利用,推进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保护草场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举措。在阿...

    时间:06-18
  • 全国麦收进度过九成五 多地采取措施保障夏粮丰收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调度显示,截至昨天(6月17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超过2.97亿亩,收获进度过九成五。  今年“三夏”,各地主动应对天气影响,科学高效统筹调度农机、抢天夺时开展应急作业,有序推进抢收、抢烘、抢晒作业,四川、湖北、安徽、河南、江苏等地麦收...

    时间:06-18
  • 机械科技齐助力 各地秋粮作物播种和田间管理有序进行

      央视网消息:所谓“三夏”指的是夏收、夏种、夏管。在夏收进入尾声的时候,眼下也正是夏种夏管的关键期,各地抢抓农时做好秋粮作物的播种和田间管理。  春争日,夏争时。随着安徽天长市96万亩小麦全部收割完成,当地的水稻夏种也拉开序幕。天长农业部门组建农机服务小分队...

    时间:06-18
  • 广西父亲守护“星星的孩子”十余载 用父爱化解“孤独”

      中新网柳州6月18日电 题:广西父亲守护“星星的孩子”十余载用父爱化解“孤独”  作者 李娇阳 韦国政  6月18日,广西柳州市的罗璜莹迎来自己人生中的第十六个父亲节。他搜索记忆,却没有找到关于这个节日更多的印象。  罗璜莹的女儿是一名孤独症患者。提及父亲节,他仍能想起的画面,是女儿拿着一...

    时间:06-18
  • 江苏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 各地紧急待命排涝抢险

      中新网南京6月18日电 (记者 申冉)6月18日上午5时30分,江苏省南京市启动全市防汛IV级应急响应(蓝色)。当天上午9时起,江苏省启动全省沿江地区防汛IV级应急响应。自17日起,江苏多地遭遇大到暴雨,部分城市已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6月18日早晨5时06分,南京市气象台已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橙...

    时间:06-18
  • 前列腺癌疾病科普公益MV上线 呼吁男性“从早到晚”关爱“生命腺”

      中新网上海6月18日电(记者 陈静)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群体是前列腺癌的高发人群,因此前列腺癌又被叫做“退休癌”。  前列腺癌疾病科普公益MV《筑牢防“腺”,有你有我》18日正式上线,泌尿外科医生通过科普歌声,呼吁广大男性,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警惕...

    时间:06-18
  • 云南文山推动农旅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云南省文山州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山峦巍峨,碧波荡漾,这个风景如画的村庄是云南文山州的龙树脚村。凭借独特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龙树脚村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龙树脚村有83户400人,推进乡村振兴,村里发挥资源优势,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在...

    时间:06-18
  • “赴苍茫之崖 品人间烟火”青海·茫崖2023美食大会正式启动

      中新网青海茫崖6月18日电(记者 李江宁)18日,由中新社青海分社,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委、茫崖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赴苍茫之崖品人间烟火”青海·茫崖2023美食大会在茫崖市正式启动。  茫崖市地处青海省海西州,蒙古语意为“额头”,建政于2018年,是青海最年轻的城市,也是青海省“西大门”。这里是青海...

    时间:06-18
  • 读懂“二十年美丽接力”背后的“千万力量”

      今年是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千万工程”开启了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新时代,涌现了一批有思路、带动效应强的美丽乡村典范案例,为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浙江经验”。  百倍其功,终必有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

    时间:06-18
  • “千万工程”为乡村换道飞驰插上“美丽翅膀”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是我国“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个缩影,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民族...

    时间:06-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