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北京1520名教师参与高考评卷,如何为试卷“上保险”?

2023-06-16 22:12: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 徐婧) 北京市2023年高考于6月7日至10日举行,目前各考试科目的试卷正在进行评阅工作。各评卷点的工作如何开展?怎样确保评卷程序安全、成绩准确可靠?16日,记者走进位于清华大学的北京市高考数学阅卷现场,见证评卷点工作人员如何为试卷“上保险”。

  据了解,今年北京市参加高考考生5.8万余人。评卷工作于6月8日开始,预计24日结束。期间,北京组织1520名教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等6个评卷点进行评阅。

  在高考数学阅卷现场,一组写有“公正”“科学”“规范”的标语在醒目位置悬挂,由高校教师、各区教研员和中学教师组成的评卷教师队伍正在电脑前工作

  “评卷人员进入评卷现场要过‘三道关’。”现场负责人介绍,第一道是在评卷现场入口处有保安人员负责盘查,谢绝无关人员入内;第二道是须提供有效证件,同时核验评卷证和身份证是否一致,严禁携带手机等通讯设备进场,所有随身物品须寄存在门外的储物柜;第三道是通过安检门和工作人员手持安检仪的“双安检”,经安检人员确认之后方可进入。

6月16日,北京市高考数学评卷现场采取公安人员值守等措施确保安全。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记者看到,所有评卷人员座位间均设有隔板,排与排之间背对背就座,评卷工作区域内还安置了多台信号屏蔽装置。据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介绍,高考评卷场所实行封闭式管理,采取公安人员值守、昼夜值班巡逻等措施确保安全,要求每班值班人员不得少于3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评卷场所。

  此外,评卷开始前对所有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系统、评卷应用系统进行统一安装和测试,严格信息传输安全,防止病毒感染和黑客入侵。评卷数据库落实一日两次备份管理、异地存储等安全措施。

  今年,北京严格评卷工作程序,加强评卷工作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答题卡扫描后,采取加密手段隐藏考生信息。各科目试题全部实行“背靠背双评”,对双评超过阈值的再进行三评或者四评;各科目评阅结束后,组织专人对评卷数据进行专项复核,采取两套系统“背靠背校验”,依照规定程序步骤对各个环节逐一排查,确保成绩信息准确可靠。

  从目前的评卷情况看,今年北京高考的分数情况如何?数学专家组老师表示,数学科目的分数整体在正常范围内,除去机器评阅的40分客观题以外,评卷点评阅部分的110分已出现满分。

  “今年的试题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连结。”专家介绍,例如有试题涉及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和度量衡方面的成就,体现出数学就在身边;统计概率题型涉及农产品的价格变化,关注民生问题,这些试题方向能引导学生关注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高考语文评卷点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高考语文继续发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保持试卷布局、考查内容等的基本稳定,从语文基础、语文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

  对于作文情况,负责人回应称,截至目前,今年语文试卷的大作文还没有出现满分,“但是已经出现了47、48分这样的高分作文,而且量不少。”

  负责人表示,满分作文是在5万多份试卷中选出的优秀作文,而非“完美作文”。今年的大作文突出考查学生的思辨性,总体看,考生基本能在自己的水平上思考,展现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据悉,北京将于6月25日中午前发布考生高考成绩,同时发布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全市考生分数分布表。6月27日8时至7月1日17时,统考考生填报本科志愿,单考考生填报单招志愿。

  北京今年本科批次录取将于7月6日至7月21日进行,专科志愿填报将于7月21日至22日进行,专科批次录取将于7月23日至29日进行。

  “评卷现场比想象中严格很多。”来自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高三毕业生庹佳琪也参加了本次活动,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可以放心地把试卷交给评卷人,“我也相信自己可以得到公平的分数,在9月进入理想的学校。”(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彩礼“降温”、红娘“持证上岗” 江西贵溪婚俗改革为爱“减负”

      中新网江西贵溪6月17日电 题:彩礼“降温”、红娘“持证上岗” 江西贵溪婚俗改革为爱“减负”  作者 卢梦梦  夏日午后,在江西鹰潭贵溪市塘湾镇唐甸夏家村,一场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文艺志愿服务巡演在村口的婚恋广场拉开帷幕。评书、快板、魔术剧……古樟树下,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正将文明新风从舞...

    时间:06-17
  • 在济台胞包粽子欢度端午 增进两岸同胞情谊

      中新网济南6月17日电 (吕妍)“粽香溢两岸、济台情更浓”端午联谊活动6月17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东风街道葡萄园社区举行,济台同胞齐聚一堂,缝香囊、包粽子共同庆祝端午佳节的到来,增进两岸同胞情谊。  济南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世伟表示,端午节是两岸共同的节日,两岸同胞都非常重视,此次...

    时间:06-17
  • 四问“指鼠为鸭”:该怎么罚?如何求偿?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韦香惠)鼠头还是鸭脖?近日舆论聚焦的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安全事件,终于有了结果。  6月17日,江西发布通报称,根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提取的当事学生所拍现场照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根据通报,目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

    时间:06-17
  • 山东沂南南村社区向26名青年免费发放住房

      中新网山东沂南6月17日电 (梁犇 郑树平)“我才刚毕业,就收到了这么大一个礼物,没有比这更好的了。”6月17日上午,从武汉医药学院药护学院毕业刚回村的徐世龙,便从村里领到一套100平方米的免费楼房,这让今年23岁的小伙兴奋不已。  徐世龙是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界湖街道南村社区居民,当天,南村社区在社...

    时间:06-17
  • 吉林省沙化土地治理显成效 向“绿进沙退”转变

      中新网长春6月17日电 (张瑶 魏静 刁辰)记者17日从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以来,吉林省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213.83万亩,沙化程度持续减轻,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今年的6月17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当天,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在长春市净月潭...

    时间:06-17
  • 南方进入强降雨集中期 官方紧急部署防范应对

      中国南方进入强降雨集中期 官方紧急部署防范应对  中新社北京6月17日电(记者 陈溯)记者17日从中国有关部门获悉,未来一周南方进入强降雨集中期,江淮、江南、华南中西部等地将陆续出现暴雨天气,各部门紧急部署暴雨防范应对。  16日起,中国强降雨带开始由华南沿海逐步北抬,18日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

    时间:06-17
  • (聚焦海峡论坛)林毅夫向台湾乡亲讲内心话:到大陆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中新网厦门6月17日电 (叶秋云)17日,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在此间向台湾乡亲,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台湾乡亲分享一句内心的话:“不论你们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到大陆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当天,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福建省人民政府会同两岸82家机构、组织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海峡论...

    时间:06-17
  • 西藏发展清洁能源:从“家家烧牛粪”到“绿电出高原”

      中新网拉萨6月17日电(记者 赵延 杨程晨)“西藏自治区整体已经实现碳中和,可为国家双碳目标做出更大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姚檀栋在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第五届藏博会”)主旨论坛上对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最新成果进行演讲分享...

    时间:06-17
  • 外籍友人走进南通海门 感受“江海门户”独特人文氛围

      中新网南通6月17日电(记者 孙权)6月16日至17日,“Go Jiangsu—‘好通’南通”美好江苏海外社交媒体外籍粉丝线下行活动在南通海门举行。  南通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是中国著名的“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地处南通的海门通江达海,与上海隔江相望,素有“江海门户”之美誉。来自意大利的...

    时间:06-17
  • (聚焦海峡论坛)台湾残障艺术家黄利安:用绘画艺术传递爱与希望

      中新社厦门6月17日电 题:台湾残障艺术家黄利安:用绘画艺术传递爱与希望  作者 郑江洛  “10年间,我们通过绘画艺术疗愈了许许多多的身障朋友们。”台湾台中市身心障碍艺术发展协会理事长黄利安来到厦门,参加2023两岸残障人士交流嘉年华,“希望未来有更多需要的人,一同加入我们温暖的大家庭,把爱传...

    时间:06-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