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蛋黄沙糯流脂!徽味美食黄泥咸鸭蛋迎端午

2023-06-16 22:10: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安徽黄山6月16日电 (刘浩 徐雅娜 任俊翔)端午节,除了粽子,咸鸭蛋也是皖南徽州地区家家户户必备的美食。近日,家住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阳湖镇三充村的村民程秀平正在和家人们一起制作咸鸭蛋,为过节做准备。

  一大早,她们就来到家附近的山脚下,取一小桶黄泥,捡拾新鲜的鸭蛋,然后洗净,在黄泥中加入适量的盐和黄酒,最后将新鲜的鸭蛋均匀裹上黄泥,放置20余天,这样便能制成流油起沙的咸鸭蛋。

给鸭蛋均匀涂抹黄泥 任俊翔 摄

  “因为黄泥加入盐之后,可以均匀地附着在鸭蛋上,让盐分缓慢渗透,咸鸭蛋更入味,口感更好。”程秀平说,黄泥腌鸭蛋,是徽州人祖祖辈辈传下了习惯,黄泥也是咸鸭蛋的“灵魂”。

  经过半个多月的静置,将腌制好的鸭蛋放入锅中煮熟,一枚枚咸鸭蛋用刀切下,金黄的油脂便顺着刀面溢出,香味扑鼻而来。吃上一口,蛋黄透红、松沙细腻,咸香适中、满口盈香。

  除了刀切分食,还可以依托蛋壳为容器,完整品食整个咸鸭蛋,这样的好处是蛋黄油脂不易洒漏。拿出一枚鸭蛋,找到空的一头,轻轻磕破,把周边的蛋壳剥去,拿筷子捅破鸭蛋清,金黄的油便涌了出来,夹起一筷金黄流油的鸭蛋黄放到嘴里,糯糯沙沙的口感令人迷醉。

沾满黄泥的鸭蛋 任俊翔 摄

  咸鸭蛋,又叫青皮、青蛋、盐鸭蛋、腌鸭蛋,是中国风味美食。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习俗更是由来已久,据说始于江南一带。根据《中国风俗大辞典》的记载,在江南等地,过端午有“吃粽子,食五黄”的习俗,所谓“五黄”,指的就是“黄瓜、黄鱼、黄鳝、咸鸭蛋、雄黄酒”。咸鸭蛋里的“黄”,指的自然就是蛋黄了。

  “我们村里一直以来就有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习俗,每年都会提前腌制一些,而且夏天天气了炎热,暑气重,而咸鸭蛋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身体有好处。”村民程建新说。(完)

翻译

搜索

复制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在济台胞包粽子欢度端午 增进两岸同胞情谊

      中新网济南6月17日电 (吕妍)“粽香溢两岸、济台情更浓”端午联谊活动6月17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东风街道葡萄园社区举行,济台同胞齐聚一堂,缝香囊、包粽子共同庆祝端午佳节的到来,增进两岸同胞情谊。  济南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世伟表示,端午节是两岸共同的节日,两岸同胞都非常重视,此次...

    时间:06-17
  • 四问“指鼠为鸭”:该怎么罚?如何求偿?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韦香惠)鼠头还是鸭脖?近日舆论聚焦的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安全事件,终于有了结果。  6月17日,江西发布通报称,根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提取的当事学生所拍现场照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根据通报,目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

    时间:06-17
  • 山东沂南南村社区向26名青年免费发放住房

      中新网山东沂南6月17日电 (梁犇 郑树平)“我才刚毕业,就收到了这么大一个礼物,没有比这更好的了。”6月17日上午,从武汉医药学院药护学院毕业刚回村的徐世龙,便从村里领到一套100平方米的免费楼房,这让今年23岁的小伙兴奋不已。  徐世龙是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界湖街道南村社区居民,当天,南村社区在社...

    时间:06-17
  • 吉林省沙化土地治理显成效 向“绿进沙退”转变

      中新网长春6月17日电 (张瑶 魏静 刁辰)记者17日从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以来,吉林省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213.83万亩,沙化程度持续减轻,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今年的6月17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当天,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在长春市净月潭...

    时间:06-17
  • 南方进入强降雨集中期 官方紧急部署防范应对

      中国南方进入强降雨集中期 官方紧急部署防范应对  中新社北京6月17日电(记者 陈溯)记者17日从中国有关部门获悉,未来一周南方进入强降雨集中期,江淮、江南、华南中西部等地将陆续出现暴雨天气,各部门紧急部署暴雨防范应对。  16日起,中国强降雨带开始由华南沿海逐步北抬,18日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

    时间:06-17
  • (聚焦海峡论坛)林毅夫向台湾乡亲讲内心话:到大陆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中新网厦门6月17日电 (叶秋云)17日,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在此间向台湾乡亲,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台湾乡亲分享一句内心的话:“不论你们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到大陆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当天,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福建省人民政府会同两岸82家机构、组织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海峡论...

    时间:06-17
  • 外籍友人走进南通海门 感受“江海门户”独特人文氛围

      中新网南通6月17日电(记者 孙权)6月16日至17日,“Go Jiangsu—‘好通’南通”美好江苏海外社交媒体外籍粉丝线下行活动在南通海门举行。  南通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是中国著名的“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地处南通的海门通江达海,与上海隔江相望,素有“江海门户”之美誉。来自意大利的...

    时间:06-17
  • (聚焦海峡论坛)台湾残障艺术家黄利安:用绘画艺术传递爱与希望

      中新社厦门6月17日电 题:台湾残障艺术家黄利安:用绘画艺术传递爱与希望  作者 郑江洛  “10年间,我们通过绘画艺术疗愈了许许多多的身障朋友们。”台湾台中市身心障碍艺术发展协会理事长黄利安来到厦门,参加2023两岸残障人士交流嘉年华,“希望未来有更多需要的人,一同加入我们温暖的大家庭,把爱传...

    时间:06-17
  • 专家学者齐聚武汉探讨生态保护和修复新路径

      中新网武汉6月17日电(记者 张芹)武汉第二届生态保护修复与利用论坛17日召开,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大咖等齐聚武汉,探索生态保护修复与利用的新模式、新路径。  2021年武汉举办了第一届生态保护与利用论坛,成立武汉生态保护修复与利用规划设计产业联盟,众多跨行业力量“聚指成拳”,为共同建...

    时间:06-17
  • 广东科学治理“地球癌症”:沙退林进 点“石”成“金”

      中新网广州6月17日电 题:广东科学治理“地球癌症”:沙退林进 点“石”成“金”  作者 程景伟 林荫  如今,在广东韶关乐昌市,30万亩石漠化裸露山地披上了“绿衣”、树木长势良好,千亩岩溶地变身油茶种植基地,促进了林农增收。这是广东科学推进荒漠化防治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缩影之一。  6月17日是...

    时间:06-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