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厄尔尼诺”强势登场,今夏会有多热?

2023-06-15 00:03: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15日电(韦香惠 实习生 王祎昕)连日来,多地出现持续的高温天气,有关专家对此表示,受厄尔尼诺现象推升全球气温影响,2023年或2024年将打破2016年的全球最暖纪录,成为史上最暖年。

资料图:市民在烈日下出行。 张斌 摄

  厄尔尼诺来了!

  “厄尔尼诺现象已在路上,我们要为极端天气应对做好准备。”6月13日,中国气象局线上媒体通气会上,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说道。

  据了解,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通常会持续9到12个月,一般会导致南美洲南部、美国南部、非洲之角和中亚部分地区季风增强,从而导致降雨量增加,也会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南亚部分地区形成相反效应,造成严重干旱。

  周兵介绍,根据世界气象组织4月发布的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预测意见,今年5月至7月出现厄尔尼诺的概率为60%。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赤道中东太平洋将于今夏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此次厄尔尼诺出现时间比预想提前一到两个月,且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厄尔尼诺正在推高全球变暖幅度,很可能带来全球变暖新高峰。

资料图:广佛地区一处游泳馆内,市民戏水消暑。 杨帆 摄

  或将打破最暖记录?

  周兵表示,通过分析近120年来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转换规律,二者循环周期一般为2-7年,平均周期4年。在120年中,一共出现了三次超强厄尔尼诺,超强的拉尼娜一次都没有。20世纪80年代以来,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大概在15年至20年左右会出现一次,上一次超强厄尔尼诺现象是在2015年至2016年出现,到现在只过去了六七年的时间。

  根据当前主流机构预测意见,全球即将迎来一次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2009至2010年经历了一次中等强度事件,2014至2016年是一场超常恶劣的事件,所以这次事件在某种程度上与2009至2010年有类比性。”

  周兵指出,如果此次厄尔尼诺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达到强厄尔尼诺事件等级,创造这种最热记录概率会增加,如果是中等强度事件,那么未来五年内有可能会打破2016年创造的全球最暖记录。

资料图:广西高铁玉林工务段职工不惧高温“烤”验,在南广线贵港站至厚禄站下行区间作业。 姚卓年 摄

  如何应对?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分析历史数据发现,厄尔尼诺发展年的夏季,华北南部、华中北部、华东中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易偏高。其中华北西南部、江南中部、华南东北部、新疆北部的高温日数达到30天以上。

  厄尔尼诺也会给我国部分地区带来极端干旱现象。例如,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带来明显高温热浪,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

  “各地都应针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做好应对准备。”周兵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温热浪事件对当地工农业生产、水资源、生态环境、能源保供、人体健康及人们生活等造成诸多不利影响,持续性的极端高温极易诱发复合型气象灾害,迫使干旱爆发速度越来越快,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由缓旱向骤旱的转变。

  在周兵看来,面对极端高温新常态局面,要做好科学应对的预案和充分准备。一方面通过不断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减少高温,把气候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也要建设高温适应型社会,有预警,有评估,把资源准备好,有更好的提前安排,让它科学合理有序,长远建设。

  他表示,对公众而言,白天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10-16时不要在烈日下外出运动和劳动;室外作业时应戴上草帽,穿浅色衣服,备好饮用水和防暑药品,如感到头晕不舒服应立即停止劳动,到阴凉处休息;空调温度应控制在26~28℃,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8℃;注意饮食卫生,遇事戒躁忌怒,少食多餐,切忌过饱过腻;外出注意防晒,提高自身防范中风的意识和能力。(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获刑三年二个月 牟林翰虐待案一审宣判

      中新网6月15日电 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消息,2023年6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牟林翰涉嫌犯虐待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案依法公开宣判,以虐待罪判处被告人牟林翰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同时判决被告人牟林翰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蔡某某(被害人之母)各项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73万余...

    时间:06-15
  • 三亚禁止在珊瑚礁保护区开展违规海上旅游活动

      中新网三亚6月15日电(张月和)据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15日消息,三亚市旅游市场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4日发布《关于禁止进入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违规海上旅游活动的通告》,通告明确,禁止任何人进入保护区的核心区,禁止在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

    时间:06-15
  • 故宫发布参观须知及《禁止携带物品目录》旨在优化游览环境

      中新网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 应妮)故宫博物院15日在其官网发布《故宫博物院参观须知》(以下简称“参观须知”),向观众公告订票、检票、安检、寄存、参观等事项。该参观须知将从6月30日起开始执行。  优化寄存服务  此次发布的参观须知对观众通过入院安检和包裹寄存的事项进行了明确。  来自...

    时间:06-15
  • “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完成2023年度检修 设备恢复供电

      中新网西宁6月15日电 (董庆芳 谢莉蓉 李江宁)据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15日消息,日前,被誉为“电力天路”的青藏联网工程历时15天完成2023年度检修,设备恢复供电,一切正常。  柴达木换流站是青藏联网工作直流系统的起点,一站紧密连接着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承担着国内西北、西南电网清洁能源交换和西...

    时间:06-15
  • 安徽颍上青年走进新疆表演国家级非遗花鼓灯

      中新网合肥6月15日电 (刘浩 徐庆)“这次参加活动的演员共47人,年龄最大的28岁,最小的16岁,也是目前安徽省较为年轻的队伍,集中展示了颍上花鼓灯的传统剧目和新创剧目,获得了新疆人民的热情欢迎和点赞好评。”刚从新疆演出归来的安徽省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团团长朱传奇说。  由安徽省阜阳市文化旅游体...

    时间:06-15
  • 黑龙江抚远:3只黑熊“组团”出游 上演真实版“熊出没”

      中新网佳木斯6月15日电(夏长贵 韩睿 记者姜辉)近日,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佳木斯边境管理支队沿江边境派出所民警开展视频巡查时,发现抚远市西山公园出现3只野生黑熊,上演真实版“熊出没”。民警劝导附近居民远离熊出没地带。 佳木斯边境管理支队供图  “通过画面可以看到,其中一只黑熊体型较...

    时间:06-15
  • 千元内就能“专属” 6元就有AI分身陪聊 数字人离大众越来越近了

      本报记者 赵语涵  人工智能公司小冰上线首批明星网红数字克隆人,内测用户以每月6元的价格可与网红AI克隆人互动聊天;4月,腾讯云公布小样本数智人生产平台,花费千元可自行制造数智人;创业公司聚力维度近期计划在商城上线数字人主播,千元以内即可获得能实时捕捉真人主播表情动作的虚拟数字人……元宇...

    时间:06-15
  • 云南一山村发生异响震动 通报:20天震动35次

      人民网昭通6月15日电 (记者程浩)有网友反映,6月13日上午,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庙山村发生异响震动,且当天先后震动多次。镇雄县泼机镇庙山村异响震动调查工作专班6月14日通报称,自今年5月26日以来,地震部门共在该区域监测到地面震动事件35次。镇雄县融媒体中心官方微信截图  通报称,接到群众反...

    时间:06-15
  • 湖广会馆年底重装迎客

      湖广会馆年底重装迎客  将变身京剧主题艺术体验新空间  本报讯(记者 张骜 通讯员 石伟)日前,记者从天桥盛世集团获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湖广会馆将于今年底重装开业。重装后的北京湖广会馆将依托“北京戏曲博物馆”定位,融入更多京剧、戏曲业态,以全域文物展陈、沉浸式演出、文化餐饮等...

    时间:06-15
  • 考古人许宏:在抖音做学术的搬运工

      打开许宏的抖音主页,可以感受到他对考古工作的热忱以及对历史的敬畏。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宏深耕考古领域近四十载。在他的抖音视频中,可以看到考古队在遗址现场挥舞着洛阳铲,看到二里头遗址中藏着最早的青铜鼎和金镶玉艺术品,看到中...

    时间:06-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