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探访蒙藏学校旧址:共产主义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从这里开始

2023-06-14 09:48:44

来源: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热闹的西单商圈,一座古老的四合院隐匿其中,这里是北京市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近期重新开馆的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

  近日,“统战新语”探访了这座城市中“古老的新秀”,带大家一起追忆100年前,一群少数民族青年热血沸腾的无悔青春!

图为蒙藏学校旧址。

  重温历史:走进少数民族青年“觉醒年代”

  走进蒙藏学校旧址,这座被商圈环绕的四合院古朴中透盎然生机。院落占地面积约1.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分东院、西院。西院设有“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和“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两个展览共陈列有450余张照片,近300件实物、文献和档案。

  据介绍,这座院落最早为明朝初年的常州会馆,清朝末年为“毓公府”。1913年,蒙藏事务局开办蒙藏学校。1916年,该校迁至此地办学。该校1923年起增设初中部,主要课程有国文、蒙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等。校友乌兰夫曾回忆,少数民族学生在此学习,课程设置与当时其他中学没有什么不同。

图为学校旧址沙盘模型。

  使这所学校变得特别的,是一群心怀家国的青年和他们的理想,走进西院中的“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参观者可以在此一探究竟。

  一块记录着“蒙藏学校历史上的‘第一’”的展板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如此多的“第一”,何以诞生在这所学校?

图为蒙藏学校旧址展览资料。

  这一切,可以从1919年说起……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蒙藏学校的青年学生荣耀先等作为校学生会代表参加了五四运动游行,并在《晨报》上以《蒙藏学界之愤激》为题刊登了学生罢课宣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蒙藏学生,亦国家之份子。”蒙藏学校的爱国学生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而在此之前,荣耀先已经开始接受新思想,他常和同学们一起去北京大学聆听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演讲,还在蒙藏学校秘密传阅《新青年》等进步刊物,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他的爱国热忱。

图为蒙藏学校旧址展览资料。

  1921年,荣耀先参加了李大钊等人发起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3年,荣耀先经韩麟符、李渤海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培养少数民族革命力量,1923年秋,李大钊指示荣耀先回乡动员进步青年到蒙藏学校学习,此次共招收土默特旗30多名蒙古族青年。其中包括乌兰夫、多松年等。

图为1923年在蒙藏学校学习的内蒙古进步青年的合影,前排左五是乌兰夫、左二为多松年,第四排最右为荣耀先。

  这期间,蒙藏学校进步青年在五四运动、反对清丈土地、争取恢复官费等一系列革命斗争中的表现引起了中国共产党的极大关注。1923年,李大钊指出“应当在北京蒙藏学校发展党与团组织,培养民族干部”。

  乌兰夫曾在回忆录中写到:“1923年冬,李大钊、邓中夏、刘伯庄、赵世炎、李渤海等同志,先后到蒙藏学校来,通过个别谈心、介绍进步书刊、吸收我们听讲座等方法,向我们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

  在乌兰夫回忆中,一天晚上学生们正在热烈讨论,邓中夏同志和一位留着乌黑的平头、浓眉浓发、戴着一副无边眼镜、身穿灰色粗布棉袍的先生走了进来。大家起立相迎,都觉得这个人面熟,可一时又想不出是谁。经邓中夏介绍,大家才知道这位就是李大钊。李大钊挨个倾听学生倾诉,并向他们指出:“现在只有一个党是最革命的,只有她才能担负起打碎旧世界,建立人民大众的新政权,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这个党就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这次长谈,使他们这些在茫茫长夜中徘徊的青年,看到了希望之光。这以后,李大钊经常派人来到学校,给学生们介绍国内外形势,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解说员胡宇甦介绍,当时这批少数民族进步青年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在校内校外参加了很多党组织的早期活动。她指向展览馆的顶部说,礼堂的天花板就曾是这些学生藏匿革命文件的地方。

图为蒙藏学校旧址内的大枣树。

  不仅如此,院中一棵高8米、近400年树龄的大枣树也是见证。在这棵树下,李大钊等革命先驱和蒙藏学校的学生们热烈交谈。

  1984 年,乌兰夫回到这座母校,曾触摸着院中的百年枣树说:“共产主义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就是从这所学校开始的。”

1984年,乌兰夫在枣树下深情追忆。

  1924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蒙藏学校团支部成立,乌兰夫曾任书记。1924年下半年开始,多松年、李裕智、赵诚、奎璧、佛鼎、孟纯、乌兰夫、吉雅泰、高布泽博等陆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学校建立了党支部,多松年任书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中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

  为向内蒙古各族人民宣传革命,在中共北方区党组织和李大钊的指导下,多松年、乌兰夫、奎璧等人创办了内蒙古第一个革命刊物《蒙古农民》。学校的东北小院,正是进行《蒙古农民》的编辑、印刷的地方。1925年4月28日,第一期《蒙古农民》问世。刊名以蒙汉两种文字题写。

图为《蒙古农民》。

  1925年,中共北方区党组织陆续选送蒙藏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兵分五路走上了新的革命征途,不少人英勇献身。

图为多松年革命烈士证明书。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少数民族人士中有3名是曾在蒙藏学校就读的学生,分别是乌兰夫、特木尔巴根、奎璧。

  如今,一份份佐证蒙藏学校在中国革命历史上重要地位的红色记忆展示在旧址的展厅里,讲述着那段激荡历史。

  主题展中,还有一些文物非常值得记录。

  在醒目的位置,一面手工缝制的队旗被单独陈列在一个展柜里。旗子上绣着一颗五角星、下方是中国共产党党徽,80多年的岁月褪去了其原本的鲜艳,留下斑驳痕迹。这面队旗,讲述了一段革命情谊。

  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了10多个民族聚居区,中国共产党积极从各方面宣传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1935年5月,红军北上冕宁,当地彝族果基家的头领小叶丹和红军司令刘伯承歃血为盟。刘伯承代表红军授予小叶丹“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队旗,成立中国彝民红军果基支队。在小叶丹的帮助下,红军队伍顺利通过百里彝区。1942年小叶丹遇袭身亡,他的妻子将旗帜缝进百褶裙夹层躲避反动派搜查。直到1950年3月,冕宁迎来和平解放,小叶丹的妻子和弟弟将这面旗帜交给了驻冕宁的解放军部队。

图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队旗。

  这面展示于蒙藏学校旧址的队旗已是国家一级文物。“彝海结盟”的故事于展览馆内生动呈现,成为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重视民族团结的一段佳话。

  活化旧址: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脉络

  蒙藏学校旧址的另一个新身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相较于旧址西院的静态展览,东院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更突出体验感,分设有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史体验空间、中华服饰体验空间、中华家园体验空间、中华工艺美术体验空间、中华医药体验空间等专题内容。

图为旧址东院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

  据介绍,在体验区,观众可以换上各式服装身临其境感受少数民族文化。向不同民族的非遗传承人学习民族特色手工技艺。“中华文学”体验空间首期则以“中华古典文学”为题,展示各民族优秀文学作品。“中华音乐”体验空间LED数字屏幕组成的舞台上,民族音乐表演和音乐作品在此展演。

  解说员表示,这些体验区用全新方式,展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人类文化遗产、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

图为体验区中华服饰体验空间。

  “作为党的早期北京革命活动历史与党的民族工作历史相结合的重要点位,蒙藏学校旧址的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突出。在此建设全国首个体验馆,有助于讲好革命历史故事、党的民族工作故事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故事。”国家民委相关负责人在今年3月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开馆时如是说。

图为蒙藏学校旧址全景。

  蒙藏学校旧址是一座承载党的早期光荣革命历史的重要红色遗存。北京市委宣传部负责人对“统战新语”表示,旧址整体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未来,北京还将持续打造建党、抗战、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推动更多红色旧址焕发时代光彩。

  (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重庆警方破获一起部督毒品案 缴获毒品9公斤

      中新网重庆6月14日电 (记者 刘相琳)记者14日从重庆市公安局两江新区分局获悉,两江新区警方近日成功破获一起部督毒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缴获毒品麻古6公斤、冰毒3公斤,缴获毒资200余万元。  办案民警介绍,此前在办理姚某吸毒案时,民警发现姚某女友肖某有重大贩毒嫌疑。通过深入侦查,该贩卖毒品团...

    时间:06-14
  • “杭州亚运稀有血型应急献血队”启动组建

      中新网杭州6月14日电 (钱晨菲 邱祥琪)14日,浙江省暨杭州市庆祝第二十个世界献血者日活动在杭州举行。现场,“迎亚运,热血熊猫侠在行动”宣传招募视频首次发布,“杭州亚运稀有血型应急献血队”正式启动组建,该省将全力做好亚运稀有血型储备保障工作。  杭州亚组委副秘书长、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毛根...

    时间:06-14
  • “交通使命—2023”多灾叠加川渝联合应急演练在四川泸州举行

      中新网成都6月14日电 (记者 王鹏)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重庆市交通局、泸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交通使命—2023”多灾叠加川渝联合应急演练14日在泸州举行。图为演练现场。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此次演练模拟四川省泸州市与重庆市交界处发生6.9级地震,且叠加震后强降雨,长江流域水面大幅上涨...

    时间:06-14
  • 中国科大研究团队防火阻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中新网合肥6月14日电 (记者 张俊)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由该院环保阻燃新材料工程应用技术中心负责人汪志勇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防火阻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研制出的新型环保阻燃涂料可有效阻止三元锂电池热失控燃爆。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肥...

    时间:06-14
  • 新疆博斯腾湖逾8万亩野生睡莲竞相绽放(图)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14日电 (刘雨珊 郭玉顺 董柱岑)进入盛夏,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8万余亩野生睡莲进入盛花期。  连日来,博斯腾湖上的8万余亩野生睡莲竞相绽放,色彩各异的睡莲与蓝天、碧水、黄沙、芦苇荡相互交织,层层叠叠的莲花海中,十余...

    时间:06-14
  • 陕西医工结合新突破成功救治先天性食管闭锁新生儿

      中新网西安6月14日电 (杨英琦)记者14日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安交大一附院)获悉,近日该院为一名患有先天性食管闭锁伴食管气管瘘的新生儿成功实施了胸腔镜联合磁吻合技术微创治疗。经权威查新机构检索,此例手术在国际上尚属首例。  据了解,该患儿足月出生仅1天后被发现口鼻经常...

    时间:06-14
  • 九旬老人胸椎压缩性骨折“因痛失能” 上海专家微创手术解除病痛

      中新网上海6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年逾九旬的李老先生半个月前不慎跌倒,出现腰痛、活动受限。他在床上起不了身,连翻个身都很困难。多种检查均未发现明显损伤。  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简称:上海四院)疼痛科,医生细心询问病史并进行仔细查体后,给李老先生安排了磁共振检查,终于发现,老人...

    时间:06-14
  • 吉林省万余名无偿献血者获表彰

      中新网长春6月14日电 (谭伟旗)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当天,以“致敬·热血英雄”为主题的2023吉林省无偿献血表彰大会在长春举行,艾国全等12323人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杜欣宇等142人获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陈大勇等43人获得“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  “输血是现代医疗中不可或缺的...

    时间:06-14
  • 天津警方利用“协同警务系统”跨越千里快速寻回离家女孩

      中新网天津6月14日电 (周亚强)记者14日从天津市公安局东丽分局获悉,近日,该局民警通过天津公安“协同警务系统”跨部门、跨警种、跨层级、跨地域的全时空、线上合成作战,连续奋战30余小时,成功将一名离家出走的女孩寻回。  据悉,日前,天津市公安局东丽分局万新派出所接到一对夫妇报警求助,称与女儿发...

    时间:06-14
  • 云南保山打掉一涉毒网络团伙 缴毒逾19公斤

      中新网保山6月14日电(刘桐)记者14日从云南保山边境管理支队获悉,该支队历时5个月的侦查经营,成功侦破一起公安部督办的目标毒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缴获毒品19.2公斤。  2023年年初,保山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在工作中获悉:一贩毒团伙多次从边境地区运送毒品至内地进行贩卖。获悉此线索后,该执法...

    时间:06-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